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港澳回归纪念碑
  诚心亭北面东西两侧,东边为浙西钱塘人程寿筠所题石碑“轩辕庙”与“文明之祖”;西边为香港回归纪念碑。此碑古朴典雅,庄重美观,碑高3.5米,宽1米,由碑头、碑身、碑座和台座四部分组成,始立于1998年4月5日。1997年7月1日,被英国占领长达150多年的东方明珠——香港,顺利回归伟大祖国的怀抱。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日子,香港各界人士立碑告慰先祖,昭示后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特地题写了“香港回归纪念碑”几个遒劲大字,立碑纪念。石碑背面,刻有香港著名书画家梁溪方(一名方召麟)女士书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铭一篇,热情洋溢地记述了立碑缘由、目的,真切感人地表达了香港同胞及海外侨胞欣慰无比的欢乐之情,豪情万丈地昭示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扬眉吐气的光明前景。澳门回归纪念碑立于香港回归纪念碑南侧,形制相近。1999年12月20日,被葡萄牙占领400年的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在普天同庆之际……[详细]
乾明寺遗址
  乾明寺遗址乾明寺位于南郑县梁山镇中梁山,又名中梁寺,始建于唐朝中期,是唐宋时期陕南最大的佛教寺院和旅游胜地。据《汉中府志》载:“乾明寺在府治西十五里中梁山。五代蜀广政间(公元935——965)重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赦赐寺额(乾明禅院)”其禅派属临济宗,并记:“中梁山有神曰灵寿将军。绍兴二十四年(1150年)加封休应候,庙号泽润”。该寺地势险要“西望家,北眺褒斜东洋洲,南巴丘”与汉中城一衣带水,隔岸相望。早在宋代乾明寺即蔚为丛林,古柏掩映,“屋宇千,田水路百顷,饭禅纳岁不下十余万人,嗟呼盛。”(引自《乾明寺记》博文)。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誉之”乾明院在中梁山,剑外丛林,惟此为胜“。乾明寺历经兴废,原有大雄宝殿、十八罗汉殿、大钟楼、四大天王殿、乐楼、凌宵阁等建筑,1966年被拆毁:现仅存偏殿三间古建筑,一口古井和较多的碑刻。主要有《乾明寺记》残碑,《洪钟乾明寺题诗碑》,《重修乾明院……[详细]
神泉堡革命旧址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县城西神泉乡神泉村。神泉堡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纪念地。因该村南山崖上有两股日夜长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弘扬陕北战争年代革命传统,佳县人民政府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征集文物一百余件,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战斗过的神泉堡乡建成了佳县第一座革命纪念馆——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开馆。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当地民众高继荣家。高继荣家为陕北典型的窑洞院落,北窑七孔、东西窑各三孔,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当年就住在北窑里。窑洞及院落现保存较好。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间,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这里,毛主席修改审定并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揭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在这里,中共中央起草了《……[详细]
北首领遗址
  北首岭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一处保存较好,内涵丰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心在龙泉中学院内。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以上,分为早、中、晚三期,距今约7100年到5600年。北首岭遗址1953年被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58年至1978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先后7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727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50座,窖穴75个,陶窑4座,墓葬451座,出土各类文物6000余件。为保护这一重要古文化遗址,1957年省政府将北首岭遗址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市政府成立北首岭文物管理所。2000年7月更名为宝鸡北首岭遗址陈列馆。9月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北首岭遗址比半坡遗址早400年,在遗址内发现了年代比半坡类型更早的北首岭类型文化遗存,为……[详细]
何挺颖烈士故居
