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桐乡市旅游

桐乡市文物古迹介绍

乌镇茅盾故居(茅盾纪念堂)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茅盾故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沈雁冰)同志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茅盾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444.25平方米。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的曾祖父购作住宅。楼房后面有一个半亩地大小的园子,茅盾的曾祖父曾在那里盖了三间平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草图,翻建成带有日本民房风格的书斋,建筑面积104.92平方米。茅盾自一八九六年诞生至一九0九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一九八三年茅盾故居经中央批准筹建修复,依照茅盾童年时代的面貌进行了整修和复原。一九八五年四月0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亲自题写了“茅盾故居”的匾额,钱君匋先生赠送了由张充仁先生雕塑的茅盾同志铜质半身塑像,同年七月四日在茅盾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详细]
西栅乌将军庙
  在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北面,原来有一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如今,庙已不存,而那棵银杏仍然巍然矗立。这棵树又高又大,要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远在在十里外就可以望见树顶。古人有诗云:“从祠日暮鸦呼群,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棵大树撑青云。”讲的就是这棵树。说起唐代古银杏树,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从祠日暮鸦呼群,仿古人说乌将军。将军遗迹不可见,一棵大树撑青云。这是古人参观乌镇唐代银杏胜迹时留下的诗句。在乌镇市河西岸,剧场北面,原先有座古庙,叫做“乌将军庙”,庙内有棵古老的银杏树。如今,庙已经不存在,而银杏仍然参天耸立。这棵古朴苍劲的银杏树,又高又大,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十里外就可以看见树顶。茅盾曾在《可爱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迹之一由唐代银杏,至今尚存。”说起这棵银杏,又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1000多年前唐宪宗元和年间,有……[详细]
濮院古桥群
  濮院古桥群位于濮院镇老镇区。濮院建镇于南宋,旧镇的规模与布局在宋元濮氏定居时已具雏形,明清时又加以扩展,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濮院古桥梁群现有古桥梁9座,分别为:众安桥、女儿桥、栖凤桥、大德桥、大有桥、大积桥、定泉桥、秀桐桥及王板桥。众安桥:位于濮院镇花园街东河头,始建年代已无查考,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东西向跨东市河,单孔石拱桥。桥长16.9,宽2.2米,跨度6.9米。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有望柱、栏板,东西堍各16级石阶。桥东堍原为纪念南宋爱国将领施全建有施全庙,现庙已毁,仅存亭。女儿桥:位于濮院镇南市河,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又名“语儿桥”,古为吴越分界处,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跨南市河,宋德祐中(1275-1276)濮振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督兵拒越时,溪人有生子能语者,而吴兵适胜,遂命为语儿乡,左有语儿亭。还传,勾践入吴,夫人道产女……[详细]
崇德城旧址及横街建筑群
  崇德城旧址及横街建筑群位于桐乡古镇崇福。崇德城旧址包括城墙遗址、护城河及运河古桥梁司马高桥。崇德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就已置县,但建城较迟,崇德城墙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为防倭寇进犯,当时的海防长官下令拆崇德城墙,将砖石全部搬运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墙至此拆毁。明嘉靖三十四年,为抵御倭寇侵犯,崇德知县蔡本端奉檄重新修筑城墙。第二年正月初七,时任右通政,正好在家乡休假的崇德邑绅吕希周为防倭寇,发动全城兵民再筑城墙,新城周长近4公里,有水旱城门各5座,城墙完工后,根据吕希周建议,引大运河改道,回环绕城,作为护城河。现城墙遗迹尚存崇福镇城墙弄内长10余米,宽20米的一段城墙断垣,护城河踪迹清晰,部分水域还在通航。横跨护城河的还有一座运河古桥—司马高桥,这是桐乡市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运河古石桥,该桥南北向跨河,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9.4米,宽3米,净跨9.7米,两侧施石栏,桥顶望柱雕……[详细]
访卢阁
