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 > 光山县旅游

光山县文物古迹介绍

邓颖超祖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系河南省光山县城关镇人。清咸丰年间,邓颖超祖父辈带着四个儿子居住于此。邓颖超的父亲邓廷忠排行老四,清咸丰末年人,自幼习武,臂力超群,清光绪十一年,中武进士,并点名武翰林,授任御前侍卫,后调任广西南宁镇台之职。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湖南长沙籍医生杨振德女士,两人由友情发展为恋情,并很快结为伉俪。1904年,杨振德生一女儿,取名玉爱,学名文淑,“五四运动”后改名邓颖超。后来邓廷忠病逝他乡,灵枢运回光山,葬于城南5华里邓氏祖坟――望水楼子。二00一年文旅局投资30多万元,对邓颖超祖居经过认真整修,基本恢复原貌,又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多次派人赴北京、天津、吉林等地征集相关文物、用品400多件。全国人大老干部局的领导多次亲临祖居,将祖居僻为人大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基地。中央文献研究室、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负责同志,更是一年数次亲临光山,组建成天津、临……[详细]
光山吉鸿昌旧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红色旅游景点---吉鸿昌将军旧居,位于光山县城西8公里的城关镇胡围孜村。北有宁西铁路、叶罗高速公路、312国道,东有京九铁路、阿深高速公路,距京广铁路枢纽站信阳市90公里。吉鸿昌旧居原为裴氏祠堂,始建于民国七年,民国九年竣工。是当时的吉、长(吉林、长春)镇守使,将军府将军裴其勋亲自组织筹建的。建筑座北面南,二进18间,为一天井院落,内有回廊一周,有正殿和东西厢房,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640平方米。1931年春和1932年冬,吉鸿昌将军两次率部来光山,居住在裴氏祠。在这段时间里,吉鸿昌将军刻石寄言志,苏区寻真理,巧计助红军,除恶安民心。他的足迹,踏遍了紫水弦山,他的革命活动,至今在豫南大地广为流传。1931年春,时任-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吉鸿昌将军,受蒋介石指令,率部来光山进攻鄂豫皖苏区,他将司令部设在裴氏祠。吉鸿昌治军严谨,军纪严明,人称劲旅,颇有威名,但当他以“有我……[详细]
王大湾会议旧址
  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大湾会议会址。位于河南省光山县东南20公里的砖桥镇,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会址为清代建筑,溶鄂、豫、皖三省建筑特点于一体,主要由“福”、“禄”、“寿”、“禧”四个四合院落组成,是一处典雅别致的民居群。1947年秋,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起进大别山,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于8月27日胜利到达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光山县境内。由于部队初到大别山区,由北方转到南方,不服水土,饮食不习惯,语言不通,地形不熟,又缺乏山地作战的经验,不停的行军作战又无后方供给,加之当地群众受国民党反动宣传的影响和威胁,不敢公开与我军接近,致使我军的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对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意义和艰苦性认识不够,对能否坚持大别山的……[详细]
司马光故居
  司马光故居景区位于光山县城正大街中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北宋真宗时期为县署官余,宋真宗天喜三年(公元1019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此。据县志载:官舍面南二进,院为四合院落,大门门屋北檐外有照壁,有前厅、厢房、书斋、后堂等。都为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院中植柏树、胡桃、梧桐、中置一井(司马井)。宋嘉定十年(1217),县城遭金兵袭扰,官余舍毁而再复。明洪武八年至十年(1375—1377)间,知县黄德昭迁治另建新署,自此,县署及官舍移办学宫所用。清初,官舍在学宫之内为训导署,之后,训导署圮,井亦随址弃于学宫西墙外为民间所用。至清乾隆五十年(1785),在清理学宫故地时,将井、地收归旧制。1980年,司马光故居被光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对故居进行了修复;2004年,故居被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司马光(1019—1086……[详细]
紫水塔
