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林州市旅游

林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盘阳村传统民居
  任村镇盘阳村地处豫晋冀三省公路交叉点上,北临漳河天堑,西依巍巍太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的辉煌历史。《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建后赵,曾设县于此。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城,周围二里,高一丈五尺。”当时,这里还是北宋王朝设置的“磻阳务”所在地,置监管及民工600人,每年二月至十月,采木于林虑山,经漳河水运至河北诸地。现存的盘阳古街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全长1华里,街道呈“L”形,代表性建筑有东券门、八角亭、灵泽殿、卢家大院、北券门等。如今,排列在古街两旁的几十座民居、店铺、厅堂、楼阁面貌依旧。加之千年磨就的光滑平坦的石板路映衬,行人至此,触景生情,昔日的繁华闹市便会浮现眼前。东券门位于盘阳村东头,券门高3.5米,宽3.4米,券洞长19.5米,全由青石垒砌。始建年代已经失考,现存建筑系明崇祯元年(1628年)重修。灵泽殿位于街道中段路北,建筑面积7……[详细]
林州兴国寺
  兴国寺在传说尧帝避暑宫的东面。现存雕龙碑三通,均高约丈余,属县级保护文物。几通碑文有这样的记载:“隆虑名寺虽多,而最上者惟四,姚社兴国其一焉”’“姚之南有寺曰兴国,山神庙在其东,庙下日泉出焉:避暑宫在其西,傍有石塔十余,错落屹立,如玉笋环列左右,·又有东岳祠,七佛塔诸院……”  明时兴国寺有钟楼一座,佛殿及其它房屋58间,上下两院,庙地129亩,且有铜佛一尊,高约1.5丈,在林州独一无二。  兴国寺创建年代已无可考,现存有“兴国院牒”碑一通,乃金大定年间立,文曰:“相州林虑县东姚村寺,主僧即窃状告,现主持本村佛堂一座,肆拾肆间,从来别无名额。今与小师定园同共纳钱二百贯文,承卖到‘兴国院’,名额壹道,乞书填给赐者。牒奉敕,可特敕‘兴国院’。牒至。准敕。故牒。大金四年六月……”还盖有尚书礼部之印。 所以,现在考证兴国寺的创建年代一般以此为准,有大定4年说,有大定23年说。大定是金世宗的年号,金……[详细]
双龙寺摩崖造像及双石塔
  双龙寺坐落于万宝山中心腹地。大殿前台阶左置一赑屃伸颈弓背负一石碑。碑文曰:林县邑北五十里柳泉一里北,有古刹双龙禅寺……不知建自何代……屋舍残废,僧徒廖落……有伽蓝、山神两祠,东西僧舍两座,南殿三楹……十亩土地,后人不得变卖。碑尾注明时间为,明崇祯八年。寺院中另一处碑文显示,嘉靖四十年间,曾有“善人”重修双龙寺。可推断寺院最晚建于明朝。在西厢房墙上镶一石碑,虽年代更久,但对“双龙”一词只字未提,碑上题为“创建黑水山神庙记”的文字讲述两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招抚使”大破数万贼众的故事,成碑时间为“大金兴定三载”。奇特的是,这方石碑下缘正中刻有一个十余厘米见方的图章,内容莫辨。看来“黑水山神庙”无疑创建于金朝,而其建庙缘起是金国军队与抗金义军之间的一场战斗。但“黑水山神庙”是双龙寺的前身吗,见不到确切文字,只是一个待解谜团。塔友风吹四野推测,黑水山神庙就是山脊上的山神庙,而不是双龙寺,这块……[详细]
林州昊天观
  昊天观位于安阳林州任村镇任村,当地人俗称“北庙”。院落呈平面长方形,占地面积1350平米,是一处供奉祭祀玉皇大帝的道教活动场所。昊天是中国神话中玉皇大帝的名字,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又名玉皇、玉帝、昊天金朔阙玉皇大帝,原为道教的四大天帝之一,后来成了受全民崇拜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天帝的崇拜,当时的古人认为风雷雨电、雹雪霜冻等自然现象,全是由天上的神仙操纵。这些神仙的最高统帅就是天帝(中国民间俗称老天爷)。于是,便产生了玉皇大帝的形象。在古人的心目中,要想过上安居乐业、风调雨顺的日子,就必须敬奉好天帝。昊天观之类的祭神场所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任村昊天观始建于明朝初期,具体年月现已失考。观内建筑创建时间有明有清年代不一。清道光十年(1830)大地震,多数殿堂倒塌,现存的戏楼、拜殿、玉皇殿三大主建筑皆为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戏楼位于昊天观的最前方。面阔三……[详细]
大缘禅师摩崖石塔
  林州洪谷山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位于三尊真容像支提龛碑及摩崖石塔组合东北约20米,一个面西的岩壁之上。摩崖石塔一组两座,北侧上首为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南侧则另有一座更大的摩崖石塔,并与大缘禅师石塔、题刻一起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缘禅师者,即洪谷寺开山始祖僧达,南北朝时期著名僧人,先为北魏孝文帝器重,后被梁武帝礼遇,北齐文宣帝亦特加礼重,命其在林虑山黄骅岭下建寺礼佛弘法,便是洪谷寺的前身。唐初圆寂于此,弟子们为其就地摩崖造塔,并在塔旁摩崖题记,记录下了大缘禅师的生平事迹。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开凿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距今已有1360多年历史,但依然保存完好。塔置于一个长方形龛内,高约一米左右。石塔为单层方塔,塔身正中开龛,内雕大缘禅师坐像,塔身龛上部为垂幔花纹装饰,上有歌姬舞乐形象。顶部四角祥云山花上翘,上置山花围护相轮宝珠塔刹,纹饰雕刻细腻精美。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南侧还开有一龛……[详细]
