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文物古迹介绍

沙角旗山炮台旧址
  沙角旗山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电厂内旗山上,建于清光绪九年至十六年(1883—1889)。沙角炮台扩建时,先后在白草山、捕鱼山、仑山、蜈蚣山、旗山、龟山、狮子山、白鹤山、象山、凤凰山修建了10座炮台,旗山炮台为这一时期所建炮台,占地面积约165平方米。现存有炮位两个,分别位于旗山山腰的暗堡式炮台和山脚的露天炮位。暗堡式炮台由门楼、穿山暗道和暗炮位组成,炮台门楼缺牌匾,2000年在炮台附近发现“旂藏炮台”碑一通。炮池扇面最大半径7.2米,扇面弦长8.4米。沙角旗山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莞镇象塔
  东莞 镇象塔 原位于东莞市城区象塔街,因城市建设需要,1966年移至东莞市博物馆内。建于南汉大宝五年(962年)。据陈伯陶《东莞县志》卷89载:“南汉时群象害稼,官杀之,大宝五年,禹馀官使邵廷琄聚其骨建石塔以镇之。”塔平面八角形,由塔座、塔身、塔顶三大部份组成,高4.15 米。塔座和塔顶为红砂岩石料,塔身为花岗岩石料。塔座为仰覆莲瓣须弥座,须弥座上各面刻有力士神像。塔身各面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现存302字可以认读。塔身上端各面刻有佛像、飞仙。塔顶又分为莲瓣底座、覆盆、四方佛、山花蕉叶和塔刹五部份。全塔雕刻精细,佛教色彩浓郁,幢塔结合,风格独特。 1979年东莞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原为大王岭村刘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尹林平、梁鸿钧与第三大队负责人曾生、邬强和卢伟良等,经常在此开会,研究部队和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讨论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军事训练班在此开班,学员住在会议室内。刘氏宗祠,建于清代,2005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四合院式布局,面阔10.87米,进深17.25米,硬山搁檩结构,占地面积约188平方米。该旧址对于研究广东人民抗日革命斗争史具有重要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镇远炮台旧址
  镇远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南山,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1841年2月26日鸦片战争“虎门保卫战”失败,被英军破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复,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军破坏;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镇远炮台,占地面积约2140平方米,由分布于南山西侧山腰的七个圆形或半圆形的露天炮位组成,有暗道连接各个炮位,炮位背后有青砖砌筑的两栋兵房和一间火药局。另在镇远炮台7号炮位东侧新发现有三座炮位,炮台石砌围墙一周和兵房三栋。 镇远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晚翠公祠
  晚翠公祠:为南社谢氏七世祖谢晚翠的房祠,也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610且),1937年、1998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为三间二进合院格式布局,头门设两塾台,头一进大门很简朴。墙基及门框、门楣均为红砂岩材质,两侧门柱刻对联“泽由七世,衍派千枝”,横额“晚翠公祠”。进门是一个窄长的木质挡中屏风,背面也有对联:“居乡当敦伦睦族,入庙须尊祖敬宗”。正屋上悬“仰徽堂”横匾,下边供奉先祖牌位。占地面积212.16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招梁与穿半混合式木作梁架。公祠门前的空地上立有两块旗杆石,分别是为同治四年、光绪二年的进士所立。一个家族在短短11年的时间里,就出了两个进士,确为家门盛事。……[详细]
绍同祖家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军械修理厂遗址
  绍同祖家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军械修理厂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太公岭村新围,GPS坐标:北纬22°5522.9,东经113°4841.9,海拔高程32米。该祠堂始建于明代,总占地面积242平方米。1940年底至1941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东莞大岭山太公岭绍同祖家祠开设军械修理厂,翻装-、-及修理失效的-支等军械武器。当时军械修理厂仅靠几部破旧车床,修理战斗中损坏的武器,并制造简陋的土手-,人员和设备常随部队转移活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军械修理厂于1958年因年久失修成危房而拆除,现仅存遗址。2004年1月,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节兵义坟
  节兵义坟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百草山山麓,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鸦片战争时期沙角之战中牺牲的75为外地籍清军勇士合葬墓;1964年、1971年两次重修。坐东向西,灰砂、花岗石结构,长17.8米,宽17.2米,占地面积约306平方米。坟头平面呈半圆形,中立一花岗石墓碑,上阴刻行楷书“節兵義墳”4字,上款刻“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吉日立”,下款刻“节兵七十五位合葬”,墓后及两侧均有挡土墙三面环绕。坟头前面为方形拜堂,再前面是筑有护栏的两级台阶。节兵义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鸦片战争史及中国近代革命史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逆水流龟村寨
  逆水流龟村寨 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白沙村。为明崇祯年间太仆寺少卿郑瑜所建,占地6889平方米。全寨建筑布局取形于龟,0前面正迎着一条小溪逆流而来,故名。寨内由一条两米宽的直巷纵穿南北,4条3米宽的横巷横贯东西;房屋排列有序,示意金钱龟甲。寨墙四角及南北中端各有一座望楼,北端的代表0,南端的代表龟尾。龟尾是全寨的唯一出口,寨门有“里闾保聚”石匾,有木吊桥(今改为水泥桥),四角的望楼代表龟路。墙外是一条宽18米的护寨河。因四面皆水,亦称水围。全寨除部分围墙房子倒塌及个别住房建了新楼房外,其余均保持原貌。寨内水渠、水井等设施保持完好。1993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社谢氏大宗祠
