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甘南州 > 卓尼县旅游

卓尼县文物古迹介绍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
  肋巴佛烈士纪念碑位于卓尼县柳林镇白塔村东北600米,为纪念藏族革命烈士肋巴-而建。肋巴佛(1916—1947)藏名怀来仓·贡却单增,生前为卓尼水磨川寺的-。1943年同甘南农民领袖王仲甲、回族农民领袖马福善、马继祖父子秘密联系发动了震动全国的甘南民变即汉、回、藏十万农民参加的反蒋抗日起义。起义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残酷镇压。失败后,肋巴佛仍与毛德功等陇右战友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并于1946年派肖焕章前往陕北,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党派高健君、牙含璋前往陇右地区,领导他们建党建军,不久肋巴佛、郭华如等同志加入共产党。1947年4月肋巴佛要求去陕北革命根据地学习,经党批准由牙含璋同志护送前往陕北,不幸在平凉遇难。肋巴佛是爱党爱人民的典范、民族团结的楷模,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1987年在县城南古雅川山修建六边形碑亭,内嵌大理石碑刻。碑圆-方形,通高2米,宽0.95米,厚0.17米,额为浮雕龙……[详细]
洮州边墙
  洮州边墙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临潭两县境内。因位于明代洮州卫辖地,故名。该段边墙修筑于明中期,具体时间待考。边墙南起洮河北岸的阿子滩乡玉古村,向北延伸经达加沟东侧山脊北上,经巴舍、哲孜纳、甘布塔、官洛到申藏乡恶化转向东北沿山脊,经牙沙隆沟到恰盖土桥村,再从土桥跨越羊砂河,向东北继续延伸,经冶木河上游的纳沃开曲和温加伊坦到康多乡扁古村,向东沿山脊进入临潭县八角乡的庙花山,再向东延伸至临潭、康乐两县交界的扎那山结束,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30公里。 边墙均依山势而筑,凭山堑壕,遇谷筑墙设隘,部分地段用石栈、木栅为障,沿线设烽燧、堡址。边墙夯筑,基宽4-7米,残高2-8米,顶宽2-3米,夯层厚0.08-0.1米。壕堑宽6-10米,深3-4米。据统计,该段边墙修筑有10处隘口、5道暗门、15段边墙(含石榨墙)、6座边堡、4道栅子和15座烽火台。……[详细]
白石崖寺
  白石崖寺院——“具喜吉祥菩提洲”依山而建,流光溢彩,庄严肃穆。建筑顶上九条石龙岩光泛白,相传为洮洲八景之一的“九龙涉险”,更为寺院增添了神秘色彩。据《阿芥班智达全集》记载,此地原为修行者贡却达木其嘉措(乞化者,为独居小寺修行的僧人)的修行之地。明万历十一年(1583)始建寺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遵照第五世班禅洛桑益喜的授意,卓尼土司鼎立相助,由德塘洛桑仓央巴主持建成,成为完科三个部落的共同寺院。之后,经过许多大德贤者的-慧愿,修建了经堂,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圣物、经典,续建了宗喀巴殿、佛塔堂、白石崖祗庙堂、-昂欠等建筑。这里有神奇的白石崖石洞,洞口顶岩面上的神牛蹄印依稀可辨,隐约似佛尊经卷。洞内凉爽幽静,久坐能使人神清气爽,据说对神经类疾病患者有独特的疗效,因此方圆千里的病人,都前来仙洞-,并朝拜山腰的护神殿,为大山神煨桑,膜拜神鸡石。白石崖洞里湿滑、阴冷,要用手电照明,一定要注意……[详细]
阳坝城址
  阳坝城址位于卓尼县卡车乡阳坝村。又名石堡城、石仞城。城依势而筑,三面临水。土石混筑。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650米,东西长约850米,面积552500平方米。现南墙残长135米,北墙残长约120米,南、北墙垣夯筑,东、西墙借天然石岩、山崖及夯筑在石壁间的墙垣构成,基宽6.5米,残高3.5--6.5米,夯层中夹树木条、鹅卵石,夯层厚0.1--0.12米,现南门墩尚存。城东洮河东岸山脊上有烽燧遗址及护城墙,城南洮河西岸山顶有4座烽火台及壕沟。城内出土有唐天宝八年(749年)秋七月二十日记的八棱《石壁战楼颂》碑刻、模印画像砖、彩绘骆俑及唐代钱币、兵器、铜镜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和甘南唐代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李将军碑
  李将军碑位于卓尼县卡东乡安布族村西边的台地上。现立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的碑亭内。碑用红色细纱岩雕成。碑身高4.95米,宽1.32米,厚0.5米。灵龟座(头残)高0.7米,宽1.32米,残长2.1米。碑额以三层迭装(共12条龙)的二龙戏珠和腾云喷水高浮雕为饰,正中刻“唐故大将军李公之碑”九个隶书大字,字体奔放劲健。碑两侧饰浅浮雕朱雀纹和阴刻线纹的缠枝草叶纹。碑体高大伟岸,外观雄浑。碑文通排30行,每行70余字,字体中锋正楷,下部漫漶不可辩识,上部保存可辩,然亦不能句读。立碑时间,“大抵仍在天宝中叶”。此碑是甘肃境内现存不多的唐代碑刻之一。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详细]
叶儿遗址
  叶儿遗址位于卓尼县木耳乡叶儿村西侧。内涵分属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面积约1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2.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刻划纹、篮纹,可辨器形有双耳罐、侈口高领罐等;寺洼文化的夹砂橙黄陶片,器表素面或饰乳钉纹、细绳纹,可辨器形有马鞍形口罐和瓮、鬲等。并采集有石铲、石刀、石斧、石杵、研磨器等石器和骨锥、骨削等骨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分布及甘肃南部古代文化有重要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