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文物古迹介绍

清水岩寺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蓬莱山,古称张岩山,山清水秀,风景幽洁,主峰高海拔767米,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清水岩寺宇在蓬莱主峰500米处,为北宋普足禅师首创。寺宇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面临深壑,远处文笔三峰拱峙,周遭蓬莱群峰环合。普足禅师居岩十九年,“造成通泉、谷口、汰口诸桥、砌洋中亭路,糜费巨万,资于施者”,又建造洋中亭,作为治病救人的义诊之所。经十八年募捐创建,岩宇告成。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普足禅师圆寂,乡人刻沉香木为像,供在岩寺中,奉号清水祖师。从南宁景炎(1277年)到近代,清水岩经续建、重建、扩建、改建、重修达三十多次。岩宇作楼阁式,分三层。第一层昊天口,第二层祖师殿,第三层释迦楼;钟鼓楼、檀越祠、观音厅、芳名厅、僧舍等分立于东西两边。崇楼曲阁,层迭回护,从远一看,外观犹如“帝”字,气势磅礴,巍峨壮观,相传有九十九间房屋,现存为明清及近代建筑。山……[详细]
梁厝永盛梁氏宗祠
  梁厝永盛梁氏宗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始建于宋隆兴元年(1163),系理学家朱熹与挚友梁汝嘉择地所建,朱熹为祠堂题写堂号“贻燕堂”,内设讲学堂;元至志二年(1322)重修;梁氏十四世始祖翰林学士梁恩观回乡祭祖修家谱时筹建;民国十一年(1922),族人又募捐重修;民国期间,宗祠曾作为校舍;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宗祠作为仓库使用。改革开放后,于1987年由族人梁敬錞捐款再次重修。建筑坐西朝东,占地693平方米。由祠埕、门厅、戏台、天井、醮楼、祭厅组成。祠门前有158平方米祠埕,门墙上部为近代式,上有女儿墙;大门两侧有一对陶瓷酒盏拼镶的白象。进祠门有一戏台,四坡顶,戏台后部雕刻拼花十分精美。戏台上有凤凰池。戏台前有天井。祠堂厅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屋架结构为穿斗减柱造式。正中设神主龛,厅上悬挂清帝赐梁章矩的“三福”方匾、孙中山提予梁瑞庭的“急公好义”、萨镇冰题的“燕翼贻谋”。游廊……[详细]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
  抗战时期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群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38-1946年。简介:1938年5月,因抗战爆发、厦门失陷,集美学校被迫内迁,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前后经历八年。“第二集美学村”是抗战时期内迁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的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集美高级商业学校、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及三校联合创办的集美职校附属玉田国民学校旧址的总称。旧址现存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分别为:教职工办公室旧址(顺善堂)、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旧址(正旺祖祠)、教职工宿舍旧址(来宜堂)、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旧址(观音堂)、陈嘉庚故居(中庭厅)、集美高级农林职业学校旧址(梓房祖祠高平堂)、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旧址(迪光堂)、集美职业学校校舍及抗日救亡剧社(文派祖祠高平堂)、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旧址(集和堂)、陈村牧和庄纾故居(积善堂)、集美职校玉田国民学校旧址、集美高级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旧址(聿脩堂)……[详细]
凤岐吴氏大宅
