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市 > 云和县旅游

云和县文物古迹介绍

梅源梯田
  梅源梯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为一处自然景点,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丽龙一级公路1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有三级油路相通,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摄影者在公路上即可以拍摄,12公里处的吴坪村和18公里处的下洋村是主要拍摄点,该景点拍摄线路长,可以容纳大量旅游者。梅源梯田海拔300—800米,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米,横向伸延3000多米,纵向延伸1500余米。梅源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具有面积大、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等特点。周围环境优美,山、水、梯田、村庄-地融为一体,在晴朗的条件下,阳光的反衬还会呈现出美丽惊人的色彩。梅源梯田由于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详细]
云和王家祠堂
  云和县城司前巷的王家祠堂,始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和王氏传至第十二代祖王挺、王严兄弟时,人丁渐旺,家底殷实,弟王严出资建造了云和最早的街道——浮云街(现解放街老街段),街道长470余丈。元延祐元年(1314),兄王挺出资建造了王家祠堂。明宣德元年(1426),王海澄出资扩建了王家祠堂。明嘉靖年间,云广兵巡王一卿捐资扩建,如今祠堂西首仍保留着王一卿故居。清咸丰五年(1855年),王氏族人对祠堂进行了大规模重修,祠堂主要梁架构件留至今日。清咸丰八年(1858)、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两度转战云和,王家祠堂遭受一些损坏,族人又进行过一次较大修缮。王家祠堂是族人开展祭祀活动的场所,祠堂旁边建有戏台,还有宽阔的晒谷场,逢节庆日,云和人常在此举办大型庙会、集市等吉庆活动。清代前,还用祠堂田租开办义塾,造福当地百姓。辛亥革命后,义塾改为“王氏小学”,大部分经费来自“……[详细]
黄绍竑公馆
  黄绍竑公馆,云和民间俗称“黄公馆”,坐落在浙江省云和县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内,为七直单层的小洋房,砖木结构,里外两间,中置一走廊。屋顶为尖型欧式建筑,门厅四根立柱气势恢宏。门口即为近两千平方米的演兵操练场(现为云中操场)。与它并存的还有瓦窑发电站、季宽游泳池等抗战遗迹。黄绍竑、李宗仁、白崇禧并称广西三杰、桂系三雄或桂系三巨头。1937年在山西娘子关一役,黄绍竑曾得到八路军聂荣臻部队救援,并向周恩来请教过发动民众抗日的办法,对团结抗日有切身体会。在民族存亡关头,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从重庆经皖南新四军总部,来到东南抗日前哨的浙江。1939年4月2日至3日,周恩来与黄绍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并作《国内形势报告》,奠定了国共在浙江联合抗日的政治基础。……[详细]
云和银矿遗址
  时代:明云和银矿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银矿开采于明代,历史长、规模大、影响深远,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文物类型齐备。主要有黄家畲明代银坑洞群、黄家畲矿石搬运古道、黄家畲天顺二年“银官局”、黄家畲冶炼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明代矿头杨广三墓、回龙山矿工摩崖题记、矿工起事山寨遗址等,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1年1月,云和银矿遗址被浙江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恩来视察纪念碑
  周恩来视察纪念碑座落在云和小顺村石塘电站水库的正屏山上。1939年4月2日下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小顺“浙铁”总厂视察,并向全厂职工作了近两个小时的抗日救国演讲,使千余工人深受鼓舞。云和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8月在此建碑。碑正面刻有“周恩来视察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刻有-视察时的记录。景点位置丽水市云和县小顺村……[详细]
抗越名将王一卿墓
  王一卿,云和人,明万历年间出任广西按察史兵巡道兼云南军务。驻节苍梧,坐镇楚雄,为云、广三军统帅八年,大小数百战,击败安南犯敌,逝世后,朝廷赐以王公规格礼仪,在云和修成气势宏伟陵墓,额题“云广兵巡坊”。 景点位置丽水市云和县龙泉溪畔石浦村尤头飞凤山上……[详细]
林山下石拱桥
  林山下石拱桥位于云和县崇头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横山周窑址
  横山周青瓷窑址位于云和县赤石乡张坝自然村北面约1公里的半山坡上,坐西朝东。该窑址是云和县人民政府1989年12月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理发掘出较为完整的窑址:窑床长53.5、宽2.1米;操作间长2.3米,面积5平方米,操作间前有一通风道;窑头和火塘保存完整、火塘呈半圆状;窑尾及排烟道完好;窑床成13—20度随山坡而建,窑床中部规则排列着7道匣钵,最多有7层;窑墙下部为泥砖错位叠砌共7层,上部为匣钵倒置叠成共3—5层,窑墙背部为2道匣钵,中间填入山泥;窑外两边的柱础整齐排列,每边有一排水沟。经清理发掘,已判定该窑群至少有7座窑床,其中一窑下窑,叠位高度为2.5米。经整理发现,出土的器物以碗为主,其余有盘、碟、杯、盅、香炉等;还出土了火照、淘罐、砚台、香座、荡箍、碾钵、纹口钵、修坯刀等。碗分为:花口碗、小碗、素面碗,敞口碗、卧足碗、敞口小足碗,修口小碗等。盘分为:卷沿盘、敞口盘、折沿盘、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