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 > 苏仙区旅游

苏仙区文物古迹介绍

夏明震烈士墓
  夏明震烈士墓:郴州市烈士公园深处,在湘南起义纪念塔的左下方的青山山腰的青松翠柏环绕中,静静的安眠着夏明震革命烈士的遗骨。夏明翰烈士陵墓前面左右两旁各立着一根水泥柱上题写了一副对联。右边是:有弟如兄为求主义真铁血头颅酬壮志;左边是:犹生虽死招唤忠魂住衡郴云树寄哀思。在庄严肃穆的先烈陵墓的背面铭刻着夏明震烈士生平的碑文。在湘南起义纪念塔东侧的山坡上,建有一座纪念坟冢,这就是在湘南起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领导人——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夏明震。夏明震同志是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牺牲的,当时年仅21岁。1988年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志才重回故里。曾志此番回乡,是为了找到第一任丈夫夏明震的墓,在人生即将进入终点时,想祭扫亡夫的英灵,以深埋心中的那份未了情。当初,她听说夏明震被葬在文庙附近的山上,可是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文庙?早已变成一条公路。她山上山下四处寻找,然而再也找不到夏明震……[详细]
苏仙岭摩崖石刻群
  苏仙岭摩崖石刻群由位于苏仙岭白鹿洞东上侧的“三绝碑”、山顶沉香石摩崖石刻、白鹿洞摩崖石刻、景星观摩崖石刻组成,共有石刻20余方。“三绝碑”,位于白鹿洞东北40米天然石壁上,高52厘米,宽46厘米,行书直列阴刻,计11行,81字。“三绝碑”碑文周围有许多古代石刻,因风化剥蚀难辨。“三绝碑”旁有陶铸《踏莎行》石刻,1981年重刻,汉白玉,扇形,高72厘米、宽1.7厘米,陶铸词并序,周达书,序9行,108字,词7行,58字,行草直行阴刻。词为原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1965年3月至郴州检查农业生产工作时游苏仙岭所作,系步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词韵,描写郴州山川新貌并表现作者喜悦之情。沉香石摩崖石刻,位于苏仙观北侧路旁三米多高的突兀巨石上,相传为苏仙跨鹤升仙之地,名沉香石、升仙石、跨鹤台。沉香石上刻“跨鹤台”三个大字,横列阴刻,遒劲有力,字径30厘米,未署年款。下为元代石刻“升仙石”,署“泰……[详细]
三绝碑(秦观《踏莎行》石刻)
  三绝碑时代为北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岭下白鹿洞石壁上,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摩崖历来有“三绝碑”之誉。摩崖宽50厘米,高30厘米。词为秦观作,米芾书,11行,每行8字,行书。下截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郴州守邹恭跋,13行,每行10字,正书,说明刻此词的始末。现建有护碑亭,石刻字迹清晰。邹恭跋文摘录如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少游词,东坡居士爱之,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芾书。淮海词,东坡语,元章书,素号三绝碑。骚人词客得之宝惜,余来守是邦,首访旧刻,把玩不置,於是草创小亭,环植桃栽,追思唐孙全,“何异武陵之境”之句,慨悟少游“桃源望断知何处”之所咏,乃命工鑱之石壁,尚怀此景传不朽云。威淳丙寅春辛卯月,邵武邹恭跋。秦观(1049—1100)字少游,北宋著名词人……[详细]
石佛寺石窟造像
  石佛寺石窟造像 时代为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瓦窑坪村,此为我省惟一元代佛教摩岩造像。 石窟造像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相传在东江上放排的“青山客”,为祈求菩萨保平安,在此建石佛寺。 造像坐北朝南,背倚神仙岩悬壁,面临东、郴两江交汇处。有两窟,I窟高3.3米,宽4.3米,深0.9米,顶部半弧形,窟下排列7小龛,各高0.4米,宽0.3米,深0.2米,佛像已无。另一窟有佛雕九躯,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高2米,身围3米,面相端庄肃穆,服饰齐整,正襟危坐,背有大幅莲花火焰放佛光。两侧为弟子阿难、迦叶立像。高1.5米,身围1.2米,迦叶头部有园形佛光。再外为文殊、普贤之像,高2米,身围1.7米,头部火焰放佛光。弟子表情虔诚,身着袈裟;菩萨慈眉善目,长裙曳地。脚下皆为莲花宝座。窟I上部左右两角各有飞天雕像,背有羽翼,身驾祥云,头朝释氏呈腾飞状,左飞天保存完整。窟II西距窟I3米,高3.……[详细]
飞天山欧阳氏宗祠