  时代:清地址;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乍洋乡凤里村凤岐自然村,距柘荣县城20公里该宅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内、外两重围墙,四周花园,通面阔76米,通进深99.1米,总占地面积7531.6平方米(11.3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2391.52平方米。第一级台基宽56米,深9.5米。单檐砖木构穿斗式硬山顶门楼,三开间。二门为青砖三合土混合结构,三楼牌坊式顶盖,横额正面行书“凤岐聚秀”,内面行书“仁义为庐”。第二至第五级台基上建四座相隔一定距离的横向楼房,两旁建厢房,正中天井两旁建纵向单扇窗阁式廊庑,将横向楼房隔成三个纵向大院,第三级台基与第四级台基之间横向建空斗防护砖墙,将建筑群分隔成前后两大区域。主体建筑均为木构穿斗式,双层重檐歇山顶,面阔各11间,进深各3间,其中明间单层通顶。廊庑、左右厢房和厨房等,多为木构穿斗式悬山顶,其中厢房为重檐两层建筑。整座建筑共有天井……[详细]
红6师机关旧址
  红6师机关旧址杨氏宗祠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蛟湖渡口是当时将乐县城与明溪及将乐南部交通的唯一通道。1933年8月,红6师进驻蛟湖村扼守交通要道咽喉,师机关就设在杨氏宗祠内。期间,红军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成立了蛟湖乡苏维埃政府及赤卫队。罗先水、杨明章、熊求发分别任土地委员、分田委员、宣传委员。杨荣富等该村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黄求茂、杨胜顺、杨玉真、廖先福等参加了赤卫队。红军在宗祠围墙等周边书写有“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六岁以上儿童参加儿童团”等宣传标语。红军大部队经过蛟湖渡口时,红军发动群众将全村数百个“米箩”、“谷斗”装上石块沉入河床作为临时桥墩,上边铺设从群众家拆下的门板,搭成便桥。最多一次,有数千名红军通过。9月12日,国民党军马鸿兴部几百敌军企图绕道白莲、水口,增援将乐县城守敌。红军命令18--兵1连加强蛟湖渡口守卫,破坏道路,毁坏渡船,加强对水口、黄潭……[详细]
西山故居
  西山故居位于浦城县仙阳镇,时代为清代。该单位位于浦城县仙阳镇本街,为南宋理学家、参知政事(副宰相)真德秀(号西山)的故宅。宅坐北朝南,砖木混合结构。始建于宋嘉定十四(1221)年。清咸丰八(1858)年毁于火,光绪十四(1888)年重建。南北长66米,东西宽21米。总面积1221.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32.53平方米,庭院面积588.87平方米。四面围墙,东、西、南三面墙外有流水沟绕护。中轴线依次为花墙、前庭院、门厅、天井、正厅、后院。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两侧有厢房、侧门。侧门上槛外分别额书“鸾飞”、“鱼跃”等字,砖质,阴刻楷书。建筑内梁坊、瓜柱、斗拱以至瓦当均有精美雕饰。两厅均为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前厅额枋有清代吕佩芬匾额“西山真先生旧宅”。1982、1984年进行维修,保存完整。故居南面200米左右有揖仙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桥长49.5米,宽6.73米,高1.7米。揖仙……[详细]
中共三黄支部旧址
  中共三黄支部旧址风车庙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三黄村。1929年4月下旬,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对闽西对敌斗争工作指示“尽可能向新的区域发展(如宁化等县)”,中共长汀临时县委指派中-员、省立七中(设长汀)学生徐赤生(曹坊根竹人,宁化第一个中-员)回宁化开展革命活动。徐赤生回宁化后,首先在曹坊进步青年、觉悟农民中发展农会会员,组建秘密农会,接着在县城连岗中学进步学生中发展党团员,成立地下党团组织。为了让革命火种迅速播撒宁化全县,在徐赤生、包浩(中-员)的指导下,宁化地下党决定把建党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党员分头到有关乡村开展革命活动。徐赤生、曹国昂(连岗中学入党的曹坊籍中-员)回到曹坊后,吸收了一批农会骨干加入党组织,于是年8月下旬,在三黄风车庙成立中共三黄支部,由廖毓金任支部书记、马良才任组织部长、刘家祥任宣传部长,成为宁化农村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中共三黄支部成立后,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农民党员,不断……[详细]
马巷忠义庙
