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 > 萧山区旅游

萧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萧山博物馆
  萧山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一家地方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萧山博物馆主要功能为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并承担全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办馆宗旨为传承萧山历史,弘扬陶瓷文化。服务理念为以文物为根本,以观众为核心。服务口号为探索观众愿望,满足观众期望。先后被命名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基地、萧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萧山对外形象基地,是萧山对外进行文化交流、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萧山博物馆新馆地处北干山麓,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外型古朴大气,内设有瓷器曙光厅、历史名人厅、精品厅、书画厅、多媒体厅和临时展厅。现有藏品4000多件,上至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的器具,下至明清,近现代,包括陶瓷、书画、金属、玉石杂件、古籍五大门类,种类繁多,器物精美,是萧山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有力证明。博物馆位置:萧山区北干……[详细]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
  葛云飞墓(含葛云飞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三泉村黄湾寺北侧,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葛云飞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东五十度,用石块砌。筑围墙,石板压顶,并雕出筒板瓦。面阔五间,中部三间向内凹进,明间立碑,上刻“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正脊刻“忠荩可风”前设祭桌,石板铺地。两梢间向外凸出,与明、次间前室的前沿齐,封以栏板。望柱高2.65米,柱头雕狮子。墓顶堆土,宽7.65米,深7.7米。远处丛山迭起,近处果树葱郁,环境肃穆幽静。葛云飞故居位于萧山区进化镇山头埠村,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宫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飞的诞生之地,现存建筑为面宽五间带两间厢房的二层楼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飞的读书地,由门厅、正厅和厢楼组成。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和葛氏宗祠是民族英雄葛云飞出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地方,是缅怀先烈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两处建筑均建于清代,为典型……[详细]
茅湾里窑址
  茅湾里窑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18公里的进化镇大汤坞村裘家山茅湾里。茅湾里印纹陶原始瓷窑遗址包括裘家山、狮子山、蜈蚣腿等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1956年调查发现,采集有大量的印纹硬陶器及施青黄色釉的原始青瓷片、红烧土块、釉渣等。文化层堆积丰富,分布范围较广,保存完好。其附近还有大坟山、梅园、安山、后山等多处印纹陶原始瓷窑遗址发现。茅湾里窑址以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为主。靠近席家村方向的主要为印纹硬陶。硬陶以含铁量较高的粘土为原料,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呈赭褐色、深黄色、深灰色。纹饰为拍印而成,主要有米字纹、网格纹、方格纹、云雷纹等。用泥条盘筑法,高温焙烧,质地坚硬,叩之有铿锵声。大汤坞方向的窑址以青黄色薄釉原始青瓷居多。胎以瓷土为原料,色灰白,质地较坚硬密实。制作采用轮制,器型规整,器底壁厚,器身较薄且均匀。外表素面,里部有螺旋纹。除器底外,表里均施青黄色薄釉。用高温焙烧,有的大约与硬陶……[详细]
跨湖桥遗址
  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西南约3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东流入东海。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过山岭可见钱塘江,南面为东西向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由于长期的湖底淤泥沉积,遗址的表土厚达3、4米,从而使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跨湖桥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经过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30平方米左右。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水稻等文物,经碳14测定和热释光测定,其年代在8000-7000年之间。釜、豆、盆、钵、甑、罐为常见的陶器群,形制别致,彩陶较多,分内彩和外彩两种。发现千余粒栽培稻谷米,出土7500年前……[详细]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郊坛下窑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个、辘轳坑两个、釉料缸两个、堆料坑一个,素烧炉一座,以及素烧坯堆、排水沟、道路等遗迹。出土瓷片三万余片,窑具数千件。老虎洞窑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约2.5公里。窑址发现于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调查,发现两座窑炉和作坊遗址。1998年、199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2300平方米,揭……[详细]
萧山隆兴寺
  萧山市隆兴寺座落在西山北麓,与净土寺相邻。晋将军隆吉所建,故称隆兴。后改名接待院,南宋干道五年(1169)复称隆兴寺。以后数度毁建。清同治初年,建观音殿、库房;光绪七年(1881)建禅堂,八年建眠云堂,十年又建大殿、山门、斋堂,十七年建藏经阁。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隆兴寺藏经阁。后僧连溪赴京求得经籍归藏此阁。今阁毁,经佚。隆兴寺至民国时期,已相当的规模,沿着中轴线依山递升而上的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斋堂、报本堂、藏经阁等,其气势委实壮观。山门内有池,积水不涸;方丈室左为报本堂,报本堂后崖壁间雕石为龙首,水自龙嘴流出,终年滴沥,下凿方形石池承之。后年久失修,寺宇多处坍塌。建国后改设粮仓,1955年拆大殿,遗迹尚存。各朝诗人,亦留诗后人:诗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689—740)曾到此一游,作《登隆兴寺阁》诗一首:“闻道乘风出,披轩远目开;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兹群何填委,遥……[详细]
