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文物古迹介绍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汉王镇北望村,该址由三座古民居组成,又称“郝家大院”。总占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建筑一百余间,房屋现存60多间,旧址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古建筑学家确认为徐州地区乡间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2、3月间,-、-、陈毅、粟裕、谭震林、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研究和制定渡江战役方案,并留下珍贵的合影照片。北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是徐州市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华东野战军总部由肖县南蔡洼村移驻铜山北望村,按照-1949年1月12日“关于华野、中野休整两个半月并要完成渡江战役准备工作”的命令,华野于2月9日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之后成立了华东军区,调整了0中央华东局。0中央华东局及华东军区于2月12日到达北望,2月15日-总前委-、-、陈毅、粟裕、谭震林到达北望。至此四大机构齐聚北望,在这里研究和制定了京沪杭战役……[详细]
玄妙观三清殿
  玄妙观坐落在江苏省苏州市中心——观前街。玄妙观又名圆妙观,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初名“真庆道院”,唐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开元宫”。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赐额“天庆观”。南宋初金兵南下,天庆观被毁,后于绍兴十六年到醇熙六年(1146-1179年)经过多次重修,现存的规模宏伟的三清殿就是醇熙六年(1179年)建造的。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诏改为今名“玄妙观”。清康熙年间的极盛时期有殿宇三十余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道观之一,为了避讳康熙帝玄烨之名,故而改名为“圆妙观”。后来又经多次的破坏和重修,但都没有达到原先的规模,现存较大的建筑主要有正山门和三清殿。正山门面对宫巷,十分壮丽,东边是吉祥门,西边是如意门,红墙砖额,十分庄重。三清殿创建于南宋淳熙六年,是当时著名的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肃设计的。殿面宽九间共45.64米,进深六间共25.25米,总的建筑面积达1150多平方……[详细]
无锡长泰寺
  座落在雪浪街道长泰山东麓的长泰禅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隋大业五年(609)一度荒废。唐上允二年(675)重建,后历经宋、元、明、清。鼎盛时,有寺院5048间之多。“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长泰寺,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高僧云集,各遐江南,不仅建寺之早,规模之大,而且更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长泰八景”。一千僧井,此井通山泉,大旱水不枯;二留笠阁,传仙人留笠而去,后用楠木建阁纪念之;三巨人迹,传僧伽罗汉在崖石上留下2尺有余足迹,大雨后时隐现罗汉侧影;四画猫壁,相传明代唐寅画猫于殿壁,爪牙生动,睛锐生畏,鼠雀望而逃逸;五碧照轩,精致建筑,在此仰视半山,大有“十里香风云雾过,松柏拱翠似碧波”的景观;六宋朝柏,宋人所植,古朴遒劲,建国后列省二级文物,保存到1966年才被毁;七古银杏,树龄500多年,四人合抱不及,虬枝参天,有近30米高,至今秋实累累,果大清香;八金刚经刻,为宋代大文……[详细]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南朝(522年)南京市甘家巷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东北郊甘家巷西花林村。