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菏泽市旅游

菏泽市文物古迹介绍

玉皇庙遗址
  玉皇庙村玉皇庙遗址位于成武县伯乐集镇玉皇庙村北,整体呈覆锅壮,土质为灰褐色。南北长50米,东西宽50米,高约3米。该遗址采集标本有商代夹砂绳纹鬲口、鬲足、汉代瓦片、灰陶罐残片等,是商至汉的聚落址。明万历年间,遗址上部曾建有玉皇庙,之后又多次重修,20时机70年代被毁。现存清嘉庆六年重修玉皇大殿王母祠山门盘路记碑、士庶题名碑及清代柱础一对。为研究鲁西南堌堆文化及道教在鲁西南地区的发展和分布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1989年被成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2月被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庙华阳大佛山
  武庙是一块古老而又年轻的热土。有东汉时修建的“观音洞”,随唐固始蔡氏家祠“蔡子庙”,充满神话传说的张爷庙,有历朝名宦遗迹:邓岭花门楼,锁口圣旨楼,蔡家楼,有著姓大户兴建的家祠如王佛堂,段家祠堂,刘氏宗祠,还有红军时期苏维埃固始县政府旧址,苏维埃少共旧址等等。这里还是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英勇浴血战斗过的地方,据初步统计全乡红军烈士及红军老战士达1000多人,从这里走出了夏士厚(1912-1995)、杨森(1916-)等著名将军。这里灿若星晨的文化遗址,在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变得更加熠熠生辉。……[详细]
记河寺遗址
  记河寺村位于汶上集镇西北7.5公里处,万福河北侧。村庄东北隅,有一大土阜状土台,高出周围许多,这里就是记河寺遗址,并于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记河寺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宣德年间记氏迁来傍寺建村,故取寺院名为村名。解放战争之前,记河寺庙宇仍有僧人存在,后来人们曾在记河寺办过学堂,土改时庙宇及佛像被毁。2006年春,记河寺村和邻村村民自发地集资又在土台之上建了庙宇名大雄殿,里面供奉泥制佛像,-像活灵活现,非常壮观。记河寺每年农历四月八举办寺会,非常热闹,信徒上香拜佛祈祷,以求平安发财。……[详细]
84、伯乐冢
伯乐冢
  成武县城西北有伯乐集,伯乐集南有伯乐冢。村名亦以伯乐命名。《太平寰宇记》“济阴县”下所记古迹有:“伯乐冢,秦人善相马者,葬于此。”宋时,济阴县边界极近成武,今伯乐集当属济阴县辖,故《太平寰宇记》所云之伯乐冢当为今伯乐集镇南之伯乐冢。伯乐姓孙名阳,而伯乐集村民亦多姓孙,且多称伯乐为其始祖。过去,其家庙中还挂有:“伯乐宗风绵世泽,仲或孝感震家声。”的楹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孙氏族人的渊源。韩愈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更加深了人们对伯乐的崇敬之情。也促进人们对伯乐冢发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详细]
大台遗址
  大台遗址位于成武镇东关村东200米处,亦名寿峰,史称东台,是先民当时为避水居住而筑起的高点,1963年8月至1982年11月,北京军区空军某部雷达八连驻防大台,台顶安置天线,1964年发现美国U2型侦察机入侵。集体荣立三等功。通过历次的调查考证和出土的大量遗物证明,大台遗址有着重要考古价值,它即是成武境内人类最早的居住遗址之一,又是战国时期的墓葬遗址,还是南北朝以后历代的寺庙遗址。1992年6月被颁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陶朱公墓(范蠡墓)
  据《史记》载,范蠡辅越灭吴后,弃官经商,先到齐国,后定居于陶,自称陶朱公,曾三致千金,死后葬于此地。《定陶县志》、《曹南文献录》亦记载:“范蠡墓在定陶县城东北五里”,“卒老死于陶”。经考证,范蠡死后,葬在今定陶镇堌堆刘庄村南,考古调查显示,现存范蠡墓周围一千余平方米范围内,地表和地下3米以内都存有大量的泥质和夹砂灰陶陶器残片,这里地势较高,土质较黑,器物残片种类较多,质地坚硬,陶色纯正,是一处较大面积的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范蠡葬在此地,即与文献数据的记载一致,也与周围地势地望相吻合,1982年该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水苍茫,孤帆远影,一代伟人已去,然而范蠡在定陶留下来的遗迹永存,他所创立的经商理论和儒商传统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光耀后人,彪炳史册。……[详细]
吴大名烈士墓
  吴大名烈士墓 1952年建,高7.2米,青砖水泥结构。1992年初重建,为双层仿古六角叠式建筑,顶部罩桔红色琉璃瓦,下部为青石砌筑,四个六棱形窗户。门的正上方是刘伯承元帅的亲笔题词:“人民解放军阵亡旅长吴大名之墓”。门前两边的立柱上是原湖西行署专员刘清训,原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刘金山同志的题词:“过草地、走雪山,披肝沥胆救祖国;战章逢、挫强敌,碧血丹心为人民”。亭子中间是吴大名烈士半身汉白玉雕像,底座上雕刻着吴大名烈士简历,棺木安葬在亭子的下面。……[详细]
荆台古文化遗址
