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旅游

邯郸市文物古迹介绍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西北的索堡镇弹音村。距邯郸市区104公里。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成立,1942年2月,从涉县靳家会村迁此,1945年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县下柏树龙泉村。管理全边区的政务,对边区施政、颁发命令纲领,制定实施方法、规程及特别地区之单行法规。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任正副主席,下设秘书处、财政厅、交通厅、教育厅、税务总局、军区司令部、高等法院等。1945年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署,22个专署,154个县,东起津浦路,西至同浦路,南抵陇海路;北接石德、正太线,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区。全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1948年9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房、……[详细]
朱山石刻
  朱山石刻位于河北邯郸市北面的永年县合会镇吴庄村村北约1公里处,又称娄山石刻,是河北最早的西汉石刻之一。石刻内容记载了汉高祖刘邦之孙赵王遂与群臣在朱山饮酒应对的情景。“汉朱山群臣上酬石刻”简称“朱山石刻”,镌刻于永年县吴庄村北朱山顶上的一块天然石面上,和山体相连,是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候国赵国大臣为赵王祝寿时所刻。石刻长1.5米,宽0.52米,为长条状摩崖石刻,刻字崖面依山倾斜,石刻石面向西,上镌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1行15个小篆体大字,文字长1.2米,宽0.08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朱山石刻的年代问题,争议很大,曾有人主张其年代为后赵。按近年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其书法已由秦篆之长方形演为方行,隶书笔意甚浓,书写草率不若《泰山刻石》工整。清刘位坦考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物,为现有汉篆中最早刻石。清康有为评其书云:“朴茂雄深,得秦……[详细]
永年安仁寺
  安仁寺位于永年县西苏乡三塔村,因寺内有三座佛塔,三塔村因此得名。安仁寺始建于唐代年间,李世民曾在此寺避难,曾是冀南一代享有盛誉的十方道场。历史上原名洪福寺。至明代,因三塔村贵族纠纷,寺内长老出面调解,化干戈为玉帛,民众欢喜,取“息事安仁,安居乐业”之意,改名安仁寺。光绪二十八年,民国十八年两次重修。原寺山门、钟楼,前、中、后殿,藏经,东西厢房,后花园等八组建筑,布局严谨有致,宏伟壮观。寺有铜像三尊,高九尺。菩萨、罗汉像四十多尊,形象精美庄严。寺前有三座古塔,高丈余,雕有上千幅佛教图像。古塔已毁,古塔塔帽还保存于寺内。一九九三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安仁寺开始重建,广大善男信女无不解囊相助。现有毗卢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藏经楼,住持楼,禅堂,讲堂,客堂.东西厢房等建筑。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南西苏乡三塔村乘车线路:永年县乘开往西苏的班车,到西苏换乘小巴至三塔可达。……[详细]
王顺庄园
  王顺庄园王顺庄园位于武安市伯延镇南文章村,建于1932~1935年,建筑面积2780余平方米,共有6座院落,楼房、平房80余间,中间有一条宽3.83米的东西大路间隔。主要建筑位于大路北侧,坐北朝南,为4座院落,均为砖石、木结构的平房建筑,是王顺及其子女的居室,为其建筑及雕刻装饰珍品精华之所在。路南两院为下人、长工、护院住房及磨房和喂养牲口的场所。除北房的三间楼房,余下均为平房,砖木结构的民式建筑。整个庄园保存较为完整,整个建筑布局整齐,用料精细,取材优良,每块砖要经过磨平,精工细做。石、砖、木等各种雕刻、各式彩绘等工艺精美。另外,在村南,还有王家果园一处,占地面积近1万余平方米,现井盖等设施尚存。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顺,号建堂(1867—1937年),前半生务农,后出外做生意发迹,回家置土地,建造了典型的冀南庄园,代表了当地的建筑水平和民俗文化。……[详细]
大名天主教堂
  大名天主教堂也叫大名县天主教宠爱之母大堂。位于河北大名县城内东街,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中国第二大天主教堂,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教堂远远看去象个“山”字,稳重、挺拔、壮观。大堂模仿西方国家教堂建筑,规模宏大,式样新颖,堂内设施富丽堂皇,此教堂为法国天主教会所建,至解放前夕,这里一直作为大名教区的中心和主教府所在地。自1990年修缮后,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名天主教堂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料为砖、石、木。钟楼位于整个建筑的北端,钟楼高42米,顶端矗立着一个象征天主教教会的十字架,钟楼上,东、西、北三面均有直径为一点四二米的小钟表,钟楼的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对称性的两个高二十多米的小陪楼,别具一格,正门上方3米处的供龛内雕刻有圣母抱耶稣玉石像,像两侧刻有对联:“欲识其宠请看怀中所抱,要知厥……[详细]
