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顶联大夫祖祠
  大夫祖祠,又称林鸣鸾知府祠、广业祠,位于揭西县钱坑镇顶联村委会湖眉村,硬山顶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661.73平方米,该祠建于清康熙年间(正厅墚架有康熙通宝钱木雕)。堂名源远堂”。该祠堂是潮汕地区较大型祠堂之一,也是揭西地区与塔头阔口园吴氏家庙并列大型祠堂之冠的祠堂。大夫祖祠前有一大埕,可容千人以上。正面为三山门楼,可三门出入。石门匾书:“大夫祖祠”,门楼立柱上皆石构梁架及石雕。三面石壁皆浅浮雕图饰。前后天井各种四颗罗汉松,而且各有一老一新,老松或为原建所植,苍劲挺拔,老而弥坚。中厅双拜亭有外四石柱和内四石柱支撑亭顶,内四柱每侧二柱上为五栿梁,外四柱每前后二柱分别支撑檐边横桁。五栿梁上为前后横楣…[详细]
澄海冠山书院
  冠山书院,在现在的汕头市澄海区境内,在这里有一副有名的对联:“礼门辟冠山,亦步亦趋追鹿洞;道岸登澄水,为高为美溯杏坛。”联中的冠山二字,指的就是冠山书院。从历史来看,冠山书院可谓是澄海文化的发祥地。宋庆历年间(1041—1048),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太子中舍、易学大师卢侗“见冠山山明水秀”,环境幽雅,遂于此结庐读书,后定居于冠山。卢侗在书院教授邑中子弟,为澄海乃至潮汕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冠山遂成澄海的政治文化中心。神山是先哲在澄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见证,是澄海人好学求知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冠山书院曾一度是冠山初级中学、上华中学初中部的教学办公用地,上世纪80年代初上华中学初中部迁址…[详细]
柳岗王氏祠堂
  柳岗王氏祠堂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柳岗村。王氏祠堂是“潮州前八贤”之一的南宋名臣谏议大夫王大宝为母亲王氏请旨建造的。该祠堂于宋代建炎三年创建,明代嘉靖十三年重修,清代雍正十三年再修,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王氏祠堂总面积约1904平方米,贝灰木架结构。祠堂大门为石结构的双叠楼亭台式,石亭顶端有一太阳形状石徽,顶台中央立有高0.61米,宽0.22米的“圣旨”石牌,因此称为“圣旨亭”。亭门通梁刻“王氏祠堂”,明嘉靖十三年(1534)闰二月立,清雍正乙卯年(1735)二月重修。梁背刻“时思”二字。亭匾高0.31米,长1.43米,正面刻“科第”、“唐节度使王审知”、“宋建炎榜眼王大宝建炎进士王大鼎”,背…[详细]
仙迹丹泉
  仙迹丹泉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岗社区。仙迹丹泉又称“蟹眼双泉”。“蟹眼双泉”自古以来便分为雄雌两泉,雄泉井口呈方形,而雌泉井口呈圆形,取义为道教中的“天圆地方”。其井水甘甜,四季长流,历史上与其并称“仙岗八景”的景观,现大多不复存在,唯有自宋代就存在的“蟹眼仙泉”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潺流不息,不负“蟹泉不息”之名。…[详细]
茶山绍德堂
  茶山绍德堂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灯塔村。绍德堂是迄今村中保存历史最久的建筑,建于明代,歇山式,是茶山村黄氏祠堂。绍德堂祠堂正立面。正面屋脊为内弧线的大坡面与举架明显高于后立面的构架,使堂屋气势恢宏。绍德堂历经风雨500年,占地4900余平方米,为歇山式单堂三横屋格局,面阔7开间,正脊前高后低,有唐代遗风,夯筑、灰瓦面、土木石结构,建筑造型源于后山为蝙蝠山,故形似蝙蝠,族谱记载为“蝙蝠挂墙”,金字堂牌“绍德堂”为著名书法家黄苗子手书。…[详细]
下桥钱氏宗祠
  下桥钱氏宗祠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下桥社区,年代为明清。东莞东城下桥村,面积约为3.82平方公里,是东莞境内唯一的一个由钱姓人口组成的村,现有钱姓族人2600余人。村中有一座古老的钱氏宗祠,宗祠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勋封吴越旧家本在钱塘,官守惠阳近派始分东莞”,显示该村钱氏源自浙江钱塘。2019年4月19日,下桥钱氏宗祠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堂林氏宗祠
  安堂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安堂社区双桂大街86号对面,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该祠堂坐北向南,三间三进带左右偏房,面阔19米,进深48米,建筑面积约940平方米。硬山顶,龙舟脊,素胎瓦当。花鸟木雕檐板,山墙内部为蚝壳砌成。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架,前设三步廊。廊下为木雕漆金花卉、鸟兽梁架,柁橔上雕龙云图案。次间设塾台,门前有石台阶及石狮两对。中堂为“双桂堂”,面阔三间,进深十三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后堂进深十三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内设神龛,挂祖先画像。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书写着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宗祠…[详细]
