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 > 城步旅游

城步文物古迹介绍

高山红哨
  “高山红哨”系南山防空哨所的誉称,座落于牧场西山山顶,海拔1860米,为当时中南五省所建的海拔最高的哨所。环顾四周,“八十里南山”尽收眼底。哨所设施完备,结构坚固,由营房、碉堡、地道、战壕、篮球场等5个部分组成,总面积3456平方米。现为邵阳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乾隆十年,宝庆二府曾在此修建鸣炮台,以报平安。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也先后经过此地,并挖筑战壕阻击敌军。解放初期,境内一小撮国民党顽固分子企图将南山作为-基地,并妄想得到台湾当局的空运救济。为防止海外-势力的空投空降,1963年6月,广州军区正式在此建立哨所,全称为“中南某部国防防空所”。因哨所战士忠于职守,防止了一次又一次台湾特务空投与空降事件的发生,1969年10月1日哨所代表周宜珍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哨所因此被中央军委誉为“高山红哨”,《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详细]
蓝玉故里
  蓝玉故里位于县城西南11公里处的丹口镇太平村,小地名为“棕树园”,其东面是凤凰山和皮冲界,南为本村松树林,西南有丹口区公所及下团村,城绥公路自北而西绕故里而过,扶城河由西南向东绕故里穿过太平桥入沉江渡。蓝玉故里座北朝南,一正两横,前厅正中为戏台,左右两边为厢房,有侧门可出入,左厢房安置有“黔国先茔”等石碑,整个建筑面积667平方米,故里东西有横跨扶城水的太平桥。据道光《宝庆府志》载:“蓝玉,佐明太祖有大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封凉国公,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诬以谋反,灭其族,玉之侍妾有身,西平侯沫春以与凉国同手,不忍其绝世,匿侍妾于府中,遗腹生子昌建。蓝氏之居扶城者,皆俱祸改姓秦氏。及成化初(成化五年1469)昌建之子孙俱已成立,黔武僖公知禁网已解,且念先王之坟墓之扫也,及使昌建率其眷属归原籍扶城,嘱其世守玉坟,于是扶城始复有蓝姓”。昌建回籍后,修建有太平桥,隆庆五年(1571)在枫林寨修有……[详细]
城步南门城楼
  南门城楼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南门街。它始建于原诸葛城旧址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县官范山监修。城围五里三分,高1丈八尺,阔八尺,上覆楼二百二十间。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隆庆二年改名为“临江门”,清顺治十六年改临江门为临江楼,后倒塌。在嘉庆、道光年间曾两次进行全面维修,名国八年由知县吕佐文主持维修,并改名为“利济门”,嵌石碑于城楼拱门之上。南门城楼为双层建筑,系石构件和木构件组成,拔地而起,气势雄伟。基地成“凹”子形,总面积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505.3平方米。底层是拱形城门,全为石构件,用大条石砌成,独成体格。城门高4.8米,宽4.8米。拱门上方嵌一块长1.68米、宽0.7米的石碑,上镌刻“利济门”三个20公分见方的大字。城门口向下砌有长4.3米、宽5.1米的石坎踏步18级延伸向巫水河边。城门上层为古典式的城楼,全为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面积10.5平方米,高2……[详细]
孔圣庙
  孔圣庙又名文庙,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民国三十四年增建魁星阁,系砖木结构四合院,庙北朝南,前后四进,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后殿,魁星阁,两侧为厢房,大成殿前有四柱三门石坊,题为“櫺星门”。1990年公布为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0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圣庙位于县城儒林镇南侧,巫水北岸,处东径11°10′。北纬26°12′。距省会长沙市436公里。孔圣庙的东、西面是雪峰山余脉黔峰山和马鞍山。南与巫水河距100米。北面是城南路和印刷厂。座北朝南,北高南低,庙周围紧邻的是学校和居民区,整个建筑呈梯形状态修筑。孔圣庙由湖北郧阳总兵花翎提督龚继昌回原籍城步时,以宋代的普和寺为基地,从城北迁文庙扩建而成。扩建此庙时,曾参照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和苏州寒山寺的建筑风格,结合城步本地各民族建筑习俗进行修建。光绪十七年迁石碑坊“櫺星门”于大成殿前,民国三十四年将原文庙……[详细]
城步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 时代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太坪村。 宗祠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民国21年至23年(1932—1934)曾先后扩建。门联曰:“创立功成继续黔旺,重光伟绩绍恢汝南。”门面及外檐墙壁上饰有彩绘图案,进前厅为戏楼,中厅左侧竖有“国先茔”石碑,上厅中间为宫殿式神龛,上有飞檐楼阁及横匾两块,一曰:“数宁宗功”,一曰“灵爽贰凭”。占地面积1234平方米。 祠堂系三正两横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台基长方形,总面阔15.2米,总进深46米,建筑面积699.2平方米。此为祭祖、议事、宗法、读书、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建筑。此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牌坊、戏楼、山墙、飞檐翘角,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宗祠的石雕、木刻、泥塑、彩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木、石构件中有许多精雕细刻的神话故事一类的图案,如“八仙过海”、“观音坐莲台”、“凤凰展翅”、“孔雀开屏”、“燕子衔泥”、“麒麟飞天”、“……[详细]
清溪古民居建筑群