  马巷建厅后,按清廷礼典,地方官朔望必须到城隍庙、文武庙(文庙已废,近拟再修)祭拜。因此这些神庙应运而建。马巷忠义庙位于旧鱼街(今朱王公路横街头),坐西面东,为一进一拜亭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奉祀武圣人关羽。该庙保存良好,在“文革”初破“四旧”运动中,竟也因群众保护而幸存。神庙经多次修葺,美仑美奂,古色古香。每逢朔望,街上的摊贩、商人及信众鱼贯赴庙膜拜,祈财祈寿祈平安。武庙主殿高悬“忠义庙”大匾,两侧楹联是:“忠于汉室毅献丹心照日月,义在桃园甘酒热血谱春秋”。历史上关羽以其忠义神武深得民心。历朝也多次加封至“荡魔大帝”、“关圣帝君”,成为与孔子并肩的武圣人,列入国家典祀。关帝在台湾香火极旺,全岛多达192座,新竹青草湖后山普天宫塑立的关公偶像,总高达50m,俨如天神下凡。据传,嘉靖年间东山县铜陵镇关帝庙的香火已传入台湾,故今台湾武庙多以东山关帝庙为祖庙。南洋华人大小店铺、公司也多……[详细]
闽中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
  闽中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坑头里小组。1934年至1949年间,闽中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领导人王于洁、刘突军、雷光熙、邱子国、方子明、黄国璋、苏华、林汝楠等都曾在庄边赤石宫组织群众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并以垵口村、安马洋村、半岭村作为革命活动据点。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于1937年9月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双方商定:闽中抗日义勇军正式点编前先在莆田庄边赤石垵口村集中整训。谈判结束后,闽中抗日义勇军陆续从莆田、仙游、福清、永泰边境开往赤石宫集中,中共闽中工委着手从政治、军事、文化三方面对部队进行整训。由刘突军等工委领导人负责对战士们进行政治形势和革命纪律教育;由抗日义勇军司令员吴德标任军事总教官,带领战士进行刺杀、格斗、射击等训练;由文化程度较高的翁鸿镗等人上文化课,教战士识字和学讲普通话。经过一个多月的集训,有效提高了战士们的文化、军事素质。同年10月1……[详细]
450、梵天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梵天寺
  梵天寺位于大轮山南麓,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庙之一,与福州鼓山涌泉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连为福建沿海一线的名寺。在厦门与南普陀寺同为闽南著名的佛寺。梵天寺距同安县城1公里。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原名兴教寺、有庵72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改名梵天禅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火,明洪武十三年(1370年),名僧无为及徒智性等和尚募缘重建法堂及寝室,十七年重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文公书院、千佛阁、仰止亭、魁星阁等建筑群,由下而上、层层叠起,座落在大轮山南坡山谷一条中轴线上。宋朱熹为同安主簿时,常到梵天寺游玩,留下多处摩崖石刻,明代王京建筑的仰止亭、刘裳建的石瞻亭、林希元倡导的紫阳书院等,都是纪念名儒朱熹的重要历史建筑。寺院里还有一座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即1086-1094年)的婆罗门佛塔,三层方形,石构实心,高4.6米,须弥座……[详细]
刘六符故居
  刘六符故居,坐落于潭头镇二刘村。坐北朝南,为典型明清古建筑。土木结构,双落透后,隔以前、中、后三个天井,两侧撇榭。四扇三间,四面风火墙,块石基础,硬山顶。纵深38.2米,通宽13.6米。第二进大厅西侧后房,即为刘六符出生及少年生活居所。大厅中脊楹柱高达6米,厅内藻井、悬钟、斗拱、插屏、游廊乃至柱础,均精雕细刻。大厅前均横贯走廊,通风火墙月门。后天井南阶上亦有一道走廊。因此,风火墙东西两侧均开启三扇月门。后天井有水井一口,于今仍可汲饮。围墙正门外为石板埕,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其间一口月爿池,面积60平方米,南端居中遮以马鞍形照墙。刘六符就义前未曾婚娶,此后百年沧桑,未有人对故居加以修葺养护,秃垣断壁,蓬蒿没人,椽檩摧折,户牖支离,满目残破凋零。[3]为了纪念刘六符,刘永奇等后裔已将刘六符的故居修葺一新,并在刘六符故居前刘氏宗祠则云厅摆放了刘六符的画像以及有关史料,供后人瞻仰纪念。2011年……[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位于福建省长乐区江田镇南阳村。