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姑苏区旅游

姑苏区十大祠堂

唐少傅白公祠
  苏州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修筑七里山塘,清嘉庆年间山塘街上就修建有唐少傅白公祠,后毁于太平天国年间。2006年修建的白居易纪念馆位于渡僧桥附近,成为游客走进山塘的第一个景点。为了方便游客了解白居易与山塘乃至苏州的渊源,扩大白居易纪念馆的旅游价值,有关部门对馆内原有陈设重新布置:增添白居易生平介绍,又把白居易在山塘、苏州的生活场景以石雕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沿用唐少傅白公祠的旧名,更能完整体现白居易的一生,对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说,更值得一看”。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山西太原,有史学家考证其祖上是龟兹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卒于武宗会昌六年。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和百姓疾苦有较多接触和了解。贞元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赞善大夫,后因上表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而得罪权贵,贬江州司马。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详细]
苏州况公祠
  况公祠位于道前街西美巷。清道光六年(1826年)建况公祠(原址为五显庙,况钟曾于丁忧期间在此读书会客),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1933年重修,祠内有享堂、戏台等建筑。况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沧浪区投资了300万元对况公祠进行了整体修缮,并作为文化活动中心对外开放。况公祠是纪念况钟的专祠,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况公祠祠门东向,砖细门楼上有况公祠横额。入内,硬山式享堂坐北朝南,扁作梁架,有前翻轩,面阔三间13米,进深11米。堂南有戏台相对,前台5米见方,高出地面约08米,三面敞开,顶作歇山式,南与三间后台相连,前后台总平面作凸字形。享堂西有院落两重,内有楼两进和船厅一座,南部尚有东向房屋三进。况公祠享堂、戏台、船厅、两进楼已先后于1993年、1994年大修。况钟(1383--1443),字伯律,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小吏,明永乐间荐授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年)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支持下,大力改革弊政,削减重赋,减免苛徭,设仓济农,兴修水利。任期满时,民众二万余人乞留,感动朝廷,下诏留任。一出《十五贯》使况青天的名字在苏州家喻户晓。在任13载,积劳……[详细]
伍相祠
  伍相祠相祠紧挨城河,与城楼为邻,于1988年翻建,是纪念一代忠臣伍子胥的庙宇。伍相祠分东西两院。东院由厅堂、廊亭和花园组成,庭院内点缀花木湖石,四周曲廊,翠竹石笋掩映于漏窗之外。西院庄重肃穆。正殿三间为伍相祠,“气壮山河”的横匾下,高约4米的伍子胥彩绘塑像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坐像前有一抱柱联:“古城如旧,来登杰阁可凭高;遗建重新,到此狂澜皆下拜。”另一联云:“往事昭昭,亿万世长传宇内;精忠耿耿,千百年犹在人间。”伍相祠内有一千年夹石,实为古时庙宇的旗杆石。古人在此庙做佛事,白天必在夹石中立杆挂幡旗,晚上则挂起长明灯,“凡入城者必敬礼之”,夹石逾千年,表达了苏州人对对伍子胥不朽功勋的崇敬,抒发了对伍子胥“忠而见谤,信而见疑”的不平和惋惜。……[详细]
唐寅祠
  唐寅祠原名唐解元祠,位于阊门内桃花坞廖家巷前新街10号准提庵(又名七子庵),明万历十年(1582年)僧旭小在此构禅房数楹,天启六年(1626年)杨大潆创精舍于此,供奉准提佛像,名为准提庵。清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重修。嘉庆五年(1800年)吴县知县唐仲冕又修,并拓庵东别室为唐解元祠,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君像,署其室曰“桃花仙馆”。同治年间复修,1923年再修。准提庵坐北朝南,现占地约2000平方米。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七界,硬山造。梢间向北构东西两廊各六间两架,贯通大殿,中为广庭。大殿面阔五间计18.2米,进深13界计14米,高10.2米,单檐硬山顶,左右梢间双层。山墙作观音兜,两侧延伸为波浪形坡,墙中央塑“佛”字。大殿构筑高敞,前为鹤胫轩廊,后作船篷轩廊。前廊梁枋木构几乎无处不加雕饰,雕工甚精,有浙派风格。庵中曾附祀明苏州知府金迥、复社中坚杨廷枢,今殿前东廊尚存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王琰题赞的《杨忠节公遗像》石刻,西廊有同治八年(1869年)胡伯仁所撰《金公祠记》碑石。大殿后有楼房和附房,多为民国时所构。……[详细]
义庄祠堂
  在平江历史街区保留下来的古旧建筑中,除了大量的民居、深宅大院、寺观外,义庄祠堂占有相当的数量,可见古人十分重视义庄祠堂的建设。义庄创自宋代名臣范仲淹。北宋皇右元年(1049),在杭州任知州的范仲淹回归乡里时认为“俸赐之余宜以周宗族”,因取平时之积蓄购买良田千亩,捐赠给范氏宗族,作为族人公产,名为义田。还在城中灵芝坊(今范庄前)祖宅设立义宅、义学,以济养群族,并亲手制定义庄的管理规矩。义庄的主要任务是春秋祭祀祖先,维修坟墓,纂辑族谱,以义田收租赡养族人之贫困者。族中有鳏寡孤独,及读书无膏火之资,年长无婚嫁之费者,义庄皆予资助。一般立庄正一人,庄副一人,司其出纳。两宋及元代,由于朝廷提倡儒学,器重士人,因此对兴办义庄予以鼓励。0不仅在道义上给以褒奖,而且在田赋上给予优惠。义庄除向国家缴纳租赋外,其余如差役、科折一律免除。官僚地主纷纷效仿兴办,明朝嘉靖、万历以后义庄渐多。内阁首辅申时行与子申用懋在苏州建申氏义庄,置田一千一百余亩。清康熙时开始对设义庄者正式加以旌表,有的赐以“敦本表俗”匾额,并从法律上对义庄加以保障。义田逐渐演化为大地主保存、兼并土地的一种方式,义庄已与祠堂、族学完全合一,成……[详细]
范成大祠
  范成大祠在石湖行春桥西,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为明正德年间御史卢雍所建,后毁。现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一1874)重建,一九八五年大修。祠内保存的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碑刻,系明代遗物。《四时田园杂咏六十首》,是范成大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石湖所写,被后人誉为我国田园诗的典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了苏州农民的勤劳本色。在范成大祠旁的磨盘屿山坡上,还有潮音寺,1985年也进行了整修。……[详细]
冯桂芬祠
  冯桂芬祠建于光绪元年(1875),共三路两进,祠门高大、两旁八宇墙,享堂为硬山顶,面阔三间13.3米,进深14米,高9.2米。梁架扁作,柱梁壮硕,前廊双翻轩,檐下列十字牌科,出靴脚昂。青石鼓墩柱础。堂外砌有高20厘米的露台。堂内有左宗棠撰并书《中允冯君景庭家传》碑一方。堂前为石板广庭,纵深26米,左右设廊庑各八间,西路一厅较古,年代旱于建祠。……[详细]
鲍传德庄祠
  鲍传德庄祠位于姑苏区山塘街787~789号,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鲍传德庄祠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州邓氏祠堂
  邓氏祠堂位于姑苏区大柳枝巷18号,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邓氏祠堂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国维祠
  张国维祠位于姑苏区山塘街800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张国维祠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全部姑苏区景点>>>

全部姑苏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