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 > 绥德县旅游

绥德县文物古迹介绍

绥德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景观称为“秦时明月汉时关”。早有“旱码头”之称的绥德,地理位置特殊,商贸业繁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引得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而绥德的石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经秦汉唐宋,于明清时期,绥德古城内遗留的人文景观、摩崖石刻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艺术品不胜枚举。诸如秦时扶苏监军驻绥时“太子府”遗址、“赏月台”遗址、呜咽泉景观和疏属山巅的扶苏墓、扶苏祠等景观;“晋溪洞”“龙洞清流”“天下名州”等摩崖石刻;以及民间老乡家保锁娃娃的炕头石狮狮,还有那些深埋墓葬而被挖掘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很多著名的摩崖石刻在“文革”中被毁坏,为了恢复被损坏的历史遗迹,反映绥德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去年3月,由绥德县籍影视界美术大师霍廷宵先生无偿设计,绥德县委、县政府投资200万元实施的这项工程,现在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石刻部分,由21块石刻题字和“秦蒙宁晋”商贸通道浮雕……[详细]
绥德合龙山庙群
  绥德城西五公里处(五里湾村)的大理河西侧,有一座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龙山。有龙伏欲腾,虎踞将扑之势。自古以来以上就有庙,相传庙约建于汉朝宣帝年间,供奉北极玄天上帝,时至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大兴修建,称“接引寺”。1930年陕北特委先后两次在寺庙中举行会议,决定武功暴-动,又为此山坡上了红色革命的圣装。山自下而上有石牌坊,五百台阶的石神磴、灵官庙、头天门(上有乐楼)、二天门(上有钟鼓楼)、关帝庙、观音庙、三天门、玄天大帝殿(正殿)、两旁有五祖殿、七真人殿、圣母殿、小殿、九级宝塔、佛庙、玉皇阁等,共计全寺庙堂十五座,神像九十七尊。合龙山有一肚子锦绣文章。上古,山上供奉颛顼。西汉宣帝梦见金木水火土五龙化成兄弟五人,镇守北方的万里疆域。他派人北巡千里,选中此山,修起五龙仙人祠,这山便成了五龙山。五龙山纳天地的灵气,采日月的精华,承雨露的滋润,祥云的缭绕,宋时山的灵根一伸展,灵气外溢,冒出一群……[详细]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
  绥德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绥德县城区雕阴山下,大理河南岸,坐南向北,建成于1957年,占地面积13760平方米,建筑平面成“凸”形。陵园拱形铁栏门上浮雕“绥德烈士陵园”8个镏金大字,石砌大门腿上刻有对联两副。联曰“大理河滨刻石建陵彰先烈;雕阴山前兴土筑墓慰英灵。”“为人类为祖国献身革命虽死犹生;谋幸福求和平不惜牺牲足资楷模。”大门内两侧有窑洞、门房各1孔,门房两侧倒坐砖窑各7孔。陵园中间为青砖人行道路,两旁翠柏成行,绿荫蔽天。正前方为仿苏式纪念塔,高14.35米,双层石座,方形塔身,顶端嵌有红色五星。塔身正面雕刻“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往后居中为革命纪念馆,馆内正中安放着著名革命烈士李子洲铜像,四周分别陈列李子洲、李成荣、李成兰、崔文运、崔曙光、崔田夫、杨重远、霍世杰、霍维德、常汉三、蒲子华、王子文、王晓强等数十位烈士的生平事迹简介和实物、文献资料。两侧耳房内分别陈列着有关单位和领导敬送的花……[详细]
绥德党氏庄园
  坐落在绥德县白家硷乡贺家石村从明朝晚期至民国年间党氏家族在这里先后修筑了七十二院以窑洞为主要建筑的宅院,因属党氏大家族,七十二院相互连通成为党氏庄园。起源党姓财主的起始是从党金川开始的,他从山西逃荒来到这里定居后,至今已有十二代,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而说,党天刚因-贫穷,结婚后不久就去定边卖黄馍馍,以此谋生。一天夜里他梦到有一老头告诉他家中生了儿子,而且家中要发大财,让他早点回去。天刚思家心切,又相信这一预兆,第二天便打点行装,结束生意动身回家,刚好来一老人说他是绥德清水沟人,有一些银子让他捎回去,并留了家里人的住址、姓名。而天刚回到绥德到处查访却找不到老头所说的人,就把银子带回了自己家。回家后老婆确实给自己生了儿子,暗想梦中的老头和给自己捎银子的老头就是财神来助自己,便在家里供起了财神,并且四处买地艰苦创业当起了地主。天刚生一子叫盛荣,盛荣有三子叫应阳、殿阳、兑阳。之后,党姓财主就分……[详细]
蒙恬墓
  秦将蒙恬墓,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西大理河畔。墓冢成馒头形。据《绥德州志》记载,墓高50余米。后因历史久远,风雨剥蚀和施工修建等人为因素,使墓冢成不规则形。1984年,有关部门进行考古钻探,清理出秦代夯土层。蒙恬墓原有清代石碑两通(其中1通断为两截),碑高1.42米,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张元林所立,镌刻“秦将军蒙恬墓”,为知州江士松手书。据史料记载,秦统一中国后派蒙恬率兵30万与监军扶苏驻守上郡,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战功卓著,名垂青史。传说,一日蒙恬闲暇,出外围猎,见一狐狸和一黄鼠狼从古庙中逃出,便张弓搭箭射之。狐狸和黄鼠狼见四周刀枪剑戟,无处逃生,便伏地求饶,泪如雨下。蒙恬见状,顿生恻隐之心,便收回弓箭,示意侍卫放其逃生。未过几日,蒙恬忽接始皇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太子,并斥扶苏与他诸多罪名,赐其二人自尽。蒙恬知是朝中0佞弄权,置自己和扶苏于死地。他既为遭陷而悲愤,更为秦室江山不稳而悲痛。沉思……[详细]
扶苏墓
