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旅游

苏州市景点介绍

  位于吴江市七都镇庙港社区陆港村,跨倪家港。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13.5米,中宽2米,堍宽2.4米,矢高2.7米,跨径3.8米。拱券、石级、桥面为花岗石,余为青石。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利济桥现已不通行,因年久失修,桥上杂树丛生,桥面略有残损。……[详细]
  位于吴江市七都镇吴越村双荡兜,跨双荡港。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单孔桥,东西走向。全长17.95米,宽1.74米,孔高3.5米,跨径5.5米。桥面由两块巨大浑厚的花岗石铺就,金刚墙为青石,余为花岗石构筑。两端金刚墙下方各有一方形泄水孔,洪涝时可加大泄水流量,并减轻流水对桥的冲击力度。西桥台及桥面保存完好,东桥台南侧生出一树,上部石级……[详细]
  大善桥位于吴江市桃源镇宅里桥村阳桥港,跨阳和桥港。始建无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梁式五孔桥,东西走向。全长32.2米,宽2.2米,跨径24.9米,中孔高3.5米,中孔跨径5.8米。中孔排柱题刻“清光绪二十一年里人重建”、“里人募资公姓公助”、“王万国助排柱一根”等字样。桥身两侧各有一副楹联。南向楹联:“杨柳岸通津,远达双溪迎鹤舫,桃水……[详细]
  东林桥位于吴江市平望镇区溪港村,跨韭溪。始建无考,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清顺治三年(1646)两度重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11.72米,宽2.1米,矢高2.25米,跨径4.3米。东、西堍台阶均13级。桥身两侧都镌刻楹联。南侧楹联为“浩渺波光涵笠泽,参差帆影接莺湖”。东林桥堍是当年溪港老街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详细]
  思范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太平街西栅,相传为纪念范蠡而建,故名思范。初建无考,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道士姬玉衡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里人龚振龙、陈士元、陈德魁、张宿五再建,同治五年(1866)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跨荻塘市河。桥长35.4米,顶宽4.9米,堍宽4.8米,跨度为10.3米,矢高5米。思范桥两侧各有楹联一副,东向为:禹迹媲宏模,望里东西双月……[详细]
  又名少年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贯桥村,连接杨家浜和南房村。初建无考,清宣统三年(1911)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三孔石桥,东西走向。全长28.2米,中宽1.7米,堍宽1.7米,中孔高4.4米,中孔跨径5.7米,两次孔跨径均4.45米。桥主要构件为花岗石及青石。中孔两柱墩分别用长4.5米、宽0.55米、厚0.3米三块条石竖立组成。柱顶冒枕石长2.7米、宽0.5米、厚0.……[详细]
  梅家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兴华村,跨梅家港,桥南为施家湾,桥北为梅家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造。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梁式三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24.3米,中宽1.65米,堍宽1.7米,中孔孔高4米,中孔跨径5.9米,两次孔跨径均3.15米。中孔两柱墩分别用长4米,宽0.55米,厚0.3米三块条石竖立组成。柱顶冒枕石长2.65米,宽0.5米,厚0.3米。中孔桥面两侧……[详细]
  双塔桥位于吴江震泽镇贯桥村(原八都镇北长村)和七都镇李家港村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水洲东西各建一拱形三孔桥,名叫双石桥。后在两桥堍镇以石塔,故名“双塔桥”。明万历七年(1579)由浙江南浔董份修缮,后两桥俱圮。清雍正七年(1729),里人盛宣令、邱美中募捐重建,东侧的那一座仍为拱形三孔,西侧的那一座则改作了梁式。现存之桥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花岗石拱形三孔,……[详细]
  位于吴江震泽镇藕河街虹桥弄西,跨通泰河。始建无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民国8年(1919),震泽市镇当局在虹桥东堍近处增建一亭,名之为“小垂虹亭”,以增光添色,其前抱柱楹联:“远望洞庭山色水光成画本,近邻塔影花香鸟语尽诗情。”民国24年6月(1935),因新开頔塘转道河(新开河),将虹桥拆除移建于思古墩。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单孔……[详细]
  俗称香火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八都社区龙降桥村十都里。南宋(1127~1279)始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建,后期曾多次修缮。1986年7月1日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梁式三孔石桥,东西走向。全长16.1米,中宽2.09米,堍宽2.55米,中孔高3.66米,中孔跨径4.66米,两次孔跨径分别为2.8米、2.76米。中孔两柱墩分别用长4.26米、宽0.7米、厚0.3米三块条石竖立而成。柱顶分别……[详细]
  又名廊带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龙降桥村,连接贺家浜与廊家港。始建无考,清嘉庆十六年(1811)、宣统元年(1909)分别重建。梁式三孔桥,东西走向。全长20.4米,宽1.6米,中孔高3.4米,中孔跨径5.2米,两次孔跨径均为3.8米。中孔两桥墩柱分别用宽0.5米、厚0.3米、长4米,三块条石竖立在水中基础上。柱顶横卧枕石一块,宽0.5米、厚0.3米、长2.6米组成桥墩柱。中孔桥面用三块长5.5米、宽……[详细]
  位于吴江市盛泽镇东白漾口(此漾一作东白洋,又名菱叶渡)。明崇祯十四年(1641),里人仲时英、归语先、汤三聘、史勤、王士龙始建。清雍正九年(1731),里人郑禹甸、陈舜玉、叶殿文、宋郁照等募资重建。1986年7月1日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政府对桥进行整修。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46.94米,中宽4.25米,堍宽5.45米。中孔较大,矢高5.39米,跨径10.7米,便于舟船通行……[详细]
  位于吴江市盛泽镇黄家溪村,跨黄家溪市河。明崇祯五年(1632)始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86年7月1日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花岗石梁式三孔桥,南北走向。全长20米,中宽2.4米,堍宽3.75米,中孔高3.95米,跨径5.05米。金刚墙多由花岗石构筑,杂有青石,北桥台有一石级为武康石,余为花岗石。泰安桥在吴江市两百多座古桥不算是出众的,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丝绸业是吴江的传统产业,“……[详细]
  又名莲花桥、人民桥,位于吴江市盛泽镇坛丘社区原坛丘老街“火通街”西首,跨坛丘港。元延佑四年(1317)始建,名莲云桥。清雍正元年(1723)修建,易名莲花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重建,翌年告竣,复原名。民国17年(1928)增建栏石,望柱东西两侧栏石下用大青石筑砌。“文革-”期间曾改名“人民桥”,并在桥顶南北两侧刻“人民桥”三字。“文革-”后恢复原名,但“人民桥”三字还保留在桥上。1984年……[详细]
  亭子桥又名望恩桥,位于吴江市黎里镇北栅,跨南北向市河北段的梨花街和西新街。明嘉靖五年(1526年),道士王光曙始建,旧时桥上有两亭,故名亭子桥。明隆庆五年(1571年),里人周善、同邑吴邦相等修缮。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里人陈世华重修。清咸丰二年(1852年),里人公捐重建。1983年,黎里镇人民政府维修。2005年1月,与黎里市河驳岸及其他古桥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