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越秀区旅游

越秀区文物古迹介绍

史坚如墓
  史坚如墓,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3月公布。史坚如墓位于黄花岗公园内。原墓葬在先烈路青菜岗,1913年建成,1978年因建设需要,迁葬至现址。现墓园门楼石额为原物,上刻“史坚如先生祠”,上款为“民国二年”,落款“胡汉民题”。过一花岗岩石砌的三级平台和石阶,置史坚如立像。像与方形石座均由白云石雕成,基座的正面刻有烈士的生平简介,末署“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孙文等公建”,均是从原墓葬迁来的。……[详细]
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
  省港-委员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南东园横路一号。1925年,为-帝国主义制造的上海“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工人清除东园的野草瓦砾,盖起了一座座葵蓬竹寮,东园成为世界-史上时间最长的-——省港大-的指挥部。在东园大门挂着“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大-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大-委员会纠察队本部”两条长匾。苏兆征任委员长,何耀全等任副委员长。廖仲恺、邓中夏、黄平受聘为顾问。-委员会下设干事局、法制局、审计局、会审处、财经委员会、监狱、医院、学校等办事处机构。-坚持长达16个月之久,--了香港,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是罕见的。东园始建于清末,是当时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花园别墅,占地2.5万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正南大门,有一座高约8米的石桥式砖木结构门楼,横眉上有李准手书“东园”二字。门楼中间为40米……[详细]
邓仲元墓
  邓仲元墓位于先烈中路79号黄花岗公园内七十二烈士墓东南侧。园内青松翠柏,互相辉映,蔚为壮观。墓道门楼面阔三开间,两边有厢房,是仿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正面中间的门洞两旁有方形倚柱和圆形旋柱各两根,是仿希腊的科林斯柱式,柱头混线变化多样,柱础线脚简洁,旋柱支撑旋拱的门洞,门楼正上部的山花有“邓仲元先生墓道”字样。门楼两侧有围墙50多米。墓门后约400平方米的祭场,其右侧有邓氏铜像和八角亭,铜像原置广九车站门前邓氏被刺牺牲处,50年代初移置到这里。铜像中的邓仲元身穿军大衣,头戴人沿军帽,右手叉腰,左手握-,再现了陆军上将的英姿。八角亭是混凝土结构,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祭台右侧设乐台。墓冢上建有一仿西式古典风格的亭子,高8米,平面方形,亭中央竖“邓仲元先生之墓”墓碑,孙中山题书,墓冢前设一拜桌。墓亭后是柱式纪念性建筑的墓表,高约15米,柱身有凹槽,柱座四面镶有青石,镌刻胡汉民撰、陈融……[详细]
启明四马路10号民居
  启明四马路10号民居位于越秀区启明四马路10号,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启明四马路10号民居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1925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个会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南路89号,面积约700平方米,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舍原为惠州会馆,建于清末民初。曾是援闽粤军司令部所在地。1924年国共合作后,这里成为-中央党部办公的地方。1924年1月,这里是中国-中央党部所在地。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先生被-反动派买凶暗杀于此。1925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此处办公。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了省港大-,并为全国工人运动培训干部、发展-组织、开展统一的工人运动、支援广东革0据地的统一及北伐战争作出了贡献。1926年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第二次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在这里联合举行,决定在此建“廖仲恺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1927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北迁武汉后,旧址改作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款……[详细]
第一公园旧址
  广州起义史迹第一公园旧址位于广州市公园路,就是广州现在的人民公园,由于广州起义的当时充分利用的公园的场地。地址:越秀区连新路8号(现人民公园)……[详细]
广州美术馆
  建于1930年,是纪念粤军名将邓仲元而建,解放后改名为广州美术馆,该馆是国家藏画单位之一,经常展出历代书画名家的美术作品。……[详细]
王昌烈士墓
  王昌烈士墓位于广州黄花岗,拥有一个宽大的用花岗岩石砌筑的墓台基。墓台基西北面为墓门,墓门竖立一石牌坊,上 书:王昌烈士墓,石牌坊下为墓道,西立1924年12月刘震寰所撰墓表。王昌墓全部用花岗岩石砌筑,雕刻精美,构思独特。1925年由汪精卫所题烈士王昌之墓六字墓碑,镶嵌在一扇半圆形的石屏中央,正对着平卧于墓碑前的石椁。1917年维城中华会馆总理刘子逵受梁启超指使,假中华会馆名义电请段祺瑞解散两院,破坏民主共和,王昌率领侨众奋起反对。1918年,段祺瑞统治的北洋政府派进步党首领众议院议长汤化龙到美国借债,经加拿大维多利亚城回国。王昌早已怀恨汤化龙破坏民主共和、对汤化龙大力支持--统治并为段祺瑞进行-借款的罪行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当王昌获悉汤化龙一行在维城小作逗留,便准备进行暗杀。王昌先是为自己拍照一张标准像,并留遗书一封交其宗侄代藏。9月1日,王昌怀揣双枪在汤化龙一行欢宴的叙馨楼门首埋伏,……[详细]
