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录古咀卧龙堂
  录古咀卧龙堂位于阳曲县黄寨镇录古咀村中部。据梁架题记,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时期建筑。院落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南北长35.3米,东西宽16.6米,占地面积约586平方米。中轴线上有戏台基址、献殿、卧龙殿,两侧有一、二进院东西配殿,东南隅有古井1口,一进院内散落石碑2通,柱础石若干。戏台遗址:位于中轴线最南端,已塌毁,现仅存压沿石可确定其位置。献 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室内有后人加设的辅柱支顶梁架,学校占用期间,对献殿外观进行了改造,在室内加设了吊顶,前后檐装修全部改制。卧龙殿:卧龙堂建于高约0.8米砖砌台基之上,前檐以压沿石收边,前檐明间设垂带踏跺。面阔三间,进深五椽,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明代遗构。装修部分现已被今人改制,移至前檐柱之间。前檐檐柱下置覆盆式柱础,柱身有收分,柱头抹刹明显。柱头施三踩单翘斗栱,补间两攒……[详细]
飞虹琉璃塔
  洪洞县城东北的霍山南麓,是霍泉的发源地。山上古柏苍翠,山下泉水潺潺,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七色琉璃塔,金碧辉煌,巍峨壮丽。这,就是中国乃至佛教诸国公认最美丽的佛塔“飞虹塔”。  飞虹塔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塔平面为八角形,13层,全塔高47米,屹立于太岳山麓,远处看去,巍巍壮观,正像民间传说:“广胜寺有个琉璃塔,离天只有丈七八。”  飞虹塔塔身用砖砌,外镶黄、绿、蓝三色琉璃的屋宇、神龛、斗拱、莲瓣、角柱及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把塔身装饰得绚丽多彩,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晕,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优美的名字――“飞虹塔”。  飞虹塔下有一寺院,就是著名的古迹――广胜寺。广胜寺历史悠久,现存建筑是一组元明时期的建筑群,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处。飞虹塔坐落在上寺院内。下寺院内有一奇碑,引人注目。碑文记述的是民国期间僧绅勾结盗卖佛殿壁画瑰宝之事。下……[详细]
神池明长城遗址
  明长城亦称“内长城、边墙”。明嘉靖十八年(1539)修筑。自龙泉镇龙元村入境,至烈堡乡野猪口出界,境内约40公里。龙泉镇项家沟村一带为石城,烈堡乡南寨村至野猪口系土城,余皆土石混筑。长城依山就势,起伏曲折,十分壮观,项家沟南北石城顶宽1.2米,高达4米。关峡口两端筑有城头墩台,尤为险峻。远观雄伟蜿蜒,近登劳霸气酣畅,-之感由然而生。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壤土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千米远的平吉堡取水,与壤土、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头道关向西6千米即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设有墩台,台11米见方,高约8米。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千米,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详细]
草庄头战斗遗址
  草庄头战斗遗址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草庄头村西300米的山梁上。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此构筑钢筋砖石据点,中有主碉,西有巷道并有住宅十余间,四周有若干小碉堡,面积约三千平方米。曾住日军一个小分队,伪军六十余人。凭借地势险要和筑起的碉堡,日军控制着草庄头一带和玉道川的大片地区,经常四处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草庄头一带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伪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决定拔除这个钉子。1943年3月起,清太徐游击四大队和周围民兵围困据点达6个月。9月18日,晋绥八分区副参谋长吕怀忠率领分区6团6连和清太徐游击大队以及周围各村民兵,由山后小路登上山冈,在内线伪军协助下,一枪未发就俘虏了草庄头据点内的全部伪军。接着,顺着地道插入日军主碉大院驻地,把睡梦中的日军重重包围。据点里的23名日军除一名逃跑外,全部被击毙,还缴获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7挺及其它军用、医药、生活物资若干,彻底摧毁了敌据点。草庄头……[详细]
385、三藏寺
三藏寺
  三藏寺,亦称大安寺。位于太原市北,阳曲县泥屯镇龙泉村,距太原市60公里,县城43公里,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创建年代无考(相传为唐代),现存有金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经幢一节。三藏寺背靠万寿山(亦称长寿山),面对龙泉河,牙牙山,由座西向东的正院和座北向南的偏院组成。现存殿堂六十三间,寮房二十五间,窑洞二十眼,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另外,还有塔地、园圃、山林等,游览面积可达10万平方米。正院为三重式四合院建筑,从山门进入,依次为过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为重新修复。前后辟门、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分列于过殿两旁,钟楼悬挂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铸造铁钟一口,院正中央立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三层八角石柱香台一座,上有覆莲顶石,柱身镌各式花卉,象征着吉祥如意,香台旁有高大的青松三株,柏树一株。 偏院位于大雄宝殿的北侧,东为奶奶殿,南为观音阁,西为地藏殿,北为水陆殿,殿内塑像基本……[详细]
