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
澳
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三亚市
海口市
琼海市
文昌市
万宁市
澄迈县
昌江县
儋州市
陵水县
定安县
保亭县
五指山市
东方市
乐东县
白沙县
临高县
屯昌县
琼中县
海南省文物古迹
海南省红色旅游
海南省名人故居
海南省博物馆
海南省十大祠堂
5A级景区
4A景区
海南省十大景点
海南省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
海南省特产
海南省美食
海南省地名网
海南省名人
[移动版]
81、
海口唐胄墓
唐胄墓位于海口云龙镇陶宫山,该墓由唐胄及其两位夫人的三个墓穴组成。唐胄墓曾于2008年2月28遭到一-团伙企图破坏、偷盗,其中位于中间的大夫人的墓穴的底部已经被挖了一个大坑,墓穴上方的砖石也被撬开了一个洞。由于海口民警发现及时,墓穴虽遭到破坏,但墓内文物未被偷盗。1994年11月,唐胄墓被列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在政府拨款与民间捐款的支持下,在原墓已毁残的基础上,唐胄墓开始动工修缮为“唐胄纪念园”。现今墓前有石鼎炉、石烛、祭台等祭器,神道两旁有对称石俑、石马、石羊、石牛等明代原物。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卜史村陶公山南侧乘车线路:在海口市内乘坐快1路至“云龙镇”站下,然后在镇上乘坐摩的前往景点……
[详细]
82、
邱浚墓
邱浚墓邱浚墓坐落于海口市郊水头村,墓庭约2500平方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邱浚墓系石砌圆,墓基分为6层,计有16级台阶,墓前立石碑一座,高约4.4米,上方刻有对舞的双龙,左右边沿刻有青松、仙鹤、祥云等花纹。墓碑前约2米处有石祭台置香炉、石烛台。一座颇为工雕的石牌坊上刻有旨·理学名臣,坊后面有二尊造型古补的石翁促。石翁仲前约4米处有大理石碑一座,碑北刻普天省浩命四字,南面刻有大明皇帝谕祭文,整个墓庭呈椭圆形,左、右、后三面围着栏杆,栏杆外围为苍翠的山坡地,一面临水塘,水塘前草地上有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墓庭园水塘,清泉水不断,常年水满,夏天凉爽、冬天不冷。面对平畴沃野,后枕苍翠小丘,古朴幽雅,庄严肃穆。……
[详细]
83、
魁星塔
魁星塔-是海南省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魁星塔矗立于古色古香的儋州中和镇内,是清代晚期建造的小型石塔,平面作不等边八角形,外表七层,竖立在方形的石座上,塔身内部空心,每层平出短檐,首层拱门狭小不能进入,窗作金钱形,塔刹作仰蓬承托圆珠,宝顶石榴形,第一层后壁刻字两行:时光绪乙未年(1895年)仲月吉旦,儋州营水陆官兵重修。此塔造型别致手法洗练,保存完好。中和镇古为儋州州治,宋代大文豪华苏东坡谪居三年于此。由于苏东坡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这里的人都爱吟咏作对,中和享誉诗对之乡。这里古迹不少,镇东有东坡书院、桄榔庵、东坡井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两个城门,可见当时的宏传规模。地址:儋州市中和镇……
[详细]
84、
罗驿村李氏宗祠
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位于老城镇西南边方向约6.5公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村,于南宋末期形成。全村共699户,总人口数3117人,均为农业户农业人口,其中男1713人,女1404人,全村都姓“李”。罗驿村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2562亩。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农政策的鼓舞下,农民集中精力搞好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花生、木薯、荔枝、香蕉等。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科学管理,提高粮食产量。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大力种植尖椒、冬瓜等反季节瓜菜,增加收入,农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2011年,第一产业经济总收入1946万元,第二产业经济总收入97万元,第三产业经济总收入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7153元。罗驿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最具代表古建筑罗驿村李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位于罗驿村之东南面。“五岳朝天”硬山式山墙,气势壮观,此乃为我国内地大型古刹名寺所采用建筑……
[详细]
85、
石石矍村冯氏祠堂