  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疏属山。扶苏(?——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长子。贤良明达,颇得众望,始皇三士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苏犹虑,及时进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贬谪扶苏于上郡监蒙恬军。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因病重无治,死于原赵国的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监死前曾遗诏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葬礼。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趁机勾结左丞相李斯及始皇幼子胡亥,秘不发丧,假造诏书,废掉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太子,并把始皇临终前命扶苏“与丧会咸阳”的遗嘱篡改如下:“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帅数十万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就这样一纸伪诏逼死了太子扶苏。扶苏死后,葬于城内疏属山顶,……[详细]
绥德蕲王庙(韩世忠庙)
  蕲王庙位于榆林绥德县西南5公里的一步岩。蕲王,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封号。韩世忠生于绥德南川纸坊沟村,宋哲宗元佑四年夏四月乙酉(公元1089年古历4月16日病逝于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壬申(公元151年古历8月4日)。世忠出身贫寒,幼年随母行街乞讨,但自幼好勇善斗,乐于扶弱助贫,怀有一身打抱不平的豪气。他戎马一生,保家卫国,被宋孝宗追封为“蕲王”,赐谥号“忠武”。乡人为了缅怀韩世忠的丰功伟绩,在一步岩永寿寺旁建立蕲王庙,以作悼念。蕲王庙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正面是一孔高大、宽敞的石拱窑洞,正中是韩世忠的坐像,正殿的对面是乐楼。其横额分上下两段,上段写着“宋韩蕲王故里”,下段写着“中兴佑命”,横额两面相同。庙正面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恢复中原,志同诸葛”,下联是“再扶宋室,功迈汾阳”。石柱背面也刻有对联一幅,上联是“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下联是“西北一天祟血……[详细]
绥德李子洲墓
  绥德李子洲墓李子洲(1892年—1929年)陕西绥德人,原名登瀛。1917年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时任北大学生会干事。1922年与刘天章等发起成立陕西旅京学生进步团体共进社,1923年加入中国0。同年回陕北进行建党工作,并开展群众运动.1927年任西安中山学院副院长兼总务长,0陕甘区委组织部部长、0陕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军委书记,曾参加领导清涧、渭华起义。1928年任0陕西省委书记,次年2月被-反动派逮捕,病逝于狱中。葬于陕西绥德县。……[详细]
绥德抗大总校旧址
  1943年3月初,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从河北邢台浆水镇经过山西兴县到达绥德继续办学,校址设在绥德西山寺,各大队分布于我县落雁砭、延家岔等地。在抗战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5年10月抗大全部撤离,与绥德军民共同渡过了2年零10个月时间,与地方军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2005年当年抗大总校副校长何长工的儿子、原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伟来绥,曾到名州镇西山寺和落雁边旧窑洞,寻访父亲生活工作过的足迹。……[详细]
卧龙岗祖师庙古建筑群
  卧龙岗祖师庙古建筑群时代:明地址:绥德县田庄镇田庄村保护范围:建筑群所在现有平台范围内(包括石牌楼及沿路踏步两侧10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30米。2018年,卧龙岗祖师庙古建筑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龙山祖师庙
  合龙山祖师庙时代:明——清地点:绥德县张家砭乡五里湾村保护范围:合龙山祖师庙四边长各10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20米。2008年,合龙山祖师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韩蕲王庙
  韩蕲王庙时代:清地点:绥德县名州镇七里铺村保护范围:东以高畔为界,南至沟涧椿树湾,西以山沟底为界,北以高畔为界。2008年,韩蕲王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第一座石文化丰碑
  第一座石文化丰碑绥德东汉画像石出土以来,在新闻、哲学、历史考古、艺术、民俗等方面引起了热烈地反响。她成了研究汉代社会,特别是研究陕北黄土高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的极其珍贵的活化石。绥德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无定河和大理河贯穿了整个县境,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宜农宜牧。华夏人文始祖们相中了这块宝地,在这里点穴安家,刀耕火种,畜牧纺织,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也留下了华夏民族杰出首领黄帝、颛顼、舜等开天辟地的不朽业绩。《山海经》中就记载了黄帝在疏属山处死了0作孽的危,统一了中原的故事。民间传说舜和其妹夥首来绥开化文明,亲自教黎民种植畜牧,绥德成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周以及春秋战国时,绥德成了奴隶王国的重要版图,青铜文化薰陶哺育了这块土地。秦汉时,绥德成了皇家的北大门。这些丰富的人文地理,厚重的历史积淀,为汉画像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创作平台。绥德北依河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