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旅游

忻州市景点介绍

  阎锡山东山工事驼梁段,位于五台县门限石乡老保沟村东南5公里的南驼梁山(玫瑰驼)。东山工事,南起今陈家庄乡东峪口,北至今石咀乡李家峪,全长约90公里。 该工事为民国十八年(1929)阎锡山军与奉军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为了加强防守,由晋军第六军丰玉玺十二师及炮兵三个团占领阵地时所筑。驼梁段为该工事的一部分,建于南驼梁山鞍凹部垭口,居高下瞰河北省平山县、阜平县,总面积357平方米。工事全部为石券窑洞,上面……[详细]
  阳白红旗公社门楼,位于五台县阳白乡阳白村中。1958年阳白公社改称阳白红旗公社,当年建红旗门。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42平方米。红旗门是阳白村的南门,四柱,三门,左柱书写“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右柱书写“多快好省建设祖国”,顶上横写“红旗门”。两旁门写“高举”“红旗”,顶部是五角星。背面,左柱写“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右柱写“几年辛苦万年幸福”,两旁门顶写“为人”“在事”。红旗门旁砖券一个水闸门,四柱,……[详细]
  造产救国水池,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村西100米的龟山顶。为阎锡山西汇别墅“小杭州”之遗存,民国二十年(1931)建。水池长14米,宽10米,深2.6米。池中砖砌水泥抹面“造产救国”四个字。早年池中央建有八角亭,四条高架通道通向四边,现无存。……[详细]
  赵承绶旧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红大门巷1号。赵承绶(1891-1968)字印普,槐荫人。曾任阎锡山晋绥骑兵总司令,野战军总司令。1948年晋中战役被解放军俘获后归附,为解放山西做出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委他为水利部参事。旧居坐北向南,早年一进两院,现仅存前院,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35平方米。正房(原为过厅)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卷棚硬山顶,前设廊,当心间安门,两次间安窗。大门一间,深二椽,硬……[详细]
  张瑜旧居,位于五台县茹村乡南茹村赶牛坡堡子巷7号。张瑜(1883-1914),南茹村人。1904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太原起义时任太原敢死队队长,后被任命为山西北路军总司令兼第四标标统, 1913年任山西都督府参谋长、教导团长,1914年任十二混成旅旅长,同年因病去世,享年31岁。埋葬于南茹村南山脚下。旧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05平方米。正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出廊,硬山顶。石砌基座,当心间安……[详细]
  张隐元烈士碑,位于五台县耿镇耿镇村耿镇中学大门前右侧约15米处。碑高1.26米,宽0.63米,厚0.16米,占地面积0.33平方米。碑首呈圆形,石质。碑文书:“稳元同志千古”“抗日战争於一九四二年,张稳元同志在完成控敌任务期间,不幸被敌杀害。我村及屋腔沟全体群众闻而痛哀,树碑留念。公元一九五一年九月立。”……[详细]
  奎峰寺遗址,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安头村北300米的山坡上。东西长200米,南北宽70米,分布面积1.4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原寺已毁,仅存遗址,现存建筑均为1988年重建。地面现存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碑1通,清重修及功德碑9通,墓塔1座,清铁钟1口。1985年4月15年,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孟良寨址,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义兴寨村东南100米处,相传为宋代将领孟良驻兵处。现存有石砌墙体。墙体南北长350米,底宽4米,顶宽2米,残高1~2米。中部设圆形寨子,直径30米,东部另砌一道辅助石墙。总分布面积1.05万平方米。时代不详。……[详细]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由灵丘县境北上进入繁峙县,起点为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南3000米处,经过横涧乡平型关,止点为大营镇团城口村西北2000米处,向北进入浑源县境。海拔1100~17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7段,全长约3.8万米,沿线存关2座,堡11座,敌台79座,烽火台33座,碑竭6通。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等记载,此段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20……[详细]
  平型关堡,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平面呈矩形,周长1050,米,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保存情况一般,此堡设有三门,即东门、南门、北门。东门已全部损毁。南门现存底部情况:宽2.5米,高3.4米,进深5.6米,现存城楼残高5.1米,建筑情况不明。此堡南北门外均有翁城,南门瓮城已毁,北门瓮城保存较好,门板尚在,瓮城开东门,为一进二券式。属明代遗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铁家会遗址,位于繁峙县杏园乡铁家会村和南关村之间的滹沱河南岸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南高北低,呈缓坡状,东西横跨2条季节河及3条小冲沟,南北跨砂高公路和京原铁路。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400米,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宽1.8米,深1.6米,圜底。采集有泥质素面红陶片、夹砂绳纹灰陶片和泥质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时代韶文化时期的钵;夏代的鬲、罐;汉代的豆。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详细]
  瓦磁地遗址,位于繁峙县下茹越乡瓦磁地村东50米的滹沱河北岸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北高南低,呈缓坡状。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分布面积4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口宽1.2米,深0.8米,圜底。采集有夹砂绳纹灰陶片泥质素面灰陶片,可辨器形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鬲和战国时期的豆。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遗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详细]
  下双井遗址,位于繁峙县集义庄乡下双井村东南500米处。遗址所处地形被双井河分为东西两部分,北高南低,呈阶梯状。河西岸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分布面积6万平方米;河东岸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300米,分布面积18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敞口灰坑,宽1.5米,深0.5米,圜底。采集有夹砂绳纹灰陶片。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遗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下永兴遗址,位于繁峙县集义庄乡下永兴村北20米的滹沱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遗址所处地形北高南底,呈缓坡状。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分布面积1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文化层和灰坑,文化层厚0.5~1米;灰坑口宽1.2米,深0.6米,圜底。采集有夹砂、泥质绳纹灰陶片,可辨器形有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鬲。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和战国时期的遗址。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详细]
  小砂东南遗址,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小砂村东南400米处。遗址所处地形为滹沱河南岸二级台地,南高北底,呈缓坡状。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分布面积20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红陶片以及少量泥质彩陶片,可辨器形有钵。依据采集物判断,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遗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