銆€
棣栭〉
鍖椾含
澶╂触
娌冲寳
灞辫タ
鍐呰挋鍙�
杈藉畞
鍚夋灄
榛戦緳姹�
涓婃捣
姹熻嫃
娴欐睙
瀹夊窘
绂忓缓
姹熻タ
灞变笢
閲嶅簡
鍥涘窛
璐靛窞
浜戝崡
瑗胯棌
娌冲崡
婀栧寳
婀栧崡
骞夸笢
骞胯タ
娴峰崡
闄曡タ
鐢樿們
闈掓捣
瀹佸
鏂扮枂
娓�
婢�
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旅游
扬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江苏省
广陵区
邗江区
宝应县
仪征市
江都区
高邮市
扬州市文物古迹
扬州市红色旅游
扬州市名人故居
扬州市博物馆
4A景区
扬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
扬州市特产
扬州市美食
扬州市地名网
扬州市名人
[移动版]
1、
苏中公学纪念园
苏中公学纪念园位于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1944年2月, 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为基础,成立苏中公学。1944年4月,苏中公学在《苏中报》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简章上明确: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招收初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入学。学校设有政治、文化、军事、财政、民主等专业,学制半年。军事系只要求初中毕业,其它系需要高中毕业。这条消息使大批的热血青年大为动心,纷纷决定报考相关专业。1944年5月初,从苏中各地区分批来到苏公的学员,先后到达宝应县东北地区的曹甸安丰一带,苏中公学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各分区、县选送的干部;二是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上招收的学生;三是沦陷区地下党组织输送来的进步知识青年,其中也有地方党政干部、地下党员和一部分小学教师。学生中以苏南来的初中生为最多。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只考政治和语文,政治题目考的是民主……
[详细]
2、
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
新四军受降地旧址位于高邮城区熙和巷70号。1945年12月19日,华中野战军打响了高邮战役,第八纵队指战员在司令员陶勇指挥下,向高邮城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进攻。至12月25日夜,攻城部队经过激烈的战斗,攻进日军城防司令部,日军大队长岩崎眼见败局已定,遂同意投降。随即举行驻高邮日军受降仪式。受降仪式是在日军“洪部”(现公园礼堂)灯光黯淡的大厅里举行的。12月25日深夜11时,新四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副主任谢云晖在部队护卫下,威严地进入日军司令部,以新四军代表身份,命令日酋岩崎大佐传令各部,立即解除武装,交出武器,无条件投降。岩崎大佐解下身上的指挥刀放在桌上,向韩念龙行军礼后,双手捧着日军花名册和军械、军需登记册毕恭毕敬地呈送给韩念龙,然后退回站立一边。韩念龙接过名册,略加审阅,即命令日军大佐指定专人陪同我军人员到被围各据点下令缴械投降,去广场和仓库清点交接武器等物资。韩念龙向参加受降……
[详细]
3、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郭村,与泰州一田之隔,素来被称为扬州的“东大门”。启扬高速和328国道穿境而过。70多年前,这里是“三桥两荡”地区,日、伪、顽三派各占一隅,情势错综复杂。为打破日伪顽的分割和包围,新四军分会副书记、一支队司令陈毅坚决执行党中央“向北发展”的指示,派遣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至江都的“三桥两荡”地区。1940年2月8日,新四军挺进纵队1团在大桥附近粉碎了日伪军近500人的“扫荡”,取得了新四军挺进江都以来对日伪军的首战胜利,军威大震。不甘心失败的侵华日军,再次集结部队扫荡吴家桥地区。5月14日清晨,日伪军1000多人再次“大扫荡”,结果再次被挺进纵队击退。为了防止日军报复,新四军挺纵移师郭村地区休整。1940年6月27日,国民党顽固派纠集13个团的兵力,对郭村四面包围,轮番进攻。在接下来七天七夜的战斗中,渡江抗日的新四军在地方党组织和郭村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以2000多人的兵力,顽强抗击国民党顽固派……
[详细]
4、
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
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位于仪征市月塘镇。仪扬地区地处长江沿岸,抗战时期是沟通淮南抗日根据地与江南的重要通道。为了保持华中根据地与江南根据地党政军组织、上海地下党之间的联系,仪扬地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不久,即开辟了地下交通线。主要有三条线路,都经过月塘,月塘成了长江两岸抗日人员、物资运输的重要中转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上海的英法租界,原驻租界的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机关就是通过月塘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的。由上海到淮南的地下党员共有近千人,其中有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刘晓等,有知识界著名人士胡风等。此外,还有二三百进步青年通过月塘地下交通站到达根据地参加革命。1944年12月,新四军1师师长粟裕率1师3旅7团及300多名地方干部,经仪征渡江南下苏浙皖边区。陈毅、谭震林、江渭清、陈光等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均曾经仪征往来大江南北。以月塘交通站为中转的地下交通线先后由中共淮南路东区委和华中局城工……
