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 > 清城区旅游

清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飞霞洞
  飞霞洞在飞来峡中部北岸,建于民国元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场所。殿宇楼台,傍山叠建,规模壮观。最惹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三教殿”、“弥勒佛殿”和“无极宫”。还有“礼耕书屋”、“乐善山房”、“轩辕黄帝祠”等亭楼舍塔胜景。“松峰亭”是鸟瞰飞霞全景的好地方,更是观看日出的佳境。霞洞四面环山,以建筑雄伟闻名,只见殿宇顺着山势逐级叠建而上,高达七级,颇有布达拉宫的震撼气势和凌空欲飞的逼人幻觉。每当山雨过后,一阵阵紫霞之气从山坳腾升到殿宇上空,飘飘缈缈,故谓飞霞。寺中供奉的神像形态生动、价值珍贵。它是全国为数不多、岭南地区最大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古洞内奉儒、释、道三教祖师及诸仙佛,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飞霞洞建于密林幽谷之中,云霞在此会经久不散,令寺院时隐时现,故而得名。寺院主殿瓦上的那颗瑶珠,与前面的螺星岭峰尖以及殿后山上的一座天然石佛正好0成一线,独具匠心。院中有一株数百年树龄的名花玉堂春……[详细]
藏霞古洞
  藏霞洞建于密林幽谷之中,藏霞的命名,据说是因为天空中的云霞飘到这里便很少流动,且经久不散,故此称为“藏霞藏霞洞是一座先于飞霞洞数十年的洞观,据记载,藏霞洞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相传当时湖北祖师陈复始云游到此地,十分欣赏这块“金龟背上有形迹,仙鹤回头两相抱”的地方,原来由清远人林法善法师集资动工兴建,至同治九年竣工,总建筑面积为1.3万多平方米庙里主殿瓦上的那颗瑶珠,与前面的螺星岭峰尖以及殿后山上的一座天然石佛正好0成一线,独具匠心院中有一株数百年树龄的名花玉堂春,是明代皇帝赐种,十分稀贵,值得一看。藏霞洞时常在上午和黄昏时分,庙宇空屋便深藏于虚无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站在藏霞古洞的大门,看到的是道教的王灵官的神像。[他后面两边各有一颗百年树龄的桂花树每逢深秋花季,这里挂满金黄色的桂花,而且香飘四溢,里面还供奉有道教的神仙吕洞宾前面还有道教中的柳、樟、榆三位神仙,故叫“三仙宝……[详细]
峡山摩崖石刻
  峡山摩崖石刻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清远峡北禺,尤其集中在飞来寺西和飞泉洞一带。由于年久风化和修寺筑路中移动损坏,不少石刻已湮没。现存摩崖石刻56题,其中宋代1题、明代21题、清代31题、民国以后3题,有题名、题字,题诗等,其中以题字最多。碑刻19通。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为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转运判官陶定在前葛稚川炼丹的崖上题“葛坛”二字,每进径0.32米。现存最早的碑刻为元代县尹杨观的《广州路清远县峡山广庆寺新建飞来殿记》碑,碑高1.50米、阔1.20米,共1126字。著名的有平南王尚可喜《重修飞来古寺碑》,碑高2.00米、阔0.95米。两广总督阮元补书唐罗隐篆书“云台”二字碑(碑高1.20米、阔0.64米,字高0.40米、阔0.30米)。以及诗人吴应棻等一批文字精炼幽雅、书法潇洒苍劲的诗碑等。民国版《清远县志》多有收录。……[详细]
郑拨彰墓
  郑拨彰墓位于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安定村鳖岗地长排。郑拨彰,大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文林郎中宪大夫。该墓坐西南向东北,清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分坟头、山平、前台等,坟头、山平用青砖砌成,由坟头至前台全长9.15米,宽8.5米,碑石正中刻阴文“大清例赠文林郎六世祖讳拨彰郑府君墓。光绪十九年秋月中浣吉旦重修。”等字,坟面基本保存完好。……[详细]
静轩王公祠
  静轩王公祠位于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井岭村。王志渊,字静轩,乾隆年间从花县迁徙龙塘井岭,是为创业之祖。坐西南向东北,广五路,中路三间两进,两侧青云巷相隔。总面阔80米,总进深53米。中路及左右两路横屋始建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后扩建“志成书院”、“静轩家塾”和两路三间二廊,1987年重修,内有重修碑记,是研究王氏族人发展的宝贵实物资料。……[详细]
桂轩郑公祠
  俗称“八柱厅”,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定安村委会螯岗地村,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广七路,深三进,青云巷相隔。总面阔108米,总进深34.7米。建筑规模宏大,头门木梁及柁墩雕刻精美的花鸟瑞兽图案。宗祠两边各由二组三间两廊屋和一组横屋组成,总体布局基本完整,现在此居住的有五十多户人家共400多人,多为租住的外地人。……[详细]
清远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定安村委会鳌岗地村。清代初期,鳌岗地郑姓族人为祀奉先人而建。坐南向北,二进一井,总面阔19米,总进深19。2米。麻石门框,上刻“郑氏宗祠”。门前立旗杆夹,上刻“光绪二年丙子科广东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郑兆熊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