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六盘水 > 钟山区旅游

钟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水城观音寺
  水城观音寺原名观音阁,位于钟山区荷城街道办事处钟环社区(老城内),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后因战祸,寺院破烂,僧侣流失,香火锐减,虽然如此,但也有善男信女经常到此烧香拜佛。1993年,十方善信组成筹委会,由杨明显任主任,筹资8000多元以修复文物古迹的名义重新修建观音阁,并于1993年5月19日举行奠基典礼,市人大副主任周绍邦、市民委主任陆官华、水城县委书记孔令忠等和弘福寺当家师圣中法师等政府领导和宗教人士参加了奠基典礼。1994年释通广由弘福寺圣中法师推荐来水城观音阁当住持。2000年11月13日,水城县人民政府以水府发〔2000〕65号文件同意水城观音阁为佛教正式活动场所,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10日,观音寺筹资72.4万元修建大雄宝殿。2004年4月初,筹资16万元从瑞丽请(买)来六尊汉白玉佛像(其中释迦牟尼佛重达13吨),同年7月9日在安装佛像期间拆魁星楼时在西墙挖出……[详细]
水城文昌阁
  俗称观音阁。位于老城北端一小石山上,坐北朝南,略偏西。始建确切年代待考,至迟在清嘉庆初年。文昌阁为一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  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文吕阁自50年代以来,曾用作单位宿舍而折修改装。继而毁于1958年。  据老人回忆,文昌阁坐落之小山上,长满松柏、皂角、冬青、竹子及花草,文昌阁掩荫于高大树木之下,清净幽雅。每当夜幕降临,干百只白鹤、鹭鸶栖息于树上,倍添生机。今树木绝大部分已伐。  尚存之文昌阁,占地面积216平方米。通面阔五间24米,明间面阔4.6米,一进9米,次间面阔4.1米,一进9米,梢间面阔4.1米,二进9米;通高9.3米。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砖石砌筑四壁,盖青筒瓦。除筒瓦……[详细]
城隍庙东岳殿
  位于老城东之城隍庙内,坐东北向西南。始建年代待考。从现存梁架结构看,未发现拆换情况,可见建后未作过大改修。城隍庙为水城较早寺庙之一,现已部分拆毁。东岳殿系庙内保存较完整之古建筑。为砖木结构,主要构架全以优质丝梨木做成。九架檀,通面阔三间13.83米,进深7.86米,座落在2.8米高月台上,两层单檐悬山顶;屋面盖小青瓦,底层和二楼之明间均为一进,次间均为二进;明间为抬梁式,两山为穿斗式。占地面积为108平方米,经多年风雨不毁。门前踏垛为19级,无垂带,纵6米,横4米。月台正面两侧砌有青石月宫门,高2.8米,与月台平,可容两人对过。东岳殿挺拔雄伟,可体现当时建筑水平与技术成就,具有较高文物价值,为本区不多之古建筑遗物,更显珍贵。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燕子岩剑齿象化石遗址
  位于区政府西北面2公里、黄土坡街道办事处川心村第九村民组境内之燕子岩上,系一天然裂隙洞穴。洞口向北,向内倾斜,可容人进出。入洞31米,垂直而下42米方达洞底。洞底为岩浆溶物及流沙,剑齿象化石均规则分布于东南石壁上。1975年,由水城文化馆、水城运输公司和省博物馆联合发掘。出土剑齿一对,长1.75米,粗壮。还发掘出臼齿数枚及肩胛骨、脊椎骨、头骨、腓骨、股骨化石。为我国长江以南首次发现之较完整剑齿象化石。经有关专家鉴定,为中更新世时期(约40万年)剑齿象。其发现,对研究我区及贵州地理气候提供宝贵资料,对我国中更新世动物种群和植物分布以及地层地质运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80年12月4日,将该洞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发掘化石存省博物馆。……[详细]
肖辑轩故居
  位于老城区小山峦119号,清末建筑,平台布局,为四合院式,建筑物只有大门,围墙和正房,占地面积2346.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7.78平方米。正房木构穿斗式悬山顶,石阔洞10.36米,进深6.51米,檐高4.95米,现保存完好。此房为水城著名民主人士肖辑轩(1901—1973),名锦,早年毕业于贵州省师范学校和南京铁路学校,曾任水城县教育局局长,上海炼钢厂厂长秘书、水城县中学校长,参议会议长等职,在此期间,支持中国0和爱国进步活动,险遭-政府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县政协一至四届副主席,省政协委员。……[详细]