南阳村是福建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南阳村位于长乐、福清、闽侯三县市交界处,从长乐江田至南阳村,高山夹峙,一径深入,途中有三道隘口,地形十分险要。1944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由永泰县龙屿乡官烈村兔耳山迁移到长乐南阳村。闽中特委机关及闽中游击队和省委武装队伍也随着进驻南阳村。距村五里许的九坑山(笔架山)山洞,是当年省委机关安放电台和召开秘密会议的地点。省委机关在南阳村期间,领导全省地下党组织,开展抗日反顽武装斗争,召开省委干部会议,组织学习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报告,举办两期党员干部训练班。1945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撤出长乐南阳村。1991年,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开始修复。包括原省委机关办公楼(陈氏祖厅)、省委武装部队住房、闽中游击队司令部等,占地面积50亩,旧址中的展馆面积约400平方米。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于1986年4月被长乐……[详细]
太平岩寺
  “太平岩去城东二里许,在万石岩之东,中岩之上,旧为郑氏读书处。”太平岩寺,位于万石植物园西山南麓,与鼓浪屿相对,隔海相望,风起云涌太平岩寺犹如挂在云雾飘渺之中。寺院林木环抱,泉水叮咚,风景清幽,飞檐雀瓦与丛林磊石相掩映,更显幽深静谧,侧峰数块状如大象朝拜的巨岩,又给寺院增添了神奇的魅力。太平岩寺是当今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太平石笑,古即厦门小八景之一;郑成功读书处,属市级二级保护文物;临蟾宫远可眺筼筜景色,探海云洞能赏泉飞流,不仅是文人雅士吟诗赏景的好地方,也是游客消暑度假的好去处,更是佛教四众弟子净化心灵,精进修学的精神家园。古刹庄严古朴、气宇不凡,具着佛教文化的肃穆和原始生态的灵性,岩寺一园一塔、一殿一佛、一山一水皆如有灵之物熠熠生辉,寺院与周边的景色自然融合,吸引十方礼佛香客之集。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虎园路2号门园林植物园(万石植物园)内类型:寺庙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电话: 0592-2……[详细]
福全古城
  位于金井镇的福全城是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建造的所城,与惠安崇武城、厦门中左城、金门城、同安高浦城同属永宁卫,明清时代为福建东南沿海重要的海防边城。明嘉靖、万历年间,当地军民曾凭城扼守,抗击倭寇、海寇的围攻,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全。在历史上,这里还出过大学士蒋德璟等众多人物。一九三七年抗战时期,因拆运古城墙石建碉堡、炮台,昔号“东南巨镇”的福全城受到破坏,仅遗残垣。 近年来,福全村旅港同乡会以振兴家乡文物为己任,慷慨解囊,倡建原福全城对外主要交通孔道西门城楼。该工程聘请古建筑专家设计,于二○○四年初动工,现已完成主体建筑。 重新的西门城墙高六米,女墙高一点三米,以修边MAO石浆砌筑构;城门顶上建三开间望楼,高0七米,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单檐歇山顶,燕尾高耸,归带堆塑卷草,梁下圆光、插角、吊筒等构件用樟木,雕饰精美。城墙的雄浑、凝重与城楼的匀称、轻灵完美地结合,保存了古建筑隽永……[详细]
上杭临江楼
  临江楼是毛泽东的旧居,毛泽东一生住过的旧居千百处,但是,对每一位衷心敬仰的来访者,临江楼是不同寻常的革命楼,它伴随着毛泽东的一首伟大的人生战歌《采桑子·重阳》名扬天下。风景如画的临江楼曾经是“广福隆”货栈旧址,也是行栈业老板的别墅。这里先后设过酒店,经营过油,盐、米,豆生意。该楼占地约300m2,高三层(外三层、里二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到上杭开展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曾九次到上杭。一九二九年十月,毛泽东再一次来到上杭,就住在临江楼二楼的东厢房,当时毛泽东正身患严重的疟疾病,是由几个赤卫队员用担架抬着,从永定合溪一路护送着来到刚解放的上杭城。第二天清晨,毛泽东仁立“临江楼”二楼正厅前,迎着深秋劲风,望者对岸漫山遍野盛开的菊花和逝者如斯的汀江水,红四军入闽半年多来的战斗历程和闽西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景象,触景生情,抒写了《采桑子.重阳》词一首:人生易老天难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