  据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卢同的人,夫妻俩开一爿茶馆,勉强糊口度日。一天卢同听人说,太湖边山岗上有茶叶树,可以任人采摘,于是对妻子说:“我们是小本经营,没钱买进很多茶叶,我想抽身到太湖边山上采点茶叶回来,省点开销。”卢同不太懂采茶,他来到太湖边的山岗上,顺着崎岖的山路走去,想找人请教请教。走着走着,突然在山间小路旁边,发现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晕倒在地,身上还背一只篓子。他急忙走上前去,伸手一试鼻息,还微微有气。他赶忙扶起老人,手掐人中,大声喊道:“大伯,大伯,快醒醒!”过了一会儿,老人才能微睁双眼,有气无力地将手伸向那只竹篓,做了一个抓的手势,又向嘴里指指。卢同领会他的意思,连忙从竹篓里抓起了一把叶子,一张一张地塞进老人的嘴里。老人慢慢地咬嚼着,没过一袋烟工夫,老人便清醒过来。原来老人姓陆名羽,也是来采茶的。他去过不少茶山,能识别很多中茶叶,什么清心茶,舒气茶,解毒茶,都是他亲口品尝之后取出来……[详细]
大有桥街章宅
  大有桥街章宅位于桐乡市濮院镇鸣凤社区大有桥街40~46号,为清代末年濮院镇人章辅臣所建,距今一百余年。章辅臣为清末濮院镇本地商人,以经营南货生意及米行发家后,遂起建大宅。整座民宅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坐西朝东,前临大有桥街,背临濮院西市河,三进三开间天井院式建筑,分前后两院落。前院有房屋建筑二进,第一进为披屋,依傍临街院墙起建,第二进为平厅,宽敞轩朗。后院正中为楼厅,两侧有厢楼,天井、院墙、厢楼保存完好。房屋整体布局保持历史原状,梁架结构完整,建筑木构件雕工精细。现老宅前院建筑依次为照墙、披屋、前天井、平厅和后天井,临街照墙气势恢弘,中间有石库门,右边角处设小边门,两门均石质门柱、横梁和门槛。进入正门经过披屋过道后是大块条石铺设的石板天井。天井后面是正屋,三开间的平厅,五架梁,前后双步,梁架结构保存完好,硬山顶,屋顶两侧有风火墙。平厅中轴线上和平厅左右两边原来各有通道穿过平厅后面的狭长天……[详细]
修真观戏台
  修真观对面隔着中心广场是一个戏台,它是修真观的附属建筑,最早建于清乾隆十四年,后遭到毁损,但这戏台是1919年修缮以后就一直保存到今天,所以这里的人都称其为古戏台。现在戏台前锣鼓声不断,每天上午、下午逢整点都有演出,演出者是三个老人,其中两位是夫妻,从乌镇开放以来,长年都是他们两个人在古戏台演唱,唱的是当地的地方戏曲叫桐乡花鼓戏,都是有地方方言演唱的,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桐乡花鼓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面对因失传而永远消失的局面。古戏台正对面便是修真观,它最早建于北宋年间,据说,咸平元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所以取名修真观。与苏州玄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修真观自建成至今,经历多次毁损与重建,至乾隆十四年格局基本定型。现在的修真观,前为山门,中为东岳大殿,后为玉皇阁。山门有付对联,上联是:人有千算。下联是:天则一算。横批位置则挂着一个大算盘。告诉人们“人算不如天算”的意……[详细]
俞家湾桑基鱼塘
  俞家湾桑基鱼塘位于桐乡市河山镇五泾村俞家湾小组。俞家湾桑基鱼塘始挖于何时无从考证,桐乡地方史料也无相关记载,当地居民只知道此地自古就有“九埂十三池”之称。目前有关桑基鱼塘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沈氏农书》:“池畜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明代以后,桑基鱼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故此我们认为俞家湾桑基鱼塘的开设应该在这一时期(明末清初)。桑基鱼塘是集种桑、养蚕、养鱼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综合养殖模式。这种传统的种桑养鱼法,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特例。几千年过去了,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可见其对我国生态农业和淡水养鱼业的巨大影响。水利界和农业界的专家学者均对这种生产模式给予较高的评价,著名的《沈氏农书》和《补农书》等也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和专门的论述,并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详细]
小六旺遗址
  小六旺遗址位于桐乡屠甸镇荣星村。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20米,分布范围东至沈家门组民宅边,南至沈家门组与西南方谢家门组之间的小漾潭北岸,西至小六旺组东边南北向的八字桥港,北至北侧糖坊桥港。1971年11月当地修建乡村机耕路时发现,多年来,保存状况较好。遗址的中心部位有一高土墩,传为明代通政使吕希周的葬茔,当地人称“吕大坟”,该墓座北朝南,封土高12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4米,封土平面呈椭圆形。墓丘南北两侧河流半抱,墓前本有神道,两侧有石兽和翁仲,现已毁。小六旺遗址所处的屠甸镇位于桐乡东南部,是良渚文化遗址的集中分布区。在小六旺遗址周边不到4公里范围内集中了姚家山遗址、小六旺遗址、普安桥遗址、杨家车遗址、井令头遗址、金家浜遗址、叭喇浜遗址等良渚文化时期的重要遗址。小六旺遗址恰处于遗址群的中心位置,2004年在与小六旺遗址相距不到百米的姚家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7座良渚文化贵族墓葬,……[详细]
普安桥遗址
