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市 > 峡江县旅游

峡江县文物古迹介绍

湖洲古建筑群
  湖洲古建筑群(含花门楼、庭院、榜堂、继美堂、古戏台、习氏大宗祠、长乐庵、天府庙、古民居群、习振翎中魁立石、书院)湖洲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整个村落95%上都是习姓居民,大概有1000多户人家。以前湖洲村叫花门楼,后来因为历史变迁的缘故,花门楼改为湖洲村。古村内聚集着近600户3000多名习姓村民,保留着众多都属于明清时期建筑。习氏大宗祠位于湖洲村偏东,离沂江岸不远,最早为明代建筑,砖木结构,歇山式,进深60.8米、面阔22.2米,建筑占地面积1349.76平方米。现存建筑实体为清代重修,内建筑为三进,中间一天井,为前厅、中厅和后厅,现状保存较为完整,宗祠功能延续至今。文名世第宅,位于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东南面,包含继美堂、榜堂和门楼,作为一组古建筑群构成文保单位—花门楼。南北向,面阔7.53米,高5.6米,墙体厚0.6米。始建于北宋元丰乙丑(1085)年,初建时为木结构,元皇庆二年……[详细]
峡江会议旧址
  峡江县峡江会议旧址位于峡江县巴邱镇横街100号。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74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为赣中地区典型民居。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史称“峡江会议”)于1930年10月17—19日在此召开,是红一方面军9月间二打长沙久攻不克撤围,10月初夺取吉安后移师北上向袁水流域推进途中的重要会议。会议由总前敌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主持。会议讨论了时局、红军行动、土地、资本等问题,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会议对纠正党内、军内左倾错误思想,胜利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奠定了思想基础。该旧址对于了解和研究革命战争史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两眼桥
  两眼桥位于巴邱镇洲上村委蛟岑村西南300米处,东西走向,原桥为四墩三孔,均为麻石砌筑,长39.6米,宽3.6米,中孔略高为6米,跨径9.7米,左右两孔略低为3.5米,跨径7.2米。桥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李师白(今戈坪乡芳洲村人)修建,原桥为两眼,后桥坍塌,重修时缩小桥拱跨径改为三孔,但桥名沿称“两眼桥”。历经300余年,保存完整。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坊宰辅第
  宰辅第位于砚溪镇金坊村委金坊村,始建于清,为纪念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土曾樱而建。砖石结构,三门式,门楣上题有“宰辅第”三字,柱上刻有楹联“金门诏累颁既膺尚书又膺宰辅,坊表垂万世言在大学行在省身”,“由东鲁徒南丰分流三派,两乡贤双里学同萃一门”。牌楼宽19米,高6.02米,进深57厘米,门高2.5米,宽1.23米,南北向。2002年3月列为峡江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惠桥
  福惠桥位于水边镇沂溪村委,原桥长24米,宽2米,四墩三孔,水中两墩嵌铁蟾蜍各一只,原桥面铺设木板,两旁有木栏杆,20世纪60年代末均朽,后改为水泥铺筑,桥长52米,宽4米,高5.5米。桥为清雍正三年(1725)曾志锐(今水边镇沂溪村人)所建,邑贡生邹轼有《福惠桥记》,远处望去,似一条绸带,飘在河的上空,虽历经200余年,仍保存完好。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沂溪承恩堂
  沂溪承恩堂位于水边镇沂溪村内。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面积692平方米,前为广场,大门前立镌“圣恩”旗杆石。三间三楼式大门,青瓦白灰抹面,门ロ立扁鼓石一对。内通过天井和院廊入正厅,厅为两进井,广五间,亚字形红石柱镌刻楷、隶篆体楹联,柱坊间以狮子绣球为承托,雕工精美。厅内上悬“承恩堂”黑底金字匾,为清道光年间遗物,保存完好。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峡江五眼桥
  峡江五眼桥位于戈坪乡戈坪村委汪家村东南200米处,长72米,宽3.5米,高7米,六墩五孔,麻石错缝砌筑半圆拱,桥墩平面作船形,迎水一面砌成三角分水尖,长度伸出桥墩外约2米余。桥为明泰昌元年(1620)李廷标所建。桥设计美观,放眼望去,似一幅精美的雕刻作品,攘在河岸之间,虽历经300余年,仍保存完好。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环玉阁
  环玉阁位于水边镇何君村西50米处,原名“大成阁"。始建于明,清乾隆三十ー年(1766)重修时,峡江县令张九铖改为“环玉阁"。阁三重檐,上下层四角,中层八角,均起翘,覆以青瓦,葫芦顶,中上层格窗回廊,全木结构,下层砖木结构,白灰抹面,保存较好。1979年、1999年4月两次对环玉阁进行修结。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百花亭桥
  百花亭桥位于玉笥山“云腾飚驭祠”山门前。始建于宋,历代重修。桥为隧道式,长7.5米,宽28米,高2.5米,单孔拱券。桥孔跨度4米,麻石错缝砌筑,不施膏灰,用石长短不一,长者超过1米,短者不足1尺。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为省内罕见的隧道式石桥。2002年3月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原桥面有百花亭,始建于宋,毁于“文革-”时期。……[详细]
边氏祠堂
  边氏祠堂位于罗田镇桂林村委桂林村,始建于明,牌楼式大门,檐下斗拱比例较小,内三进两井,广五间,砖木结构。后世多次重修,保存完好。遗存有清乾隆年间“兄弟作宰”、“三世大夫”等匾额五块。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三军团仁和会议会址
  红三军团仁和会议旧址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是峡江县为数不多的红色资源。1930年,红三军团由彭德怀主持在此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东渡赣江。此次会议克服了地方主义思想,避免了红军主力的0-,从而加强了一、三军团的团结与统一,在思想上和军事上,为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定地基础。……[详细]
罗田鸡冠山摩崖石刻
  罗田鸡冠山摩崖石刻(含三豸堂,碑刻2块)在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张家村西北鸡冠山峭壁上。面积约60平方米,按凹凸自成3阶,自百上而下镌刻明正统二年(1437)、天顺五年(1461),成化七年(1471)分别为三监察御史张旭、张魁、张学御踢敕令。全楷书.大者盈尺,小度者寸余,字体端正清秀,略有漫漶。原壁上还有解缙题诗,惜早知年村民取石建屋毁去。山后有2石卓立如笏,称为双笏道石。1984年7月列为峡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徘山敕令碑
  徘山敕令碑位于峡江县徘山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