石石矍村将军第(冯氏大宗祠)始建于公元609年,文林冯公祠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50年),夏阳侯庙始建于清代。石石矍村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村中有火山岩古民居230余间,共计26630平方米,保存情况基本完好。村落典雅、古朴,大部分传统建筑主体完整,院落多为独立院落式类型,部分建筑为海南典型的“十柱”式结构平房,石头为火山石,木材有杉木、菠萝蜜格板等,是澄迈县乃至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传统民居建筑群。同时古村内有15条由火山岩铺成的石板路,串联村内火山岩传统民居,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梳状路网格局。2019年10月7日,石石矍村冯氏祠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86、
永兴岛史迹
永兴岛史迹位于三沙市永兴岛,时代为现代。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日本碉楼:以文物实体中心点为界,东北面向外延伸3米,东南面向外延伸9米,西南面向外延伸20米,西北面向外延伸50米,总面积约1420平方米。中国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以文物实体中心点为界,东北面向外延伸8米,东南面向外延伸43米,西南面向外延伸16米,西北面向外延伸17米,总面积约1420平方米。法国碉楼:以本体中心点为界,半径10米的圆圈范围,总面积约314平方米。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碑:以本体中心点为界,东北面向外延伸7米,东南面向外延伸9米,西南面向外延伸6米,西北面向外延伸9米,总面积约258平方米。……
[详细]
87、
琼海聚奎塔
聚奎塔位于琼海市塔洋镇西南约500米处,在高低参差的椰冠丛中,聚奎塔巍然耸立,直指苍穹。它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据《琼东县志》记载,聚奎塔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9年)琼东知县卢章兴建。据传在建塔期间的一个夜晚,卢章在梦中看见一位名叫宵霍的人,身穿青衣裙,站在塔顶念道:“奎塔插天连甲第”。因此,把塔名命为“聚奎塔”。聚奎塔高近30米,一共七层,每升高一层,高与宽都相应缩减。塔身中空,底有塔座,四周有墙,正门朝北,楣上端有石匾,-“聚奎塔”。塔体仿唐代建筑,造型古朴别致。外表每层由八个墙面构成,属楼阁式砖檐塔,七面各筑一个假门,只有一面筑真门。真门朝南开,从真门入内,循一条阴匝匝的夹墙小梯道,便可登上第二层。依此拾级登高,直到塔顶。各层相接处筑有砖檐,美观坚固。塔顶横放一木,攀椽上去便可站在圆形塔巅之上。放眼远眺四周,绿树、翠禾、碧荷、红莲尽收眼底,大有心胸开阔,陶陶自娱之神感。聚……
[详细]
88、
海口邱氏祖宅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63号是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邱氏老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骑楼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可成为老街景观的特中之“特”。邱氏老宅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原先的正屋共有5进,民国二年(1913年)不知何故拆掉了第五进,否则现存面积更大。宅基地东西宽度有10余米,两侧是廊庑,可住人,可读书,也可品茗。正屋和廊庑共同组成了3个四合院。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63号乘车线路:在海口市内乘3、5、6、14、20、30、43、60、旅游1线公交车前往……
[详细]
89、
府城鼓楼
府城鼓楼位于琼山府城镇文庄路南端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鼓楼,又名檐楼,亦叫文明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府志》载,府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鼓楼坐落于城之正中偏南,是海南卫的所在地。楼上有重兵驻守,居高临下,以窥城内外动静,卫护治安,是古代的一项军事设施。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抬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现存鼓楼为万历十四年(1605年),尚书王诲送重修。登楼可远眺海府山川形胜之大观,抚古之悠思。……
[详细]
90、
琼山学宫
学宫位于府城镇文庄路侧侧,坐北朝南。另名圣公庙,原名孔庙。据清朱为潮篡《琼山县志》载:文庙始建于宋代,原设在海口浦,历代多次迁移,后置于古城南门和护城河北边300米处,庙顶九条脊,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原有后殿、大成殿、东庑、西庑、棂星门、丹墀等建筑,十分雄伟壮观,为琼山历代儒学教育机构,占地面积最大时“直500尺,横128尺,面积64000方尺”。今仅存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顶。梁架结构为七架木结构式,梁檩之间雕刻精美的龙狮、莲花、卷云、纹刻,庄重典雅,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
