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亚洲 > 新加坡旅游

新加坡文物古迹介绍

介绍  马里安曼兴都庙坐落在桥南路上,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  寺庙大门雕刻着色彩艳丽的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给牛车水这个华人聚居区增添了一种异样的气氛。而门内的高塔上,有各种神灵和圣兽栩栩如生的雕像,人们从远处就能看得清楚。  寺庙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断。  在进入寺庙之前,信徒们都会在门口先摇响铃铛以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入,然后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纯洁,礼毕之后……[详细]
缅甸玉佛寺位于新加坡中部区域的诺维娜,建于1875年,是新加坡最古老、最雄伟的缅甸寺庙。最初的玉佛寺是由缅甸人塔宁所创建,现在的玉佛寺则是在1991年新建的,寺庙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体现了缅甸传统建筑风格之美,是新加坡缅甸社群的骄傲。目前,玉佛寺成了在新加坡的缅甸人的宗教中心和社-流中心,也常在此举行婚礼或生日庆祝活动。缅甸玉佛寺是缅甸境外最雄伟的缅甸寺庙。玉佛寺有四层,是一砖一瓦都从零开始建造的。缅甸传统建筑与艺术之……[详细]
释迦牟尼菩提迦耶寺建造于1927年,为新加坡最杰出、香客最多的佛教寺庙之一,人们也经常称之为“千灯寺院”,因寺内高15米的坐佛而知名,来此拜佛的香客和观赏的游客不断。释迦牟尼菩提迦耶寺由泰国僧人建造,因而建筑和装饰上都受深厚的泰式风格影响,其外表不同于一般的佛教寺庙,绘有漂亮的图案,内部的金黄色坐佛高15米,重300多吨,周围环绕着无数的蜡烛,非常壮观。宏伟雄奇的佛像不仅仅值得拍照收藏,单是巨大的体形也能让信徒和前来……[详细]
莱佛士登岸遗址位于新加坡河畔的泊船北码头,码头上矗立着莱佛士爵士铜像,铜像是为纪念莱佛士爵士这位新加坡的开埠者而立。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他38岁那年发现了新加坡,新加坡在他的自由贸易观念影响下迅速成长,成为亚洲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为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创立者,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对新加坡的开辟、建设和长远规划等做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渔村发展成为一个重……[详细]
圣帕加维那雅加兴都庙坐落于新加坡的加东,历史可以追溯至150年前,19世纪50年代,印度移民在池塘边发现了一座“维那雅加”神像,后来就在一棵圣帕加树下建造了一座简单的寺庙,因此而得名“圣帕加维那雅加”,为新加坡第二古老的印度寺庙。圣帕加维那雅加兴都庙为7世纪南印度朱罗王朝建筑风格,因寺庙内的漂亮雕刻和图案而知名。其主建筑为一个高21米的5层建筑,柚木门高4.5米,之所以如此的高是为了方便国王骑着大象进入。寺庙的屋顶上……[详细]
观音堂佛祖庙位于新加坡四马路,因而也被人们称之为“四马路观音堂”,是一个传统的中式寺庙,对于新加坡华人来说意义重大,很多人相信来此参拜观音,就可以得到好运并且受到观音的保佑。观音堂佛祖庙自1884年建成以来一直坐落于此,于1895年重修扩建。这个寺庙之所以香客不断,还有一段神奇的经历,为其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在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飞机空袭新加坡,四马路也挨了日军的炸弹,当时观音堂佛祖庙临近的几间房屋都被炸毁,……[详细]
中央锡克庙建造于1912年,是新加坡第一个谒师所,也是新加坡最大的锡克庙,是为了纪念首位锡克教宗师Guru Nanak诞辰518周年而建,目前为新加坡15000多名锡克教教徒的礼拜和精神寄托场所。中央锡克庙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建筑,大理石的外墙仿佛现代的建筑,门洞的设计却很特别,微带弧形,一层一层的重叠着,但是祈祷厅内的穹顶却是传统建筑。中央锡克庙可以容纳15000人礼拜,宗教设施包括一个大型礼拜厅、一个餐厅和一……[详细]
达豪施纪念碑坐落于新加坡河的北岸,临近亚洲文明博物馆和维多利亚剧院,是一个方尖纪念碑,是为纪念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督詹姆斯•布朗-拉姆齐)于1850二次年访问新加坡而建造的。总督达尔豪西侯爵和妻子于1850年第二次访问新加坡,访问目的就是减少财政支出,然而杰出的商人认为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同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希望詹姆斯•布朗-拉姆齐可以对此作出合理的抉择,实行自由贸易。为了迎合总督达尔豪西侯爵……[详细]
凤山寺是一座位于新加坡的中国寺庙,建造于1908至1913年间,由移民新加坡的福建南安人建造,建筑材料也是从中国进口的。寺庙建立于一个小山上,曾经站在寺庙内就可看到远处的大海。凤山寺于1978被列为国家古迹,曾将作为学校为附近村落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机会,但是十年后,由于资金问题不得不关闭。更为可惜的是现在凤山寺的周围被高楼环绕,再也看不到海景。凤山寺旨在祭祀幸运之神——广泽尊王,秉承了中国南方宫殿式建筑的传统风格,建筑……[详细]