水城县兵役局旧址
  位于老城区民主路204—210号,清末建筑,原为陆子高住房,1950年归县财政所有,改为县兵役局办公室,该建筑平台布局为:临街大门,西厢房和正房。西厢房悬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前带廊,前廊与正房前廊相通,石阔四间12.3米,进深7.44米,二层,檐高5.45米,正房为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阔五间14.28米,进深10.8米,檐高5.45米,有廊。西厅房对石有一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64.7平方米,平台呈四合院式。正房腐朽程度较大,二楼不能居住,西厢房保存较好,现内住7户人家。……[详细]
六盘水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荷城办事处土桥村,朝向东南,原址在穿心寨,1957年建,1968年3月迁至现址。陵园内葬有解放水城时牺牲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其他烈士等,计70余座墓。此陵园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之基地。……[详细]
水城城垣遗址
  水城城垣遗址,长40米,宽2.7米,高0.5、1.5、2米不等,为1952年拆毁原县城城垣而遗。 水城厅城。城垣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建水城厅前一年)。据《水城厅采访册》记:“雍正十年题建土城,厚六尺,高一丈,周围三百七十二丈。乾隆二十四年,改建石城,厚八尺,高一丈五尺,周围四百五十丈,垛口凡六百四十有八。城门三:东挹晖,南启文,西景成。风池河至城西分为二,一绕城南,一绕城北,会于城东,宽五丈余”。 又载:“光绪元年春,通判陈昌言重修三城楼:东春熙,题曰‘关迎紫气’;南向化,题曰‘风清禹旬’;西挂馨,题曰:‘水月光澄’。楼皆两层,每层高丈有六。中为厅,旁各两室。” 因城北外系沼泽地带,不适筑路开道出入及修城门,故水城未建北门。三座城楼均为重檐山顶,脊五,高10米余。惜与城垣同时拆毁。 清代,大定府五属,水城城池规模最小,然以小巧、玲珑……[详细]
田君亮故居
  位于老城区解放路45号,清末建筑。平台布局为四合院式,临街过厅兼铺面,西厢房,东厢房(已不存)、正房占面积370平方米。房屋均为穿斗式悬山顶木建筑,正房前檐装饰有雕花月梁、额坊、团为福寿变纹等。正房石阔五间15.75米,进深8.55米,檐高3.7米,前带廊,西厢房石阔三间7米,进深4米,过厅石阔五间15米,进深6.75米。现将正房梁架变形向西南倾斜处,其余均保存较好。此房为贵州文化名人田君亮母亲吴氏祖屋,1894年田君亮在此房内出生。田君亮(1894—1987),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在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之中会革命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曾任贵州法政学校教务长,贵大教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贵州大学校长,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等职,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大硝洞古代炼硝遗址