西南距尧化门4公里。梁始兴忠武王萧憺(479—522),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子。天监元年(502)为荆州刺史,封始兴郡王,十八年(519)升为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卒,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忠武”。萧憺墓南向偏东,墓前现存石辟邪2,石碑1,龟跌2。东石辟邪,长3.75米、高2.92米、宽1.60米,雄兽,头部缺,腰部中断,腿断缺。辟邪昂首挺胸,翼前部雕饰浪花,后为长翎,额下须毛作八缕下垂,身刻卷云纹,脊部隆起,线条雄浑,其体量与造型极类萧恢、萧秀墓辟邪。腹部置一小辟邪,高1.04米、长1.04米,张口伸舌作伫立状,腹下与前后腿之间未……[详细]
大明寺西花园
  大明寺西花园西花园亦称御苑芳圃,因位于大明寺西侧而得名。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陆续修建。至乾隆十六年,高宗首次南巡来扬时,劳圃已步步入胜。咸丰年间芳圃受兵燹毁损。百年来,西花园曾经历七次大修,近年来的“千年一修”,乃芳圃建成以来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提升最为成功的的一次维护和修缮。如今的西花园,山水景色布局自然,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园中青松绿竹,层峦耸翠,疏密有间,风姿卓异。环湖四周,岗阜起伏,绿荫夹道,宛如深山幽谷。新修建的九曲石桥与实木栈道把湖心二屿跟湖岸连成一体,野趣天成,成为中国唯一的窝底式贴水园林。西花园中景点众多,特别是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天下第五泉 、鹤冢、石涛墓等,更让人流连忘返。康熙御碑亭。亭内御碑一方嵌于东壁,铭刻着康熙皇帝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据当时扬州知府高承爵著述,此乃康熙28年,圣祖第二次南巡,道经维扬,在御舟中亲赐之诗。高承爵为了显示自己的荣耀,……[详细]
顾颉刚故居
  在平江路悬桥巷里,曾经有过一座规模不小、风景秀丽的园林——宝树园。宝树园始建于明代,是归湛初所建,与惠荫园同属一个主人,而今宝树园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位置上,现在是一条僻静的小巷,叫做顾家花园。顾家花园4号和7号,是极其普通的苏州民宅,与这条小巷里的其他门户没有丝毫特别之处。就是在这所普通的民居里,一代知名学者顾颉刚先生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顾颉刚先生的先祖原来是唯亭镇上的耕读人家,在明朝万历年间迁居到苏州城里,“从此我家是城里人了,虽然家庭经济来源仍仰赖田赋,然生活方式却由富农而转为市民,这是我家第一次大转变。”这是顾颉刚先生自己对顾家历史的陈述。顾氏先人曾经在城里先后造过七处园林第宅,规模都不算很小。起初属于归氏的宝树园,也成了顾家的产业,由于年代久远,其中的转手和易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段故事,已难以考证,但宝树园——顾家花园的脉络,分明清晰可见。入清以后,顾氏先人曾有多人入朝为官……[详细]
泗阳天后宫
  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庙。前庙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建造时,设计、用料、施工一应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传说大庙落成,人们膜拜三天,可谓盛极一时。 天后宫又称天妃宫,祭祀的神像,相传为宋代福建莆田湄州林氏女,名默,她是掌管海上航运的海神,好善乐施,常只身抢救海难渔民,援助渔业,功德无量,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90年)统一台湾时,据说,因此神显圣助阵,神号便由天妃晋封天后,闽商把他们会馆建成天后宫,反映了他们的尊祟信仰和争夺市场的乡土凝聚力量,同时也寄托了他们牵车服贾、远客他乡、祈求神佑、经商顺畅的心理。 闽商的这种南来文化一直得到泗阳人民的认同。宋金以来,泗阳人民饱受水灾之苦,也把治水……[详细]
