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文物古迹介绍

恒源畅厂旧址
  恒源畅厂旧址位于常州市钟楼区三堡街141号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原常州第五毛纺织厂内),北临京杭大运河。现存有办公室、老厂房等民国时期建筑,占地面积346.375平方米。办公楼位于大门入口处,始建于1936年,抗日战争期间焚毁,1946年重建。建筑坐南朝北,面向运河,面阔五间,前后三进。总宽21米,总进深45米,西侧另有宽1.58米的廊檐,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98平方米。第一进砖木结构,二层,进深10.6米,檐高6.7米,脊高9.8米,每间宽3.8米,东为楼梯间,宽1.46米。此进整体为江南民居风格,两坡屋面,硬山式,西部装饰增加了罗马柱、门窗套等欧洲建筑元素,结构上使用“人”字形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第二、三进连为一体,砖混结构,单层,宽19.5米,进深18.5米,中有水泥柱支撑,原为车间。第一、二进间有天井,进深4.9米。老厂房位于办公楼东南侧,始建于1936年,原为毛纺……[详细]
界首护国寺
  界首护国寺位于高邮市界首镇石桥街东侧,清代为高邮八大名寺之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护国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三间小庙,是称关帝庙,后几经衰败,几经修葺。明代宦官魏忠贤专横跋扈,权倾朝野,此庙也一度改为魏公生祠,后随魏忠贤受诛,生祠又改为关帝庙。清代康熙年间,住持戒如和尚重修殿宇,现有“关对殿”石碑一块,刻有“康熙甲午年仲春月重修”字样,可资考证。乾隆九年,绅何湘宜因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而皈依佛门,拜高邮天王寺智慧和尚为师,法名广成,住持护国寺。广成和尚捐田200余亩作为庙产,实施农禅并重、站关募化,经营十多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建成庙房四进,共100余间,山门朝西,头进去天王殿,二进为关圣殿,三进为在雄宝殿,四进为法堂和方丈室,两个厢有禅堂、念佛堂、客堂,后苑广植松竹。其时寺庙颇具规模,殿宇巍峨,气象森严。广成和尚改寺庙为扩国寺,从此,该寺由多名高僧先后住持,他们信奉和践行着“将此深心奉尘……[详细]
苏中公学纪念园
  苏中公学纪念园位于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1944年2月, 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为基础,成立苏中公学。1944年4月,苏中公学在《苏中报》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简章上明确: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招收初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入学。学校设有政治、文化、军事、财政、民主等专业,学制半年。军事系只要求初中毕业,其它系需要高中毕业。这条消息使大批的热血青年大为动心,纷纷决定报考相关专业。1944年5月初,从苏中各地区分批来到苏公的学员,先后到达宝应县东北地区的曹甸安丰一带,苏中公学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各分区、县选送的干部;二是通过招生简章向社会上招收的学生;三是沦陷区地下党组织输送来的进步知识青年,其中也有地方党政干部、地下党员和一部分小学教师。学生中以苏南来的初中生为最多。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只考政治和语文,政治题目考的是民主……[详细]
南京杨廷宝故居
  南京杨廷宝故居 南京杨廷宝故居位于玄武区成贤街104号,是杨廷宝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 故居宅院占地面积约一干平方米。为永久纪念杨廷宝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杨廷宝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廷宝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人才,堪称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 院内嘉木成片,植有松树、椿树、枇杷树等,高大苍翠,浓荫如盖。还辟有数墒菜畦,绿叶油油,生机勃勃。墒头有一石栏水井。北院墙有一小型花房和一丛修篁,竹影扶疏,颇具诗韵。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房,现空置。循十余米冬青夹道的水泥路折北,即至建于院东北的故居建筑。故居主楼坐北朝南,为西式三开间二层楼房,砖混结构,木门窗,内楼梯,红色平瓦屋面,米色灰粉外墙,建筑面积164平方米。造型简洁,经济实用。一楼厅堂悬挂杨廷宝先生遗像,面含微笑……[详细]