下七垣遗址
  下七垣遗址下七垣遗址位于磁县时营村西南漳河北岸台地上,遗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除一部分战国墓外,都是先商遗存。1974年为配合当地的农田基本建设,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30个探方,面积960平方米。共出土陶器4座,灰坑104个,商墓23座,战国墓6座,有人骨架19具,牛、鹿、猪骨架5具。共出土陶器304件,骨器354件,石器481件,蚌器274件,角器34件,卜骨、铜镞等文物124件。下七垣遗址共分四层,叠压关系清楚,遗物特征明显。它为冀南地区商文化的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地层依据。下七垣遗址的主体特征以夹砂有腰隔、橄榄状罐、卷沿深腹盆、绳纹浅腹平底盆为一类;以鼓腹鬲、弧腹鬲、蛋形瓮等为一类。以上两类陶器群基本代表了下七垣遗址的基本特征,在学术界称为“下七垣文化”,是典型的先商文化彰河类型的代表性遗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滏阳河西八闸
  滏阳河西八闸滏阳河西八闸位于永年城西大慈村至田堡村之间的滏阳河北岸,是明代修建的8初水利设施,因在永年城关以西,故俗称“西八闸”。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八闸均为砖石结构,长方形闸体,现存5闸及民国年间修建的1闸。其中广仁闸长6.2米,宽9.95米,地面以上高2.15米,为明万历四十二年创建,能浇地3000亩;济民闸长18.8、宽14、高6.8米,为明嘉靖八年七月修建;阜民闸长20.6、宽7.74、高6.69米,为明万历七年修建;殖民闸,长12.6、宽8.9、高6.1米,为1934年修建。西八闸中的普惠、便民、广济3闸已不复存在。据载,西八闸原能浇地19000余亩,滏阳河北岸数十里农田受益很大,现在八闸中的4座及民国年建的殖民闸仍在发挥作用。西八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建设上的杰出创作河贡献,对研究河北省农业、水利发展史有很大价值。2013年5月,滏阳河西八闸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详细]
狄仁杰祠堂碑
  狄仁杰(607-700),山西太原人,辅佐武则天政绩显赫,深得民心,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相。狄仁杰祠堂碑位于大名县孔庄村北,初立于大周圣历元年(698年),后祠堂及碑因战乱而毁。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原址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现祠堂已不存在,仅残留此碑于原址。该碑青石质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除座)高4.46、宽1.46、厚0.46米。碑首为六龙戏珠圆首,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体阳面楷书碑文,由冯宿撰文,胡澄书丹。碑文记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时的政绩和重修此碑的经过。现碑身淤地之半,上部稍风化,有轻微裂痕,碑座淤埋地下完好。此碑为研究武则天时唐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狄仁杰祠堂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常乐龙王庙正殿
  龙王庙,又名常乐寺,位于涉县城西北25公里常乐村南边,坐西向东。龙王庙正殿面阔三间10.10米,进深两间12.15米,高6.55米,占地面积97.49平方米。单檐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梁架大木彻上露明造,六椽栿用四柱,施隔架科斗栱,前后檐普柏枋上施五铺作单昂斗栱,补间斗栱耍头后尾挑于金槫下,檐下施木柱,下施素面覆盆式青石柱础。明间后金柱上施彩绘蟠龙,中开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在庙的廊墙和山墙上各嵌题记碑一个,简述了乾隆四十六年重修及捐助人等,为河北省较早的古建筑之一。龙王庙正殿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代表了该地区的建筑工艺与水平,对于研究当时的工艺技术、科技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意义。弥补了该地区这一阶段建筑史上的历史空白,对研究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建筑特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2013年5月,常乐龙王庙正殿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九江圣母庙