詹美回教堂坐落于新加坡商业中心区的牛车水附近,建造于1826年,是新加坡最早的清真寺之一,由来自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穆斯林商人兴建。他们来此主要是经商和货币兑换,但是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3座教堂,詹美回教堂就是他们修建的第一座教堂。詹美回教堂由门厅、主祈祷厅、辅祈祷厅以及神殿组成,整体造型非常奇特,东西合璧,主要为折衷主义风格。教堂的入口是典型的南印度风格,门口为两个高高矗立的八角形圆拱顶尖塔,两个祈祷大厅以及神殿却……[详细]
莲山双林禅寺又称“双林寺”,坐落于新加坡的大巴窑,创建于1898年,是新加坡的古迹之一,也是新加坡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双林寺是为纪念佛陀释迦牟尼的诞辰和涅槃而建,以“双林”代表大乘涅槃之“常乐我净”,以“莲山”表示僧伽丛集如林,值得世人推崇高瞻。双林寺是由当时的富商刘金榜居士发起建造,并且献出了自己的土地,具有浓厚的闽南式传统建筑风格,初建时按古庙的禅宗丛林布局,后修复为完整的佛教丛林建筑,有牌楼、照壁、半月池、山……[详细]
陈氏宗祠也被称之为“保赤宫”,是位于新加坡的一座中式寺庙,坐落于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区,兴建于1876至1878年间,是陈氏一族的宗庙及会堂,因为中国人相信有相同姓氏的人都拥有同样的祖先。陈氏宗祠于1974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是新加坡陈姓人士的社区中心,号称有着绝佳的风水。同其他古建筑物一样,陈氏宗祠也被林立的高楼淹没了,它没有现代建筑物的高大,没有靓丽的色彩,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陈氏宗祠是一处清雅、……[详细]
阿尔阿布拉回教堂位于牛车水区心脏的直落亚逸街,初建于1827年,是来自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的回教堂。目前的回教堂建造于1850至1855年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于1974年被列为国家古迹。阿尔阿布拉回教堂由砖建造,结构简单,在大门的两端有两个高高矗立的八角形尖塔,尖塔的顶部分别为月牙和星星。在1986年之前只有一层,经过修复后增至两层,主祈祷厅也得到了扩大,在院落内增加了画廊,同时也为其增加了一个大大的屋顶……[详细]
维拉马卡卡拉曼庙坐落于新加坡南部小印度的中部,是一座受当地印度教徒欢迎的印度寺庙,由早期印度来新加坡务工人员修建于1881年,为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维拉马卡卡拉曼庙为南印度泰米尔人的建筑风格,主祭印度教女神---卡莉,是新加坡第一座主祭卡莉女神的寺庙。卡莉在印度教女神中享有极高的人气,她的存在对于早期印度移民来说,带来了一种在异乡的安全感。传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屡次空袭中,许多人选择到这座庙宇进行避难,这座庙宇与……[详细]
阿都卡夫回教堂坐落于新加坡小印度的邓洛普街,是新加坡的一座清真寺,于1907年开始建造,为造访小印度时不能错过的宗教建筑,同时也是一座非常具有建筑特色的清真寺。阿都卡夫回教堂是一座黄绿相间的优雅建筑,这种颜色在回教堂中很少见,在蓝天白云下,黄绿色的回教堂安静但不单调,肃穆却不呆板,非常讨人喜欢。建筑本身还融合了南印度与欧洲风格,艺术气息浓厚。大厅入口处有精致三角墙,墙上有一面日晷,日晷上以阿拉伯文书法刻出25道度数,……[详细]
大乘禅寺由新加坡当地-建于2001年,是一座融合了西藏和中华传统的藏传佛教寺庙,名字的意思是“十四世0-的修行之所”,这里收藏有新加坡数目最多的转经轮。大乘禅寺的大殿里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造型仿西藏大昭寺的觉沃佛,头戴宝冠、身披宝衣,乃佛陀的报身显现。此像结合了金刚乘、大乘与小乘佛教的特点,体现了本寺所提倡的宗派圆融的修学精神。-在2003年为此金身开光,祈佛光加被、祛病消灾。禅寺内的千手观音为鎏金铜像,高2.3米,是……[详细]
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也被称为“雀替尔兴都庙”,建造于1859年,之后于1983年重建,是新加坡印度教教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印度寺庙之一,为印度教教民的精神寄托之地。丹达乌他帕尼兴都庙为典型的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但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最独特之处在于屋顶镶嵌的48块玻璃,它们的角度刚好能让阳光从各方向照射进来。寺庙供奉着穆卢干王(苏巴马廉王),每年的1月下旬到2月初是大宝森节,也就是穆卢干王的节日,在新……[详细]
在1820年至1824年在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移民新加坡的热潮,大部分是沿海的广东客家人,他们带去了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为了祈求平安,他们建造了福德祠来获得大伯公的保佑,大伯公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土地公公。福德祠又名“望海大伯公庙”,坐落于新加坡的亚逸街,由广东客家移民者建立于1824年,为新加坡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是中国移民新加坡的第一站。1998年寺庙作为博物馆对开放,主要介绍了中国移民至新加坡的悠久历史、人们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