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长安区旅游

长安区文物古迹介绍

21、海莲寺
海莲寺
  海莲寺古称海神洞,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城西南两华里的河北岸水磨村西,依崖傍水,遥见终南如黛,近有水潺潺,业林劲松,绕藤环翠,莺歌互答,实乃一清净古刹也。黄帝辞典曰:秦二世胡亥时,(西元207-209)宰相赵高柬修河,以绝未央阿房宫之水患,辟韦杜以下万顷良田。其间昼掘夜合,出水如血,七日方止,故有斯洞以祭神灵,海神乃水之道也。元仁宗(1312年-1313年)间,有僧明清大师建修佛寺,其时殿宇七十余间,占地顷许更各海莲洞。元末明初,有僧智园和尚更名海莲寺。屡遭兵焚,日渐衰微,清末,僧慧通和尚燃指明发愿重修殿宇,更遭文革毁损,寺无一殿辛存。一九八一年,森亮和尚主持该寺,重建大雄宝殿、山门、念佛堂、华殿三圣洞、放生池亭、流通处、钟鼓楼、安息堂、塔及僧房八十余间,占地17许亩。建造既有寺院的庄殿,又有园林之情趣。幽廊步移景转,楼台高低相映,奇花争艳,百鸟争鸣。后又重塑佛菩萨像数18余尊,尊尊惠目微启,玉……[详细]
长安至相寺
  至相寺位于西安市南三十公里的终南山天子峪内,是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沿天子峪西边羊肠小道缓缓而行,大约一个多小时便可来到至相寺。隋文帝开皇初年,由彤渊法师始建。唐朝曾予重建。后毁圮。清朝由海乾法师住持重修。民国时期法亮及垣康法师再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韦陀殿及寮房等,均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所建。至相寺传承法系为华严宗,著名祖师有智严、法藏、义湘等。寺内珍藏三论宗之祖吉藏墓盖一个,另有唐朝古槐、银杏数株,墓塔一座,碑刻五块。至相寺地势雄伟,寺院处于山脊之上,坐西向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至相寺在唐代及其昌盛,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到寺里敬香 ,寺内有遗碑铭曰:“终南正脉,结在其中。” 故知此寺不仅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终南古迹胜境。寺后有大面积橡树林环抱寺院,古木参天,风景幽雅 。曾有风水大师观寺庙地理位置后叹曰:至相寺占尽地利,真吉祥之地也!不信你看,至相寺后依突起之龙背,前对挺立之……[详细]
终南弥陀古寺
  弥陀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自古即是善男信女,文人墨客登临南五台的必经之地。寺院所在位置,二山环抱,地势平坦,风景优美。弥陀寺背依送灯台孤峰独秀,东西两侧二山环抱,如翠屏列障,山坡松柏青翠欲滴,像是绿色海洋里泛起的微波细浪,寺西傍依着一弯潺潺溪流,衬托出弥陀寺古朴、沉稳、恬静的古刹风姿。据史料记载,弥陀寺创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兴盛于唐朝,后历经兵火祸乱,屡经修复。抗日战争期间,弥陀寺为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后该寺列为0。1943年蒋介石在皇甫村召开西北军事会议时,曾在此寺避暑。l944年春,国民党派张治中、邵力子与中共代表林柏渠、吴玉章等在此寺举行秘密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协商事宜,为“双十协定”,做了筹备。选定这里举行谈判的地点,是由张治中先生提出,经国共双方同意的。因为这个寺院独居山麓,便于警戒与保密。建国前夕,寺宇颓败,像设虚无,禅经殆绝。1984年……[详细]
长安博物馆
  长安博物馆位于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559号,占地10亩,主体建筑风格独特,融合古今。该馆共三层,一层办公区;二、三层这陈列厅,陈列厅总面积1000平米。院内布局巧妙,绿化整齐。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6000余件,三级以上文物134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24件。年代自新石器时代,至西周、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种类有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陶器书画等。长安博物馆陈列分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二层为基本陈列,主要依据长安地区的历史发展线索,尽量正确地反映长安在各时期的历史地位,突出表现亮点。基本上陈列内容分为六部分:周都丰镐、宫殿苑囿,宣帝杜陵、城南韦杜、佛教名胜、秦藩世家。周都丰镐表现长安地区历史上的第一座全国性都城,宫殿苑囿,表现秦阿房宫和秦汉时期的上林苑逐步形成唐翠微宫;宣帝杜陵,反映汉宣帝杜陵及相关的汉代基葬;城南韦杜,主要表现汉至隋唐时期长安的两大家庭的盛衰;佛教名胜,……[详细]
郭北遗址