苏州启园
  启园的园址原名叶家浜,是太湖边种稻养鱼的十余亩洼地。本世纪三十年代,东山人席启荪买进这块地,在临湖一边挖土,扩展到40余亩,耗资十万(当时币值),历时3年建成这座私家园林,所以又名席家花园。建园时,由著名画家蔡铣、范少云、朱竹云等参照明王鏊所建的“招隐园•静观楼”的意境进行设计,“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之苍翠”,寓意深邃尽得湖山之胜。园内主体建筑“镜湖厅”是位于山水层林之间的四面厅,为二层建筑,端庄雅致。厅的四面空旷,东面筑“五老峰”、“真竹假笋”,铺地用小石砌成图案,其间花木扶疏,有含笑、山茶、牡丹、桂花、红枫、腊梅、铁牙松,清幽悦目。特别月夜至此,更是媚人。园中复廊的隔壁辟图案各异的漏窗,隐约可见被隔断的园景,给人以遐想和游之不尽之感。复廊尽端及两侧缀以亭台,愈臻古朴雅逸。环绕大半个“镜湖厅”的宽广水池名“转湖”,池周以湖石砌成高低参差的驳岸,其上拟态假山小巧,不以奇……[详细]
南京愚园(胡家花园)
  “胡家花园”本名愚园,位于南京城西南隅胡家花园2号,前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宽约100米,由宅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整个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胜,是晚清金陵名园之一,号称“金陵狮子林”。其造型甚至可以与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相提并论,它的建筑价值也绝不逊色于“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胡家花园最早为明中山王徐达后裔徐傅的别业。后该园易主徽州商贾汪氏,再易主为吴用光。乾隆以后,该园逐渐败落。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代名人胡恩燮辞官归里,购下西园故址,光绪初年构筑愚园,建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无隐精舍、分荫轩、松颜馆、青山伴读之楼、觅句廊、依琴拜石之斋、镜里芙蓉、寄安、城市山林、集韵轩、延青阁、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馆、栖云阁、春睡轩、柳岸波光、课耕草堂、啸台、养俟山庄、在水一方、漱玉、小沧浪、竹坞、小山佳处、岸窝、憩亭、牧亭、西圃、梅崦、愚湖、鹿坪、界花桥、渡鹤桥……[详细]
宜兴卢忠肃公祠
  忠肃祠,在宜兴市宜城镇东珠巷东端,是为祭祀明末兵部尚书、抗清名将卢象升而建。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宜兴茗岭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大名知府、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兵部侍郎兼湖广巡抚、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三赐尚方宝剑。象升虽文士,但善骑射,娴战略,能治军。将兵平叛,屡立战功,任内力主抗清,反对议和。崇祯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在与清兵交战中,牺牲于河北巨鹿蒿水桥。崇祯十二年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赐祭葬,世袭锦衣卫千户。南明福王时追赠忠烈。忠肃祠原称卢公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钦赐卢象升忠肃,乃称忠肃祠。清咸丰四年(1854)遭兵燹,清同治九年(1870)邑绅及卢象升后裔募资重建。忠肃祠原有建筑面北座南,北濒长桥河,南接东珠巷,共有建筑二进20……[详细]
灵山祥符禅寺
  祥符禅寺位于江苏无锡市太湖马迹山秦履峰南麓之幽境。始建于唐,“昔人施荒邱,作寺灵山址”,历宋、明、清,几经增修,遂成规模,达“优钵花开西域种,浮屠法演上乘禅”之境。唐贞观年间(627年),马迹山里人杭恽官至右将军,归田后舍山建刹。在长安时,杭将军与唐僧玄奘交好。玄奘法师自天竺取经归来,见秦履峰南麓地形酷似西天之灵鹫,即呼为小灵山,命弟子窥基于此开法,为慈恩宗第一世。宋大中祥符年间(1009年),重修后改称“祥符禅院”。宣和四年开寺(1124年)。明洪武二年重修(1371年)。正统十年,赐大藏经一部(1447年)。嘉靖三十年,重修正殿(1553年)。隆庆五年,重修藏经殿(1583年)。万历元年,重建塔(1574年)。天启四年,建大悲殿(1626年)。清康熙丁未年(1669年),海阳苏子荆捐资重建,历时九年,于中丞请灵岩释洪储开临济宗法席,寺僧众多,香火鼎盛,期间皆有高僧主持。时称“神骏寺”。……[详细]