许家南大房
  许家南大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主要包括南大房、许氏家塾、许氏宗祠等建筑。南大房,明万历年间许氏四世大房魁始建,清光绪二十九年续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沿中轴依次列门厅、正厅、内宅、后楼及后宅,两侧分列廊庑厢房,总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80平方米。门厅面阔十一间,正厅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后单步,用材粗大,后楼为清光绪时续建,二层楼,面宽九间,后宅为两进院落,面宽三间。南大房西侧有许氏家塾及许氏宗祠,许氏家塾,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前后两进,左右设廊,为当时许氏子弟读书场所。许氏宗祠,清道光八年(1828年)始建,后屡有修葺,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5平方米,三间三进,第一进为厨房和帐房,第二进为拜厅,第三进筑台供奉历代神主。许家南大房布局完整合理,体现了宗法制度在乡村传统人居环境上的影响;规模较……[详细]
衙前农协旧址
  衙前农协旧址(包括李成虎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现代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包括李成虎墓及故居、农村小学、成虎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于1921年9月27日,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在李成虎等人领导下,协会发布了中国现代农-动第一个成文的纲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协会创办“农村小学”、组织“妇女协会”、“农民自卫军”,并领导农民进行了减租斗争,农协发展到萧山、绍兴等县八十余村。旧址原为东岳庙,坐南朝北,由前后大殿与左右厢房组成。现尚存前殿和左右厢房,占地面积592平方米。前殿面阔三间,五架梁前后廊,穿斗式,上有卷杀,硬山顶。衙前农-动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凤凰山南麓。1921年9月27日,在中共早期党员沈定一等人的发动、组织和领导下,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发表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李成……[详细]
万佛金塔地宫
  万佛金塔地宫万佛金塔地宫系仿泰国皇宫式建筑。塔身内外供奉9999尊金佛像,连同建筑本身造型恰是一尊佛像,故称“万佛金塔地宫”。地宫内金砖铺地,金碧辉煌,豪华壮观。其中央有一座21尊地藏菩萨金塔,分3层供奉,形成塔中有塔的奇观;长3.5米的象牙微雕,雕刻有《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像和8万字的-;还有《中华佛教二千年》巨典(绝版)和众多国家一级佛教文物展示等。万佛金塔地宫广场上供奉着一尊高2米、长6米、重16吨、国内最大的玉卧佛像,系整块缅甸玉雕琢而成;佛像周身用宝石、珍珠、玛瑙等镶嵌,系释迦牟尼佛的“吉祥卧”,又称“涅磬之像”。……[详细]
钟阿马烈士陵园
  钟阿马烈士陵园位于交通方便的云许公路边,佛山村附近的茶墩山下,坐北朝南,墓后群山起伏,苍松翠柏,衬托出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整个陵园比原来的墓地扩大许多。钟阿马烈士是闻名全省的南乡砍竹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曾任中共上堡党支部书记,中共萧山县委委员,南乡农民武装组织“铁血团”团长,南乡砍竹暴-动-总指挥。砍竹暴-动-失败以后,钟阿马不幸被俘,于1930年8月30日在临浦峙山脚下英勇就义。解放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修建了钟阿马烈士墓,后又定为萧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建烈士陵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设施更加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越王城遗址
  越王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春秋战国之际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社区西北700米城山山巅。1991年试掘。遗址位于山巅,中间低四周高,高处即为人工夯筑的城垣,平面呈横葫芦状,周长1091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城垣内缓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城内有泉水及池。属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详细]
欢潭老洋房
  欢潭老洋房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年代为民国。欢潭老洋房由门廊及3层四合院式小洋楼组成,清水青砖外墙、拱券式门和窗,是典型的仿西式建筑,有较强的时代特征;步入三楼天台,还可远眺欢潭之秀丽风景,建筑十分考究。解放后,小洋楼做过曾经的“欢潭乡政府”办公场所,后来还成了小学堂;如今,老洋房已经被全面保护起来,全力进行修护。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桥书屋
  二桥书屋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年代为清。二桥书屋修建于清代中叶,是萧山现存唯一的清代书屋。二桥书屋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四字。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这间不可多得的清代私塾,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祗园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祗园寺
  祗园寺位于城厢镇体育路9号,是萧山最具规模,也是佛教禅宗中较为规范的一座寺观,是古代萧山乃至整个浙东地区颇有影响的佛教胜地。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该寺是东晋六年(331)由一位名叫许询的士大夫舍宅改建的,初名崇化寺。佛教传入萧绍地区始于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也就是说,祗园寺初建时距佛教传入萧绍仅只有百余年,其历史渊源可谓流长。……[详细]
杨岐禅寺
  东方文化园佛教区杨岐禅寺始建于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初名“崇福杨寺”,时梵宇琳琅,香火极盛,寺中有宋宁宗御赐题额。明代时,易名为“杨岐寺”。世事沧桑、寺宇屡建屡毁。适逢世纪交替之际,盛世太平,由杭州东方文化园有限公司出资亿元重修,千年古刹重新焕发出庄严恢宏的光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