  清溪古民居群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县城10公里。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享誉一方的政治地位。城步杨家氏族名将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官就达五十多位。据《杨氏族谱》记载,清溪始祖为杨再思第六世孙杨应魁,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时由禀生,任职绥邑莲荷巡检司,后下籍清溪,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聚居村民1500来户,人口2150余人,苗族人口占80%,且多为杨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约占20%。全村现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栋,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该村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清溪的古民居建筑多以单门独户四合院为主,一般为二进或三进,分庭院、前厅、堂屋,左右厢房,面阔三至五间不等。建筑结构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部分建筑以抬梁式与穿斗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院中心的建筑以悬山建筑为主,沿围墙砌筑的房屋均为硬山式,所有建筑除堂屋明间两个檐柱是……[详细]
丹口苗文石刻群
  丹口苗文石刻群位于城步丹口镇陡冲头村,是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新发现。2014年6月至12月,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历时半年的系统调查和考古试掘,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埋藏性质、时代跨度、分布范围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突破进展,初步确认为“三体”苗文。2016年11月19日,湖南省文物局特邀文物保护与考古、民族、民俗、古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城步召开苗文摩崖石刻群专题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定石刻文字就是苗文,且分布集中,保存完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珍贵文化遗产。丹口苗文石刻群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集中发现的性质最明、年代最早、类型最多的古代苗文石刻,对研究苗族社会历史和文化面貌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2019年10月7日,丹口苗文石刻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杨氏官厅(杨氏宗祠)
  杨氏官厅杨氏官厅(杨氏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儒林镇大竹坪村,明末崇祯五年(1632年)开始修建,其名始于明隆武二年(1646年)。钦命太僕寺少卿、湖南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由京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邓公冲、婆子冲先茔,偕七户子孙修建次祠堂,而奏请以题名。直到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先后分三次才建成。官厅为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内立“杨氏世勋”石碑,载有杨乔然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的始末。一直为当地杨姓后裔祭祀之地。……[详细]
邵阳文昌阁
  文昌阁在岩寨乡岩寨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原供有“文昌帝君”。 阁为砖木结构,分三层十六柱构成,每层四角均为四柱,各有交叉挑枋负重檐角和阁顶。底基长宽均为八米,各层依次缩小,成方形宝塔状。层层翘角飞檐,脊背彩绘粉饰。阁顶四面倒水,中有球状尖顶。下层周围砖墙,南有大门,门上挂有文昌0匾。上两层为木柱板壁,绘花草虫鱼,中嵌雕花窗格,具有浓郁的侗族建筑风格。……[详细]
城步文庙
  城步文庙位于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现存的城步文庙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为湖北郧阳总兵花如提督龚继昌回原籍时倡修,其将文庙从城北迁移、扩建于宋代的普和寺原址上。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成。光绪十七年(1891)迁“棂星门”于大成门前。1935年又将原文庙的魁星阁迁至庙后,最后形成现在的规模。城步文庙为砖木结构建筑,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828平方米。现存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及东西厢房。崇圣祠及魁星阁于1974年倒塌。文庙仿山东大成殿和故宫太和殿建造。庙后魁星阁仿苏州寒山寺建制,面积200平方米,呈六角形,砖木结构。阁前为后殿,建筑面积319平方米,内供孔子神位。正厅为大成殿,建筑面积367平方米,殿内刻匾雕龙,正中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左右为东西配殿,供历代忠烈文人。厅前筑天子台,左右筑东西二庑,名列孔门七十二贤。前厅名大成……[详细]
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
  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位于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风景名胜区黑山岭,年代为1934年。2019年,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