  该遗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在省级风景区阿勒河景区内。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洞口面临大河(乌江上游主流),高出河面约150米。洞穴为一个巨大的洞厅,全长在900米以上,平均宽约为100米,平均高60米左右。西洞口为进口,宽约150米,高50米左右。东洞口为出口,宽约100米,高30米左右。洞内宽敞明亮,布满了数十座矿渣堆积,初步估计,堆积总量约二百多万立方米。矿渣堆积间,现无规律地残存有熬硝炉23个、沉淀池20个、蓄水池2个(有水),接来自洞顶的引水设施2个。在一块巨大的长12米、宽4米、高2米的形如馒头的大钙化堆上人工凿出一个接水池,接水池两边又分别凿出两条宽5公分,深3公分的引水线槽,将接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旁边人工砌筑的水池内。其它水池则直接砌筑在洞顶滴水的正下方。从现存熬硝炉及蓄水池等数量分析,估计该炼硝遗址日产硝量600斤左右;从矿渣堆积和综合调查资料分析,每天至少有300人……[详细]
永远碑记
  俗名“马王碑”,因赶马人常在碑前祭马王得名。位于凤凰办事处石桥村下马坎,为一摩岩石刻,刻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计56字楷书,石刻面积为0.16平方米。 下马坎南面穿岩洞一带,自明代以来,以开采铅锌驰名,至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达极盛时期。随矿业发展,修筑开通下马坝古道。《永远碑记》记载:“古者,此路崎岖,莫人修砌,来往君子轿马,难以上下。是吾施钱财修此路,以勉君子方便。信士潘尚福妻徐氏,乾隆五十九仲秋月立。”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礼禄墓
  距老城东北约3公里,在今贵昆铁路水城东站附近,座落在荷城办事处教场村周家寨后半山腰上,为圆形石墓,俗称“磨坟”,坐北向南,高2.5米,直径约3米。一碑两柱,左右镶有夹耳,上有歇山顶碑帽。石碑高1.65米,宽0.22米,厚0.18米。碑联为:“地卜牛眠点应楚湘世德;封崇马永为黔水名家”。 雷礼禄,祖籍湖南,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二月初二生于郎岱厅罗别官寨(今镇宁县安西区新房乡官寨村),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初二日)卒于场坝菜园。一生以开办“银厂(铅锌厂矿)为业,主要办有穿岩洞铅锌矿和万福厂等,世称“雷大管事”。经几十年经营,富甲一方。《水城县志人物》载:“凡修庙宇、桥梁、道路,乐输银两,恒多人数倍。”对地方公益建设贡献较大,兼之“事亲以孝闻”。1989年6月3日将其墓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活洞铅锌矿遗址
  距中心城东南28公里,位于观音山镇人和洞村。原称倮木底铅厂,后称人和洞,现属杉树林铅锌矿采矿区域。遗址面积300余亩,大小60余个矿洞,分布于人和洞和银矿包两座山上。人和洞在一峭壁下,洞口坐西北向东南,宽1.5米,高约2米,深数百米。少数矿井保存较完整,巷道纵横交错,深邃难测。开办时间为清乾隆十年(1745),《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载:“乾隆十年八二十七日户部议准贵州总督兼巡抚张广泗疏称:黔省每年办运京局及川黔两省锌斤,为数甚多。各处铅厂开采日久,出铅不敷。查大定府属之倮木底产有铅矿,现已试采,请照莲花厂之例,每铅百斤抽税二十斤。即令水城通判总理厂务……”停办时间应为乾隆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1756)。据《清实录》载:“乾隆十六年四月初七日户部议准贵州巡抚爱必达疏称:‘黔省水城通判所属倮木底铅厂已空,应封闭。请于茨冲地方就近煎烧,照例抽收,每百斤以一两五钱变价解库,从之”。然未彻底封停……[详细]
抗日英烈纪念碑
  抗日英烈纪念碑民国34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建,又名得胜碑,立于县城东门口。碑体系将文庙石牌坊上一粗长石柱改制成,为方形。碑高5米,每方宽0.5米,建有碑座。碑正面刻有抗战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大字,背面阴刻有国魂纪千秋,左右两面阴刻有序文。现此碑掩没于东门口护城河南岸一私人宅基下。……[详细]
水城县医协会旧址
  水城县医协会旧址水城县医协会旧址位于老城区光明路129号,民国时期建筑,悬山顶穿斗室木结构,石洞三间10.85米,进深10.6米,檐高4.2米,此房前带廊,廊深1.8米。原为陆科文旧房,1952年为公户,作水城县医协会办公看病用房,现保存完好,内住户为郭思泽。该建筑占地面积190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