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市旅游

武汉市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钱基博故居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内,建于1936年,系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内木板铺地,总建面630平方米,是文化名人钱基博1946年至1957年居住的地方。该建筑又名朴园,是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故居。钱基博,江苏无锡人,天资聪颖,家学渊源,16岁那年就撰写了洋洋4万余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上。实业家、曾中过状元的张謇,读过钱文后击案赞叹:“大江……[详细]
  周恩来珞珈山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1区27号。1937年末,进行了5个月的艰苦作战,抗日战争的战局持续恶化。南京沦陷后,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中心。1938年的春天,周恩来和邓颖超由汉口迁到位于武昌的武汉大学校区居住。在武汉大学期间,周恩来曾三次向武汉大学爱国师生发表演说,宣传抗日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号召广大青年奔赴抗日前线,挽救民族危亡。在这栋小楼里,周……[详细]
  《新华日报》社旧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民意一路大陆里4—6号。《新华日报》是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机关报。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几经中共中央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的周折,冲破0-,在武汉正式创刊。社长潘梓年,经理熊瑾玎,总先后由华岗、吴克坚担任。报社初设于汉口成忠街53号,后迁至民意一路大……[详细]
  江岸区三德里27号,省文物保护单位。向警予住过的汉口三德里,于清末建成,沿用欧洲的两层联排式砖木结构,在单元平面划分上借鉴中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内向封闭,形成小天井,别具一格。如今仍是居民住宅。如果不是镶嵌在墙上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向警予故居”和“向警予故居简介”两块碑记,很难想象,这里就是向警予烈士的故居。927年4月,向警予来到大革命中心武汉。“七一五”汪精卫公开-,向警予不畏艰险,毅然选择留……[详细]
  史沫特莱旧居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32号。和中世纪欧洲教会建筑的风格相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横平竖直的长方体。1913~1938年间,美国主教鲁兹(BishopRoots,1870~1945),中国名吴德施,携全家居住于此。这里符合新教教徒节俭清淡的传统。大坡状瓦顶,方石墙基,深灰色清水砖外墙,上下两层间有两道深红色的砖线。正立面连续的拱券门窗,外框凸出,造型优美。整幢楼建筑面积646平方米,……[详细]
  1912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的居所。詹天佑(1861~1919)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1912年至1919年,詹天佑携全家在此居住。旧居坐西朝东,平面呈正方形,为一栋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红瓦四面坡屋顶,其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详细]
  李书城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1号。是李书城1932年前后在武汉任职期间的公馆。武昌蛇山南坡,紧邻一条小径向里走,曲径尽头有一座两栋相连的中西合璧式两层楼房,楼前大理石铭文写有:“此处是李书城在1932年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时的寓所。”出生于湖北潜江的李书城(1882~1965),23岁追随孙中山,与黄兴并肩战斗过,参加过讨袁、-战争。1921年前后,他支持和帮助胞弟李汉俊发起中共建……[详细]
  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是栋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为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传统的天井、堂屋加厢房组合成三进屋宇。原房1956年因修武昌公园而拆除,现在的房屋系1967年经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决定按原貌重建,复原的7处陈列有:前厅,毛泽东、杨开慧夫妇的卧室(毛泽东撰写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毛泽东岳母和毛岸英、毛岸青的卧室,毛泽民、蔡和森住……[详细]
  在汉口友益街尚德里2号(今为4号)。1926年10月——1927年7月,刘少奇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房。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部分领导同志也在此居住过。故居系一幢20年代里弄式二层楼民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砖木结构。大门为石框门,有天井、客厅;左右两间房,每间20平方米。楼上房间布局与楼下一致。-住在大门右边的楼上房间,他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及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的身份在这里领……[详细]
  徐源泉旧居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新洲二中内,建于1931年。徐源泉(1886~1960),武汉市新洲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旧居由门厅、警卫室、配房、花园、凉亭、退园、主楼等组成,总占地面积4230平方米。主楼坐东向西,为两进一底一层连四间带天井串楼的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60平方米。门楼、公园、凉亭、退园等建筑为砖混结构。旧居在布局上因地制宜,颇有特点;在建筑风格上,……[详细]
  中共“五大”会址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武昌区都府堤20号,建成时间不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占地3000平方米,现保存有四栋原房,临街一栋楼上为当年陈潭秋夫妇住房。该地原为武昌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学校小礼堂举行开幕式,原址小礼堂已不存在。“五大”后移汉口双洞门黄陂会馆继续举行。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危急关头时召开的。由于共产国际影响,会议没能担负……[详细]
  鲁兹故居纪念美国主教鲁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城内鄱阳街32号院内。占地面积323平方米。在鄱阳街34号那个院子里头,两层高的小楼,弧状的大门,看上去别致的很。这栋房子现在已经是某个单位的办公点,而在抗战时期,它是众多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的起居所。鲁兹故居西北向,是一栋西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646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详细]
  卢立群(1904-1976),字龙骧。湖北红安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北伐,追随董必武投身革命。20世纪三十年代主持修建武昌蛇山首义公园,并以蛇山为中心建设了一大奠定武昌中心城区格局的工程项目。旧居位于武昌蛇山首义公园抱冰堂后,始建于1896年,20世纪80年代末拆除,随着蛇山透绿工程建设,于2008年修复。为一栋中西合璧式一层平房,红瓦灰砖,四周有架空层,外层有石质围栏,周边环境清幽。……[详细]
  吴光浩烈士旧居及墓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吴光浩(1906—1929),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在黄麻起义中任副总指挥,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军司令,1929年牺牲。(第四批)……[详细]
  石瑛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社区。石瑛(1878—1943),字蘅青,湖北阳新人。中国同盟会会员,曾任众议院议员、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南京市市长等。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旧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欧洲十九世纪别墅式建筑,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908平方米,建筑面积326平方米,是研究辛亥首义文化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