[详细]
5、
扬州革命烈士陵园
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扬州市北部的国家级风景区蜀岗瘦西湖的万松岭,占地面积80亩。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扩建于1997年,改建于2005年。烈士陵园内建有入口牌楼、凭吊广场、烈士诗抄碑、烈士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纪念建筑物。烈士陵园入口牌楼古朴典雅,上面镌刻着-同志亲笔题写的“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集散广场两侧建有六座碑壁,上面镌刻着全国著名烈士的诗抄。 凭吊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可一次容纳5000人祭扫。广场两侧嵌卧着八个直径为4.5米的石雕花圈。烈士纪念碑呈现雄伟庄严的风格。纪念碑阳面镌刻毛泽东同志“为国牺牲永垂不朽”遒劲有力的手迹。阴面镌刻以扬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撰写的碑文。 烈士墓区位于纪念碑北侧,嫣红色花岗岩墓碑沿坡安放,静卧在浓郁的草地中,表达烈士生命不灭,与大地共存的意境。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馆内陈列展示了……
[详细]
6、
中共扬州特支旧址
中共扬州特支旧址位于扬州市文昌中路492号,东依小秦淮河,南邻文昌中路,北接珍园饭店。1927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建立“中共扬州县独立支部”,1927年12月改为“中共扬州县特别支部”,这是扬州最早的党组织。特支的工作范围包括扬州城区和江都县农村,后扩大至仪征、六合、泰州等地。据1928年8月扬州特支给省委报告称:扬州特支直辖组织:城区有6支部、8小组,计有扬中支部、耀扬(火柴厂)支部、香业支部、黄包车夫支部、旧城支部、新城支部,计45名党员。西区特委会(负责农村工作)下辖张庄支部、双立树支部、信义庄支部,计24名党员。郭村支部2人。合计党员71人。1928年8月底,在扬州特支基础上组建中共扬州临时县委。特支机关开始设于板桥7号,后来移至南侧不远的板桥29号,即今珍园饭店以东小秦淮河边。解放后,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原特支办公地29号房屋已经拆除,但至20世纪80年代初,板桥7号房屋外……
[详细]
7、
绿杨旅社
绿杨旅社位于新胜街23号(原名新盛街)。新胜街长仅200米,历史上极为繁华,南北两侧仅旅社、饭店就有10多家,但最有名的是这家坐南朝北的绿杨旅社了,被称为扬州的“国际饭店”。绿杨旅社之名得自于清代诗人王渔洋的“绿杨城郭是扬州”著名诗句。绿杨旅社建于清末民初。据调查,当初绿杨旅社规模较小,上下只有两层楼。1925年,无产阶级革命家肖楚女在南京东大附中任教,秋游扬州,就住在绿杨旅社。先后住了两晚。据记载,1925年5月,恽代英以共青团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的身份来扬州至五师宣传、指导革命,当他演讲结束后,也住在绿杨旅社。直到第3天,恽代英方才离开绿杨旅社南渡镇江。五师和八中的部分学生还赴绿杨旅社走访恽代英,聆听他救国之道。1929年6月,经过翻建后三层楼的绿杨旅社重新开业,这是今天旅社的原貌。旅社底层有通天舞池,舞池后为喜庆大厅,两侧有扶梯拾级而上。二、三两层临街房间有观望凉台,且……
[详细]
8、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
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位于邵伯镇邵伯湖畔。1946年7月中旬,盘踞在南通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指挥5个整编师共12万人,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攻。华中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奋起迎敌,打响了苏中战役,并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共歼敌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猖狂进攻的国民党军队。其中8月23日至26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战役第六战——邵伯保卫战的胜利。此战,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华中野战军伤亡1000余人。为纪念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邵伯镇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建了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坐落在美丽的高水河畔,内有纪念碑、烈士墓、邵伯保卫战历史陈列馆。原华中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江苏省原副省长韦永义在89岁高龄之际,亲自题写园名,园内高16.3米的烈士纪念碑,三面铭刻着原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全国人大原……
[详细]
9、
郭村战斗指挥部旧址