  何挺颖烈士故居何挺颖烈士故居位于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是曾参加过秋收起义,任过工农革命军第十一师-表(毛泽东任师长)的革命烈士何挺颖同志的出生地。詃故居建于清末,房屋为土朩结构,门窗为雕花隔扇,整体呈四合院,故居中陈列着何挺颖曾用过的朩桌,衣柜,竹椅等家俱。何挺颖烈士故居于1981年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挺颖:1905年5月出生于何家湾村,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因受其表兄0人王均石的影响,成为汉中早期革命青年。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参加了“五四“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了中国0,后转入了上海大学学习,北俴战争开始后,被党组织派往武汉学习军事,任国民革命某团指导员,1927年9月,何挺颖在湘赣边界参加秋收起义,跟毛泽东向井岗山进军,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第四师第一团-表兼第三营-表。……[详细]
泾阳太壸寺
  泾阳太壸寺坐落在县城中的二条街上,占地面积不大。寺里主要建筑为明朝建的一座大雄宝殿,殿里供奉着一尊站立的石佛像3米多高,为佛祖释迦摩尼像。《中国佛教史论集》中记载说这尊石立佛是六朝古物,足见珍贵。在大殿周围,散落着北魏石碑、唐朝石碑等等石刻。现在看起来很不起眼,甚至有点苍凉的太壸寺,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甚至辉煌。据历史记载,太壸寺前身为前秦符坚行宫,北周时改作佛寺、叫惠果寺。到隋朝、隋文帝的母亲常来这里烧香拜佛,文帝改名中兴禅寺。唐开元年间改名太壸寺(壸音读坤)。在隋唐两朝,太壸寺不但是皇家寺院,而且是当时日本遣唐使来华留学学习的寺院之一。据《续陕西通志稿》记载一位日本太子就在太壸寺里学习过。到清朝时太壸寺已经衰落了。殿房毁坏,古碑埋在瓦砾荆棘里,很多铜佛像、铁佛像遗落在草丛间。1932年,朱子桥将军和唐慕汾、康寄遥来泾查看灾情,看到昔日的皇家寺院一片荒凉,感慨万千。随后进行了修缮保护。太……[详细]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一九四七年春,蒋介石纠集二十三万兵马,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面对十倍于我的凶恶敌人,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英明的战略决策:暂时放弃延安,运用“蘑菇”战术,把蒋胡匪军拖在陕北,支援全国其他战场作战。毛主席于三月十八日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在那硝烟弥漫着陕北高原,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都被蒋胡匪军占领的艰难岁月里,毛主席一直留在陕北,和-、任弼时同志一起,率领我党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历时一年零五天,辗转两千余里,在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安塞、靖边、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米脂、吴堡十二个县的三十八个村庄的农家窑洞里,在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同时,指挥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同敌人在千沟万壑之中“蘑菇”。经过短短一年的较量,就使敌人在西北战场丧师十万,狼狈逃窜,“重点进攻……[详细]
延昌寺塔
  延昌寺塔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南7-8公里处的延昌寺为古耀州三大名刹之一:一是崇庆寺,二是龙华寺,三是延昌寺。延昌寺得名于北魏孝文帝的女儿延昌公主,因其在该寺院修行,虽皇廷于延昌元年(512)屡诏公主归,但坚辞不赴,圆寂后赦寺额曰延昌寺,延昌寺亦别名万佛寺,传说延昌公主在此手塑万佛而得名。看民国期间老照片,延昌寺尚存多间佛殿,但如今遗址仅存宋建古塔一座,因该塔建于延昌寺内,故名延昌寺塔。从耀县华原汽车站坐开往坡头镇方向的班车,在赵氏河高架大桥北侧下车后,从桥东侧沿水泥路盘旋下到河谷底部,延昌寺塔即在赵氏河畔旁的坡地上。延昌寺塔别名万佛寺塔,原为六面九级密檐式实心塔,高约二十米,现塔顶损毁实为八层,各级均为殿檐式,上边盖有双瓦,下砌椽头斗拱,二层和三层砌饰有门与窗户,层间双排椽头出檐,檐下为五辅作双抄斗拱,双抄偷心造斗拱做补间。塔基北面砌有一洞门,二层以上实心,塔身整体向东倾斜。延昌寺原保存有《……[详细]
449、香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炉寺
  香炉寺位于陕北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地势险峻,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如龙卧波。寺院由两部分组成,西边部分与山城腰部相连,建有龙王庙、娘娘庙、寄傲亭;还有石碑8块,石坊1座,壁画54幅,石柏2株等文物。东边部分一根高20余米,周长约15米,形似香炉寺的巨石,从黄河惊涛的拍打声中崛起于半空,这巨石称香炉峰。据民间传说,香炉峰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安放好的。香炉峰顶建一观音小庙,东西两部分由一5米长,1米宽的天桥相连。人们登上天桥,东眺吕梁山脉,起伏连绵,宛如骏马奔腾;仰望佳县山城……[详细]
薄太后陵
  “薄太后陵”又称“薄姬冢”,位于陕西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陵墓中安葬汉高祖刘邦的侧室,汉文帝的生母——薄氏。公元前155年,政治精明、与世无争的薄太后去世,葬于此陵。陵墓曾于西晋末年被盗,后被修复。陵墓封土形似复斗,陵前有清朝树立的“汉薄太后南陵”石碑,常有游人光顾。 薄氏是汉高祖刘邦的侧室、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氏出身低微,秦末诸侯纷起,魏豹称王,薄氏家将她献人魏宫。刘邦灭魏,她成为汉军俘虏,以后纳入后宫,生子刘恒。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凡被刘邦所宠幸的妃子多被杀戮或-。薄氏因在刘邦生前早巳失宠,所以得免于难。吕后允许她和儿子代王刘恒同去代国,成为代国太后。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大臣们议立汉嗣,他们鉴于吕后时期外戚专权,对继嗣外家选择非常严格,终于以“薄氏仁厚”为理由,迎立刘恒为皇帝,尊奉薄氏为皇太后。薄氏身居尊位后,从不擅作威福,尤其对股肱大臣,颇能尊重和爱护。一次,有人诬告绛侯周勃谋反……[详细]
