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西南州 > 贞丰县旅游

贞丰县文物古迹介绍

“仁学会“会址——文昌宫
  文昌宫位于贞丰县城东门内,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平面布局应用均衡对称的手法,沿纵轴线建前殿及左右配殿、正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前面,有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建木桥为出入道,似一个“中”字。整体建筑由高到低,错落有致。正殿外观似“高”字形,与城外文笔塔相映,人称“文笔高中”。前殿和正殿均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面,九架梁,三开间。翼角为仔角梁起翘,但举架合度,房顶曲面柔和,出檐不显硬直。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双步回廊,自腰檐起,第二层的檐外装修退至金柱之间,使正殿建筑风格较为活泼。此殿通面阔6米,进深9米,基高0.4米,整个建筑高13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文昌宫正殿被清翰林吴嘉瑞(厢丹)辟为“仁学会”会址,吸收贞丰有志青年为会员,传播维新、变法等思想,讲授数、理、化知识,“创我县新学之渐”,遂“开盘江风气之先”。会员后来都转入“贵州自治学社”,会员胡刚、钟振声、彭显臣等,在辛亥革命均有贡献。1983年……[详细]
定边城万人墓
  万人墓位于明定边城(今龙场镇定塘)遗址西门外150米处,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墓为石砌,封土高2米,周长19米。墓前有单檐硬山顶四柱三门牌楼式墓碑,主碑侧有耳碑四块,除右边最外侧的一块已毁外,其余均完整。主碑高3.05米,宽1.5米,中有月梁式栏额,额上横行阴刻“云蒸霞蔚”四字,高浮雕两幅,一为“双凤朝阳”,一为“二龙戏珠”。主碑正中竖行阴刻“定头诚被难众姓老幼男女遗骸之总墓”,左刻“嘉庆丁巳二月初一破诚被难”右刻“嘉庆已卯季春月寒食节吉旦”。两旁楹联,上联“廿余年吞凤饮露几忘当日遭劫恨”,下联“亿万载俎豆馨香岂料今朝乐安眠”。两侧次碑各高2.55米,宽1.05米,栏额书“呤风”、“唱月”,额上有云纹高浮雕,两块次碑刻有400余位死者姓名。次碑楹联,上联“几处蝼蛄今夜月”,下联“一丘荒冢伴夕阳”。左右两块内侧附碑,高2.25米,宽1米,刻有对死者的挽辞7首。左外侧附碑刻有史部候选……[详细]
定边城遗址
  定边城遗址位于贞丰县城西龙场镇大塘村后的台地上,面积0.19平方公里。据《兴义府志》记载:“明天启六年(1626)普安监军副使朱家民筑城于定头,宿兵以卫民”。明思宗朱由检赐名曰定边城,但当地居民习惯以“定头城”呼之。清嘉庆二年(1797)二月初一,南笼起义军攻破此城。定边城平面呈梯形,西南城垣长约650米,南面城垣长350米,东、北两面城垣各长约550米。整个城垣周长约2100米,厚1.5米。均用五面剔青(石灰石)砌成。现残存的城垣,最高处仍有4米,最低处亦有1米以上,此城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现仅存西门门拱,高3.9米,宽3.28米,厚2.41米。各道城门之外均有驿道相通。城内尚存明代筑就的石街路和部分屋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成观音庙、关帝庙和陆续修建的民宅,城内现仍有70余户农民居住。1980年7月23日,县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省政府公布其为……[详细]
马二元帅府
  贞丰县城内现一中校址,是清雍正九年(1731)修建的长坝营游击署,俗称“武衙门”。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十六日,白旗军一部攻占贞丰城,其首领马斯俊(又名马仲)设府于该衙。因白旗军公推马斯俊为二元帅,故又称其府为“马二元帅府”。马二元帅府为四厅六厢三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坐东向西。有演武场,后有炮坊箭道,房屋均属木结构穿斗式硬山顶建筑。大门及正厅均系圆拱,重重叠叠。第一院正厅门额上原有匾一块,上 书“元帅府”三字。花厅、正厅、议事厅均属单檐,小格花窗,浮雕栏额,门面刻有花、草、竹、林,古雅大方。院坝系方块青石铺就,设有花坛。花厅中原有丈许过楼,直通隔壁周衙,为文武官员议事、眷属互往的通道。下楼折内拾级而下,穿朝门,入四合天井。左右有厢房三间,正为后厅,房五间,中间为拱门,有木空雕花檐枋,两面为花窗,此为元帅住屋。白旗军失败后,将该府改为刘公祠,民国初年又改为学校,现仅存花厅及西厢房和三个……[详细]
李晓炎故居
  李晓炎(1889~1930)原名正源,学名乐,贵州贞丰县平街乡李家屯人。祖籍湖南邵阳。系民国贵州军阀混战中崛起的一位战将,1929年曾任贵州省临时政府主席。李晓炎故居在贞丰县城北约40公里的平街乡李家屯,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由正房、左右厢房组成一楼一底的四合大院,坐西向东,木结构悬山式。石拱门,门框两边阴刻楷书楹联:“青莲学问高唐代;大树勋名溯汉家”,题额:“贰家喜庆得春和”。笔势流畅,苍劲有力。正房五间,面阔20米,进深10米,高9.33米。左、右厢房各三间,面阔10.1米,进深8米,高7米,天井内有照壁、花坛,门窗饰有雕刻花纹。照壁上绘有大幅山水画,花坛内种有各色花草,砖面上分别模有“华居志喜”、“民国十五年丙寅吉日晓炎、文波、曙炎建造”字样。整座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其故居现保存完好。 贞丰县——民国贵州省临时政府主席李晓炎故居,途径210省道,驾车约行驶2小时,无门票。……[详细]
白岩关战斗遗址
  白岩关位于县城东7.5公里之崖山丫口上,建筑为古城堡式,整个建筑都用白棉石砌成。城楼长5.2米,高4.3米,城门高4.4米,宽2.3米,门坎高、宽约0.2米,拱门额宽0.4米,长0.9米。正中横行阴刻“白岩关”三个大字,右直行阴刻“光绪癸卯年”五字,左直行阴刻“知贞丰州事徐德修建”九字。关隘两边,依山修筑城垣,总长75米,墙身高1.6米,厚0.9米,墙脊有垛口十数个,间距约3米。1935年4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前梯队,与当时驻守白岩关的黔军常和笙部张红-生短促遭遇战,双方均有伤亡。该关附近有红军阵亡战士坟茔数座,当地百姓至今称白岩关为“红军丫口”。1987年11月2日,贞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贞丰县城——白岩关,途径s309省道,驾车约行驶15分钟,无门票。……[详细]
贞丰文笔塔
  文笔塔位于贞丰县城西北0.5公里的塔山顶上,塔形宛若毛笔,故称文笔塔。据清道光《兴义府志》载,文笔塔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高23米,共7层,实心,递减收分,呈八角形。建筑石料骑缝垒砌,无黏合物,建筑工艺精湛,虽经百余年风雨剥蚀,石缝处仍难插一张白纸。塔南面立有一碑,刻有“笔点青云”四个大字。字体为柳字变异,清秀而刚劲。1978年该塔被毁,仅存半壁。贞丰县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文笔塔为县级文物保护位。1993年县人民政府集资修复。贞丰县——文笔塔,途径塔山大道,驾车约行驶10分钟,无门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