  郭北遗址是一处老官台文化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北行政村西北约1公里,郭北砖窑场北侧的台地上。遗址南北约280米,东西约21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在遗址南部的断面发现有文化层及灰坑分布,文化层分布不连续,堆积较薄,厚约30~40厘米,呈深灰色,包含有少量红陶或灰陶片及碳粒。南部断面暴露有灰坑等遗迹现象,形制有锅底状、桶状,堆积不甚丰富,包含物有陶片、火烧土块、碳屑、兽骨。遗物主要为陶片,以夹砂灰陶、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红陶有少量发现。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少量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敛口折腹罐、短条附加堆纹罐、退化三足瓮、陶支垫等,均为较典型的老官台文化晚期遗存,还发现有少量仰韶文化晚期的折沿罐、敛口钵等。该遗址是一处老官台文化遗址,保存状况相对较好,为研究老官台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对研究老官台文化的分期及老官台文化晚期向仰韶文化早期的过渡具有重要意义,为关中地区新石器时……[详细]
长安大兴国禅寺
  大兴国禅寺(原大兴国寺),位于长安西部兴隆乡,东甘河村东一华里处。据《咸宁志卷七词》记载,大兴国寺始建前曾是唐太宗的练马场,唐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建成兴国寺。寺南是堰渡村,北至侧坡村,全长五华里,有殿36座,僧人百余位,属皇家寺院。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与魏征等于兴国寺「显德殿」议治国方略,提倡「偃武修文」,遂亲赐修建大兴国寺。唐时寺院规模宏大,有「老和尚骑马关后门」之美谈。唐永徽元年(公元六五○年),薛刚因反唐曾藏身于寺内,寺西侧有瓦碴塔,高数丈,唐高僧玄奘法师自洛阳二次来长安,曾投身寺内并从瓦碴塔西行,所以该寺又以「唐僧取经第一站」而闻名于世。兴国寺在历史上曾几遭破坏。首次为宋末战乱所焚,清乾隆五十二年重建。同治年间因-又毁之一炬,第三次清光绪年间,由当地乡绅发心联合附近三十三村再建兴国寺,建成四大天王殿,二十四诸天殿,观音殿。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东甘河村东……[详细]
井勿幕墓
  井勿幕墓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上塔坡村西北150米,北10米到村中骨灰堂、西边20米到厂房,南30米到西部大道,东为耕地。据1988年普查资料:其墓墓面向东南,封土圆丘形,底径约6米,高2.5米。原墓碑、石供桌均毁于60年代。1981年10月重立硬山顶砖碑楼1座,内嵌青石碑,高2米,宽0.8米,碑身仅刻“井勿幕先生之墓”七字及“1981年10月立”年款。今普查,存在一硬山顶仿古砖碑楼,通高3.5米、长1.53米、厚0.72米。劵门高1.95米、宽0.82米、进深0.26米。碑上刻有:“井勿幕先生之墓,一九八一年十月重立”。碑楼前有一供桌,长方形青石质,长0.95米、宽0.55米、高0.63米。封土长7米、宽6米、高约3米,正面浮雕有花卉。井勿幕为陕西地方名流,辛亥革命先驱之一,为辛亥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6月井勿幕墓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安五台西林寺
  西林寺俗称大茅蓬,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台景区内。西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终南山佛教著名道场。现存建筑有大茅篷、兜率陀殿等。其中兜率陀殿建于1700多米的高峰上,琉璃瓦覆顶,殿内佛像全部贴金,工艺精湛,富丽堂皇。寺内有两座舍利塔,其东南百余米处是觉郎禅师舍利塔,建于清朝。塔高9米,共六层,内藏有“清故圆觉茅庵觉郎禅师塔铭”。另有北魏古洞、湘子洞、明朝铁瓦、铁磬及佛经一部、明正德四年所铸大铁香炉一只。地址: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南五台景区内类型:古迹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南五台景区门票内。南五台门票:旺季(3月初-11月底)50元;淡季(12月初-次年2月底)30元。……[详细]
长安杜公祠
  杜公祠位于长安县韦曲镇东南1.5公里处的少陵原南麓半坡上。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建的祠堂,清乾隆末被焚,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1949年后多次整修,1983年大规模翻修后基本保持了其明清建筑的格局。祠院坐北面南,东西长,南北短,占地3000平方米。院内北面正中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歇山顶的杜甫享殿,殿内正中台座上有新塑的杜甫泥坐像,泥像东侧竖立刻有杜甫朝服半身像的石碑一通。享殿东接围墙及后门,西接碑廊,廊西有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的陈列室。院内东、西面各有硬山式配殿三间。以上建筑组成一长方形四合院,院中有一古槐。祠内留有明清时代重修祠堂的碑记六通及当时文人游者的大量诗作。杜公祠1956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双竹村樊川路乘车线路:西安市内可乘905、917、923、4-19路公交在杨虎城陵园站下车,……[详细]
