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景点介绍

  导 游: 藏经殿在钟楼东南侧,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内存自宋朝以来历代皇帝御赐的各种经书,加上本寺刻印的经书共20346册,放在十二个大橱内;其中有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御赐的经书《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书本藏》、《日本叙藏》 以及御笔《药师经》等几千部。 介 绍: 这里还存有用血书写的经书557册。这是涌泉寺“三宝”之一。这些血经系清光绪年间,华能和尚刺臂血,由信士王谷楷书“大乘般若波……[详细]
  大雄宝殿是涌泉寺的核心。殿中间有三尊释迦牟尼塑像称为“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佛,塑于明朝天启元年。佛像造形细腻,慈眉善目,十分传神,身披唐代服装,金碧辉煌。殿内两尊1米多高的铜铸小仙童,头上打双结,两颊留酒窝,一手抱仙桃,一手扛荷花,神态天真,是本世纪初福州铜绿艺术杰作。在三世佛的背面,有清康熙年间铁铸的三圣像,外表贴金,每尊重2300斤。这三尊观世音塑像形态优雅、做工精细,反映了当时高超……[详细]
  故居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间,为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所购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终。故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宽广,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见,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房屋坐北朝南,毗邻三座,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详细]
  达摩十八景位于鼓山涌泉寺之西,又称“十八洞景”。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十八景,刻于达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达摩面壁、南极升天、山猿守峡、仙人巨迹、福寿泉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艇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八仙岩洞、千佛梵宫。交通公交7、949、960、957、808、815路可以到达。邻近景点鼓山摩崖石刻登山古……[详细]
  这是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廨院登上2000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第一亭:“东际亭”。过廨院即是东际桥,桥上过亭就开始登山。上99级石阶至“仰止亭”(已废)。第二亭:“石门亭”,古名“听涛观瀑亭”。距第一亭367级台阶。溪水淙淙不绝于耳。第三亭:“乘云亭”,与前亭之间有271级,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详细]
  道山亭是程师孟所建,并约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面貌、风土民俗。道山亭旁有篆刻“天章台”。元朝萨都刺曾在此吟成《天章台上晚酌》一诗。道山亭之东有两块奇石。邻近景点乌山先薯亭乌塔乌石山又名道山,是福州地标“三山二塔”之一,高度为三山之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所作的《道山亭记》中的道山,指的便是这里。这里林木参天、风景幽深,自唐代时期就已是游览胜地。道山亭……[详细]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宫得名,是当今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平方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详细]
  三坊七巷之一。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晋永嘉年间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唐代黄璞返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灭炬而过”。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黄巷的标志性建筑是“小黄楼”。相传黄璞少时攻读的祖居旧屋,就在小黄楼附近。林则徐师兄、官至江苏巡……[详细]
  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其中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来历:这是一条名字最为玄乎的巷。语音拗口且不说,巷名由来便有多种版本。据说在未有巷名之前,这里叫“魁辅里”。相传,家住吉庇巷的一个穷秀才,叫郑性之,因家境贫寒。有一年,又到寒冬腊月祭灶的时候,家里没有钱买祭品。……[详细]
  汉语中不少普通的词,一旦被官场援用,便顿时贵气起来。比如行走一词,郎官巷竟因摊上个不小的官衔而让人须仰视才是。能在御前、殿前行走,简直就是皇帝贴身近臣,谁敢怠慢?于是供他们出入的路线大都修了廊道,覆以庑檐,好生伺候着。在廊上行走的侍从、执勤的侍卫等辈,因与廊有关,干脆以侍廊相称,再雅一点就叫侍郎了。郎中、员外郎之属,大概也因缘同类罢。处江湖之远者,常怀忧君之心,更多的却只望得天子垂顾宣为郎官,而出……[详细]
  严复墓位于福州市郊盖山镇阳岐村鳌头山。清宣统二年(1910年),严复生前亲自择地营造,内葬有严复妻王氏。东北向,风字形,土石结构,五层墓埕,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环以围墙。墓前石墙护卫墙中洞开二门,门上覆以石构歇山顶,沿门可拾阶而上至封顶。第三层墓埕中立一石横屏,屏上阴刻“惟适之安”4字楷书。封土形如覆釜,封土前竖一青石墓碑,碑面楷书:“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墓柱为瓜顶龙柱,飞龙盘柱。墓柱两……[详细]
  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通杨桥而改名,现扩建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觉民故居,也是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候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在林觉民故居附近有座双抛桥,传说古时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不得如愿,双双投河殉情,故名“双抛”。乾隆二年重建此桥。福州在旧城改造中决定拓建杨桥路,按照截弯取直的方案,“双抛桥”必须拆掉。为了保护这个历史古迹,市政府要求建设……[详细]
  于山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附近。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又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山高58.6米。山上有大士殿、定光塔、戚公祠以及摩崖石刻等诸景。戚公祠位于定光塔寺东,专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相传戚继光当年率兵在福建抗倭,连打了三次大胜仗,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庆功。后人在此建戚公祠。现祠为1918年重建。祠正厅塑戚公坐像,……[详细]
  护国禅院之后的状元峰,相传因宋状元陈诚之在此读书而得名。附近有许多摩崖石刻,石刻被古榕树根奇妙地包围着,形成椭园型的大镜面。附近有六鳌古迹: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详细]
  介 绍 钟楼上的巨钟,重两吨,是清康熙三十五年由金、银、铜,铁、锡五金铸成,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6372字。撞钟僧每撞一下钟,要念108遍佛。奇怪的是该寺不打五更钟。相传此为龙潭,寺僧向龙借地建寺, 言称五更即还。建成后,第一次打五更钟,就风雨大作,殿角崩塌,只好用御赐经镇住。自此不打五更钟。鼓楼上有两整张牛皮蒙制的巨鼓。福建福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