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二批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二批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0月19日,天河区政府确定第二批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0处),现予公布。
以良潘公祠
  以良潘公祠年代为清清康熙十二年(1673),位于珠吉街道珠村东乔大街27号、49号。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历代有重修。坐北朝南。正祠三间两进,右边有厨房、客厅等附属建筑。占地面积374.7平方米。龙船脊,碌灰筒瓦,有文字瓦当。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祠堂前面有一小广场。局部装饰如雕花及灰塑较精美、古朴,正脊上的二龙戏珠灰塑较特别,其它建筑中少见。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溪村刘氏大宗祠
  石溪村刘氏大宗祠年代为清道光十年(1830),位于前进街道前进村石溪天禄街8号。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历代有重修。坐东南朝西北。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33.6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天井左廊墙壁上嵌有1924年黑色砚石碑《学成堂重修祖祠碑记》。檐下的壁画,梁架上雕花,正脊的灰雕,墀头的砖雕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头门抱头梁的梁架形制稍显特别,不用斗栱结构而用整体雕花的博古梁架。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仕清秦公祠
  仕清秦公祠年代为清,位于前进街道前进村石溪永宁街14号。建于清代,历代有重修。坐西朝东。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86.6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正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门厅左边墙壁上镶有乾隆五十五年(1790)《设立屏门小引》石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碑记以及没有落款时间的《创建宗祠小引》石碑。祠堂的外立面保存原貌较好,室内外装饰简单。三通石碑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潭村姚氏宗祠
  姚氏宗祠年代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位于冼村街道潭村大街西。建于明嘉靖年间,历代有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建筑占地面积288平方米。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砂岩石脚。梁架装饰繁复。封檐板有缠枝花果雕花纹饰。墙上端有花鸟壁画,画面清晰。山墙墀头有砖雕。前有广场和水塘。梁架雕花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禘长钟公祠
  禘长钟公祠年代为清咸丰八年(1858),位于珠吉街道珠村中东街12号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坐西朝东。三间两进,占地面积136平方米。人字形封火山墙,龙船脊上有灰塑花卉。青砖墙,勒脚分别用花岗岩和红砂岩。檐档有简单花卉,檐下有咸丰年间壁画5幅。该建筑保存部分明代清初建筑构件,基本风格为清代建筑。有一定史料价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丁开嶂石刻
  五丁开嶂石刻年代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位于凤凰街道广汕二路柯木塱村高塘工业区高塘石公园内的一块天然巨石的西北面。刻于1934年。巨石呈不规则蛋形,最长处约12米,最宽处约3米,最高处约4米,占地面积36平方米。上刻李扬敬题“五丁开嶂”等文字。该石刻记载了民国时期广州体育会以及道路建筑情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李扬敬,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长兼广东军政学校副校长。1950年去台湾,1988年在台湾病逝。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年代为中华民国(1938~1945),位于凤凰街道渔沙坦村太和嶂白云机场导航站北面山顶。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坐西北朝东南。混凝土钢筋砌筑军用碉堡。由大小两个碉堡组成。占地面积20平方米。小碉堡残高1.9米,边长3.7米,直径2.7米,钢筋已被取去,顶盖已塌,只剩四面墙壁。两碉堡均为侵华日军所建,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广州罪证。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为天河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珠村农民协会旧址
  珠村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珠村东乔大街56号,此处原是潘姓的公事厅,建于清末。该建筑坐西朝东,青砖墙,花岗岩石脚,两进厅,一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通宽6.4米,通深12.8米,占地面积82平方米。硬山顶,碌灰筒瓦,高约5米,檐档有雕花。檐下有壁画,墀头有灰雕画。民国13年(1924年)12月,珠村成立农民协会,这里为珠村农民协会办公地址,同时也是广州市第二区农民协会办公地址。第二区农民协会包括珠村、沐陂、车陂等乡。国民国民政府农-动特派员郑千里在成立大会上讲话,大会选出了潘文治、潘苑添为农民协会正副执行委员长,潘佐荣为秘书,大会还宣告成立农民自卫军,选派人员到省参加农-动讲习所学习,中央农民部长廖仲…[详细]
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
  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位于沙河燕塘,今沙河禺东西路解放军体育学院内。民国13年(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利用原清军新军燕塘营地设分校,称黄埔军校燕塘分校。1926年9月3日,毛泽东在这里为军校师生作报告。清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新军协成立,辖3标11营。其中,协司令部、步兵第一标、炮标第一和第二营、工程兵营、辎重兵营等部驻守此处。是年,广东飞行器公司在此修建机场。次年8月25日,冯如在此表演飞行,不幸坠机殒命。1931年,陈济棠在此建立广东军事政治学校,自任校长。1936年,陈济棠下台后,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1937年,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1946年改为中央警官学校…[详细]
冯如坠机处纪念碑
  冯如坠机处纪念碑在天河区沙河花生寮。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在美国研制飞机成功后,为“壮国体,挽利权”,回国创办航空事业,于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表演飞行,不幸失事牺牲。当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曾令行广东军政府都督在冯如坠机牺牲处立碑纪念。由于袁世凯帝制自为,孙中山发动讨袁战争失败等影响,迄未动工兴建,直到1988年,才由广州市沙河文博学会建造“冯如坠机处”纪念碑一座。碑坐西向东,方塔形,分碑身和碑座两部分,立于一高0.40、深3.74、宽3.30米的台基上。台基正面有阶梯三级,左、右后有矮墙围绕。碑身用白色花岗石制成,上小下大,高工土7米,尖顶,底部四边各长0.27米,正面刻“冯如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