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焦作市旅游

焦作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时代:元地址:博爱县城南孝敬乡东王贺村汤帝庙大殿始建于何年已无可考,据现存碑记记载“相传建自鞑王”,原有大殿,拜殿,厢房,山门等。清康熙年又重修,50年代初被拆毁,现仅存大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灰筒瓦覆盖,斗拱有些腐朽,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大殿廊下现存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8年)重修碑记一通,记载了重修情况、李闯王曾驻扎过庙内以及蝗虫遮天蔽日侵食庄稼等情况。汤帝庙大殿是比较纯的……[详细]
  古羊肠坂道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北25公里处,从海拔630米的山腰盘旋到海拔800多米的山巅,坂道全长900多米,北接山西省晋城市宛城村,南达沁阳常平村,为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古羊肠坂原名“羊肠坡”,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故名。羊肠畈道周代已有,春秋时为赵国重要的军事通道,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游说赵国,回辕野王,曾过羊肠坡。汉建安十一年冬,曹操北征叛将-,路过此地,写下了描述军……[详细]
  沁阳圪当坡遗址(肖寺遗址)位于沁阳县西南20公里崇义乡肖寺村,村下全为遗址。1965年,河南省博物馆和沁阳县文化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整个遗址高出四周农田2--4米,文化层分四层。第一层:土色浅灰,出土有小口尖底瓶口沿、红陶黑彩网状纹盆、红陶红彩网状陶罐,夹砂灰陶瓮。第二层:土色浅灰,夹有红烧碎土块,出土有单唇小口尖底瓶和双唇小口尖底瓶、夹砂灰陶罐、鼎足等。第三层:土色灰褐,出土有葫芦口形尖底瓶……[详细]
  时代:清地址:博爱县金城乡东金城村老君庙座北向南,现存正殿面阔三间10米,进深二间6米,檐下有单采斗拱,均一斗二升,柱头普作,正间二赞,次间各一赞,卧方为通方。顶部覆有灰筒瓦,正垂有大吻,文革中打坏一部分,室内有两根柱子,柱头有驼峰,梁架有简单彩绘,正殿东西侧各有配房三间,殿前各有东西厢房三间,上均覆盖有灰筒瓦,大门东侧现存药王殿三间,殿前有卷棚三间,顶部均覆盖灰筒瓦,正垂脊有些毁坏,殿内现存康熙……[详细]
  平顶窑村传统民居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年代为清。平顶窑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是太行山深处一个山窝里不足百户的小村。从博爱县城出发,大约60公里,在枫林峡景区正门停车,需步行3.5公里。这里古树繁花,石屋错落。房屋大都平顶,不起屋脊,随高就低因地势而建,所以路边往往就是别人家的屋顶,因此出现了“出门便上房,人在屋顶走”的奇特现象。村里清一色的石屋错落有……[详细]
  阳邑庙大殿位于阳庙镇政府院内。现仅存大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覆顶,檐下置三重昂七踩斗栱,斗口为9公分,明次间置二攒平身科,梢间置一攒平身科,平身科上要头为雕刻龙头,象鼻昂嘴。室内在下金檩下方有木柱四根,柱头普柏木方上置重昂五踩斗栱,大木构架采用自然材质,皆有彩绘。大殿两侧现存碑记七通。大殿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有大清康熙十七年塑神碑志和大清乾隆重修碑志各一通。阳邑庙大殿室内艺术……[详细]
  原在沁阳县城西北20公里北范村兴福寺内,因寺已不存,1975年运至沁阳县博物馆内。经幢用青石雕刻,通高约4.10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 幢座下部为圆覆莲基座,上部为八角形座面,每角雕一兽头,口衔圆环,环垂丝绸结扎的长帛,每角之间用璎赂相连,其上有覆莲两层,下为帷幔。 幢身为八棱形,高1.43米,楷书阴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有“大唐开元十有八年”纪年,表明了雕刻年代。 幢顶形似塔刹,分七层……[详细]
  花地岗遗址位于沁阳县西南20公里崇义乡范村西,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50米,面积1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分4个时期。庙底沟类型或王湾一期:发现有红陶敛口钵、小口高领瓮、小口尖底瓶等,特别是鸡冠扳耳,特征明显。龙山文化期:发现的灰陶平底碗、篮纹、方格纹灰陶罐,都具有龙山文化晚期的特征。二里头类型:发现有陶罐和相似二里头二期文化的豆盘、浅腹平底盆、圆底盆等,其中花边口沿罐最富有时代特征。东……[详细]
