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

  金佛沟石窟位于海原县李俊乡牛堡村西北的石山坡腰部,方位坐西北向东南,是须弥山石窟的分支和延续,石窟共存洞窟8座,依山势削山壁凿开窟,1号窟门内顶有宋代正和年间浮雕佛像20余尊。6号、7号窟内存浮雕佛像10余尊,窟皆平顶呈长方,窟外残存无首石雕坐佛2尊,服饰皆具有宋代特征。由于历史原因,窟内佛像大多被毁,窟内尚存雕像和洞窟对研究宋代佛教和建筑史有一定的研究。…[详细]
  云庄石窟 位于永昌东南25公里的云庄山,古代云庄山有多处寺观,现存晋代以来的石窟21座。云庄山主峰山势高峻,形似莲花,曲径盘上,山崖多有石刻。山上被云杉、山杨、地柏以及金露梅等灌木覆盖,为永昌八景之一景点特色:存有最古老的石塔…[详细]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临松山中。东晋敦煌名士郭瑀隐居讲学时开创。属凉州石窟模式。初名“薤谷石窟”,后因现编第八窟(马蹄殿)窟内马蹄迹印而得名。包括马蹄南、北二寺、金塔寺、千佛洞以及上、中、下观音洞七个部分,现存窟龛70余个。各窟群均开凿在马蹄山谷或近水的红沙岩崖壁上,间距2--7公里,各部分有2--20余窟不等,洞窟排列有横向也有竖向,最高的“三十三天”达5层。 马蹄寺石窟群中,以现存的造像和壁画而言,以金塔寺和千佛洞最重要,就其洞窟规模而言,以马蹄寺北寺为最突出。 金塔寺石窟开凿在大都麻乡刺沟内的红砂崖壁上。共东、西两窟,均为平面呈长方形的早期中心柱窟,覆斗顶。中心柱…[详细]
   导 游: 石窟座西朝东,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对峙呼应。这里没有红墙绿瓦,没有参天树木,只有两个洞窟。石窟均为椭圆形。 第一窟(由南向北排列)进深4米、宽为6米、高6米,穹窿顶,顶板无雕刻,周壁雕有坐佛四排,隐刻龛形。入定坐佛高50厘米,服饰偏袒右肩。北壁、西壁尚存佛像三十七躯,南壁存佛像三排二十四躯,东北上角佛龛可看到涂赭红颜色,是为后世所绘。在窟壁和顶板接壤处周围雕有锯齿状帷幕。第二窟相距第1窟5.27米,进深4.17米、内宽6.1米、高4米。窟内周壁雕有规整的千佛龛。现存佛像六十六躯,服饰有通肩和偏袒右肩两种形式。  介 绍: 位于云冈石窟以西约2公里处的十里河西岸的山丘上。 开创年…[详细]
  八峰崖石窟位于陇南市西和县石峡镇高灯村。石窟凿建于距地面160米的一处长约60米,高4—15米的天然岩穴内,岩穴仅有一条依崖壁开凿的栈道与山梁相连。现存窟龛为唐代,各类泥塑造像70余身,壁画约50平方米,明、清碑刻5通。八峰崖石窟对于研究唐宋以来陇南地区民间雕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明清以来陇南地区佛教传播情况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2007年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盘山石窟盘山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石窟凿于盘山东山崖上,坐东朝西,南北两窟。俗称大石洞、小石洞。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名“仙人洞”。洞口凿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入洞需过栈道独木桥即“仙人桥”方可进入。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南边一窟为小石洞亦名“观音洞”。洞宽3.25米,深3.7米,高2.58米,神台高0.69米。洞内壁面皆为高浮雕像。正壁雕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两侧雕十八罗汉,保存完好。…[详细]
  岗龙石窟门源县克图东岗龙沟的岗龙石窟是青海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为数不多的石窟之一。雕凿于晋代(“岗龙”藏语,意为雪沟,因沟内冬季积雪不易消融而得名)。石窟开凿在南北长100米,高50米的红砂石崖上,由一尊佛像和一座石塔组成。石塔由莲共座,覆钵式塔身十三天相轮和日月塔刹构成,塔身腹部开凿有眼光门,其内供奉用红泥制作的许多泥佛像。这是一座典型的-塔,塔身通高6米,座宽2米,石塔左侧凿有一尊释迦牟尼佛,高1.2米,宽1.8米,右侧凿有较小佛像一尊,在塔的北侧还有一座高石崖,崖面上刻有藏文-,六字真言和小塔、小佛像及汉文“宝塔建在戊寅年”等文字。这些石崖上刻制成的佛像。-记录着这个地区历代藏族人对自己信…[详细]
  石窑湾石窟石窑湾石窟(延龄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新民乡张家台村东800米处。背山面河,开凿于石嘴河北岸岩石面上,据载此石窟开凿于宋代,相传济公-修行于此。此窟自西向东有4个洞窟排列于山崖上。一窟,券门方窟,窟室平顶直角,窟后壁雕凿佛像一尊,头部残缺。二窟,距一窟东22米,拱券门,东西两壁下部凿有对称的两小龛。龛楣上雕凿佛像各两尊,损毁严重,仅存轮廓。后壁凿有3尊佛像,像身毁,仅存上部佛光,背光呈桃形,攒尖状,其上雕刻有两圈云纹。三窟,距二窟东2米。石窟中间有一尊佛像盘腿端坐于须弥座上,双手平放于膝,头部残缺。在二窟和三窟之间,凿有一长方形佛龛,龛内佛像已毁。四窟,距三窟东1.9米,拱券门,…[详细]
  赵家洞石窟赵家洞又称琅天洞,于峭壁石崖凿有多个石窟,外露其窗,内隐其洞。共分三层,其中上两层现有完整洞穴45孔,每孔高2米,宽3米,洞深4米。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现痕迹仍存。旧址上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由此可推断,该洞当创建南宋之前。赵家洞又称琅天洞,于峭壁石崖凿有多个石窟,外露其窗,内隐其洞。共分三层,其中上两层现有完整洞穴45孔,每孔高2米,宽3米,洞深4米。洞内宽敞明亮,设有暗道,连接上下洞窟,洞外崖壁上修有栈道,架有云梯,使之穴穴相通,现痕迹仍存。旧址上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由此可推断,该洞当创建南宋之前。和赵家洞一…[详细]
  艾叶交石窟艾叶交石窟位于涉县城西北23.5公里的偏城镇艾叶交村东南的象山山腰上,坐东朝西。该处石窟开凿于北齐,面积5.64平方米。窟门呈圆角长方形,高1.46米,宽1.1米,窟门上有人字形槽。窟门左侧为北,右侧为力士1尊。窟平面方形,宽2.3米,深2.45米,三面凿坛,正面坛上原有造像五尊,均为圆雕,现均失,仅存佛座,窟北壁雕一佛二弟子,本尊坐佛高1米。南壁为一佛二弟子,坐佛高1米。窟门内两侧各雕供养人1尊,窟顶饰八卦和祥云。窟内石造像除头部残损外,保存基本完好。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