木渎沈寿故居
  沈寿故居位于木渎镇山塘街中段,沈寿是清末有名的“刺绣皇后”,曾在木渎山塘街外婆家度过她的童年生活,并在那里跟着胞姐沈鹤一穿针度线,学习刺绣,开始她的艺术生涯。沈寿故居原本是明代李氏小隐园。乾隆初年,由弘饮山房主人徐士元购得,并进行扩建改造,遂成前宅后园布局。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又将东园卖给了陈家。陈家有个外甥女沈云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刺绣皇后”沈寿。木渎镇利用修复后的弘饮山房东园办起了“沈寿纪念馆”,既增加了山塘街的旅游项目,也是对苏州传统刺绣技艺的发扬光大。沈寿故居大门与弘饮山房比肩而立,门头挂有一块由华人德先生题写的“沈寿故居”匾额。走进故居沈寿纪念馆,大厅正中立有一尊沈寿的汉白玉半身像,但见但眉清目秀,温文尔雅,胸前别着圆形勋章。身后屏风上挂着一块“懿旨嘉奖”横匾,上有题跋:钦賜四品商勋浙江举人余兆熊兴办实业,以资嘉奖。余兆熊,名觉,沈寿的丈夫。可见在封建社会,女人有最大的成……[详细]
天池山寂鉴寺
  寂鉴寺位于天池山坞,建筑环境十分优雅。元代所造三座石屋一座在寺内,称“西天寺”,山门外东石屋称“兜率宫”,与之对称的西石屋又称“极乐园”。据文献及碑刻记载,该三座石屋建于元至正十七年至二十三年(1357-1363年)间。寂鉴寺石殿、石屋的建筑处理既保留了梁式的式样,又具有元代的特点。“0屋”做法,十分罕见,是全国仅存的元代石构仿木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寂鉴寺以石殿与摩崖造像为主要内容,石殿、石屋、造像、道路之间不按一般寺庙对称的布局方法,布局较为自由。石屋内的造像依山崖凿成,其形式可说是受北魏以来石窟寺的影响,又不失是古代工匠“因地制宜,因材制用”的石刻造像作品成功之范例。石殿内顶部所构筑的藻井成组出现,层次丰富,色彩华美,其装饰与构图透露出浓厚的喇嘛教气息。石屋内的造像线条粗犷,气势逼人,是研究元代雕刻艺术史的珍贵的实物资料。我国古代石构建筑以塔、桥为多,完整的仿木构石殿屋……[详细]
同里务本堂
  务本堂(新填地124号)位于新填地东首,习称“叶家墙门”,始建于明末,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封通奉大夫、正三品封典”的叶仲甫重建。务本堂建筑保存较好,大体上一仍旧貌。坐北朝南,面街临河,前后共五进,占地约两千多平方米。一条深长的备弄,将几十间房厅隔为东、西两区。据传务本堂叶氏会看“风水”,此建筑群的形制,犹如一只朝南伏卧的仙鹤,居中而狭长的备弄谓之鹤颈,一进又一进的房厅即是鹤身。而备弄东西两区的建筑群,就是仙鹤的翅膀。最后为厨房和佣人住房,亦即鹤尾。东区,为门厅、轿厅、正厅、戏台、堂楼及前庭厢房。正厅北向建筑略朝后庭伸出部分,为看戏之用。该处是接待客人的关键所在,建制恢宏,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为全镇厅堂之冠。西区,为房水廊、旱船(船厅)、花厅、房厅、堂楼及厢房。其中船厅构筑颇富特色,别具匠心。因该宅房屋密集,建船厅以象征宅内绿水盈盈,似游江湖。船厅刻意仿效画舫,厅内分隔成五舱,舱之间全用雕花窗……[详细]
睢宁弥陀寺
  宗善禅寺又名羊山寺,座落在岠山峰顶(岠山原名峄阳山、葛峄山、羊山)地处江苏睢宁和邳州交界处.海拔213米,是苏北除连云港云台山之外的最高峰。康熙年间进士季运隆所辑的“八景”诗中有这样的描绘:峰独秀耸长空。据史料记载巨山古木蔽日,古时,山巅有寨,寨内有“泰山行宫”。宗禅寺的历史:公元193年,东汉丹阳人笮融任下邳相时,就在下邳城西南二里处的羊山上建浮屠寺。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可容三千余人。浮屠寺里建有佛塔,塔上有九个金盘(九面铜镜):八面朝八方,中间一面朝天,故名九镜塔。砖石建造的九镜塔为八角九级,各层均有飞檐翘角,塔身内外有佛雕480尊,饰以黄金锦衣。塔有148级台阶,盘旋而上至塔顶,为我国最早的宝塔.浮屠寺还曾因九镜塔而更名为“九镜禅寺”,至唐代贞观年间,九镜禅寺更名为释迦院,这便是羊山宗善禅寺的前身。九镜塔不幸在宋、金战火中毁没。明朝成化年间,宫中太监邳州人徐瑛,奉皇后懿旨,斥资……[详细]
历相成故居
