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北市旅游

淮北市文物古迹介绍

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濉溪县双堆集南面,总面积106000平方米,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烈士陵园于1976年筹建,1981年10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落成,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宽阔笔直的主干道通往纪念碑。南部的尖谷堆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期间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园内遍植雪松、龙柏、黄杨等风景树木,并有花圃和果园。1995年12月,陵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陵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9年8月,省发改委下达了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双堆集烈士陵园被列入其中,完成投资1283万元,建设内容有旅……[详细]
临涣城址
  临涣古城建于汉代,早在秦汉时临涣镇已成为集市,隋唐时期成为贸易中心,店铺和商贩分布在城内长达数里、纵横交错的8条街上,成为苏、豫、皖贸易交往的重要商埠。临涣现存有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景点。南临浍河,北、东、西3面是平原。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1409米,南北宽约1400米,周长5606米,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是安徽省目前已知占地规模最大的先秦古城址。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使用了“临涣古城遗址”名称,认为是汉-元代。郦道元《水经注》“淮水”记载:“汉(涣)水又东南迳费亭南-涣水又东迳铚县故城南,昔吴广之起兵也,使葛婴下之-涣水又东迳蕲县故城南。”说明汉代铚县位置是在费亭之南、蕲县之西,正与今临涣吻合,证明今临涣镇的古城就是汉代的铚县故城。《梁书?武帝纪》记载:北伐魏之铚城,置临涣郡,是为临涣始名。到北齐时,改郡为县。”确……[详细]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位于濉溪县西南35公里的临涣镇文昌宫和镇东6公里的小李庄。在淮海战役期间,这两处都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0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驻地。1948年底,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发生的变化,0中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打歼灭战的办法,在淮海地区发起一次战役,以歼灭敌军大量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决定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等组成总前委,-任书记,统一领导中原、华东野战军。总前委于11月10日由河南张公店迁至临涣文昌宫,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研究制订了战役的作战方案。战役期间,总前委又于11月23日从文昌宫迁至小李庄,指挥作战。至1949年元旦前后,再次迁往河南商邱南张菜园,先后历时近50昼夜。临涣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便是宋国的邑,至今尚保存着当时的夯土城墙。文昌宫座落镇中,原名昌帝宫,始建于唐。淮海战役时,文昌宫为一座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砖木结构。占地长100米……[详细]
石山孜遗址
  石山孜遗址位于烈山区古饶镇石山孜村,遗址南依石山,山上纯石无土,峭峰怪石林立。石山周围较为低洼,大雨过后,积水呈现护山河状。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故老乡传此山为天庭中的神仙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又称为“飞来峰”。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石山孜遗址被文物部门发现。遗址处于石山的北侧,中间有一条宽4米东西向的村路穿过,路北沟内切面处文化层暴露明显,厚约1.5米,上距地表1米。五花土层呈不规则状,内含大量的颗粒状红烧土和各种陶片。路南沟内有大量贝壳堆积层,间有少量陶片和手制纺轮,质地多为泥质红陶,也有少数的蛋壳红陶和黑陶,以及加贝砂灰陶。鼎足、足均为圆锥形,大小长短不一,质松火候低。陶片均无纹饰。1987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复查,确定遗址东西长370米,南北宽350米收细毛孔的……[详细]
廻龙寺