  普安桥遗址位于桐乡屠甸镇和平村,遗址实际分布面积近一万平方米。遗址堆积丰厚,文化层分五层,2层为商周堆积,3层为良渚文化堆积,4层为人工堆筑的古土墩,5层系崧泽文化遗存,显示从崧泽文化到商周时期基本连续的发展过程。遗址自1994年发现后总计发掘面积600多平方米,清理出房屋13座、墓葬41座,生活区与墓葬区并存,这在良渚文化中还是首次发现。出土文物有石器、玉器、陶器、骨器和动物骨骼等,部分器物涂有鲜艳的红色。普安桥遗址生活区与墓葬区并存,土墩的形成与早期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丧葬行为有关,与单一高台墓地有所不同,遗址中房屋建筑遗迹保存良好,柱洞、墙基槽、火塘等迹象大体能显示建筑的单元和聚落整体的生活景观。墓葬均为南北向的单人竖穴土坑墓,棺木有平底箱式和圜底独木棺两种,出土玉琮、玉璧、玉钺等玉器和精美漆绘陶、彩绘陶、黑皮陶器。考古界认为普安桥遗址清理出比较完整的房屋建筑,填补了迄今为止同期文化中有……[详细]
茅盾陵园
  茅盾陵园位于西栅灵水居内,临水依丘,墓地建造在东侧的山坡上,是西大街的最高点,居高而望,视野十分开阔,一揽先生早年生活时代原汁原味的街景。整个陵园的造型布局采用“子”字型布局,“子”,取自于先生的代表作品《子夜》,笔划简洁、经纬分明创意运用,于美感中见寓意。通往陵园的道路上,建造了85级台阶,寓意先生85岁的生命历程,而这85级台阶又以三种不同的造型来设置,以展示先生一生中的三个不同阶段,阐释了茅盾先生平实而又辉煌的人生。茅盾先生的陵墓前是茅盾先生的半身铜像,它的原型是茅盾任文化部长时的影像。铜像前面是一个用黑色花岗岩雕刻的墓碑,形状是一册打开的手稿,书页上刻有茅盾的代表著作《子夜》第一章《夕阳》的手迹;铜像后的墓穴内安放着茅盾和夫人孔德沚的骨灰。在陵墓的东侧,还迁移有茅盾的母亲陈爱珠的坟墓。陈爱珠的坟墓原在乌镇东栅的乡下,是应茅盾家属的请求移迁至此的,同时这也是为了实现茅盾先生的遗愿。陵……[详细]
乌镇关帝庙
  关公是武财神之一,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乌镇在明清时期商业非常繁华,在镇上聚集了很多有钱的商户,再加上乌镇又是二两省三府的交界之地,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很多商人经商都会路过乌镇。关帝庙所处水陆要冲,故乌镇虽与关公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但西栅的关帝庙却是香火旺盛,信徒膜拜络绎不绝。关帝庙内供奉着关武大帝的青铜像,威风凛凛,在关公两侧供奉着是关公的大将周仓,关平。周仓是关帝爷的侍卫,日常为他持护青龙偃月刀,上马为将,下马为侍,忠心耿耿;关平是关羽在征战途中收的义子,随着关帝爷南征北战,战功显赫。地址:嘉兴市桐乡市乌镇西栅景区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0.5小时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西栅景区门票已包含,西栅景区120元,东、西栅联票150元……[详细]
罗家角遗址
  罗家角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罗家角村,是浙江省迄今发现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O0年左右。遗址文化内涵为马家洪文化遗存。考古发掘发现灰坑53个,还发现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大量的动物遗骸及稻谷等自然遗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遗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还发现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宽沿盆和多角沿盘,喇叭形圈足豆、小网坠等,其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钱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在第三、四层0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从而使嘉兴市境成为是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东园遗址
  东园遗址位于桐乡石门镇石门中学内,是以假山和池塘为中心的园林遗址,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东园是南宋石门酒库监酒官张子修(原施州刺史)在石门修筑的私家园林。遗址于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发掘,园林的假山位于发掘区的西北部,中心部位再用黄褐色武康石垒砌,内杂少量灰白色太湖石,现多数已坍塌散落,只有围绕砖砌过道的最底层假山石保存原状;砖砌过道居于假山中心,略呈长方形,地面用长条形香糕砖平铺而成,东面有石砌台阶,西、北面有砖砌小路向外通出;水池位于发掘区之西南部,现揭露面积近100平方米,南侧有石砌护岸,池中亦竖立假山石10余块,多武康石,少量为太湖石;卵石小路宽0.8~1.1米,两边为侧立的条砖,修筑考究,多分布在假山内,或与砖砌小路相接,或分布在假山与水池之间,或单独分布在发掘区的东南部,有迹象表明,卵石小路应经明代修补或重建。假山西侧还发现一处石砌亭台和一……[详细]
谭家湾遗址
  谭家湾遗址位于浙江省乌镇新春村谭家湾以西10米。遗址面积约8.75万平方米,中心点表土层厚1米左右,文化层厚约1.5米。遗址的文化层厚约1.2米,共分三层。中下层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机质较多,土质松软,色泽深黑。在遗址西北面开纵向河道时,发现鹿角勾勒器2件以及釜、罐、盆、钵、豆等陶器碎片,还有较多的麋鹿、水牛遗骸。文化面貌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类型。2006年谭家湾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