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景点介绍

  尖子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宝山乡建角村,时代为唐至宋。尖子山在大足县城西南24公里的宝山乡。石窟开凿于尖子山中部一块独立巨型岩石上,发现于1987年7月,由于刻有初唐“永徽”纪年题铭,被认为是目前川东最早的初唐佛教遗迹,它的出现,不仅把大足石刻的上限年代提前了240年左右,而且突破了川东南石窟的纪年造像史。尖子山摩崖造像崖面高8米,宽11.8米,面东开9龛,大部分残缺不全,以1、3、4、7号保存较为……[详细]
  临江岩摩崖造像位于忠县忠州镇人民路281号,时代为唐。造像的人物较多,排列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保存完好。造像分布在宽5米、高2.5米的临江岩壁上,坐东朝西,共5龛,各类人物33尊,文字题记一则。石崖为中生代的侏罗系石英砂岩,石质坚硬,抗侵蚀度较强、岩壁上有多处建筑隼眼,排列有序,根据隼眼排列和大小,可以看出临江岩原有依岩的人字坡木构建筑遮蔽,造像方向260度,海拔高程185米。临江岩造像……[详细]
  灰千岩崖画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洪洞村东,时代为汉以前。四面山具有悠久的人类历史文化遗迹,敦煌有莫高窟,重庆有大足石刻等古代石刻艺术鼎盛时期的杰作,在四面山,虽无这些石刻艺术的巅峰杰作,却有一块历史文化价值丝毫不逊于这些石刻杰作的灰千岩摩崖壁画。灰千岩摩崖壁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是原始巴人劳动、生活和文化的结晶,不但填补了巴渝地区摩岩壁画的空白,还把重庆原始巴人的历史及巴蜀文化……[详细]
  何氏百岁坊位于璧山县青杠乡,时代为清。何氏百岁坊座落在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安乐村,原成渝古道上,座东北朝西南。是一座有168年历史的精美石牌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间,系纪念奉直大夫周绍熙之妻何氏百岁而建,保存完整。对于研究清代石刻艺术及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依据,被誉为“重庆市清代石质建筑的代表作”,是重庆市1992年首批确定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2002年璧山区立文物保护碑。何氏百岁坊……[详细]
  觉林寺报恩塔位于南岸区下浩觉林寺街95号,时代为清。渝州名塔——报恩塔矗立于主城区南岸的涂山之麓,兴建于清乾隆22年,竣工于38年,历时16年。塔高七层,砖石垒砌,巍峨入云。从下到上,逐层收拢缩小,层周有外突觚棱翘角,塔内构筑盘旋而上的石阶,可达塔顶,每层镌刻佛像,洞开小窗,可以纵目远眺,山川秀色,鳞次屋宇,尽收眼底。2000年,觉林寺报恩塔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塔子山文峰塔位于江北区寸滩,时代为清。塔子山文峰塔,别名白塔,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溉澜溪长江边的塔子山上,砖石结构,七级楼阁式,塔高26.64米,修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据文峰塔石壁上《重修文峰塔记》记载,塔子山文峰塔是在数百年前的废塔基上重新修建。从古至今,塔子山文峰塔在重庆风光景点上一直占有一定位置。《江北厅志》、《江北县志稿》均将其列为“渝州一景”的“文笔摩霄”之名。以前,行船走水的船……[详细]
  黄桷垭文峰塔位于南岸区黄桷垭镇文峰山,时代为清。2000年,黄桷垭文峰塔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川文峰塔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南津街,时代为清。重庆市合川区文峰塔位于合川城区南津街街道,因塔身呈灰白色,俗称白塔。据《合州志》及塔内题刻记载,文峰塔又名振兴塔,由合州知州董淳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共9层。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层,共为13层,通高62.2米。文峰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砌砖结构,底层内空直径4米多,顶层内空直径不足2米。塔呈锥体状,塔心为实体锥柱。……[详细]
  涂山寺位于南岸区黄桷垭镇真武山15号,时代为清。涂山寺坐落在重庆市南岸区涂山之上,是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内古代供有尊武祖师,因此又称为尊武寺。涂山寺庙龄悠久,年代悠久已不可考。据查,西汉年间为禹王祠、涂后祠、庙宇供奉大禹与涂后的塑像。唐时,任忠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曾写有《涂山寺独游》一诗,可见当时此寺已易名为涂山寺。涂山寺中现有殿宇8重,房间100间,占地1万多平方米。主殿之内即供有释迦牟尼像,……[详细]
  巴南彭氏民居位于巴南区南泉镇白鹤林村,时代为清。“彭氏民居”位于重庆巴南区南温泉,它同时俗称“彭氏庄院”或“彭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迄今186年历史。四面由5至7米高的围墙环抱,构成履合四廊式四合庭院。院内有一百多年的桂花树(金桂、银桂)3株,国家二级保护黄桷古树2株。庭院楼厅廊廓,雕梁画栋,保存十分完好。彭氏祖籍江西,明正统十三年科状元,继有史部尚书,四川布政史司。彭氏宗……[详细]
  江津利济桥位于江津市朱杨镇茨坝街,时代为清。在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境内板桥场,有一座历经180余年风雨的古桥——利济桥,又名“万古桥”,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板桥”。此桥横跨溶溪河上,完全用石头建成。利济桥桥形雄伟壮观,桥面雕栏玉砌,堪称一大奇观。利济桥于清朝乾隆末年由乡人募谷筹资修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竣工落成。桥长84米,宽8.8米,高13.2米,闻名于江津、永川二区,是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之一……[详细]
  璧山大成殿位于璧山县璧城镇,时代为清。璧山文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是重庆市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文庙建筑群,也是我市境内至今保存较好、档次较高、规模较大的文庙建筑群。文庙毗邻璧山县委县政府,在县城最大的城市广场大成广场旁边。大门进去正对的是大成殿,大成殿依山而建,气势恢弘,大成殿作为璧山文庙的主体建筑,建于明代,历史上是祭奠孔子的地方,采用如意式斗拱,结构巧妙,风格独特。大成殿内每周……[详细]
  通远门及城墙位于渝中区七星岗金汤街段,时代为明、清。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基址为三国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蜀都护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墙和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蒙古铁骑修筑的石基构造墙。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戴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石砌城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动荡,通远门城墙在风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见证着重庆城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远门那座小门洞历来是重庆城通往……[详细]
  东水门及城墙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段,时代为明、清。东水门及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明代,系重庆老城正东大门。现存的东水门城门宽3.2米,高5米,厚6.7米,属于石卷顶城门洞。附近有200余米的石城墙一段,高约6米。因城门朝东,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条石城垛及门大体如旧,为单门,门洞呈拱形,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已风化。东水门城墙面临长江,孤峙江中,险厄天成,气势巍峨,呈现出典型的山城古……[详细]
  板桥寺位于合川市九岭乡板桥村,时代为明、清。板桥寺坐落于铜溪镇板桥村凤山的半山腰上,整个建筑随山势逐层抬升,呈复四合院布局。纵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左右设有配殿及厢(禅)房。天王殿、观音殿和左右厢(禅)房有回廊相接,寺院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该寺是重庆地区时代较早、保存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板桥寺原名“凤翔寺”,始建于唐贞元三年(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