  飞天山欧阳氏宗祠始建于1761年,迁建于1914年,位于飞天山核心景区、翠江之旁。建筑面积702平方米,为二层三厅,以立柱斗拱为支撑的建筑结构。该建筑是砖木结构、青砖青瓦、马头墙、硬山顶,具有湘南建筑特色。其功能集祭祀、--、教学、演出等于一体。欧阳氏宗祠因规模宏大,工艺精美,功能齐全,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欧阳氏宗祠于2018年被评为郴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年底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2月28日省政府批复飞天山欧阳氏宗祠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省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将指导当地政府对文物进行规划保护。欧阳氏宗祠主要特点是民间宗族保护意识强,百年来对宗祠进行了较好的保护,政府和民间共同保护文物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欧阳氏宗祠处于飞天山核心风景区,人文价值非常高。……[详细]
岗脚村古建筑群
  岗脚古民居位于苏仙区以北岗脚乡中部,俗称老岗脚,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古代民居。也是郴州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元朝古民居。岗脚古民居分布广泛,现保存完好的有70余幢,尤以老岗脚为主,荷叶塘、湾塘、云凤等地有部分。这些古民居构筑精美,形状考究,美观实用,既具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又匠心独运,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地貌、风水,巧作安排,水0融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岗脚古民居建筑突出地表现出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思想。还表现在宅院的布局上,标准的宅院,一般都由庭院、天井、前后厅、厢房等组成,这种错落有致、进退有方的结构,避免了家居的单调、刻板,给人以一种自然造化的感受。岗脚古民居最珍贵的仍是她的艺术美,一幢幢古民居如同一件件完美的艺术精品:典雅、清新、构筑奇特、处处散发着艺术的魅力、美的清香。……[详细]
湘南起义纪念塔
  湘南起义纪念塔位于市级公园——郴州市烈士公园内,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总造价123万元,为混凝土花岗石结构建筑,用4810块汨罗花岗石铺筑。碑高28.1米,展示1928年1月湘南起义的时间,用1580块福建花岗石砌成扇辐射,状如四挺钢枪高耸云天,展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辐射顶端四向,用360块四川红色花岗石拼贴中国共产党党旗。碑正西面为邓小平题“湘南起义纪念塔”七字;正东面基座萧克将军撰文并书写225字的碑文;南北两面为“湘南起义”与“建立政权”两幅群体浮雕,用22块耒阳汉白玉平贴组成,由湖南省岳麓山公园的雕塑家张立仁雕刻,反映当年湖南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革命风暴席卷湘南的情景。纪念塔庄严肃穆,雄伟壮观,造型新疑,工艺考究。由湖南省化学工业设计院贾增制图,郴州市第一建筑公司施工建设。……[详细]
天飞山摩崖石刻
  天飞山摩崖石刻位于苏仙区许家洞镇清泉村喻家寨。寨丹崖翠竹,红褐色的石壁叠垒森严的寨门,面临深谷的绝壁上留有40余块石刻。石刻最早见明代嘉靖丁已年,其中明代嘉靖丁已年冬莆田陈言书“南国奇游”、贵州高重题“云严霞蔚”、明代万历年桂林王建动、维扬徐标书“探奇处”、陈邦器“仁者寿”等历代题刻,楷、行、草、隶、篆各体书法均有,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形大则如斗,细则如蝇,可谓“龙飞凤舞、气象万千”。喻家寨后山,有一个天然石洞,洞高约三十米、宽约二十米,形同拱桥。穿洞下两侧的石壁上分别镌刻着“天生巨眼”、“大地津梁”八个大字,喻家寨天飞山摩崖石刻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1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湘粤古道(郴州段)
  湘粤古道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邓家塘村折岭头组,曾是在过去两千年里,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这条古道是约3-4公里长的石板路,石板上密布着小洞,这些小洞其实就是骡马踩出的脚印。这条湘南、粤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经过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促进当地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便要换走陆路经由湘粤古道继续南下;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湘粤古道的南端宜章、今韶关附近。古道其实并不罕见,但罕见的是有这么多的骡马脚印,它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直接见证,而且,它也是湖南省现存古驿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较完整的古道。(含犀牛井、郴县国共抗日合作谈判旧址~李家大屋、福德楼、水星楼、迎风亭、贞节牌坊、文昌宫戏台、古客栈、万岁桥、艮岩石刻、蒙岩石刻、野石铺石刻、东长街、三星桥、南关街)……[详细]
