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旅游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源自1983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所列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名单,均为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港澳、中国台湾)境内汉族地区重要佛教寺庙,共142座。
当阳玉泉寺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萧察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晋王杨广应智头奏请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改为“玉泉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广敕封智头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唐贞年间(672——649年)僧法瑱增建;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诏请寺僧弘景为师;后周长寿三年(694年)金轮圣皇帝亲授舍利并敕建七层砖塔瘗之;三朝国师神秀在寺创禅宗北宗。宋天禧末年(1021年)明肃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捐银扩建,改额为“景德禅寺”;崇宁时又敕为“护国寺”。元世祖、武…[详细]
麓山寺
  麓山寺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腰,此为省内最古老的寺庙建筑之一。清康熙《岳麓志》曰:“岳麓寺在风云亭右,西晋秦始四年创建,历代主持禅灯不替,昔称长沙第一道场,隋唐以前,塔庙尤盛……”。光绪《善化县志》:“岳麓寺旧志作万寿寺、古鹿苑、慧光寺。”历经圮建,保存至今。南朝刘宋元徽元年至四年(473-476),湘州刺史王僧虔重修。梁绍泰二年(556),湘州刺史王琳开甘露门,重修殿宇。隋开皇九年(589)建感应佛舍利塔,宋元祐六年至八年(1091-1093)重建殿宇。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十五年(1658)重建麓山寺。寺由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阁、斋堂等组成。大雄宝殿为主体建筑,1944年被…[详细]
长沙古开福寺
  古开福寺坐落长沙城北。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暑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16景。明代文人李冕曾题诗《开福寺》赞曰:“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千余年来,开福寺历经兴衰,多次改建重修,现存建筑主要为清光…[详细]
南岳祝圣寺
  祝圣寺:在古镇东街,距南岳大庙半里,相传建于唐代,现寺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主要建筑有关圣殿、大佛殿、药师殿、说法堂、方丈室、观音堂、罗汉堂等,罗汉堂有青石阴刻五百罗汉像嵌左右壁,有一定艺术价值。祝圣寺历史悠久。据《南岳总胜集》记载,夏朝的君王大禹在这里修建清冷宫,把奉舜帝。唐朝时,高僧承远(712—802年)在这里创建佛教寺院,名弥陀台寺。承远信奉的是佛教净土宗,净土宗又称莲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至今,净土宗认为该宗有十三位师祖,他们依次: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智旭、实贤、行微、实贤、际醒和印光。承远被尊为净土第三代祖师,他赢得这千秋圣名的功绩主要是…[详细]
南岳福严寺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掷钵峰下,为南岳著名寺庙建筑之一。在掷钵峰下,距半山亭五里许,绕过磨镜台,沿公路而下便是。此寺创建于南朝,最初的名字叫般若寺。至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佛教禅宗七祖怀让和尚在此宣讲“顿悟法门”之学说,故此寺又被称为“天下法院”,宋朝改名为福严寺。福严寺立于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十分古雅,寺内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等古香古色的殿堂。寺外的山岩上有三生塔,塔中埋着福严寺开山僧慧思和尚的遗骨。寺东有一口方形的石井,井里有清泉涌出,井壁上有“虎跑泉”石刻,泉旁有镌刻石碑,碑文记述着当年慧思祖师开辟道场的轶事。清《南岳志》载:寺为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天台宗…[详细]
南台寺
  南台寺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此为号称“天下法源”的寺庙建筑。清《南岳志》载,寺为六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海印禅师创建,寺侧有海印所书“南台寺”石刻,为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唐天宝二年(743),禅师八祖希迁(石头和尚)居此,辟为道场,之后著《草庵歌》、《参同契》,对缓解当时佛教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希迁的法嗣又开创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广布天下,故南台寺有“天下法源”之称。日本僧人道元曾来中国求法,受戒于曹洞宗第十三代法孙如静。从此南台寺即成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故常有“礼祖代表团”访南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日僧梅晓和尚自称是希迁42代法孙,曾来南岳虔祖拜…[详细]
上封寺
  在高台寺上方,距南岳庙十公里,是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隋朝以前叫光天观,被道教尊为第二十二福地。上封寺右上为观日台,左上为祝融峰,峰上的祝融殿后是不语岩,岩上有巨石翘首,宛如一只巨龟在奋力向上爬行,被称为“金龟朝圣”。岩下不远的绝壁上有两石凌空,与悬岩相接,看上去摇摇欲坠,被称为会仙桥,每当月明之夜,这里隐约可以听到丝竹之音,传说是神仙们在桥上饮酒奏乐。从上封寺拾级而上有一片古林,树木奇形怪状,由于这里地势高,比较寒冷,从初冬到暮春都积着冰雪,树木的嫩枝多被摧折,为了适应生存,这里的树大都繁枝虬结,看上去卷曲臃肿。树林后有望日台,是元代所建,占地约一亩,站在望日台上可以看到很壮观的日出日落。地址…[详细]
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六榕寺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茏,文物荟萃。六榕寺以六榕花塔为特色标志,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基本信息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该寺离光孝寺不远,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详细]
南华寺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重点寺院。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建立南宗。北宗神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成为禅宗实际上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详细]
云门寺
  云门山大觉禅寺,简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城北6公里的慈云峰下,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宗始祖六祖慧能九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公元928年,南汉王刘龚赐额“光泰禅院”,后又改为“证真禅寺”。至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南汉王刘长敕封文偃禅师为“大慈云匡圣弘明大师”,并赐“文铢衣”一件,同时将“证真禅寺”敕升为“大觉禅寺”。因该寺座落在云门山,故称“云门山大觉禅寺”。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庄严雅静。它的殿堂与国内大型寺院相仿,有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斋堂等建筑。但云门寺的建筑风格独特,除放生…[详细]