  历相成故居在无锡市学前街。故居分三部分:中部为出使期间建造的“钦赐第”,前后共6进,依次为门造、轿厅、正厅、房厅,面阔均9间,两侧各有一条备弄。后进为楼房,方形转楼,面阔11间,加两侧厢为13间。最后为花园,园西北角有藏书楼。东部有花、戏台、庸间等。西部已毁,此居建筑时代较晚,但从规模上来看,在江苏少见。历相成故居,宅第布局原有左、中、右三条轴线。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六进,第一进是门厅,面阔9间,进深6架。明间为“六扇式”大门。大门外有高大的“八”字形照壁一座,正中镶嵌砖刻“鸿禧”二字;大门内原有“七星门”一座,门额之上悬镂花金边、蓝底金字“钦使第”竖匾一方。第二进至第四进,依次为轿厅、正厅和房厅,面阔均为9间,进深7至10架不等。各进的中间3间为主厅,东西各3间为旁厅。主、旁厅之间的庭柱及石鼓墩全部对剖,留有上下贯通之“伸缩缝”,屋顶盖瓦与木椽间置木板,板上铺麻丝拌灰泥,可防雨水渗漏,又……[详细]
太仓双凤寺
  双凤寺太仓市双凤镇204国道东侧,该寺始建于晋咸和六年(331年),由河南高僧支遁和尚集缘创建,初名双凤寺,宋祥符年间改称0寺,据传双凤镇名源自双凤寺。原来的双凤寺占地42亩,有正山门、二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东侧有元通殿、地藏殿、延寿堂、禅堂;西侧有藏经楼、罗汉堂、水月轩、荷花池、九曲桥、湖心亭等。双凤寺系苏南著名古刹,民间有该寺拥房1048间之说。1600多年来,双凤寺屡建屡毁,至民国初寺院存房寥寥,民国17年(1928年)太仓县教育局利用余房开设太仓县农村师范学校,1934年师范停办后开设小学校,1945年为扩建双凤小学,将房拆至双小,到1949年解放时,该地已成一片废墟。2002年春,社会各界与上海洪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经上级批准重建双凤寺。重建的双凤寺具有江南名刹气势,建筑格局既参考双凤寺原貌,又结合佛教寺庙的传统布局,充分体现佛教寺庙结构严谨和古色古香的艺术特……[详细]
苏州灵源古寺
  灵源寺位于东山碧螺峰下、太湖边的陆巷古村旁。据史料记载,梁天监元年由集善高僧始建,灵源寺因灵泉而得名,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原寺院规模宏大,占地百亩,僧舍千间,据说,灵源寺与杭州灵隐寺还是姐妹寺,闻名江浙沪。寺院元末被毁,明永乐十二年智昕禅师于废墟中诛茅寻楚,重兴灵源寺。历数二十六年至正统五年,高僧克勤住持续建,寺院规模及香火之盛大为当时东山之最。明宰相王鏊退隐还乡后,在寺院东南建之“可月堂”、“得月亭”等景物。以至清之民国十九年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先生题:“碧螺春晓”、旁建“碧螺春轩”,并书“灵源禅寺”四字石匾。历代文人对灵源寺情有独种,有诗为证。清孔贞明《入灵源寺》诗云:“古寺在境内,来生人外心。岚光雨余谈,树色门前阴。施食舞山鼠,经马川野禽。问春春已去,苔径石深深。”充分表达了当时山门古木参天,虬枝偃赛,老干纷披,荫蔚蔽日,山鼠野鹤有情,必亦时时前来凭吊。明文征明《宿灵源寺》……[详细]
岳飞衣冠冢及岳霖墓
  岳飞衣冠冢及岳霖墓,在宜兴市周铁镇彭干村庵前自然村。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身佃农,南宋抗金名将。建炎间任清远军节度使,任内力主抗金,屡立战功。南宋绍兴十二年以“莫须有”罪名冤死狱中。绍兴三十二年平反,追谥“武穆”,宁宗时被追封为鄂王。据史料记载,宋建炎年间,岳飞曾多次驻军宜兴,抗击金兵,剿平湖盗,深受地方百姓的爱戴。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抗金将领多年的艰苦奋战下,抗金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收复了被金军侵占的大片土地。正当岳飞等准备整饬军队,奋起反击,直捣金巢之际,以宋高宗赵构为首的投降派既担心将领功大势重,难以统制,又担心宋钦宗赵桓回来后自己必须退位,在内奸秦桧等人的鼓动下,下令各路军班师,接着又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为了向金国表示议和的决心,不久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岳飞被害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