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旅游

东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北京燕墩
  燕墩又称“烟墩”,位于崇文区西南部,永定门外铁路南侧,是一座砖台,其上竖有清乾隆皇帝御制碑一座,是北京著名碑刻之一,。1984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燕墩始建于元代。据文献记载,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燕墩在元代始建时,只是一座土台,位置在大都丽正门外。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燕墩是一座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台底各边长14.87米,台面长13.9米,台底至台面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墙,现已毁没。墩台西北角有石门两扇,入门后拾阶可登,历45级,通达台顶。台顶正中是一座正方形石坛,坛上立方石碑一座,高约8米。碑下部为束腰须弥座,台座四周各雕花纹五层,分别为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图案,束腰部分用高浮雕持法精雕出24尊水神像,均袒胸裸足跌座于海水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详细]
福建汀洲会馆北馆
  福建汀洲会馆北馆位于长巷下二条四十八号,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院正房,结构新颖。是北京少见的具有南方特点的古建筑。……[详细]
北京城东南角楼
  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崇文区东北部,崇文门外东大街的尽头,由崇文区人民政府管理。角楼系全国现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其西北是雄伟、繁华的北京站,东南是新建的东便门立交桥,西与崇文门遥遥相望,东与通惠河毗邻。它高大巍峨、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征。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十月(1436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平面呈曲尺形,重檐歇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绿剪边,四面开箭窗144个,前楼后厦。抱厦辟两门,门上各设直棂窗3扇,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详细]
基督教圣经会旧址
  基督教圣经会旧址位于东单北大街21号,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房,1926年由美国马里兰州圣经会捐款建造,是基督教会的代表性建筑。……[详细]
北京大陆银行旧址
  大陆银行旧址位于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大陆银行旧址。所在地区:东城区……[详细]
端门(北京故宫端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与故宫午门之间。端门系紫禁城古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称“重门”,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门。端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端门城楼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出巡、回銮、举行大典时,仪仗队取出各种仪仗,整齐排列在御道两旁,端门午门上钟楼齐鸣。从前朝三大殿至大明门逶迤三华里,以显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端门广场形方而封闭,性格中庸平和,是一个过渡型空间。天安门至端门东西两侧为朝房,各26间,东朝房正中为太庙街门,西朝房正中为社稷坛街门,分别通向太庙和社稷坛。端门至午门东、西两侧为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简称)值房,东侧北部开阙左门门南为庙右门,通太庙。西侧北部开阙右门,门南为社左门,通社稷坛。民国期间太庙、社稷坛改为公园后,太庙街门、社稷坛街门、庙右门、社左门均封闭。代表性景点:1、端门大钟:端门镇殿……[详细]
中央银行旧址(北京)
  中央银行旧址(北京)位于西交民巷17号,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二层楼,入口作半圆外廊,檐外作女儿墙。……[详细]
西堂子胡同25-37号四合院
  西堂子胡同25-37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为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多组院落构成的中型四合院建筑群,格局基本完整,院落中间穿插有长廊、假山、花园等。其中25号院三进院落,宅门与正房以抄手廊贯通,正房内留有清式楠木雕花隔断,精巧别致。此宅原为清末名臣左宗棠所用。三十年代,国画家、清宗室傅雪斋曾购得此斋,在此居住。……[详细]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位于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东城区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所在地区:东城区……[详细]
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
  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5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一间,倒座房五间,合瓦清水脊顶,过厅后为垂花门。二进院正房明间有一硬木雕花落地罩,中为月亮门,四周刻有梅竹,十分精美。是一座保存较好的三进院落的四合院。……[详细]
保商银行旧址
  保商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17号,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地上三层,立面用花岗石作希腊柱廊,檐口突出,坚固感强。……[详细]
东棉花胡同15号院及拱门砖雕
  东棉花胡同15号院及拱门砖雕位于东城区东棉花胡同15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大门已拆除。二门为砖雕拱门,金刚墙以上均为砖雕,上刻花卉走兽,顶部栏板雕有暗八仙图案。整个拱门上的砖雕,布局严谨,凹凸得当,其做工之细,刀法之精,实属罕见。……[详细]
方家胡同十三号、十五号四合院
  方家胡同十三号、十五号四合院位于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循郡王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本人未成年而卒,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贝勒追封为循郡王。王府坐北朝南,原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主要建筑大部分被拆除,惟迎大门的照壁、后寝的正房和配房尚在,东、西跨院已无存。东跨院原规模较大,属花园和生活住区花园内有古树和堆石,东有一完整的四合院,庭院宽敞,房屋整齐,但已不存皇族府第的特征。民国时府主将其分割售于汉奸王揖唐,经重新营造另立门户。改建后主院为颐园、德园二进院落,西院为敬院、勤院。院、园回廊环绕,雕花彩绘,玉兰、海棠枝繁叶茂,太湖山石堆云砌玉,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西部为东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西部正院是清代贝勒府第的典型建筑,东部为外交部宿舍。……[详细]
国祥胡同二号四合院
  国祥胡同二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国祥胡同。清代和硕亲王那彦图府邸中路最北边的两个并排院落。占地4800平方米。东院,南为垂花门,院内正房为5开间大式硬山箍头脊,灰筒瓦顶。东厢房3间,西厢房为两卷勾连搭过厅。西门通西院,院中有两座叠石假山,转角廊环绕全院。西院,南房3间,东厢房是与东院相通的过厅。正房大式硬山简瓦箍头脊,前出轩,轩为悬山卷棚顶,面阔三间,前有月台三出陛,正房5间,明间原有“洗退斋”木匾、落地花罩、博古架等。西间为佛堂,碧纱橱的隔扇心内装裱有名人书画,上部的横披窗上有雕嵌的玉石画,以及镌刻的成亲王所写“相灵古瑟”诗一首。西北边跨院内,还有一座西式2层小楼。辛亥革命后,宅第抵押给教堂,又转至金城银行、医院。后2号院由某幼儿园使用。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北至国祥胡同2号四合院院墙,南至2号院围墙最突出部分的东西延长线,西至距保护建筑5米。……[详细]
内务部街十一号四合院
  内务部街十一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内务部街11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型宅院。临街有起脊大门两座。现西边大门封堵,只能从东大门出入。大门内又可分为四组院落。当中是两宅并列各自独立的正院,前面各有垂花门一座,内为各有厅堂的数层四合房屋;东部院落宽敞,房屋少且只有两进大无配房,当初或为静室、书斋之属;西院房亦不多,且形制、结构均为简陋,和前面院落有明显不同,显然不是同一整体建筑。整个院落的煞尾是占地广阔的后花园,堆山、花厅、亭台俱备,并搜集一些圆明园石雕作为点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