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文物古迹介绍

际头石牌坊群
  际头石牌坊群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棠口乡际头村简介:俗称石坊岔,包括有10座贞节石牌坊,夹古道而立。最早的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最晚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一间二柱二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两种,通高约6米,通宽3.1~4.9米不等。坊额上方竖镶“圣旨”,正中则有“彤映崇徽”等大字匾,下方有皇清旌表等字样。保护范围:牌坊群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际头石牌坊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坦洋施光凌墓
  坦洋施光凌墓位于福安市社口镇岩下村,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类别为古墓葬。位于社口镇岩下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三合土结构,坐西朝东。“风”字形,三级墓坪,墓深35米、宽19米,占地面积665平方米。一级墓坪外侧围墙三合土浮刻:“高冈鸣凤”,二级墓坪隔断墙外侧浮刻“紫气东来”。围栏及其他部分为三合土饰刻花卉吉祥图案,墓龛青石雕刻。墓前碑刻记载墓主人是清咸丰年间武举人,有经商茶叶,对地方建设等公益事业做过无私捐献。对于体现我市茶叶、名人文化业有一定意义。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简介:明崇祯八年(1635)始建,坐北向南,由门亭、大厅、观鱼池及花园组成,四面筑以夯土墙,占地面积373平方米。主厅两层,穿斗式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甘国宝(1709~1775)出生于此,任台湾总兵期间,促进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和睦相处,维护祖国统一。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小梨洋甘国宝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洋刘氏俊八墓
  苏洋刘氏俊八墓位于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年代为明弘治,类别为古墓葬。该墓坐落于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西南面500米左右金字峰山脚处,墓呈风字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墓碑直立墓丘前,为花岗岩青石雕刻,碑高1.25米,宽0.43米,厚0.10米。碑文内容:“苏江刘氏”,中间竖写:“显考俊八公妣连陈苏三孺人之墓”,左右两侧分别阴刻坐向、墓地范围、来由与墓主人子孙名字。据其族谱考证,该墓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年。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圆瑛法师故居
  圆瑛法师故居位于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由故居、私塾、学堂组成。故居为圆瑛法师出生和少年-的地方,私塾是法师幼年求学的地方,学堂则是法师为家乡募捐兴办。故居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现存为清代建筑,两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私塾为二进院落,占地360平方米,由门廊、前天井及两侧双层的子院(带侧天井)、主厝、后天井及两侧双层披屋、后厝组成,建筑均为二层,主厝面阔三间,双层,两侧做跌落式山墙。学堂是圆瑛于1940年代为家乡募捐兴办,为上下二层土木结构,夯土墙体,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内部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三角桁架结构,四坡屋面。圆瑛法师是民国时期及新中国佛教协会的主要领导人。2018年,圆瑛法师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故居、私塾、学堂建筑外沿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陈永昌墓
  陈永昌墓位于福安市康厝乡彭洋村,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类别为古墓葬。位于康厝乡彭洋村。陈永昌(1828-1858),字际远,号凤赓,福安市隆坪人,官浙江钱塘县丞。墓坐东向西,为石构“风”字形,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墓丘石构,面宽8米,进深20米,前有墓坪。整个墓地范围地表均用花岗石拼砌。墓丘前立墓志,高0.8米,宽0.4米,志文由“敕授文林郎丙子(1867)举人拣选知县李方錡”撰写。墓前100米有五脊顶石构亭。亭后壁嵌光绪二十八年(1902)墓道碑1通,平首,高1.8,宽0.8米。该墓葬整体结构均由青石雕凿铺设,目前仅此一处,对研究清代墓葬建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后龙龙津桥
  后龙龙津桥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桥为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董事张芳等募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神龛座南,祀五显大帝。桥屋建13开间56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桥东有碑记和夫人庙。桥下龙溪蜿蜒流过,桥两岸树木成荫,环境幽静。桥中有一楹联,曰:水色山光不负祗般来往,车尘马迹任随那等奔波。清光绪拔贡张宗铭撰后龙八景诗之“桥锁龙津”:吾乡四面皆山,而玉屏与文笔两山接连,龙紧履是地者,几不知水从何处出也,道光丁未建一桥于岸口,名曰龙津。又有赞诗曰:绿树阴浓锁断虹,川流九曲不通风;濠梁乐趣人知否,尽在游鱼出没中。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直钱公宝殿