三庄汉墓群
  泗阳汉墓多,尤其三庄汉墓成群,传说有“七七四十九墩”,查实为47处。分布在橡树、三李、夫庙等村,南北长十数里,东面宽六七里,它们成5组分布,均以大墓为中心,大墓的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上世纪六十年代,田野考古调查,初步认为这些汉墓群大墓应为泗水国王的王陵,周围的土墩墓为贵族和-的陪葬墓,组成面积大、数量多的王陵区汉墓群。这些汉墓均有规律地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轴线上,其南端连接泗水国首邑遗址——城遗址。建国以来,南京博物院、华东文物工作队及各市县文物考古专家对江苏境内的汉墓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发掘了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扬州高邮神居山广陵王墓、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等在内的大量汉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基本弄清了楚和广陵等封国的汉墓型制、丧葬礼俗、文物内涵及文化面貌。但对泗水国,因文献记载简略,且此前末对其墓葬和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而知之甚少。 199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详细]
平望小九华寺
  小九华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莺脰湖畔,四周环水,只有一座伟岸挺拔的安德桥相连。过去在小九华寺对面还有一座美丽的暮虹桥做伴。红墙碧波、晨鼓暮钟、橹声梵音不绝于耳,不失为一块佛教宝地。 小九华寺面对莺湖,莺湖是杭嘉一带的名湖,它与嘉兴南湖、杭州西湖齐名。曾引来不少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如白居易、李白、杨万里、陆龟蒙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小红吹箫工唱歌”,就是在这一带留下的名句。《水浒传》、《醒世恒言》等名著都有此湖的记述。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原名东岳庙。小九华寺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85年)里人吴国忠偕僧通运募建后殿,奉祀幽冥教主(即地藏王菩萨,故俗称地藏殿),并铸炉于庭中。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国忠子昌运偕僧朗涵募建大士殿。乾隆四年(1738年)建关帝殿、刘公祠。乾隆五年(1740年)监院僧蕴山建山门、客堂、斋堂、厨房等。乾隆十年被毁。光绪四年(1878年)游方僧永缘、莲堂重建山门五间,光……[详细]
江浦文庙
  江浦文庙位于江浦县珠江镇东门大街,座落在县城东北隅的凤凰山下。文庙是供奉和祭祀“德配天地、道贯古今”,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的庙宇,因孔子曾被追封为文宣王遂得以称名。它与祭祀仁义至上的“忠义先贤”关云长的武庙相配而珠联璧合。据县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知县仇存仁自浦子口城迁建旷口山县治东。其中为大成殿,两翼为东西庑,左右为祭器库、为斋湢房。(大成殿)前为戟门,门右为乡贤祠。(戟门)前为棂星门、为屏门,左右栅栏一座,中为泮池,池南为照墙,墙南为天开楼。(大成殿)以东为门屏,(门屏)右为文明楼,(楼)后为明伦堂,(堂)东为日新斋、西为时习斋。(大成殿)最后为崇圣祠。”县志还罗列了这组建筑之东的一组县学建筑,于此可见洪武二十四年修建的江浦文庙这组建筑已是规制毕具。此种形制,后为清代所沿袭。清代文庙的一般格局为:由南向北依次有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江浦文庙,自明洪武二……[详细]
招贤禅寺