  紫水塔位于光山县东门外。塔建于明末,清康熙三年(1664年)完工。乾隆年间塔毁,光绪年间重修至第六层。建国复原七层和塔刹。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通高27米。第一层辟塔门,内有塔心室和塔道,可逐层登临。二至六层均有四个对称的半圆拱形门,二真二假。每层有叠涩塔檐。塔顶为八角攒尖,上置塔刹。平面为八角形,现残存六层,是一座没建成的楼阁式文峰塔,残高约20米。紫水塔塔身高耸,仰凌碧空。既有南塔的清秀挺拔,也有北塔的庄重劲秀。它是古老的光山县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常用紫水弦山来象征光山县。2000年被河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渊源紫水塔坐落在光山县城东门外,因濒临紫水河而得名。塔始建于明代,当时由于县城东部地势低洼,河塘众多,每逢下雨,县城积水皆汇集于此,形成洪灾,于是,便有修塔压海眼,以镇住洪水的传说结构紫水塔为典型的楼阁式砖塔,塔基由花岗石砌成,塔身由灰砖砌成。呈平面八角形,共七层,高27米,……[详细]
光山净居寺
  光山净居寺,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净居寺管理区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又名“敕赐梵天寺”,此乃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国内外名僧常来寻根访祖。寺处“三苏”环护之中,素有“九龙捧圣,四水归池”之奇、十二景观的幽妙。高僧慧思、智觊名冠禅宗,史称二圣。苏东坡、陈季常、黄庭坚咸会于此,颂为三贤。寺前现有5株古柏,排列左右,挺拔而立,世传为唐代和尚所栽。还有一棵年逾千载的银杏,树高7丈余,干粗3、4人围,冠枝遮盖面约1亩,树上寄生一檀一柏,人称“同根三异树”。宋真宗题名“敕赐梵天寺”石刻5个大字匾额,现仍嵌在门头上。寺内大雄宝殿,系明代建筑。寺中尚存有明万历“皇帝敕粉”碑、清康熙“钦赐大苏山梵天寺重建记碑”等历史名人、学者游净居寺所题诗赋碑刻30余块,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碑。历史上,净居寺不仅佛像众多,藏经丰富,庙会非凡,还有“诗城乐地”之美名,驰名豫南。古寺静藏于灵奇的……[详细]
白雀园革命旧址群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白雀园革命旧址群,位于光山县城东南33公里的白雀镇白雀老街(白雀园明清街)。是土地革命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军事基地。是联系豫东南、鄂东北、皖西北三志片红色区域的交通要衢。也是1946年6月中原军区突围的主战场之一。1930年2月初,光山县委派县委委员、光山县红色补充军军长来合云率光山赤卫队一部,在白雀、沙窝共产党的配合下,一举攻克了白雀园,建立了中共白雀园区委员会。4月白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6月白雀园区苏维埃改为白雀园市苏维埃政府。同时,光山战斗营、教导营、特务营和光山独立团、独立师先后成立并驻扎于白雀园,还设立了红军枪械修造所、红军医院、工农俱乐部、列宁小学,白雀园成为鄂豫皖苏区的主要军事基地。同年秋,鄂豫皖省苏经济公社、红军招待所设立于白雀园。1931年9月至11月,时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的张国焘,为了维护他个人的--……[详细]
徐畈遗址
  徐畈遗址位于光山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南向店乡何畈村西南部徐畈自然村,处于何畈的上河乡、新村、汪围孜三个自然村之间。遗址为一河曲高台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20万平方米。紧靠遗址东部的青龙河(淮河支流)由南向北流过,遗址中部有一宽约10米的小溪(现已干涸)南北穿过,将遗址一分为二,后折东流入青龙河 。徐畈遗址自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后,省、地、县先后几次进行了调查,从遗址中断壁上看,自上而下为耕土、灰土、深灰土、红烧土、黄褐土,层次清晰,土质疏松。文化层主要分布在徐畈自然村西,层厚1——2米。徐畈遗址内含丰富,虽未经正式发掘,仅在调查时从断壁剖面上看,有不规则形灰坑,直径约3米,深2米,底部不整,内填灰色腐植质土,遗物有砂质红陶及泥质灰陶残片。同时地面暴露的石器、陶片、鼎腿、鬲足等比比皆是,调查时在地表拣选了部分标本。其中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以砂质灰陶和泥质红陶较多……[详细]
花山寨会议旧址
  花山寨会议旧址,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城西南20公里的南王岗乡花山寨村。1934年11月11日,0鄂豫皖省委在此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长征。1934年11月10日,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到达光山城西南的花山寨,和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0中央来人程子华胜利相会。11日,0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在花山寨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召开了第十四次省委常务会议,郑位三、程子华等参加。会上,程子华传达了-代表0中央和军委对鄂豫皖根据地的指示。-对红军二十五军出路问题指示说:“中央已经决定了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的根据地,这样部队就能得到发展。同时能把敌军主力引走,减轻根据地的压力。根据地的敌军减少了,留下的部分武装就能长期坚持,也就能够保存老根据地…….”。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后,一致拥护0中央指示,决定红二十五军作战略转移。决定的要旨是:一、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为发展红军和创新根……[详细]