宋厝围宋氏宗祠
  宋厝围宋氏宗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东郊社区宋厝围,年代为明清。2019年4月19日,宋厝围宋氏宗祠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邹堂郑氏宗祠与牌坊
  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位于揭阳空港经济区地都镇乌美社区,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的。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口皆碑。其祖祠几经焚毁再建再重修,如今依然屹立在邹堂山下,古风依旧。“科第世家”石牌坊坐落在祠外,为二层式石基的三门四柱全石结构,高约5米,宽约7米;此乃郑旻的五世孙郑其崇中举之后归故里修祠所立,这石牌坊见证了邹堂郑氏一族的荣耀与辉煌,自郑旻首中进士之后,五世之中就有四代科甲,确实不得不令人称赞。据说邹堂乡曾产生了1名进士、5名举人、40名贡生…[详细]
连滩张公庙
  张公庙位于郁南县连滩镇高街路连滩中学左侧。坐西南向东北,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为纪念明代广东总兵官张元勋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万历二十七年重修,清代又经多次修葺、扩建。主要建筑有头门、正殿、拜亭、配殿、回廊、东西辕门;前后院有戏台、炮台、六角亭、花圃等附属建筑。现存头门、正殿、配殿、拜亭。主体建筑平面呈方形,歇山顶。前殿、拜亭、头门前均为花岗岩石柱,柱础为石质花篮形。正殿设有6根格木圆柱,柱础为石质鼓形。配殿均为砖柱,砌成花篮形柱础。整座建筑墙壁上绘画各种人物、花鸟彩画及诗词;石柱上刻有多首对联。该庙保留明清两代南方建筑艺术特色,对研究瑶族历史和当地民间习俗有…[详细]
番禺陈氏宗祠(善世堂)
  陈氏大宗祠俗称善世堂,位于番禺市石楼镇一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扩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宗祠由头门、牌坊、正堂、后寝和衬祠组成,进深共四进,建筑面积为2472平方米。头门面宽三间17.84米、进深两间9.3米。前后廊设塾台,前廊梁架驼峰、斗拱均雕有花纹,额枋上承十七攒如意斗栱,正门上匾额刻“陈氏大宗祠”,额枋刻寿字纹饰和八仙献寿图。大门两侧各立一砂岩石狮,花卉回字纹石基座。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砂岩石砌筑,额枋、抱鼓石均刻流云、龙凤呈祥和花卉纹饰,1971年被台风刮毁,现仅存石柱、抱鼓石、额枋等部分构件。大堂面宽三间18米、进深三间13.7米,梁、枋、驼峰、斗拱遍施雕花纹,…[详细]
瑞芝祠
  瑞芝唐公祠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山房路,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著名买办、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上世纪30年代曾经是中山县政府所在地,日军侵华时作过日-备司令部,解放后长期为当地中学使用。瑞芝祠坐西向东,硬山项,青砖墙,中轴线结对称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有石雕、砖雕、木雕、灰雕和鎏金等装饰。总面阔25.5米,总进深28.88米,建筑面积736。4平方米。…[详细]
长山尾炮台
  南澳县长山尾炮台位于汕头市南澳县海岛国家森林管委会黄花村,主管单位是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嘉庆十九年总督蒋攸铦改建。与澄海大莱芜炮台相对,控制由东陇出入外洋之门户。-战争时期,长山尾至凤屿一带洋面,为英国-船停泊、贩-的海域。1994年南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炮台,保存良好。城廊呈长方形,长60米、宽20米、高6米、墙垣厚2米,现存城门由高约3米、宽2米的石条石板构筑,贴着南、北墙垣各有梯级可登城,西面有高大平台用以置放大炮。登城远望,可将对岸的莱芜山,西山海中的凤屿岛,尽收眼底。辟山道至炮台,附建牵莱园景点。牵莱园景点有临风观海的倚霞亭和利用自然奇险的…[详细]
名贤余氏家庙