林州惠明寺
  惠明寺塔坐落在林县城北11公里的申村惠明寺内。建于明弘治十七年,高15.85米惠明寺塔为我省现存较大的石构喇嘛塔,历时六百余年却巍然屹立,在设计和建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研究价值。 河南安阳林州惠明寺位于林州市河顺镇申村社区。距河南安阳修定寺塔西南22.2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收门票和停车费。 林州惠明寺始建于北宋政和3年(1113年),历经宋、金、元、明、清,已有896年历史,据说该寺因古相州林虑县马店村人惠明法师(俗姓张)在金大定11年(1171年)改建并葬于此,故名惠明寺。 惠明寺中轴线现保留三处建筑,分别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大佛殿(供奉如来佛祖)、水陆殿(弥勒佛),均系明清建筑。据古碑石刻记载,由于多种原因,在金大定11年进行了重修;明天启进行了修缮;明崇祯9年进行了重修;清康熙45年进行了重修;清顺治4年对殿宇娄舍进行了装饰。 林州惠明寺天王殿东侧立有……[详细]
慈源寺
  慈源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横水镇马店村内,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据《重修林县志》记载:“慈源寺,县东南马店村南,唐贞观时(公元627—649)建。”宋、元、明、清时期曾数次修葺,现存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教堂、文昌阁、祖师殿等,是目前林州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99年被公布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源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佛教建筑,祖师殿、关公殿为道教建筑,文昌阁为儒教建筑,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明确起名为“三教堂”,这种情况在我国现存寺、观中非常罕见,是儒、道、佛三教在我国历史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最珍贵的证据,为研究我国的宗教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寺院建筑结构形式众多,既有庑殿顶,又有硬山、悬山结构,特别是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顶,保存有许多早期建筑的特点,其中没有推山的做法是国内现存明清庑殿建筑中很少见的。河南省古建所所长杜启明先生告诉记者,庑殿顶在古建级别中为……[详细]
黄华塔林
  黄华塔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西七公里处的城郊乡黄华村,座落在黄华谷觉仁院,分上下两处塔林。黄华神苑,即黄华山或黄华谷,位于林虑山主峰中段东侧。清乾隆十七年(1752)《林县志》载:“野老云,每岁晚秋黄花(多为野菊花,花与华音谐)满谷,故名。”这里人文景观众多,佛塔耸峙,史传为佛门道教圣地。觉仁院始建于隋代,规模宏大,古朴典雅,金碧辉煌。千年道观王母祠气势宏伟,玉皇殿巧夺天工。黄华塔林有两处,即下塔林和上塔林,两处共有和尚墓塔十六座,系元、明、清建造,型制分别为石构喇嘛式和幢式塔,数量居豫北之冠。下塔林位于觉仁院西,存石塔七座,有幢式,喇嘛式等造型。其中有元天历二年(1329)建造的 “第三代主持菊庵禅师墓塔”和碑记,介绍菊庵禅师生世及在佛教界功绩,还有“契此和尚石塔”。上塔林位于下塔林西三百余米处,即在王母祠北侧,这里存有喇嘛式,八角、六角的经幢式、球形、柱形石塔九座,从其造型分析,时……[详细]
阳台寺双石塔
  阳台寺双石塔 林州阳台寺坐落在林州市临淇镇岭后村东北,淇河边的一个土山包上。河中土山称之为台,台上朝南有寺,则阳台寺,而寺在之台必为阳台,这仅是翌新对阳台寺名由来的推测。由林州沿S228一路西南方向行进至合涧镇,然后按路标指示继续临淇方向,西南偏西方向至临淇,正西方向可到岭南村,岭南村北约两公里则为岭后村,全程约四十余公里,其实这里已经是林州、鹤壁、辉县三交界处了。林州阳台寺始建年代不详,历经战乱天灾,原有建筑早已无存,仅存唐代石塔两座,原寺中石碑赑屃一件,随着阳台寺双石塔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当地百姓又重修了阳台寺,新建山门、药师如来殿、关圣帝君殿、广生殿和龙王庙等建筑。新刻‘钟灵毓秀阳台寺’碑置于赑屃之上,碑文重载原石塔铭文:‘维大唐天宝九载(七五零年)岁次庚寅八月十八日,浮图主孟崇仙抽减净财,敬造石浮图七级,今将成就,上为开元圣神文武皇帝陛下郡守,又为七代……[详细]
林州文峰塔
  林州文峰塔位于河南省林州市龙湖·龙头山城市公园(又称龙凤山景区、龙头山),为平面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通高约20米。于清乾隆12年(1745)开始修建,经过一次续修,至道光17年(1837)完成。现在的文峰塔经解放后修葺后仍保持其原有建制,为平面六边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通高约20米。塔建在六边形石砌基础之上,上部为七层塔身。塔身一、三、五、七层向南、北设券门,其余各层则其它方向设门。由一层北侧塔门可进入塔室,原有木梯以登高远望,现已经封闭。每层三行砖砌檐口,顶部配有砖砌斗拱,结构简洁。仿起脊屋顶做法,上置葫芦型塔刹,现又后置避雷装置。文峰塔始建至今已近260个春秋,重修至今也已169年,在这160多年中,它经历了多次地震及暴风的考验,现在仍安然无恙地傲立在龙头山颠,它的存在是先人企盼林州教育腾飞的历史物证,更是研究我市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史料。1979年11月,此塔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11、红旗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旗渠
