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龙川县旅游

龙川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所谓考棚,即贡院,也就是科举考试的地方,一般重要州府才设置。龙川考棚建于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它位于龙川县佗城镇西门,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砖木梁架结构,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佗城考棚现仅存考场两栋、办公场所及宅舍各一栋。据当地史料记载,位于龙川县佗城镇西门的龙川考棚,建于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迄今已有134年的历史。在全国可查考的204座学宫和14处考棚中,目前只有河北定州、广东……[详细]
  龙川学宫在龙川县佗城镇学前。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照壁、长廊、棂星门、泮池、拱桥、东西庑、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组成。由于年久失修,部分被毁坏。现存大成殿和明伦堂、尊经阁等。大成殿坐北朝南。面宽五间26.56米,进深四间24.40米,高18米。面积达440平方米。歇山顶,重檐四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屋架,檐下四周斗栱重叠出跳,梁柱上有凤、鸟、鱼、龙各式漆金雕刻,显得古朴大方。清嘉庆元年……[详细]
  龙川南越王庙在龙川县佗城中山街。何时建庙史书无载。庙内原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碑,因该碑早已被毁,无法查考。《龙川县志》载:“南越王庙在县署右本平冠祠,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知县臧琮重修,以前座祀越王,后座祀十贤,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知县胡一鸿改建大殿三楹,中塑越王像”。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现在面积352平方米,面阔3间12米、进深24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庙内后殿出一跳插栱……[详细]
  唐—宋龙川正相塔位于龙川县佗城镇塔西村小山丘上。本地人称“老塔”。因塔下古寺称“正相寺”,故以寺名名塔。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邑人徐琛偶拾塔的坠砖一块,砖上印有“开元三年”四个字,故又名为“开元塔”。传说是神仙一夜建成,因而又称“仙塔”。据砖铭推断该塔始建于唐开元三年(715年)。此塔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2米。塔阶梯为壁内折上式。各层塔身以砖砌出倚柱、角柱、阑额、斗拱等,以菱角牙砖……[详细]
  越王井位于位于佗城镇中山街光孝寺内,是秦县令赵佗故居的汲井。后赵佗为南越王,故曰“越王井”,又曰“万寿宫井”。随着历代王朝的兴废,饱经沧桑2000余载。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重修,邑贤昌明作有井记,勒之于石。尔后,历代作过多次修葺,并有井记。井为砖石结构,深40米。井口开有一直径0.6米的圆形口,井口高出地面0.7米。六角形的台面,以四块石板平铺而成,井膛用三层红色方石叠砌,叠石下用青砖铺至底……[详细]
  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广东省龙川县回龙镇的大塘肚村,一九二九年三月在此旧址成立“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领导边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旧址内,陈列了古柏同志铜像和《古柏同志讲课场景图》、“过好‘五关’”和执行“十条守则”两块石刻,悬挂了精心制作的《革命旗帜大塘红》、《山歌唱红“五兴龙”》、《建章立制廉为公》、《苏区干部好作风》、《中央关怀记心中》、《苏区革命建奇功》和《苏区精神世代颂》共计1……[详细]
  龙川新塔,也称胜利村塔,位于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胜利村,矗立在一个小山坡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新塔建设于明天启二年(1622)。为八角七级楼阁式,青砖砌成,每层有重檐,且设塔门。塔身底部有一面有一个大洞,可能是坍塌所至。塔身内部有两层,内层为空心直筒式,可能原有木构,顶部看到一些残存木料,摇摇欲坠;外层和内层之间设有螺旋式砖砌阶梯,可通到塔顶,但破坏严重。龙川新塔先後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坑子仔里遗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西南坑子里山。年代为商时期。1956年发现。其后多次复查。文化层厚0.6米。出土较多陶器和石器。陶器有折肩凹底罐、浅盘细把豆、杯、圈足鸡形壶、纺轮等,纹饰以方格纹为主,还有曲折纹、双线方格纹等。石器有梯形锛、有肩锛、镞、戈、环等。据考察,部分遗物似为墓葬所出。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塔位于田心镇塔峰村,宋代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仙塔”。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创建,明万历乙已(1605年)重修。至今已有885年历史。塔身铭文砖有“宣和二年庚子”字样,下塔为平面四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5米。塔外观黄灰色。花岗岩条石垫基,以上皆用砖砌。首层边长4.4米,西面辟一门可入塔腔,其余三面为假门。二层以上空心无梯,四面皆作假门。塔身外壁不设平座,不设斗栱,仅以棱角牙子砖与线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