  澄海名贤余氏家庙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永新村,乾隆47年重修,距今已有437年的历史了。永新村是潮汕余姓的主要聚居地,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早在元末公元1367年,潮州籍的朝廷翰林院大学士余仲伟意识到时势变化,政局动荡,遂安排七子:向、尚、囧、商、裔、扃、同,搬离潮州城,到澄海择地定居,以避兵乱。余氏兄弟来到莲阳中社创立永平村(1951年改称永新)。当初这里是韩江出海口,河海交汇泥沙淤积的沙陇地带,有待开发。后来,向、尚、囧、同,相继搬往外砂、潮州和省内其它地方。但七兄弟均公认父亲余仲伟是余氏在永新的肇基祖。余仲伟出身官宦世家,他的上八世祖就是北宋名臣余靖。余氏家庙的主座“永思堂”实为余靖纪…[详细]
澄海西塘
  澄海名园“西塘”,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光绪年间再延师按苏州园林式样扩建。西塘虽亩余,亭榭楼阁,假山莲池,客厅书房,以及园林花木莫不具备。门厅之后,有一月洞圆门,过门可见用红黑小石铺成双凤朝牡丹的地毡式庭院地面,文雅清静,一弯水渠,雕栏围绕。迎面是巨大的假山。山下岩洞,称为“鹤巢”,原养白鹦鹉。岩洞之上,奇石峥嵘,石壁上刻“秋水长天”四字,苍劲俊秀。山下石路,迂回曲折。小桥旁边,数竿金丝竹,低拂着一片山石,上刻“挹爽”二字。沿小石径,可登假山。山上有亭,亭边石山耸立如狮,旁配猴、狗、鹿、马诸形态山石及琴台层塔。假山北面,楼阁临池,飞檐映水,恬静清幽。在六边形的水阁后面正中,一石壁立,…[详细]
潮阳西园
  潮阳西园位于潮阳市文光街道西环城路东侧。邑人肖钦创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占地面积约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为书房、房山山房及假山、天井及六角亭三部分。房山山房及假山,是西园的精华部分,面积约500平方米。其建筑艺术名闻遐迩,特点是:综合中西、古今的园林建筑艺术,亭与假山造型均为不规则的棱状体,石楼梯以力学原理构筑,全部以石板干砌。此外,清光绪戊戍科(1898年)状元夏同龠(贵州籍)为西园大门题匾,假山中还有其他名士题刻10多处。1985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锡庆堂
  锡庆堂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观一村。…[详细]
峡山柯氏家庙
  柯氏家庙位于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洋内居委寨内,乡民俗称“柯厝祠”。2000年4月被原潮阳市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据《潮阳县志》记载,柯氏家庙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为宋代建炎科进士、国子监宣教大学士柯裔武所建。明代由柯氏裔孙按旧制进行修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由贡生柯文锦主持全面修建,扩建三山门。由于历代修建,所以家庙保存良好,1928年至1992年在家庙办峡山洋内小学。1986年,柯氏族人筹资17多万元进行修缮。柯氏家庙总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整体建筑气势恢宏,浑厚坚实,古朴大方。家庙大门为三山门,上面匾额书“柯氏家庙”四字。大门两侧刻有清朝康熙年间探花周凤来题赠的对联:溪山碧…[详细]
泰崇公祠
  提督府,又称泰崇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厦林乡下底村,是清代曾任云南提督黄武贤的府第。在汕头潮阳区关埠镇下底村有座历史遗址“提督府”,原称“建威第”,又称“泰崇公祠”,俗称“厦林老府”,是清代曾任云南提督的黄武贤之府第。该祠建成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结构和装饰具有潮汕民间晚清建筑风格。现府第完好,并保留有清代牌匾,为文物保护单位。该提督府坐东北向西南,占地833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驷马拖车”建筑。府以中间祠堂象征“车”,左右两边次要建筑象征拖车的“马”。这样,坐在“车”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两边的象征“车”的子孙拖着,轰轰隆隆地从古代走了过来。家族…[详细]
樟林古港
  号称红头船故乡的樟林古港遗址位于澄海市东里樟林。古港遗址东起新兴街,西熠墩脚,南起叶厝园,北至天后宫,占地面积4.6平方公里。据樟林天后宫碑记、樟林扩埠碑记,风伯庙碑记等记载:樟林古港于明天启三年(1523年)创建商埠,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巡检司,乾隆、嘉庆年间达到港口全盛期,其时港口规模已建成八街六社,停泊大商船112艘。港口航线北通福建、台湾、杭州、宁波、上海、山东、天前粤东第一大港,史称樟林港是粤东通洋总汇。古港遗址现保留有潮汕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宫(天后宫)并有藏资楼、永定楼、货栈街(新兴街)、观海楼、风伯庙、关部税口、巡检司旧址、行铺、栈房等遗迹和一批石刻碑记,其中天后宫保存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