  九江圣母庙位于河北省武安县城区西北33.5公里管陶乡管陶村东北200米,是一处保存较好、年代较早的古建筑群,建于元代。该庙坐北面南,为回字形建筑布局,共有殿宇14座45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据碑文记载和多次考证,是专为祭河神镇水患而建,属于元代早期建筑。九江圣母庙为主体建筑,坐落于中心部位,木结构,单檐悬山琉璃剪边顶,面阔3间(东西长9.81米)进深2间(南北宽9.35米),平面基本上呈方形,建筑面积91.7平方米,建筑高度8.6米。前檐下施青石台明,高0.2米,方砖铺面。柱网形式为前檐柱4根,后檐柱4根,共用柱12根,均为自然材(未加工)。墙体形式:前檐柱装修情况不详,墙为坎墙直楞窗,东西山墙为砖石混砌结构,五花墙,外墙上包砌青砖。铺作:(斗栱)前檐共用铺作8朵,为四铺作计心造,单下昂,柱头科4朵,补间铺作,明间施2朵,次间各施1朵,均为批竹真昂。梁架为六椽屋……[详细]
林村墓群
  时代:战国至汉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3年5月。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00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012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墓葬262座、沟渠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墓葬时代为汉代、隋代、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出土遗物为罐、壶、碗、盘、勺、耳杯、樽、盖弓帽等铜、陶、瓷器等。遗址时代推测为夏商之际,灰坑0土有陶、骨、石器等类器物,可辨器型有鬲、鼎、甗、罐、盆、瓮、器盖及铲、镰、斧、凿、锥、匕等。战国时代大型墓葬的特殊结构、赵国墓地兆域沟、战国前期竖向土洞墓的发现,均填补了河北考古空白。……[详细]
邑城古城
  邑城古城邑城古城位于武安市北20公里的邑城村西,为战国至汉代的一座古城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00米。城墙夯土仅存西城墙北端一段,长约20余米,宽10余米,高3米。在城墙及四周断面暴露的夯层厚10厘米。城内有一条铁路,东北部已建有民房。古城内地表存有大量的板瓦和生活用器的陶片。在城周围发现同时期的古墓群多处。城东南教场地发现多处石室多室墓和砖室墓,城东1公里处发现1座封土墓,城南4公里发现西阳苑墓群,现有封土墓2座,城东南3公里处发现紫罗古墓群,有封土15座。邑城古城从发现的墓群分析,汉代为其鼎盛时期,非一般聚落城址。据《武安县志》记载:武安洺河称“洺水”,又称“易水”,邑城古城置于易水之北。因此,邑城古城可能就是汉代的易阳城。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纸坊玉皇阁
  峰峰玉皇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纸坊村西南。在古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要道上,依山傍水,形势险要。玉皇阁是砖瓦结构的无梁拱顶建筑。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1567——1575年),为祭玉帝而建,原名玉帝四明无梁阁。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阁下部为石砌平台,东西各设券门磨砖错缝平砌,拱券为东西要道,跨度为4.64米,券沿有四龙二凤、花卉石浮雕。台上三面设砖栏。阁建于平台上,通高18.6米,平面方形。宽深各五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外观呈二层楼阁式,琉璃瓦顶,上置宝刹。阁身通体仿木用砖砌筑而成,四面正中设拱券门,四周加设木结构回廊。外观二层处,四面明间设半圆拱形假门,墙壁面隐作圆形柱分出间位,并砌阑额、普柏枋,交角出头。檐下作五踩双昂仿木斗拱,斗拱上方置仿木檐檩。再上砌椽飞,其仿木细致逼真。阁内无一梁柱,阁顶支承在层层出跳的24层砖制斗拱之上,覆斗壁内倾……[详细]
磁县崔府君庙
  磁县崔府君庙位于磁县城内府君庙街北侧,据志书载,崔府君庙唐开元六年(718年)为祀滏阳县令崔珏所建。元大德三年(1299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均有重修记载。该庙原占地面积80亩,有殿、阁等80余间。现存建筑有正殿、拜殿、后殿、过廊,平面呈“工”字形,现存建筑时代为明、清时期。在拜殿存有碑碣八通,时代多为明代。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悬山琉璃瓦顶,用七架梁,后出单步梁,梁下用五踩双昂异形斗拱,前后檐为八角石柱。正殿前为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硬山琉璃瓦顶,用六架梁。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琉璃瓦顶,用七架梁,前出单步梁。正殿和后殿由过廊连接。过廊为卷棚顶,显三间,用六架梁。1995年,群众集资修复了东西配殿。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堂沟石窟
  堂沟石窟堂沟石窟位于涉县城东北约35公里处的木井乡木井村西北3000米处,海拔751米的堂沟山谷中,石窟面东南,凿于山崖中部,距地面高8米。该处石窟开凿于髓、唐,占地5.4平方米,窟门上饰拱额,门高1.4米,宽1米,门两侧各雕束莲盘龙柱,柱外各雕力士1尊,尖拱额下雕弓形楣梁,额内饰铺首、飞天。窟门左侧雕1龛,龛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左右两侧各雕方龛4个,龛内各雕罗汉4尊,龛门右侧有摩崖碑一通窟平面方形,宽2.16米,深2.5米,三面凿坛,正面坛上雕一佛二弟子,本尊佛已残,结坐于放行须弥座上,两侧弟子。龛内东壁与西壁各雕菩萨1尊,窟顶莲花藻井。该处石窟具有典型的隋、唐造像风格,雕刻艺术和手法具有较高水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