光山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凿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永济桥是河南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南北长101米,东西宽10米,桥下由9个拱形孔长度不一,自6至12米不等,宽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使整座桥呈八字型。这种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桥下渗透腐蚀桥梁结构。每一桥墩都“肩挑”两拱,拱拱相连。桥墩的东侧,建有高大的分水岭,可分开洪水穿孔而泻,以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桥面两侧建有栏杆,两边为人行道,中间为车道。据记载过去两端桥头有华表,桥栏杆为望柱,栏杆和石条组合,上刻有各种花纹,每个栏杆都雕刻有不同姿态的狮子。桥面为台阶式柱头石条砌成,整座桥全部由花岗石构成。河两边河岸均有岩石护坡,护坡上有古城墙,桥南……[详细]
三五九旅司令部(王震旧居)
  王震旧居,位于光山县城西30公里的马畈镇,是清代易姓住宅,整座建筑座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现存房屋57间,前后三进,呈封闭式结构。是豫南迄今保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官宦府第。1945年10月,为了实现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将战争由内线转向外线,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部署,迎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豫野战争军的到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二纵司令员王震将军带领二纵三五九旅挥师中原,在光山驻扎半年之久,共进行大小战斗十余场,歼敌、俘敌一万余人,缴获物质装备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斛山寨、双枫桥、槐店战斗等。王震司令员在旧居住居期间,多次到光山解放区巡视工作,参加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在文殊张岗展开的近千人的群众大会,发表讲话,宣传党的抗战功绩及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王震司令员还非常关心当地百姓的生活,亲自帮助马畈农民易名成栽秧。三五九旅驻扎期间部队积极帮助当地百……[详细]
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
  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光山县城东南38公里的白雀镇,包括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鄂豫皖省政治保卫分局旧址、关押红军将士的监狱旧址等。纪念碑立于1982年,在白雀镇南端白露河畔的香炉山上,徐向前元帅题写碑名;监狱旧址在白雀街南头,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建筑,前后两进共有房10间;政治保卫分局旧址位于白雀街中段,坐东朝西,共有房屋10间,均为砖木结构普通民房建筑。……[详细]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时代:1946年地址:光山县泼陂河镇老街二街34号……[详细]
杨帆石桥
  杨帆石桥位于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杨帆村。年代为明。 杨帆石桥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抗日自卫团建立纪念地
  抗日自卫团建立纪念地,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河镇黄老湾,是抗日战争时期,光山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的抗日组织活动纪念地。1938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到光山境内。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光山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抗日力量进行自卫,保家卫国。泼河镇东部的黄老湾、邓冲、北湾等方圆2平方公里范围内11个村庄的群众联合起来,成立了800多人的“抗日自卫团”.凭着地方集中起来的20多支长短枪以及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9月11日,日本约两个小队侵入黄老湾,全村人撤入山中隐蔽,当晚乘着夜幕,抗日自卫团挑选精悍的青壮年30多人摸回村里,一阵突然袭击打死两名日军后迅速撤出,如此反复,扰得日军彻夜不安,天不亮就撤走了。11月份一天,在陈石湾后山,自卫团阻击日军的一个小队,阻击两个小时,击毙、伤日军数名,日军只好撤回砖桥据点。抗日自卫团在凶残-的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