  招贤禅寺在六合区北20公里的风景秀丽的峨嵋山上,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56年)中,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明代,该寺香火很兴旺,慕名前来进香和观光的人很多。在明代和清代,该寺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修葺。清雍正(1723~1735年)年间僧人明昌法师对寺庙重新修建。并立修寺碑。为了保护该寺的自然环境,使山林不被砍伐,寺僧在道光二十七年(1846年)向当时的县衙门递上一个文本,受到六合县令的重视,于是在寺中立了一块“奉宪示”石碑,要求山民遵照执行碑文规定。至今该碑还嵌在大殿的北山墙内。  清光绪年间,该寺年久失修,破漏不堪。该寺僧人了缘、吾泉,带着由当地衙门开具的文书到高邮化缘,化到高邮一大户家时,-三日不进食,不睡觉,把木鱼敲个不停。主人派人问起何事,了缘说明情况后,主人因了缘持的不是仪征衙门的文书,不肯接见,并说了缘和尚是假和尚。了缘和尚一气之下,加之修寺心切,拿起一菜刀,砍断了……[详细]
353、曾赵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赵园
  曾园,原称虚廓园,俗称曾家花园。占地20多亩。这里原为明朝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钱岱筑“小辋川”园林的部分遗址,于清同治时为曾家所购置,由清光绪刑部郎中曾之撰(号君表)营建为家园。光绪九年(1883年)始建,至二十年落成,至今已有120多年。向为江南著名古典园林。曾之撰之子曾朴曾为清光绪时内阁中书,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其所著历史文学小说《孽海花》脍炙人口,鲁迅鉴为“结构工巧,文采斐然”,与《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行记》并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名闻海内外。曾朴并曾翻译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莫里哀等多部作品,盖使曾园名声大振。曾朴曾在园中度过他的少年和晚年。虚廓园的得名,源于《淮南子》的“天文训”篇,取自该文“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意指混沌初开,空虚寂静的一种清朗之气。而这里曾被称鉴为半城半野、半山半水,澄澈明朗,环境优美佳绝,含有灵秀之气。以“虚廓”为园……[详细]
徐州墓群
  徐州墓群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包括白集汉墓、茅村汉墓和拉犁山汉墓,是东汉时期徐州彭城国列侯、官吏和富户的墓葬。对于研究汉代国彭城国王侯、官吏和富户的葬制葬俗,乃至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徐州一处大型考古现场发掘出了一处西周墓葬群,在发现的32座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墓葬随葬品中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160枚“海贝”以及殉葬的牛马狗等动物就吸引了许多人对西周“有钱人”的好奇。在邳州市戴庄镇中运河山头大桥的骆马湖水资源控制中心工地上发现了52座东汉时期的墓葬,该墓群面积约500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清理完毕的有47座,据考古人员统计,此次工地现场共发现52座东汉时期墓穴,已出土银、铜、铁、石、陶、瓷等各种随葬品250多件,其中铜镜6枚,铁剑1把。该墓群分为三种墓室结构,分别是砖石墓结构、砖石混合墓结构和土坑墓结构。墓穴一般由墓道、墓门、墓室、耳室……[详细]
廖仲恺何香凝墓
  南京廖仲恺何香凝墓位于钟山南麓天堡城下,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以西,面临前湖,环境幽美,建筑雄伟。这座墓葬原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它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廖仲恺(1877-1925年),字恩煦,广东惠阳人,同盟会的骨干, 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故友。在中国0提出组织革命统一战线后,他协助孙中山改组-。孙中山逝世后,他坚持“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中央党部门前被刺遇难, 1926年6月,其灵柩由夫人何香凝女士运来南京,9月于此举行国葬。 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恺夫人,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拥护国共合作,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在廖仲恺先生遇难后,她继续团结-左派与右派进行斗争,1947年与李济深等筹组中国-革命委员会。解放后,她已近古稀之年, 仍担任国家重要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