  南社谢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百岁坊对面,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清代曾修缮,1995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6米,总进深12.7米,占地面积约122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立柱、门框、墙脚石,麻石柱础、台阶、塾台。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头门挂匾“谢氏宗祠”,进门屏风。后堂悬挂“聚顺堂”木匾。后堂神台供奉陈留堂上谢氏历代祖先牌位及明九世祖至民国廿三世谢氏祖先牌位。该祠堂为南社村明代建造最早的祠堂,对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具有较高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园公祠
  东园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中心,云野公祠左侧,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村民因东园公祠面积小而择址新建,1991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9米,总进深16米,占地面积约158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头门封檐板木雕精美,贴红纸书“东园公祠”。后堂神台处原供奉东园公神位。东园公为南社谢氏九世祖,名文卓,八世祖谢宏(号櫵谷)之子。它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祠堂建筑及谢氏家族史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蛇头湾炮台旧址
  蛇头湾炮台旧址建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蛇头湾山顶地势平坦处。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当时建的是三合土炮台,并削平前面山土为敌台,面铺石板,台内设炮位十七个,神堂一间,兵房八间。清咸丰六年(185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破坏。清光绪九年(1883)重建。现存炮台为清光绪时期样式,坐东北向西南,整座炮台由三合土围墙环护,平面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约2520平方米;东面开大门;围墙内有两个露天炮位,一左一右,两炮位中间有暗道相连。蛇头湾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10月,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主力转移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和抗日自卫队在大岭山坚持内线作战。为保持部队之间以及部队与地方中共组织的联系,在缺乏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困难条件下,在此以小商店作掩护设立交通站,秘密开展交通联络工作。该旧址曾于2005年维修,坐西北向东南,长9.50米,宽7.49米,院落式布局,硬山搁檩结构,占地面积约71平方米。该旧址对于研究广东人民抗日革命斗争史具有重要价值。交通站遗址作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遗址的一部分,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4月被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沙角捕鱼台旧址
  沙角捕鱼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捕鱼山,在旗山东边,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前捕鱼台、后捕鱼台、左捕鱼台、右捕鱼台四台组成,占地面积约22,490平方米;四台一字排开,隐藏山中,为暗堡式炮台;穿山暗道为砖石砌墙,灰沙粉刷,水泥砂石铺地;暗炮位方木支撑盖顶,顶部拱圆;在捕鱼山顶建有露天炮位一座,炮池呈圆形。沙角诸台以捕鱼台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有门楼一座,护墙围绕,颇为壮观。围墙内筑炮台,并设有兵房和练兵场。沙角捕鱼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
  大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原名景河李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村计岭。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在大岭山已建立八个乡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全区性的政权机构——连平联乡办事处,负责处理根据地内的民政事务。景河李公祠,始建于清代,2004年重修。 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进两廊合院式布局,面阔11.37米,进深16.68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蝴蝶瓦。该旧址对于研究岭南抗日革命史及清代祠堂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宝卿家塾
  宝卿家塾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建于清代。坐西向东,总面阔8.61米,总进深9.43米,占地面积约81平方米。院门为八角形红石框门,屋分三间,左侧为厨房,中屋设0。宝卿公讳钰,字铨江,号宝卿,清国学生(监生)。民国初年,宝卿之子祖璋(字澍仁,别字冀南,曾执掌云岗社学,创立追远堂小学)扩建祖居,改家祠为书院。现存东莞清末探花陈伯陶1919年题书的“宝卿家塾”匾额。家塾内有一方石碑,详细记载了家塾建筑的来历。该家塾装饰大量的木雕构件、琉璃花窗等,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家塾及教育状况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