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位于水吼镇天柱村胜利组的林氏祠堂,始建于民国1924年,公元2005年至2007年由“十德堂”与“九牧堂”两支林氏后裔合资重新修葺。林氏祠堂内的檐口、梁架、栏杆、柱础、龙井等构件,其木雕、石雕工艺精湛,构思精巧,深受明清时期古建筑文化之影响,生动地反映出了成熟的徽派建筑的雕刻艺术。祠堂一进设有亭阁式全木结构的戏楼,并在两侧置副台与厢楼;二进为“九牧堂”厅堂,为祭祀、祈福活动场所。在一进与二进之间配……[详细]
  金寨县红25军、红28军军部旧址于2009年5月6日“立夏节、六霍起义”胜利80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全面展示红25军的辉煌历程。红28军旧址是以红28军建立、重建、再建为主线,突出红28军重建及其战斗过程。红25、28军合编旧址:位于金寨县汤汇乡豹迹岩村胡氏祠。胡氏祠1934年4月红25军和红28军顺利会师后,在这里完成了整编。后红军由徐海东等指挥,于19……[详细]
  五担岗遗址位于安徽马鞍山霍里镇丰收村,是当地文物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的。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紧邻著名的濮塘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地貌多样,古遗址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有典型南方气质,与当时的中原、江淮文化不同。五担岗遗址总面积10万平方米,村落里有多个功能区,发现了40多件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器物和一处墓葬,其中墓葬区约7000平方米。2002年,安徽……[详细]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位于金寨县花石乡白水河村汪家老屋。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原为当地汪姓老屋建于清晚期,坐西向东,青砖小瓦结构,四进五十余间。现存门楼,厅堂共九间。1938年6月,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由桃岭随新四军兵站迁此,书记彭康,组织委员先后有郑维孝,黄岩,刘顺元,喻平等,领导六安,寿县,太湖三个中心县委和舒芜特委工作。1939年2月,中共安徽省工委会撤销,成立中共鄂豫皖边区委员会书记郑位三……[详细]
  捻军会盟旧址  位于涡阳县西关“山西会馆”院内。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等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会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进行武装抗清起义。 捻军会盟旧址之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集资所建,整体建筑雄伟。大门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两进院落。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殿5间,砖木结构,上覆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详细]
  金柱塔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长江口的南岸,距县城2.5公里,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金柱塔砖石构成,通体高37米,底径9米,八角七层,各层檐口以砖仿斗拱,塔基由青石叠砌。塔体双筒结构,外筒为……[详细]
  小孙岗遗址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老胡村小孙岗村民组遗址为一不规则形台地,高出地表约有4米,东高西低,南侧因早年取土呈陡坡状,北呈缓坡状,面积达10000平方米。遗址上现为农田距淮河水道约有1000米。遗址地表散布有夹砂红陶锥状鼎足、夹砂红陶罐残片、泥质红陶器口沿等北辛至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残片及螺壳、蚌壳、少量的兽骨等。南侧剖面上距地表30厘米处,可见一处长约4米,厚20—40厘米的红烧土层。从采集的……[详细]
  义门清真寺位于涡阳县义门镇,大门朝东,是阿訇为回民讲经和主持教义的场所。占地3600平方米,创建于元朝初年,曾一度毁于战火,后又重修。现存礼拜大殿5间(正殿),重梁起架,明柱走廊,花格门窗,立于80公分高的崇台上,房屋高大宽敞明亮。南北讲堂各5间,北讲堂东端前有古皂夹树一株,树下有无字石碑一块,碑长2.5米,宽90厘米。前有大门两重,前大门两间,清代建筑,砖瓦结构,上覆灰色小瓦,龙纹脊饰。二道大门……[详细]
  黄山古观景亭,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亭阁集揽胜、休憩、避雨诸多功能于一体,更兼点缀景观效应,是景区观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据黄山旧志记载,黄山曾有历代亭阁40余处。以此推算,平均约1.5公里山路即建有一处亭阁。然时至今日,古亭阁多已湮没。现存完好年久之古亭多建于民国时期,尤以排云亭、立马亭、松谷亭及翼然亭最具代表性……[详细]
  长春社是古徽州仅存的社屋类公共建筑,该建筑是宋中兴年间迁建于此,明中期由罗震孙等人首创捐资,清代时修葺。长春社由门坦、五凤楼、大堂、祭殿四个部分组成,总面积1100平方米,时为古徽州之最,门首县挂着蓝底金字“长春大社”四个大字,原系苏东坡所书,可惜那匾在文革期间被毁,大门“五凤楼”上六只凤凰造型不一,翘首眺望,加之整体结构的别致活泼,观之令人耳目一新,欲不能;走进祭殿远观一片红梁、柱等均为红色,为……[详细]
  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安徽寿县寿春镇红星社区照壁巷1号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仿中式古建,重檐歇山顶,简瓦屋面,是目前安徽省省发现最早的砖混建筑。1924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出资兴建,是基督教徒聚集场所。1928年,皖北特派员来寿,在此召开了反对蒋介石叛变的革命大会。该建筑佐证了中共寿县一大会议的历程,传递了寿县党组织发展的历史信息。该建筑结构独特,是抬梁式建筑向豪式建筑过渡的标志物。……[详细]
  华家湖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化家湖行政村化楼村西约1000米。遗址位于湖心略偏东南,呈馒头状地势,分布面积约33000平方米。遗址中间有几座现代坟茔和一明代石碑。遗址表面随处可见陶片,鼎足,鬲足,石器残片及红烧土等。陶器有夹砂和泥质两种,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扁凿形鼎足较常见,石锛、石斧也有发现。该遗址保存较好,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为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遗址,……[详细]
  安庆谯楼有600多年的历史,历经4次修葺。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安庆就建有谯楼,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交战时被毁;明朝洪武元年重建,并将其作为知府衙署的望楼;乾隆年间,安徽布政使司由江宁移至安庆,谯楼又进行大规模修葺扩建,此后一直作为司署之所。目前保存的双檐楼阁谯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牵头修建的。到今年已经历139年的风……[详细]
  半山阁,乃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晚清教育家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藏书楼,坐落于桐城中学校园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曾在桐城中学学堂任教的日本教师早川东明参与设计。当代古建筑专家单七元、罗哲文、郑孝燮曾对其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大加赞赏,称颂它是“凝固的音乐”。 吴汝纶,字挚甫,一字挚父,清代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桐城派后期作家。同治四年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详细]
  南湖章氏宗祠位于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南湖村大章自然村。章氏宗祠始建于明初,现存建筑为清代,分为主祠和副祠,砖木结构。主祠建于康熙六年(1667年),副祠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主祠为三进三开间,面阔约16米,进深约32米。硬山式顶,马头墙。八字门楼,左右两侧各有一只抱鼓石。内分门厅、敦睦堂和享堂,有前、后天井。副祠略向内缩进,面阔约16.5米,进深约31米。前进为门庑,中进分开,两边为厢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