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含山县旅游

含山县文物古迹介绍

太湖寺
  太湖寺,也叫太湖禅寺,位于含山县南部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安徽省重点寺庙之一,因太湖山地名而得名。经过历代修缮,太湖寺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一个寺庙建筑群。从山门到顶峰的天台呈一轴线,沿轴线分布天王殿、大雄宝殿、二圣殿、龙王殿和天台。太湖山北面,有一接引庵,筑于山腰上,环境十分恬静。太湖寺于宋元丰二年(1709年),由高僧无用禅师创建。《高僧传》载:开山时无用禅师一人日夜开辟,日久感天灯下照。无用禅师不仅是该寺创建人,还著有《无用祖师语录》流传至今(省宗教志)。明洪武三年(1307年),僧行庆重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二十五年均有修建。清普明和尚重扩建,又称普明禅寺。殿宇建筑代有兴废,寺内住持也时有替换。1927年,宏瑞住持太湖禅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底,日军烧毁该寺大部分建筑,并杀害和尚1名。1957年,该寺有和尚10名,云游僧和斋公出入频繁。“文革”期间,寺内经卷、佛像……[详细]
古昭关遗址
  古昭关遗址东有马山、西有城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名将张浚曾在此依山筑城,抗击金兵,取得重大胜利。关隘原建于两山谷口北坡,全系青石砌成。南口门头石上刻“昭关”二字;北口刻“吴头楚尾”四字。关洞拱形,径深约七米,宽约三米,关拱最高点距地面约四米。关顶上建有“伍相祠”。据《含山县志》记载,此祠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以后又重修多次。抗日战争前可见的伍相祠,是明三暗五砖瓦木石结构的房子,雕梁画栋,飞檐张角。大殿中有一木龛,中间是伍子胥塑像,东厢的一尊是东皋公,西厢的一尊是皇甫纳。四壁粉墙上游客所题诗词、对联。殿柱上有湖南湘潭人(姓名无从考)题写的一幅木板楹联:“父仇不共戴天,叹英雄过关,吹箫乞食;故国何堪回首,统吴师入境,掘冢鞭尸。”正中悬有一块匾额:“威震千秋”。其中有一块碑,是清代……[详细]
降福寺
  在含山县仙踪镇仙踪河东岸江淮桥桥头有座降福寺,又称“将公庙”。其西岸曾有座三官庙(已毁),有诗词曰:“两岸钟声惊客梦,一湾淮水锁仙踪”。降福寺始建于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扩建于南宋隆兴年间,元、明、清年代又有数次不同的修葺。庙内供奉的是唐将睢阳守张巡。据《历阳名人大辞典》和《旧唐书•张巡传》记载,安禄山叛乱时,唐睢阳守张巡誓死守城,每与贼敌,大呼誓师,皆烈血流齿牙皆碎,气壮山河,视死如归。安史之乱时与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在乱军围困之下,坚守孤城数月,城被攻破后,壮烈捐躯,随之者有三十六壮士。张巡在敌我力量悬殊、外无救援、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孤军作战,阻遏敌军的攻势,当时对鼓舞人民反对安史之乱的斗志,保全江淮及江西一带,功绩甚巨,其壮烈气概历史罕见。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天下大治,赐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张巡的儿子张亚夫为金吾大将军,皆立庙岁时至祭,后唐时封“中书舍人通真三太子……[详细]
大城墩遗址
  大城墩遗址位于含山县城西北约15公里仙踪镇境内,遗址为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9—198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550平方米。大城墩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还是古代的兵工场,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包含有相当于仰韶、龙山、二里头时期以及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及隋唐等若干时期的文化。遗址文化共分五期:第一期文化年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第二期文化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第三期年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第四期文化相当于商代;第五期文化相当于西周时期。出土文物主要有:陶鼎、豆、碗、杯、石斧、卜骨、玉玦、炭化稻谷、冶炼钳锅,特别是炼铁铸铜的“甘锅”是全国唯一最完整的一个,该遗址有大面积红烧土层。它的发现,为研究江淮地区古文化、中原古代文化与江南古代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以及探索淮夷等问题,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大城墩的发掘还进一步论证了中……[详细]
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由此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凌家滩遗址因其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被列为上世纪中国100处考古遗址大发现之一。专家评价,凌家滩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凌家滩遗址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势分层次建筑的聚落遗址,它是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详细]
华阳洞