  武陟普济寺位于武涉县城东17.5公里千村。始建年代无考,元至正年间重建,明及清康熙年间重修。寺院建筑现存有山门和菩萨殿两座。均为元末明初建筑风格。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悬山琉璃瓦顶,檐下为四铺作真昂斗拱,阑额与普柏枋断面呈凸字形。山门柱下为八瓣覆莲石柱础,其中一件为宋代遗物。整体建筑保持元代风格。菩萨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式灰瓦顶。梁架结构独特,驼峰与蜀柱同高,大梁及蜀柱后部错缝相接,梁架有云龙彩绘。柱……[详细]
  鸿门寺位于焦作市山阳区中星办事处寺河村以北,云台山中的九莲山下,鸿门寺地处山川俊秀、景色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它南望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滨,西面有王屋山、神农山、青天河、静影寺,北门是青龙峡、苍山,东面是大乘寺、云台山、西莲等。鸿门寺三面环山,正北面天然的山脉构成了一座吉祥大卧佛,千百年来福佑着这里勤劳勇敢的人民,鸿门寺,自然威仪、质朴厚重,没有刻意与奢华,在云台山景区的映照下,是大众修学、培福、……[详细]
  时代:清地址:博爱县博物馆藏品耕织图石刻共有20副画面,分别刻在四块长200厘米,宽30厘米的青石上,均系减地线刻,在画面的间隔部位,用卷云纹和花鸟图案填充。画面内容共分两组,排列自右向左。第一组共十幅图案,是反映稻子从种到收的整个过程。第二组共十幅图案,是反映棉花从播种到织成布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组:第一幅耕地。春天来到,一切充满着生机,种稻的季节即将来到。在画面的中央,一位农夫哈腰弓背……[详细]
  恩村玉帝庙位于恩村一街老村最北部,坐北向南,原有山门、钟鼓楼、戏楼、马王殿、东西厢房等明代建筑,现仅存玉皇殿、拜殿。村民俗称玉帝庙为天爷庙,称玉皇殿为大殿屋。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卷棚式灰筒瓦覆顶,殿前有长方形月台。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檐梁间彩绘精美。玉帝庙大殿是焦作市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对研究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宗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1982年,焦……[详细]
  海蟾宫位于修武县城东北五里源乡马坊村。原名“真清观”,相传五代燕王宰相刘海蟾看破红尘,弃官修道,马坊村的马坊泉即为刘海蟾的洗丹潭,因有金代邱处机所书“海蟾宫入道歌”而得名。现存的大殿座南朝北,当地人又叫“背南宫”,重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造型奇特,是研究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宫北曾有马坊泉,泉中有大量的石壳虫,鸭子吃后生的蛋,经过加工做成的松花蛋,去壳后呈现清晰的松柏枝、竹叶纹理,食之味道异常鲜美,被称……[详细]
  赵庄遗址位于武陟县西南30公里处的大封乡赵庄村南。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曾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西周战国文化。遗址西部主要为二里头文化区,出土有大量拟质灰陶细绳纹陶鬲、大口尊、平口瓮和骨针等。中部为仰韶文化区,曾出土有完整的泥质红陶瓮棺葬具和彩色陶罐、红陶瓮红陶鼎等。东部为龙山、旱商和东周文化区,出土有筒瓦、板瓦、空心砖等。1986年1月,公布为河……[详细]
  张昺墓明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北朱村村西张氏祖茔中张昺(公元1358-1399年),山西泽州府(今山西省晋城市)人,葬于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明代初期累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右侍郎、刑部侍郎、北平布政使等职,靖难之变中奉建文帝命监视、牵制藩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不幸被捕后威武不屈,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六月被明成祖朱棣杀害,《明史》有传。明仁宗朱高炽后为其平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