槐荫两级小学
  槐荫两级小学,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中央。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时任阎锡山晋绥军骑兵总司令的槐荫村人赵承绶,为改善民办学条件而创办。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学校统一校服,定校规、设校训、聘名师,时称华北第一名校,培养出了李力安、程飞等我党优秀革命干部。校门内石狮一对。拾二十五阶台阶而上,学校设在三个自然平台上。第一平台,石券窑洞十六间教室,中设台阶进入第二平台,中三间石券门洞顶置石栏杆,正中匾书“槐荫学校”。第二平台有砖结构教室十三间,硬山灰瓦顶,中设门洞,左右尽间旁设小门,通往回廊。自第二平台拾七阶步入第三平台,正面是大礼堂,前设抱厦面宽五间,进深八间,歇山卷棚顶,斗栱三踩,平身科两朵,耍头龙形,礼堂内舞台前置栏杆,顶垂莲桌幕,顶部有天花板。礼堂左右各五间窑洞是宿舍,两侧是操场。礼堂左前方是文昌阁,筑在高平台之端,文昌阁基座南有石券窑三孔,东面五孔,基座高5米。文昌阁是……[详细]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境内,地处乡宁、襄汾、新绛三个县的中间地带,占地面积约5000㎡,主要建筑为抗日纪念碑、展览厅,其中展厅面积300㎡。2007年9月建成开馆,并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为周边30余万名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1941年12月,发生在山西省乡宁县的华灵庙之战,是晋绥军在抗战史上以少胜多、战绩卓著的一役,也是惨烈悲壮、可歌可泣的一役。战斗发生后,弘扬民族气节的《华灵庙之歌》在1942—1946年间唱响三晋。当时,日本侵略军为争夺粮道,集结重兵夜袭华灵庙,我军为守住阵地,在战斗紧要关头,组成了二十四人活炸弹队,每人身绑十枚手榴弹,跃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保住了阵地。为此,-中央在全军发出了嘉奖令。抗战胜利前夕,阎锡山亲自撰写碑文,为二十四壮士树起了石雕纪念碑。 几十年来,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华灵庙纪念碑因风雨浸蚀,已变得残破不堪。为了弘扬华灵庙……[详细]
怀覃会馆
  怀覃会馆时代:明、清地址:晋城市水陆院市场内怀覃会馆位于晋城市水陆院市场内,坐北朝南,一进院落。怀覃会馆占地面积1841平方米。东西长41.6米,南北宽44.2米。创建于清早期。现存中轴线上为献殿、正殿,两侧为耳楼、廊房,献殿前存石狮一对。大殿为面阔三间,进深七椽的悬山建筑,梁架采用八架前廊式结构。献殿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的歇山顶建筑,梁架结构采用七架无廊式。2019年10月7日,怀覃会馆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旌介遗址
  旌介遗址旌介遗址(第四批国保)时代:商地址: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绵山西坡,汾河东岸。西南距灵石县城约15公里。除商代文化遗址外,还分布有新石器、东周及汉代以后的文化堆积。1976年发现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觚、觥等铜器30余件。1985年1月,在村东取土场又发现两座商代墓和一座车马坑,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等。两座商代墓均为土坑竖穴墓,葬具有棺、椁。1号墓,一椁三棺,正中为男性墓室,仰身直肢,两侧各一具女性尸骨,均为侧身葬,面向墓主。2号墓,一椁二棺,男性墓主靠南,仰身直肢,女性靠北,侧身面向男性。两墓填土中都有殉人、殉狗、附葬牛腿。墓底有腰坑、殉狗。两墓出土有青铜器鼎、簋、尊、卣、觚、爵、羊头小刀铜器等140余件。玉器有鱼、燕、鸟、虎、璜等10余件。从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羊头青铜小刀等分析,此墓葬属于商代晚期北方青铜器石楼类型。且其中4……[详细]
冀南银行小寨旧址
  冀南银行旧址位于黎城县黄崖洞镇小寨村,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春天山花遍野,夏日云绕雾缠,秋天梨桃漫坡,冬季银装素裹。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武乡八路军总部旧址、左权麻田129师司令部旧址相邻。旧址原是当地开明人士延秋宝先生的祖宅,为清晚期民居建筑。现存有冀南银行总行旧址、总行政治部旧址、印钞厂旧址等,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旧址内设有冀南银行发展历史的基本陈列。它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根据地银行旧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背景链接1939年初,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了许多城市,控制了交通干线,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和疯狂的“扫荡”,致使冀南、太行根据地经济和财政遭到严重损害。为了冲破日军的经济-,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组建自己的金融机构——冀南银行,发行冀钞,以统一全区货币,保障供给,发展经济。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黎城县小寨村正式成立,高捷为第……[详细]