郭村战斗指挥部旧址位于江都市郭村镇塘头村花园组于氏姊妹楼。1940年7月8日,粟裕根据陈毅的指示,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机关及主力0团,新六团和留在江南的“挺纵”二团冲破重重-,渡江北上,到达江都县塘头地区,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7月下旬,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原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刘炎、钟期光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集中塘头、郭村的新四军7000余人,整编为3个纵队和1个独立支队。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实际情况,决定东进黄桥地区。7月25日,陈毅、粟裕率3个纵队从郭村塘头出发,东进黄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设在于氏姊妹楼内,于氏姊妹楼原为清光绪12年(1886)进士官知府,翰林于齐庆府邸。解放后此处是历届区乡政权所在地。1986年,被江都县委、县政府定为“江都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中共江都县委、县政府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
[详细]
10、
大桥革命纪念馆
大桥革命纪念馆位于江都市大桥镇三江营村。1938年9月至1939年底,新四军挺进纵队分批渡江北上,在江都大桥、吴桥、嘶马等地创建了苏北抗日桥头阵地,有着重要战略意义。1949年4月8日,为扫清解放军渡江的障碍,解放军发起了解放三江营的激烈战斗,解放军伤亡262人,其中牺牲60人,三江营的解放标志着江都全境的解放。1949年4月20日游弋在三江营附近长江水域英国“紫石英号”炮击解放军三野部队,妄图阻止解放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为此事代表解放军总部写下严正声明,此事件是有国际影响的大事件。在炮战中,解放军牺牲了6名指战员。为传承革命历史,发扬烈士精神,激烈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桥镇党委、政府在建设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第一站和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基础上,收集资料,于2009年9月30日建成大桥革命纪念馆,并对外开放,收到较好效果。……
[详细]
11、
曹起溍故居暨生平事迹陈列馆
曹起溍故居位于古城扬州东关街338号,是曹起溍烈士出生和成长的居住地。曹起溍字建虞,曾化名鲁士英、陈君豪,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1906年,曹起溍出生于扬州一个职员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扬州特支代理书记,扬州临时县委书记、县委书记,扬州特委东乡特派员、城区区委书记。1929年4月,任泰州临时县委书记。1929年8月,曹起溍在泰州被国民党-逮捕。1931年2月24日,曹起溍与其他16位革命志士被杀害于镇江北固山下,年仅25岁。2009年,曹起溍入选“五十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曹起溍为扬州地区革命斗争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创建了高汉庄、李家桥、孙家墩三个党支部,发展农村党员;两次赴泰州,成立了泰州溱潼区委,使泰州地区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江都农村,曹起溍成立“农民协会”、“穷人会”等农民组织,开……
[详细]
12、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都区大桥镇永济社区繁荣街,原系利用民国时期开明绅士刘厚宅第而设。当地人称为“刘家大院”。这座庭院建于清末民初,1938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时,陈毅指挥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在此设立司令部。鉴于该建筑对研究新四军抗战史十分重要,省文物局将之列入抗战文物抢救性保护项目。目前其修缮工程均已结束,未来将用于历史文化陈列和展览。2019年3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3、
朱秀清烈士墓园
朱秀清烈士墓位于邗江区李典镇李典村。1966年,邗江县政府为纪念这位英雄在其家乡李典镇李典村为其修建墓园,1998年3月该墓园被命名为首批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详细]
[第1页]
鏃呮父鎼滅储
路
AAA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A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绾ф櫙鍖哄悕褰�
·
扬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扬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扬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扬州市A级景区名录
·
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扬州市第一至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扬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扬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