  相传廻龙寺始建于唐末。修复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原名龙泉寺。因寺中有廻龙古洞(俗称“-洞”)而得名。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更名为廻龙寺)。当时,该寺有地千余亩,建楼阁佛堂30余间。相传这里的-能救人苦难,观音送子,无不灵验。又有历代高僧衣钵相传,致使数百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该寺传统香火庙会。其时,商贾云集,摊棚林立,赶会者多达数万人。“文革”期间,廻龙寺遭到破坏,变得荒废萧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廻龙寺起死回生,先修葺了观音殿,后又修建进寺山路、龙泉洞、僧房等,新建了大雄宝殿,使千年古刹又得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客。走进寺门,上99个石阶,便见“廻龙禅寺”金字匾额悬于殿门。禅院内新修建的地藏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堪于九华山地藏殿媲美,为千里淮北佛寺建筑所罕见。地藏殿东南10余米,石壁上有一古洞,门口朝向西北,洞体凹凸不平,回环曲折,由宽逐步变窄,向东南方向的山……[详细]
淮北显通寺
  显通寺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笼,环境幽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据清同治八年碑文载:西晋太康五年诏诸侯记界内山川,沛国人郭卿建庙,刻铭曰:“巍巍相山,盘郁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抚高晋奏请发帑重修祠宇。民国年间又重修。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历代庙宇的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晋书“渗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  显通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有房屋52间,其中山门奎楼3间,宝藏室 3间,走廊14间,东西配房各7间,大殿5间,后殿3间,戏台 1座,六角亭1座,新建碑廊1处。现存建筑结构为清代式样,除山门奎楼、大殿、六角亭的屋面为玻璃瓦,其它房屋均为青砖小瓦,两面坡式的建筑。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副司令员曾在此召开-会议……[详细]
淮北青龙寺
  青龙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马桥街东南1公里处青龙山南麓,依山而建,座北朝南。此山为徐州山峰余脉,东与虎山对峙,山有九峰,状若莲花,又名九朵莲花山。遥看青龙寺,雨雾缭绕如龙腾空吞云吐雾,虎山状似猛虎,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天然形成龙腾虎跃之势。脊沟河环绕于东,闸河蜿蜒于西,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山环水绕巧妙融合,风光无限令人陶醉,尤让人流连忘返。整个寺院以大雄宝殿为轴线呈阶梯式,结构严谨,错落有序,高低对称,搭配得体,不愧是古建筑中的杰作,让人叹为观止,素有“佛教圣地、人间仙境”之美誉。青龙寺历史悠久。传说初为三国时期蒋干后裔祠堂。现寺后平地上有十余座坟丘叫蒋家林,至今尚有痕迹。现存碑文记载,青龙寺建于前明时期。据史料记载:明代,青龙寺有地150亩、房舍29间、神像35尊、经卷5部、法器8件,僧众14人。大清乾隆四十五年,嘉庆十九年,道光七年、十五年,光绪九年,民国三十二年分别重修一次。由于……[详细]
古城汉墓
  古城汉墓位于濉溪县铁佛镇古城行政村孙楼自然村北,现封土形状近椭圆形,残高约5米,面积约2160平方米。1992年发掘。墓葬为同封异穴,封土下的两座墓葬均墓向朝西。南侧的一号墓为多室砖室墓,东西长163米。由对称两甬道及前、中、后三个墓室,共8个单元组成。青砖铺地、顶。其南侧甬道、后室及北侧中室有壁龛。砌墙砖大多为素面,少数有纹饰。顶上用白灰涂刷。在南北室相通的券门顶部的砖立面有隶书阴刻“光和五年”纪年文字。北侧的2号墓为画像石墓。总长度15米,以石条为框架,顶部及墙体均用花纹青砖砌筑,由1条墓道、2个甬道、2前室、2后室、8个耳室组成。花砖铺地,石门上刻凤鸟和铺首衔环图案,门额刻有双龙穿壁图案。甬道及前室的横梁上也雕刻有画像,内容为珍禽异兽,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三足鸟、瑞象等,采用减地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北前室墓顶中央的石板上,用阴线刻一太阳图形,内用朱砂填涂。墓内共出土铁器、铜……[详细]
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由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中进大厅,巨柱驮梁,设计巧妙,气势恢宏。墙基、廊檐及庭院天井地面,均铺设着石板、石条,凿工精细,平整如切,柱基全为雕凿精美的石鼓。专祠内,前堂陈列着吴长庆生前遗物;中进大厅是祭殿,正中是武壮公画像,两则有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亲笔书写的对联:“袍泽渐凋零,仗剑有谁怜我老;鼓鼙太悲壮,登坛犹悔用公迟。”后厅摆设有明清宫庭器具,以及名人字画和文房四宝,均具有极高的文史和艺术欣赏价值。因其较为全面地代表了徽派祠堂的建筑风格,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等,武壮公祠1987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详细]
濉溪老街古建筑群