  1960年2月11日,为了彻底改变恶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十万林州儿女踏入了茫茫太行山中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他们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终于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修建红旗渠挖砌的土石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南国的广州一直连接到北国的哈尔滨。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建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在分水岭分为3条干渠,南去北往延伸到林州腹地。第一干渠长39.7公里,第二干渠长47.6公里,第三干渠长10.9公里。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详细]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洪谷山内一处谷地的北崖壁上,前临深涧有一处千佛洞石窟,充满神秘的力量。它是塔形龛窟,外部依崖砌筑为方塔形,是将佛教石窟中印度古塔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融为一体,这种继承北齐塔龛遗风的建制,在我国石窟中极为少见。这种方塔造型稳重大方,基石宽厚稳定,檐下叠涩三层,塔刹反叠涩十一层,向上逐层收敛呈现四角攒尖式顶。“这是研究北朝经隋到唐几代单层方塔演变发展的珍贵资料。”林州文管所副研究员张增午先生道。窟体洞口用青石砌墙,建拱券门,拱券门上嵌半圆形石块,雕有造像龛。洞内平面近似马蹄形,顶是斜坡,洞长2.35米,宽2.27米,高3米多,百余座佛像中,最大本尊大佛高近3米,最小的仅有20厘米左右。2013年5月,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申村冶铁遗址
  申村冶铁遗址,位于林州市河顺镇申村村东,年代为唐、宋、元时期。申村冶铁遗址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0.5公里。遗址的东半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季节河,河两岸的土崖高10余米,在西南崖的上部发现一个大型烧焦炭残炉,直径7米至8米,高2米至3米。炉南地面上铺着一层矿粉,焦炉的两边是炼铁的中心区,发现排列着横8行、纵9行的炉底多层,每个直径2米左右,厚0.4米至0.5米,3个一组,间距3米至4米。遗址内还发现唐代、宋代、元代陶瓷片及北宋铁钱,对研究宋代货币史、钱监、冶铸技术等提供了实物资料。申村冶铁遗址,是汉代在林县“置铁官”、“设钱监”与采铁、冶铁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1986年11月,申村冶铁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谷寺塔
  林州洪谷寺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合涧镇南庵沟村北洪谷山风景区内洪谷寺旧址。又名敕公禅师塔。公布为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洪谷寺塔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砖塔,高十五点四米。平面呈方形,第一、四层南面辟门,其余各层南面置假门。塔内中空,自下而上有收分。塔外为叠涩檐,呈抛物弧线形。顶部有宝瓶式塔刹。据记载,洪谷寺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至唐很是兴盛,后几经沧桑兴衰,寺院建筑早已无存,仅存一塔屹立在寺院遗址旁。从建筑造型上看洪谷寺塔方形密檐,具有典型唐塔特点。洪谷寺塔由于历史久远,历代多有重修或修缮。最近一次的修葺为1978年,由河南省政府拨款林县革委会主持完成。近年,人们又在塔西重修了洪谷寺大雄宝殿,并希望恢复古老洪谷寺院,与古塔重新相伴。……[详细]
天津院(石氏宅院)
  天津院(石氏宅院)位于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年代为1930年。天津院(石氏宅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一处被称为“转角楼”的民居,在短短四、五米的距离内,它就完成“三门相照”的布局,镶嵌式的门楼还作出繁复精美的造型,狭长的庭院四面两层楼房檐廊互通。这处“五裹四”的庭院,所有面积相加仅一亩左右。天津院(石氏宅院),当地老百姓又称“转花楼”“转角楼”,是目前豫北冀南很少见的一座两层回廊式四合院建筑。院内四座楼上下两层,皆有阳台走廊相通,走廊将四座单体楼房连成一体。而此院却是四楼共用一梯。楼梯安放在西一楼北头室内。全院的二楼,皆从此处上下进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