苏仙岭屈将室——张学良囚禁地旧址
  苏仙岭屈将室——张学良囚禁地旧址位于郴州市苏仙岭风景区顶峰苏仙庵东北角。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打破了蒋介石集团“积极-,消极抗日”的计划。蒋介石恼羞成怒,随即将张学良囚禁。南京沦陷后,张学良将军也由南京先后迁禁于溪口、黄山、萍乡等地。1938年1月被转移囚禁在郴州苏仙岭的苏仙阉。1938年春天,转移至沅陵软禁。屈将室共有房舍三间,南一北二呈品字形布局,砖木结构,青砖粉壁,占地约60平方米。门前有楹联一副:请战有功当年临潼以兵谏,爱国无罪此日南冠作楚囚。北间房是张学良囚居时用的宁波式柱床、书桌、靠椅、灯具等生活用品和他题写于此室墙壁的“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拓片条幅。西间房设张学良生平事迹史料陈列,实物保存完整。屈将室迄今存在72年,它见证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推动者张学良的爱国情怀和坎坷遭遇,记录了蒋介石消极抗战的历史,从侧面反映了日寇打通大陆交通线前的郴州……[详细]
郴州南塔
  南塔建于何时,尚无考证。北宋诗人阮阅在郴江百咏中有南塔诗云:“江岸南峰对石城,僧房高在乱云层,台前天阔秋月多,塔上风微夜有灯。”可知北宋时已有塔。现存塔重建于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高七层,塔身呈八方形,八方中惟东南西北四面有巷门。五层以上为假巷门,塔身夹墙中有石级螺旋上升,可登至四层。各层有雕石突出,支撑檐板。第一层有雕石24个(八方,每方四个),二至七层,每层16个(每方三个)。过去,上三层转角斗拱吊有铁钟,有风则鸣,声闻遐迩。故景名叫“南塔钟声”。……[详细]
“天下第十八泉”摩崖石刻
  “天下第十八泉”,即圆泉。位于郴州城南约8公里的苏仙区坳上镇田家湾村。泉水自石壁一圆窦中汩汩而出,汇为圆潭,故称之“圆泉”,泉水晶莹,被誉为“香雪”、“圆泉香雪”因此而得名,是郴州古八景之一。早在《方舆胜览》中,即记述了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诗人张舜民,字浮休,由环庆行营机宜被贬为郴州税监。刚到郴州城,就匆忙寻找圆泉,欲一饮为快。一天,他来到城南的永庆寺,见寺侧有一清泉,以为就是闻名天下的圆泉,便欣然而饮,饮后顿觉悠扬解醒,澈骨开襟,十分高兴,于是作《永庆寺记》,把圆泉的名声、水质,以及饮后所感,大书特书了一通,认为能喝上这样好的泉水值得庆幸,即使遭贬也不后悔。但在他遇赦北归,弄清了圆泉的地址后,才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喝到圆泉水,为此深感遗憾,惆怅不已。之后,郴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对圆泉的一片深情,就把永庆寺泉水取名为浮休泉。到了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郴州知州万俟侣得知这一趣闻,于是……[详细]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
  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位于苏仙区境内,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勘探的大型铀矿,也是全国最大的铀矿之一。1960年9月1日,中国第一座铀矿山711矿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为第一颗提供了合格的原料,被原二机部部长刘杰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2019年10月7日,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郴县丰乐区正源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王氏宗祠)
  郴县丰乐区正源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王氏宗祠)位于苏仙区栖凤渡镇正源村,时代为清。2018年,郴县丰乐区正源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王氏宗祠)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延10米处。……[详细]
湘粤古道—凤形岭段
  湘粤古道—凤形岭段(含积善亭、古拱桥)位于苏仙区坳上镇水塘村、走马岭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明-清。2018年7月24日,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道路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自保护范围外延20米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