咸阳文庙
  咸阳文庙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城区中山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据明代万历《咸阳县新志》载:“明洪武四年(1371)县丞孔文郁主持修建。”,经过明天顺三年、万历四十三年、清康熙二十年、嘉庆二十年、同治五年、光绪十四年多次重修。现存古建筑12栋,占地12.78亩,被辟为咸阳博物馆。据《咸阳县志》记载:文庙宫墙七十丈,占地3364平方米。墙内房屋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有左右两门,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棂星门,有左右两坊,左坊书“德配天地”,右坊书“道贯古今”;戟门,门前有伴池,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戟门北有东西两庑,庑北为大成殿。宫墙以外南有大成坊;东有文昌阁、崇圣祠;北有明伦堂、尊经阁;西有教谕署、训导署。其中,戟门于1943年被咸阳县长刘法钰拆除,同时将拆掉的县城隍庙牌坊移建于此。城隍庙牌坊即现在咸阳博物馆大门,为全木斗拱式结构,木雕精细,结构严谨,四根红漆木柱支撑琉璃瓦覆盖的大屋……[详细]
延安中央军委通信局旧址
  中央军委通信局旧址位于宝塔区枣园镇延店子村和裴庄村。也称军委三局。旧址现保存有9孔石窑洞和调配间、动力间、机房遗址及部分土窑洞,并有军委三局烈士陵园一座。1996年7月,延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在此树立了标志纪念碑。中央军委三局旧址修复工程从2006年3月开始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总参通信部组织实施,包括军委三局窑洞旧址恢复、烈士陵园修葺和新建中央军委三局陈列馆三部分。1937年1月,由保安迁驻延安城内。1938年11月后,迁至延店子村。王诤任局长,王子纲、刘寅等先后任业务处处长。业务处下设四个科,一科负责与各抗日根据地联络;二科负责与上海、新疆等地中共地下电台联络;三科负责新闻战报和广播电台的通讯业务;四科负责有线电通讯和总部电话大队工作。军委三局在此还创办了八路军通信材料厂。并继续开办了通信学校,先后培养了17批学员。军委三局在此期间,还从1940年3月起,派人筹建了新华广播电台,并于当……[详细]
金龙寺塔
  金龙寺塔建于明代。位于大荔县城东17.5公里处的朝邑镇大寨子村东古黄河西岸上,地理坐标为东径110°06′,北纬34°47′。塔,原为朝邑县十二景观之一,亦是金龙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西与岱祠相临,后因寺毁唯留其塔孤立旷野。为了保护方便,于1962年扩入岱祠内。该塔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地震倒毁,明未重建。塔,八角七层,密檐式砖构建筑,高约25米。塔身从下至上高广均逐层递减,愈上愈促,每层迭涩出檐。底层周长28.4米,直径9.1米。每边长3.56米,出檐边长4.13米,檐出0.77米。外檐下角有砖雕转角斗栱,各边中有补间铺作二朵。底层东向有出入大门(木门已无存),砖券门高1.90米,宽0.94米,壁厚2.88米。内西壁有龛洞,高1.08米,宽0.79米,深0.65米;南北龛洞相同,高0.92米,宽0.53米,深0.36米。从二层至第七层,每层东、西、南、北……[详细]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木塔寺遗址公园位于西安高新区科技六路,南靠科技八路,西接唐延路,东依太白南路,公园占地6.7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5.5万平方米,硬质铺装1.3万平方米,水面积5020平方米。公园四周路网环绕,是高新区六大动脉的集中之地。公园内尚留存的遗址包括大殿基址和山门遗址,殿基线左右列植的两株古龙爪槐,寺址北端雕花青砖砌筑的窑洞式建筑。沿东西方向各有一个木塔遗址,为总持、庄严二寺之木塔当年的位置,但木塔已经不复存在。木塔寺,隋唐长安城内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献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公元618年,改名为大庄严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东半部,与该坊西半部的大总持寺左右比邻。两寺建制相同,规模宏大,各建有一座规制相同的七层木塔,高三百三十尺(约97米),周长120步(约176米),气势宏伟。由于两寺在长安城的诸多佛寺中一直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香火隆重,所以在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详细]
455、八云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云塔
  八云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八云塔又称“瑞光寺塔”。唐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敕建瑞光寺,建塔于寺中。唐诗描述瑞光寺:松门山半寺……缭绕藤轩密,逶迤仰径涂。(《寄瑞光寺真空禅师》,《赠瑞光寺莹上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瑞光寺改建为崇明寺,后毁,明永乐元年(1408),复建为善胜寺,明末兵毁。清初修建周至县城时,将城内西南隅善胜寺遗址复建为瑞光寺,八云塔下废寺改建为演武厅,塔下废址辟为演武场。民国35年(1946)将瑞光寺改建为学校,即今西街小学。塔为正方形的密檐楼阁式砖塔,共十一层,每层之间有砖砌的出檐斗拱,全高约42米。底层较其他各层约高一倍,底层塔北正中辟有券门,东、西、南三面,各有假券门。二层以上,每层各有券门两孔,分南北与东西间层对开。一至五层为砖砌隐起的斗拱,柱、枋为楼阁式,六层以上为密檐式。塔基周长35.94米。塔内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而上,瞭望四处景色。塔身上小下大,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