  荆台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21公里东明集镇荆台集村东北隅,南300米临紫荆河。遗址高出地面约1米,南北长56米、东西宽20米,计112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约6米,地形南高北低,北部由于群众多年取土,形成一个391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曾采集标本64件,有属于龙山文化的泥质方格灰陶片;泥质蓝纹灰陶罐残片、泥质绳纹陶片、泥质磨光弦纹灰陶片;有属于商代文化的泥质加细(砂)陶鬲口沿、泥质, 灰陶大口尊口沿、泥质加细砂红陶鬲片(通体饰绳足尖呈黑色)、泥质夹细砂陶鼎(通体饰绳纹足尖呈黑色)。 ……[详细]
鲁西南烈士陵园
  鲁西南烈士陵园革命胜地,位于县城西-集镇孙庄村东北200米处。陵园分北、东两处墓区,安葬革命烈士261人。东墓区葬有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克仁、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曹县县长王雪静、中共齐滨县委副书记向奉之、湖西专署税务局长毛宜轩等革命烈士。北墓区除葬有抗日战争中反扫荡死难烈士外,又陆续接纳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共253人。1988年1月,被批准为山东省革命纪念地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凤嘴堌堆
  凤嘴堌堆是春秋时期古文化遗迹。位于今菏泽学院西校区农校教学部院内北端。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由菏泽县文化馆文物组普查时发现。197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文物复查。在堌堆中发现夯土,夯层清晰,夯面平整,排列有序,年代应属春秋至战国。凤嘴堌堆,又叫凤嘴山,群众称之为“黄巢点将台”。唐末,起义军领袖黄巢在军事上获得胜利,他在此台上阅兵点将,以示庆贺。“黄巢点将台”之所以流传之久,表明人民对家乡历史杰出人物的怀念和敬仰。……[详细]
高村黄河抢险纪念碑
  高村黄河抢险纪念碑 地点:地点:菜园集乡高村 简介:1946年2月,伴随着战火与洪水,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山东菏泽成立。新生的人民治黄机构迎着炮火硝烟,开始了修复防洪工程,抵御黄河洪水的宏伟征程。1948年,黄河归故以来的第二个大汛期,人民治黄事业就经历了高村大抢险的磨砺与检验。如今高高耸立在高村险工的“黄河高村抢险纪念碑”,仿佛无言地向世人讲述58年前,人民治黄队员和东明等12县人民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抢险的悲壮一幕。……[详细]
庄寨古文化遗址
  庄寨古文化遗址位于县城北12公里的庄寨村,紧靠黄河大堤,1600余平方米。遗址北端有庄子墓,南端有庄子观。观中佛金对联:“生于蒙城地,逍遥漆园村”横批“漆园旧泽”。庄子(周)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创始人。大半生在漆园(我县裕州屯村)为吏,著书立说。著有《庄子》三十三篇,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庄子后代一直定居在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正堂曾为庄寨立“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至今尚存。……[详细]
北王召苏氏家祠
  鄄城蒙古苏氏居地现存一宗祠,建于明初,座落在北王召。蒙古语称寺庙为“召”,顾名思义,北王召即北王庙,意为从北大都王室徙来的义王之庙。因该庙屡遭黄河水患,几经重建,仍保留了始建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宗祠为砖木结构,三合古院,占地约二千平方米正殿三间,门前两侧各有一石狮。堂内画梁雕栋,金柱闪屏。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毕宝启先生鉴定:“门前石狮一对系明初时物”,“苏氏家祠正堂三间木构梁架系清嘉庆道光时物”。……[详细]
梁王台遗址
  梁王台遗址位于定陶县东北3公里,定陶镇贾楼村西北100米。梁王台南北长50米,东西宽35米,高2米。秦朝末年,彭越聚众起义,初事项羽,反秦助楚。楚汉战争时,彭越率3万将士归顺刘邦,略定梁地,屡断项羽粮道。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彭越被册封为梁王,都定陶。彭越为王期间,修筑高台,用其点将练兵。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彭越以阴谋叛乱之罪被吕后杀害。后人为纪念梁王彭越,就把其阅兵点将的高台称为“梁王点将台”,或称“梁王台”。遗址上曾有东岳行祠1座,台上建有大殿3间,内墙绘有壁画,雕梁画栋,栩栩如生。1979年2月被定陶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邱堌堆遗址
  青邱堌堆遗址被列入第四批“山东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该堌堆上立有清朝康熙46年墓碑一座,记载了青邱堌堆当年的盛况。据碑载,青邱堌堆在汉朝时期曾是较大寺庙,僧侣甚众,寺庙地势较高,位于其上,环顾四周,北可望吕陵,东可视金堤。寺庙四周栽植大量柳树,每至春天,柳树生出嫩叶,柳枝婀娜多姿,四处炊烟袅袅,景色十分宜人,此景在清朝时期曾以“青丘烟柳”命名,曾被列为曹州八大美景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