沁源烈士陵园
  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0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进入园门,两侧是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正面是屏风。屏风开左右两门,供行人通行,屏风后小广场北面是纪念堂,从纪念堂两侧大门入内,院中高耸着烈士亭。烈士亭坐落在9级台阶之上,呈方型,每面四柱通天。亭高三层。登阶入亭,居中是烈士纪念碑一通,四壁是-、安子文、刘开基等同志的题词。-同志的题词是“为抗日战争和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在烈士亭前左右两侧建有两座纪念亭。亭的台基低于烈士亭,为四柱四门方型结构。左边的叫“光荣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右边的叫“胜利亭”,是为纪念解放战争胜利的。在胜利亭和光荣亭前面正中处,还建有一座小巧的凉亭。顺着烈士亭内的穿堂往北,便进入……[详细]
竖石佛摩崖造像
  竖石佛村摩崖造像时代:宋地址:交城县北部山区岭底乡始凿年代不详,据清道光七年(1827年)碑刻记载约成于金元之际。石刻凿刻于一巨石之上,巨石呈金字塔形,坐西朝东,高7.3米,底部宽8.8米,厚2.7米。岩石东壁共有石窟65个,造像100余尊。时代最早石窟分三层布置,布局整齐、规范。这一时期的石窟,形制较大,最大者宽1.4米,高1.5米,进深1.2米,洞口呈方形,火焰门,具北魏、隋唐风格。洞窟内圆雕释迦牟尼佛及菩萨、金刚、力士等像百余尊。洞壁施墨彩云纹装饰,简洁抽象,似为后人增绘。岩面正中上端洞窟形制较大,雕饰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迎面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迦趺坐,高大肉髻,着双肩大衣,内有神祗支,衣纹呈“U”形雕饰,简略疏朗。阿难、迦叶合十侍立左右。左侧佛像结迦趺坐,右侧佛像垂足坐姿。洞口两侧有武士像站立。南向岩面凿刻有佛塔一座,高1.9米,石塔平座呈方形,塔身一层,方形塔门,酷似唐代以前之四门……[详细]
西周黎侯墓群
  西周黎侯墓群位于山西省太行山区上党盆地的黎城县。乾隆版的《山西志辑要》中记载,黎城属潞安府,同时还记载这里为古代的黎国。《尚书》载“西伯戡黎”古黎国即此。墓地东北方向的“东阳关”(古称壶口关)是山西通往古燕赵之要道。因盗掘严重,山西省文物局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06年1至9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长治市和黎城县文物管理部门参与组成考古队,对该墓地实施调查、勘探和抢救性发掘。经调查勘探发现,墓地面积约40亩,现已探明的墓葬中有带墓道的大型墓,中、小型墓均无墓道,墓葬之间看不出排列规律。所有的墓口均开口于扰土层下,其上的扰土中以及灰坑里出有春秋晚期的陶片。这次共发掘墓葬10座,其中大型墓葬2座、中型墓葬5座、小型墓葬3座。其中部分严重被盗,部分未遭盗扰。出土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千余件。其0土有数件带铭青铜器,是此次发掘的重大考古发现,证实了古代诸侯国确切故址所在,为研究我国商周历史提……[详细]
解州古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孕育了众多名人,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和闻名遐迩的蜀汉名将关羽都出生在这里。被誉为“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祀奉关羽的祠庙,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上乘之作,“前殿后寝”的宫廷式建制,为全国“关庙”所仅有。古镇的建筑主要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古镇街道和通道绿化工程,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其形象。一个有发展活力、文化品位的中国关公文化旅游胜地——解州镇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详细]
南高庄城址
  南高庄城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南高庄村上店南高庄城址占地11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现存东墙、西墙、北墙及护城壕、城垛等,北城门外现存瓮城,南城门西侧有“三和长屏”石匾,题记“万历二年岁在甲戌秋八月吉日”。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宽北窄,保存基本完整。周长约2000米,厚5米,高约10米。在东、西城墙依护城河夯筑,不甚规整,分别建有5个城垛,墙体日久风化变薄,有坍塌和人工洞口;南、北城墙上各建一城门,另有北瓮城尚存。北城门和南城门均系石砌墙基,砖砌门洞。北城门高6米,宽4米,进深13米;南城门高5.4米,宽3.8米,进深13.45米,西侧有“三和长屏”石匾,并有“万历二年岁在甲戌秋八月吉日”题记。东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城垛大部分保存;南城门两侧建有较多民房,对城址亦有破坏;北瓮城西墙部分坍塌;南瓮城已毁。古城在抵御外侵、防止战乱、屯兵防守等方面曾起到积极作用。城址地处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