长安牛头禅寺
  牛头禅寺,位于长安区韦曲东南,紧邻杨虎城将军陵园。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在唐代不仅为佛教名刹,也是长安风景名胜。唐代诗人司空图《牛头寺》诗:“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写出牛头寺的清雅幽静风景。明嘉靖五年(1526)为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寺内建杜工部祠,后又移于寺东院。杜甫,字子美(712-770),远祖曾隶籍长安杜陵。杜甫于天宝五年(746)至乾元二年(759),前后流寓长安杜陵、樊川一带十三年;以大量诗篇描写了人民的疾苦。他自号‘杜陵布衣’、‘樊川野老’,表达了深厚的乡里之情。牛头寺、杜公祠和杨虎城将军陵园三者毗邻,各有千秋。实为今日西安城南的旅游胜地。……[详细]
西安天池寺
  天池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始建于隋朝,在清代以前其规模都相当宏大,后来逐渐废弃。仅存大殿、古塔等少数建筑。东边的几间僧舍亦是后来重建。古塔位于山门边上,修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为六边形七层0式古塔。古塔通告16.3米,内为实心,一、二、三层有窗,塔身每层檐下有砖砌斗拱,每层边角各系铜铃一颗。天池寺所在的地方地域开阔,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成片的芦苇荡。这是秦岭北麓面积最大的天然芦苇荡,这些芦苇生长茂盛,足有一人多高,加上周围的红叶、绿树,交相辉映,色彩斑斓,十分漂亮,已然成为秦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蛟峪山村,近翠华山类型:古迹寺庙古塔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细]
长安华严寺塔
  中国佛教华严宗佛塔。建于陕西长安县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塔上镶有石刻“严主”两字,二层上有“无垢净光宝塔”石刻,塔下有唐大中六年(852)刻《杜顺和尚行记碑》,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详细]
周穆王陵
  周穆王陵位于长安县祝村乡恭张村南约500米处。现存一古墓封土,南面有清道光年间所立青石碑一通,上 书“周穆王陵”①旧县志上亦云其在县西南25里恭张村。封土呈覆斗状,东西长18米、南北最长35米、高8米。夯筑而成,夯层厚约0.1米。墓室顶部曾被村民挖开,为高出地面约2米的砖砌穹窿顶。顶下为方形前厅,其南为墓道,北为后室,东、西各有侧室。墓砖长0.35米、宽0.15米、厚0.06米。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护单位。……[详细]
长安兴教寺
  兴教寺又名“护国兴教寺”,位于西安樊川少陵原畔,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师葬骨处。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先后曾在洪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宜君县玉华宫等处译经。唐麟德元年(664年)二月初五日圆寂于玉华宫,先葬长安城浐河东岸白鹿原,总章二年(669年)迁葬于少陵原并修建砖塔。次年又在塔院所在地建立寺院,命名为“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李亨来此瞻仰,题塔额曰:“兴教”。寺建成不久,曾一度荒废。唐大和二年(828年)修葺过一次。唐以后,屡遭兵燹。清同治年间,寺院多为兵火所焚。现寺内山门三间,耸立原畔,门额题“护国兴教寺”和“法相”“庄严”九个大字,门内钟鼓二楼左右对峙。正院前殿为大雄宝殿,后殿为法堂,正院两侧,各有一跨院,西曰:“塔院”,是玄奘及两弟子的埋骨处;东曰“藏经”,内建藏经楼,藏有《藏经》《续藏经》《大藏经》等佛教经典万余卷和《贝叶经》《巴利文》数篇,寺内还供奉有印度赠送的白玉佛像等珍贵文……[详细]
愍王朱樉墓
  愍王朱樉墓·杜陵乡大府井村东北。保护范围:主墓:封土东西54米,南北48米。神道东西30米,南北225米。西侧陪葬墓:封土东西36米,南北33米。东侧陪葬墓:M1封土东西30米,南北30米;M2封土东西40米,南北36米;M3封土东西30米,南北30米;M4封土东西27米,南北27米。以上区域四面外延4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均外延6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