广州民间金融街
  广州民间金融街位于越秀区长堤大马路,毗邻珠江北岸,全长约800余米。早在80多年前,长堤就有着“中国金融街”的美誉。在经历繁华、没落与复兴之后,重新以民间金融业定位而再次出发的长堤更显“金融味”。沿着金融街,不同寓意的金融雕塑沿街而立。从街口进入,沿途可以看到主雕“经纶济世”,副雕“金钥匙”、“财富如意”、“第一桶金”、“五羊鼎”、“广州金融街标志”等。其中,广州金融街标志借用算盘这一传统计算工具造型,表征与财务和金融相关的内涵。广州长堤,从修筑开始就与商业、金融有直接关系。百余年前,张之洞为“防洪”、“兴商务”而兴建广州长堤,将西关的繁富引向长堤;88年前,孙中山先生在沿江中路193号亲手创办中央银行时,长堤受自清代一口通商以来的带动,“坊港纵横,货物如炽”,成为各国商贸业和洋行抢滩中国的滩头阵地。广州长堤自此受称“中国金融第一街”美誉。100多年后的今天,经历繁华、没落与复兴之路,广州……[详细]
潘达微墓
  黄花岗烈士陵园东部,有一座占地180平方米的方柱形纪念碑式墓葬,附葬于七十二烈士墓的东侧。墓碑正面刻着“潘达微先生之墓”;东面为姚雨平撰的《潘达微君墓表》;西面为李章达题的《书潘达微君墓碣》;北面刻着辛酉年(1921年)《潘达微自述》。1929年,潘达微在广州病逝。后附葬于黄花岗畔,与七十二烈士英名同垂千古。……[详细]
131、吊碑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吊碑井
  吊碑井在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福泉街口,是广州九大名井之一,为宋井。因为过去井中有块刻满符箓的石碑,斜伸出井壁,故称吊碑井。吊碑井井口直径0.35米,井身直径约2米,深约7米,井身为红砂岩石所砌。井内有一石如碑,上半部嵌于井壁,下半部斜挂于水中,略低于水面,呈红色,可见石斑,无文字。阮元《广东通志》载:吊碑井在城中六榕寺旁花塔街。井栏甚小,井内甚大,有石碑横于水上,长四五尺,其半在井墙土内,形如吊挂于井中者,故名。味甘美,居人取汲于此。如此清泉,可惜黄谏《广州水记》中没有记上。《南海百咏续编》则载:县志谓井中有古碑吊挂如菱栖状,井因得名。细审视之,乃花塔之基石,其色鲜红,盖东莞丹石,非碑材也。然井近六榕,以寺碑考之,斯实宋井之一。又云:考六榕寺碑,唐时浮图已毁。宋元格初,南海林修议建复之,求其故址不可得,造塔辄坏。梦神告以旧基,当有九井环列,东西相去不逾四五十丈,宣泄地气,塔便可成。林于县城朝……[详细]
太监韦眷墓
  太监韦眷墓 位于广州市东山姚家岗,旧永泰寺后。1964年发掘。墓为券拱石室,坐东南向西北,用红色砂岩石块砌筑,全长7.44米。墓室构筑严密,封护得水泄不通,防盗措施独具心思。石室的两壁券墙和后壁厚达1米多。前部券拱5重,后部4重。石室之外有厚达半米的三隅砖壁包护,砖墙外再抹石灰。石室与墓坑之间上、下四周都用石灰、沙、砾石、粘土夯实,还掺入大量铁砂,坚如岩石。墓底夯土厚度约1米,分9层夯打。墓门用石条横置叠砌封闭。墓内分主室和前室两部分。前室长1.13米、宽1.21米、高1.38米。室中全用红砂岩条石叠起塞满至顶。主室长3.91米、宽1.76米、高1.8米。底部比前室低两级。门口有门楣、门框及地栿,两扇石板门有枢轴套入可活动启闭。石门浮雕铺首衔环,门后有“自来石”装置。室内底部铺石板,正中有石棺床如须弥座,浅刻卷云纹。墓已被盗掘,严重破坏。前室顶部有盗洞,填塞的条石有4块被撬离,推到主室门口……[详细]
旧金山华侨千人墓
  金山华侨千人墓时代这1887年,位于越秀区横枝岗路62号广州市胸科医院内。在医院僻静的角落,那里有一座超过百年的清幽古墓,墓中安葬着924具旅美华侨先人的遗骨,俗称“旧金山华侨千人墓”。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墓经历了长久的沉寂,百年之后的今天,它再次引人注目。在富强后的中国,现代中国人开始了解、发掘、缅怀、祭祀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经历劫难的华侨先辈。一百多年前,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曾有这样一群苦难的无名先辈,他们被当作“猪仔”苦力卖到美国去修建太平洋铁路、去挖西部金矿等。这些先人被迫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旧金山等地艰难谋生,最后凄惨地客死他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段梦碎辛酸的历史,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祖国衰弱时人民被宰割、被奴驭的悲惨命运,“旧金山华侨千人墓”现被广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遗迹。1999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东门桥
  小东门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三角市,横跨东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当时称东高桥,明代改永安桥。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现保存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阴刻“小东门桥”字为文树生题。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处在广州城门小东门外,正式改名小东门桥至今。2003年被列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回教坟场
  回教坟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类型为古墓葬。回教坟场的历史年代为清代。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