  钱公宝殿位于古田县泮洋乡中直村尾,单间土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2平方米。面向东北,面阔三间13.5米,进深四柱12米,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大殿正中供奉钱公塑像,右侧供奉陈靖姑塑像。在东西两面墙上有绘制完整的《陈靖姑传说》壁画38幅,叙述了陈靖姑出生至24岁临水宫得道的神话故事,以两行两列、两行三列的形式分布着,每幅均以墨线相隔,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绘制生动。钱公宝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西元1736-1795),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重修。中直钱公宝殿壁画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2010年5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国新发现的近50万项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165项重要新发现,汇编成了《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福建省有8项重要新发现被编入此书,其中包括中直钱公宝殿。2012年2月,中直钱公宝殿公布为古田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壁岭古官道
  石壁岭古官道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石壁岭,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宁德古时通往西乡及古田、屏南乃至闽北的交通要道,其开辟时间不晚于南宋,以其山体如石壁般笔直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邑人王天行采用火烧水攻之法,“遂成通途”。现存古道起于金涵乡高乾村西,经石后乡岭尾村,越石壁岭,过岭店村,终抵石后乡大岭村,全长2.5公里。由石磴层层累砌而成,宽约1米,垂直落差达500余米。古道沿线遗留着众多的人文景观,现尚存摩崖石刻“山高水长”、修路碑、古亭遗址、战壕遗址等遗迹。保护范围:古官道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石壁岭古官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漈头石牌坊群
  漈头石牌坊群位于屏南县漈头村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古道两旁,现有公路从牌坊群北侧一百多米经过。俗称石坊岔,据资料包括有10座贞节石牌坊,夹古道而立。最早的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最晚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一间二柱二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两种,通高约6米,通宽3.1~4.9米不等。坊额上方竖镶“圣旨”,正中则有“彤映崇徽”等大字匾,下方有皇清旌表等字样。现场所见,牌坊群立有8座不同程度残缺的牌坊,另有1座构件散落在地未立,对比资料尚有1座不知在何处。据屏南史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19年)到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9年)间,漈头村张氏家族先后建造了11座牌坊,除一座为木牌坊外,其他10座均为上等花岗岩建造的石牌坊。在短短的170多年间,一座人口数百的村庄,居然能建起如此规模的牌坊群,这不但是全省仅有的,在全中国范围内亦属罕见。……[详细]
211、黄阳隘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阳隘
  黄阳隘位于寿宁县坑底乡长岭村,年代为明至清。简介:始建于明弘治中期(1490-1500),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设闽浙界碑。隘墙东西走向,两边接小山;隘门下半部乱毛石垒砌基础,上半部块石错缝交错发券。拱门宽3米,拱高2.9米,进深6.3米;过道两旁设有石凳,北面石墙中砌有一龛。隘碑现收藏于县博物馆,碑高1.4米,宽0.68米,厚0.15米,青石素面,正面刻“寿宁县界”,背面刻“黄阳隘”。保护范围:隘口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黄阳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2、广福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福桥
  广福桥又名溪源桥,位于屏南县岭下村村北,东南—西北走向,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清嘉庆十二年(1806)重修,桥长32.5米,宽4.8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距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间48柱,双坡顶,屋中梁为重梁(双梁)。广利桥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禾溪三仙桥
  禾溪三仙桥位于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年代为明、民国。简介:原名澄明桥,因供祀“杨、柳、倪”三仙,故又名“三仙桥”。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民国六年(1917)重建廊屋,并加宽桥面,而拱架保持原样。桥身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4.27米,净跨18.25米。廊屋通道两侧设木条凳,中亭为重檐歇山顶,两端太子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廊屋共有各式藻井7个,藻井彩绘、壁画均绘制于民国九年。保护范围:东、西两侧至山脚,南至下游340米处,北至上游350米处。2018年,禾溪三仙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山大外厝
  前山大外厝位于柘荣县城郊乡前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坐东北朝西南,由左、中、右三路大厝组成,通面阔68.51米,通进深62.620米,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左、右路建筑从前到后依次为门厅、前天井及厢房、前堂、中天井及厢房、中堂、后天井及厢房、后堂。中路建筑由主屋及左、右附房组成,主屋从前到后依次为门楼、门厅、过廊、前堂、拜亭、门厅、过廊、后堂、防火屋组成。附属文物有大厝左后侧的“黄氏支祠”和右侧的“黄氏宗祠”,占地面积1132平方米。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前山大外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屏南广利桥
  广利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南。该桥始建于宋,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3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桥西北端有石阶十级。桥两岸有红豆杉、南洋铁杉、柳杉、水松等古树名木和一座古寺,环境十分清幽。广利桥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