  濉溪老街古建筑群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濉溪老街古建筑位于安徽淮北市濉溪县淮海路西段北侧。群该建筑群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总长650米,宽5—7米不等,全青石板平铺错缝,规格不一,东西长0.8米,宽0.4至0.5米,厚0.25至0.3米,路石拱度为3%,路两侧砌有人行路肩石,以排放面积水。东端接老濉河西堤。建国后,该桥移至北侧,通后大街。其两侧为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青砖灰瓦,重梁起架,除少数房屋用现代材料修葺外,大部分仍保持原貌,对于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濉溪老城石板街是濉溪历史的缩影,是口子酒文化发祥地见证,对于研究和考证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保护范围: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濉溪前大街52、56号店铺及宅院,前大街58号店铺及宅院,裕和商号,前大街71号店铺及宅院,金陵会馆,前大街106号宅院,前大街124号店铺及宅院,前大街135号院内0-,前大街1……[详细]
11、共姬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姬墓
  【共姬墓(皇姑墓)】位于淮北发电厂内的王姬山南坡。此墓覆土成阜。俨如岗峦,墓地周长324米,坡高60米,占地面积10余亩,其坟下有:“周宋共姬之神道”和“宋共姬墓”碑。“0”初期被砸坏,今无存。墓室的外廓南墙、西墙和部分东墙曾被挖开取石,在距墓室南34米的土层中发现一道东西方向12米长的1米见方的大石砌。在该墓已出土的墓石上发现有带字的墓石数十块,书体均系隶书。从墓葬结构及墓字石的书体考证此墓为汉代大型墓葬,并非共姬墓,但也可能为叠墓,上为汉墓、下为共姬墓。1966年发现带有“吕朱笔”、“看皿宋石”、“山阳玉敬”等墓字石5块。1968年2月14~16日发现有“国王季”、“山阳”、“梧李高”、“山阳文小”、“鱼目”等墓字石8块。1975年7月4日相山公社文化站在西城大队农民家中发现“山阳荫伯子”、“砀张石”、“文阳”、“山阳斋文石”、“郡戌式张沛石”、“杨田伯”、“山”、“国王季”、“须陈”……[详细]
12、大方寺
大方寺
  大方寺,古名芳岩寺,又名五佛金光寺。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蒋疃行政村龙脊山南山谷中,据《濉溪县志》载:大方寺始建于东汉。民间传说该寺曾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少年出家修行处。这里四面环山,林木遮天蔽日,有原始森林,面积近1000亩。寺北门外有一棵千余年青檀古树。清末民初,寺院尚占地50多亩。清末和民国后期,寺院被土匪强占,毁于战火,历经风雨,现仅存石基、石桌、石鼓、石柱,灵塔及古碑数块。今人在原庙的基础上重修大方寺,现占地面积850平方米,院子长30米,宽27米。三间大殿,七间厢房。为安僧办道,修行-,甚佳之地。大方寺遗址为淮北地区一处不多见的古寺庙遗址,对研究淮北佛教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该寺院在清末和民国后期被土匪强占,佛像遭毁,寺院也遭战火破坏,后又由于风吹雨打,年久失修,最终导致毁坏仅存墙基。寺内古碑文革时期曾被-破坏,部分碑文被凿掉。建筑构件中有字的石柱也被砸断一个。今人又在庙址上重建了大……[详细]
磨旗山捻寨遗址
  位于宋疃镇后周圩村东的奶奶山出产磨石,传说樊哙曾在此竖旗招兵,至今仍有旗杆石眼,故名“磨旗山”。1985年采集生铁1块,发现重修奶奶庙碑1块,刻“磨旗山旧有碧霞宫,后有菩萨明楼,前有阎君两厢,再下有山神祠,西峰有三官、火神、灵官、华祖诸殿阁。又有朝阳二洞,洞中有玄帝达摩、自汉唐以迨我朝千余年矣。咸丰中遭兵燹。庙楹拆毁、神像倾颓……”此碑系清光绪年间所立。据清光绪《宿州志》记载,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捻军大战符离集,收磨旗山。捻军占据此山后,便安营扎寨,屯兵把守,切断清军粮道。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知州英翰带领团练至高皇山。命奸细赵克常打入磨旗山,洋装助捻,里应外合,迫使捻军焚寨西走,转战于萧、宿、永边缘地带。磨旗山捻寨遗址,南北长400米,东西宽60米。现为一片废墟,到处可见用薄板石垒成的寨墙,但布局很不规整,残垣断壁高约1米。……[详细]
赵集二级扬水站
  赵集二级扬水站位于烈山区古饶镇赵集社区西200米处,东面有十里长山。1976年动工兴建,1977年完工。扬水站呈东西走向,由雕凿的石块和水泥砌筑的二级调水渡槽上下石拱排成一排,绵延1000余米。主体建筑由一级提水渡槽、蓄水池、二级提水渡槽、过山渡槽、二级提水机房等部分构成,两段高架渡槽共1015米。相对地面高度最高处达15米,宽1.4米。孔径为10米、5米、3米的石拱以及上下层大大小小的复孔,共计170孔,其中10米大跨的就有26孔,这在当时的淮北市及附近县区水利工程甚至桥梁史上都少见。扬水站至今完整保存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和东方红拖拉机图案。赵集二级扬水站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点,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及-20米以内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各5……[详细]
汉阙遗址及水牛墓
  汉阙遗址及水牛墓相山公园内作为显通寺的附属建筑,奏鸣台是当年为迎接封建官僚和地方绅士上山朝拜时奏乐的地方。因为此处曾有一个较大的汉墓,墓前有守陵石阙,当年在筑奏鸣台时拆掉石阙作为构建,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石阙的残片、阙帽和阙身,它对研究古戏台和汉代石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奏鸣台高约2米,长、宽约6米,由大量汉代石块堆砌而成,周围地面以碎石块铺筑,东侧有一段台阶。考古人员解释,地面和台阶是近年补建的。沿着台阶走上奏鸣台,除了保存完整的大石块外,还有一部分碎小石块。考古人员现场对汉阙遗址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仔细勘测,详细测量记录所有石块的长宽高等数据,并进行了绘图。据现场勘测统计,奏鸣台大约由超过100块的汉代石块构成,其中最长的一块超过3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