庆云寺
  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东的山谷中,座西面东,具有浓重的东方建筑艺术特色,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因为山顶雾霭常绕,故称庆云寺。庆云寺始建于明崇帧九年(1636年),与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光寺、广州光孝寺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刹。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经”,并对寺进行修葺。寺院颇具规模,占地面积1700O平方米,有殿堂房舍100多间,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寺庙建在山上,依山势分成七级,l-2级为花园,寺院建筑群则分布于3-7级。寺内现存舍利子、佛经、题匾、法座椅、大铜钟等文物,还有菩提、木樨、古梅、红棉等古树名木,鼎湖十景中的“菩提花雨”、“…[详细]
潮阳灵山寺
  汕头灵山寺位于汕头市潮阳区的西北铜盂镇,距离潮阳市区25公里。灵山寺素以“道迹贤踪”饮誉海内外,是粤东著名古刹之一。可以说它在粤东地区的知名度仅次于潮州开元寺。但灵山寺又有它的特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又是开元寺所没有的。灵山寺所以出名,在于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由于大颠和与韩愈不同寻常的关系,而成为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长庆二年(822)穆宗皇帝赐额“灵山护国掸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僧觉然重修。潮阳灵山寺创建于唐代贞元七年(791年)。创建人是大颠禅师。大颠,俗名陈宝通,原是河南颍川人,后落户潮阳。他在西山拜名僧惠照为师后,云游罗浮山等地名山名寺。回来后看中了龙山湾这块宝…[详细]
潮州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开元路。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该寺自建立以来,历代均有维修。现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进行全面维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潮州开元寺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详细]
洗石庵
  洗石庵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庵内有大雄宝殿、妙虚楼、半青阁、舍利灵塔等,是中国重点佛教寺院。舍利子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洗石庵原主持释宽能法师生前住持西山洗石庵数十年,潜心修佛、积德行善、道行高深,深受民众敬仰。其1989年圆寂后除平生所佩菩提子佛珠在1600度高温下尚有48颗不被熔化外,更产生了世界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的三颗灵骨舍利子,声名远播海内外。令天下多少善男信女对能亲临西山洗石庵,敬香一柱,参拜舍利子一番,向往不已!地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西山镇西山村西山风景名胜区内保护范围:以庵四周外檐滴水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整个西山风景区属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重庆罗汉寺
  罗汉寺坐落在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设于此。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蜀中名胜记》载:“治平寺……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罗汉寺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详细]
万州慈云寺
  万州慈云寺位于重庆市万州西部,原名慈云庵,长江三峡风景区上游,毗邻太白岩,南邻乌龙池,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宜人。该寺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迄今150多年历史,创寺尼师释崇莲曾受清帝咸丰御赐表彰,成为一代名师。慈云寺是万州有名的佛教胜地,有悠久而古老的文化历史,是理想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观光休闲地。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年久失修,原有大雄宝殿已焚毁,仅存古山门及部分用房,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和佛教文化的发扬光大,重建于1989年,现占地面积近十亩,寺庙坐西朝东,南北宽约45米,东西长为90米,北高南低,自然起伏大,高差为30多米,现在的慈云寺,殿宇轩昂、佛像庄严、梵音悠扬、鸟语花…[详细]
重庆双桂堂
  梁平双桂堂座落在三峡腹地——重庆市梁平县金带镇境内,是全国重点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渝宜高速公路5公里处,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距万州68公里,是全国著名的明清文物旅游景点和佛教圣地。双桂堂因有两株桂花树而得名,又名“福国寺”、“万竹山”,由破山海明禅师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创建,迄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享有“西南佛教禅宗祖庭”之美誉。双桂堂创建以来,得到清朝历代皇帝的支持,连续不断地修建了200多年,到清代末年,双桂堂以它宏伟的规模、庄严的殿堂、丰富的藏经、独特的雕塑被列为“蜀中丛林之首”。双桂堂占地160余亩。寺内殿堂林立,布局严谨,组合别致,设计独具匠心,规…[详细]
昭觉寺
  昭觉寺位于北门外青龙场,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自贞观年间建寺以来,高僧辈出,清朝康熙年间,由破山和尚重建。东南亚地区和日本佛教徒大多把该寺视为祖庭。与成都动物园相邻的昭觉寺,香火鼎盛,创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初名“建元寺”,唐宣宗时赐名“昭觉”,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在昭觉寺中,藏有一尊近代的“千手观音”木雕像,整齐举起的手如同密集的灌木伸向神秘的空间,观世音的头像层层叠叠地藏在其中。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圆觉堂、御书楼、观音阁、涅槃堂、藏经楼和圆悟禅师墓园等,是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昭觉寺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过…[详细]
文殊院
  文殊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寇,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市民群众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诸朝,过去称为信相…[详细]
宝光寺
  介绍宝光寺在成都市新都区宝光街,占地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我国历史攸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文物众多的佛教禅宗丛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己享有盛名。广明元年十二月(880年1月)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南逃入蜀,曾在宝光寺后修建行宫驻跸,并迎请高僧知玄(悟达国师)住此,重修宝光寺、塔。宋大观三年(1109年),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一代祖师佛果克勤(国悟国师)在此“修持说法,接众数千”。元代寺院残破。明代经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状元杨升庵父子捐修,殿宇宏丽。明末清初,宝光寺毁于兵燹。清康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