[详细]
91、
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
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海南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观光园,位于海南省五指山毛阳镇毛贵管区,距五指山市约20公里,在毛阳镇往乐东方向2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占地面积600亩,是全国六大革0据地旅游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海南第一个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集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服务岛内外的公园。公园围绕“革0据地”、“黎苗民族风情”两个文化背景,弘扬革命精神、推介黎、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在缅怀先烈和英雄,领略革命前辈战斗功勋的同时,珍惜现代的美好生活;让游人欣赏青山碧水,陶醉于自然美景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详细]
92、
海口中山纪念堂
海口中山纪念堂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文明西路19号。管理单位是海口市龙华区民政局。海口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2.28亩,其中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纪念堂面前是一个面积不大的门庭,沿七级水泥台阶而上是大门,大门两侧有花池两个,大门前有6根清水石红色方柱,六柱之间有5个门,中间的为正门,其横楣上刻有“中山纪念堂”。厅堂南高北低,北部建有舞台兼有主席台,楼体上端前后面积较大。屋顶为绿色琉璃瓦铺筑,整个厅堂、楼座可容纳1200人参加各类会议、活动等。……
[详细]
93、
博鳌禅寺
博鳌禅寺博鳌禅寺,里面的七宝莲池是不可错过的。这里分别种有大贺莲、舞妃莲、中日友好莲、东坡莲、海瑞莲和杭州满园香莲。其中,最珍贵的是远嫁日本又重返娘家的大贺莲。据说,约二千年前一艘中国船在日本沉没,1953年从日本千叶县东京大学厚生省农场地下七米的青泥中发现并挖出这艘古船。在这艘古船上发现了三粒荷花种子,通过资深植物学家大贺一郎博士的精心培育,其中一粒在第二年发出新叶。这一生命的奇迹被命名为“大贺莲”。看着那具有千年生命力的“大贺莲”以及千姿百态的莲花风姿,可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友好源远流长的历史。……
[详细]
94、
苏公祠
苏公祠位于海南琼山五公祠东侧,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这里有苏轼留下的双泉、洞酌亭的遗迹,是一座园林式庭院,祠堂、绿树、鲜错落有致,溪涧曲径,泉水呆咚,苏公祠的左侧是面积近10亩的琼园,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等东坡遗迹,浮粟泉旁一堵粉墙嵌着一快石碑,石碑上刻着“浮粟泉”三个大字,碑前清凉的泉水注满了上下两口方井,相传这是苏东坡在此发现的,泉水纯净,清澈透亮,味道甘爽,盛夏泉水,十几年不见水垢,用它泡茶,香醇无比,素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现在井中泉水仍清澈见底,但已不见泉水喷涌。 在浮粟泉的上方,是粟泉亭和洗心轩,据说,这二者是因苏东坡的一首诗而分别由明朝翁汝遇和清朝叶汝兰兴建的.……
[详细]
95、
珊瑚岛沉船遗址
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深2米至7米,距西沙永乐群岛珊瑚岛距离约2000米。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没有发现船体,遗址以石质建筑构件为主要堆积,还发现了少量青花和白釉瓷器碎片。调查发现,遗址现存大小石构件274件,本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共出水石构件37件,有石像7尊、石板8件、石条6件等。另外还发掘出水了瓷器碎片13件。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石构件大多数为祠堂和庙宇的建筑构件,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旅游搜索
·
AAAAA级景区名录
·
AAAA级景区名录
·
AAA级景区名录
·
AA级景区名录
·
A级景区名录
·
海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南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南省A级景区名录
·
海南省国家级湿地公园
·
海南省国家级森林公园
·
海南省国家级水利风景点
·
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三批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