  褒禅山华阳洞位于含山县城东北环峰镇华阳行政村境内,山高481米。古称华山,当地人叫褒山。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峰林地貌,其中最著名有灵芝山、起云峰、鳌鱼岭等大小山峰。有史记载,褒禅山的开发始于唐贞观年间,主要是祭祀活动。最早慧褒和尚结庐,死后弟子宋高僧中会建褒禅寺。南宋哲学家叶适任沿江制置史,曾来寺求雨如愿。宋庆元六年,和州州守祈雨后筑喜雨亭。北宋元和元年,舒州通判王安石回乡探亲,率其弟、友四人游览考察褒禅山,写出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此文被国内和港、澳、台地区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褒禅山分古寺、双塔、溶洞、矿泉四个景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风景区,2002年为含山县旅游先进单位,列入巢湖重点开发景区。褒禅山交通便捷,景区对外有公路通往诸多城市。褒禅山宾馆于2002年建成,住宿、餐饮高中低档齐全。华阳洞位于含山县环峰镇褒禅山腰。北宋宰相王安石于至和元年,率弟、友游览此洞,写出千……[详细]
褒禅寺
  褒禅寺褒禅寺坐落于含山县城东北褒禅山中。唐贞观12年(公元624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20余年。圆寂后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声名遐迩。宋仁宗致和元年(公元1054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慕名来游,写下了不朽名篇《游褒禅山记》,褒禅寺名扬海内外。中,褒禅寺院被毁、高7层的慧褒和尚舍利塔被炸坍塌,舍利被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政府多方查找,终将慧褒舍利寻回,并-物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文物,藏于安徽省博物馆,后由含山县政府请回归藏于褒禅寺内。近年来,经含山县委、县政府的多方努力,褒禅寺于2001年10月动工重建,褒禅寺的重建得到了台湾、香港、澳门及内地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佛教界人士和善信群众的大力支持,共筹集资金500余万元。重建后的褒禅寺占地面积30亩,庙宇127间,佛像500多尊,国家一级文物———盛有当年慧褒禅师圆寂所获舍利子的银盒,也由省博物馆移回该寺。褒禅寺规模宏大,四……[详细]
佛慧寺
  佛慧寺又名佛慧禅院,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周伏村,周围皆有清溪河水环绕,独南面一桥通陆,古称荷叶地。始建于唐,《高僧传》五灯会元记载:南宋年间,高僧绍隆禅师9岁在佛慧禅院出家,原籍含山,俗姓周,16岁受戒后,参访长芦、圆悟两大禅师而-,房禅门临济宗第十五世祖师。中年至苏州虎丘山兴建寺庙,弘扬佛法,声名大振,朝野闻名,遂以地名为号,曰:虎丘禅师。至南宋绍兴丙辰年(1077年),返归佛慧禅院留下遗嘱,自己端坐逝世,全体肉身安置缸内,葬于寺之西南隅。民国十六年(1927年),县成立佛教协会,会址位于佛慧寺,负责人宏瑞。宏瑞,俗名边正刚,1896年生,安徽合肥人。曾参加北伐军讨袁,北伐失败后逃至九华山。1921年在祗园寺出家,1927年住持含山县清溪佛慧寺、太湖寺,任县佛教协会会长。1928年为祗园寺住持,1940年去巢湖西云寺参加抗日自卫团,散后仍回祗园寺。 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宏瑞被选为第……[详细]
淩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由此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详细]
仙踪江淮桥
  仙踪江淮桥位于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始建于明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距今有450多年,江淮之间大旱,仙踪老百姓捐款修建江淮桥。桥体与引桥长53米,宽约6米,下有三个拱券,桥墩两侧均有分水墩,桥面左右各有栏杆护柱42根,都有雕刻纹饰,该桥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券下条石按镶嵌式传统制式,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也是江淮之间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大三孔桥,1987年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江淮桥本体为基础,向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45米。……[详细]
漕川佘氏祠堂
  佘氏祠堂座东朝西,原为三进,一进在“文革”中被拆毁。现二、三进保存完好,尤以二进建筑考究,气势恢宏,其梁柱有镂雕、浮雕、彩绘人物、花草、禽兽、缠枝、祥云等图案,雕刻细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该祠堂是徽派建筑文化和江北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为研究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交融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堂主体外,四周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西至上大街,南至东大街,北、东两面各15米。……[详细]
“美人靠”古民居
  “美人靠”古民居:位于含山县运漕镇漕川社区西大街38号。时代为清代。2015年6月5日,“美人靠”古民居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3米,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外10米。……[详细]
含山古窑址
  含山古窑址:位于含山县清溪镇和林头镇境内。时代为唐宋时期。2015年6月5日,含山古窑址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外45米。……[详细]
向氏古民居
  向氏古民居:位于含山县运漕镇小北门。时代为清代。2015年6月5日,向氏古民居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外15米。……[详细]
运漕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位于含山县运漕镇西大街。时代为民国。2015年6月5日,运漕天主教堂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外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