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7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经山东省政府同意,予以公布。
蒲鲁浑墓
  蒲鲁浑墓位于淄博市淄川区黄家铺镇店子村西北。墓为元代谕葬,墓前原有华表、翁仲,后被毁。现仅存地下墓室,尚未发掘。据《蒲氏世谱》记载,蒲鲁浑乃蒲氏远祖,曾在元代任过般阳路总管。 2006年12月7日,蒲鲁浑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德王墓群
  明德王墓群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镇东马村。年代为明。2006年12月7日,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墓葬,为明代德王墓葬群。明德王墓,位于道佛山南,系明英宗之子朱见鳞及其六世嫡系子孙的墓穴,对研究明代帝王陵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孕育了悠美的传说。相传,五峰山的五座仙峰是玉皇大帝的五女儿思凡下界转化而成。崔先生像赞碑所题的崔先生是金代洞真观道士,他博览三教群书,融“儒、道、佛”为一炉,且精通医术,为百姓治病,不取分文。…[详细]
殷士儋墓
  殷士儋墓,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党家镇殷家林北500米处的苹果园内,北靠大丘山。该墓于1979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2月7日,殷士儋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封土高4.5米,周围用雕刻的莱州石砌成,有13.7米见方的须弥座保护。墓顶有古柏1株。墓南200米处有石牌坊底座,坊为莱州石建造,构件已破碎。神道宽4米,两旁原有石人\石羊、石狮、石马、石虎等,现仅存石羊、石虎各1对,有残缺。墓西南70米处的渠桥上, 有明隆庆元年三月制诰碑1通。该墓位于山脚开阔地上,墓前原设神道、牌坊和墓碑,神道两侧立有石人、石马等。墓地为四方形,台基高约2米,四周使用…[详细]
戚继光祠堂及戚继光墓
  戚继光祠堂位于蓬莱阁府前街东侧,明崇祯八年为褒扬戚继光而建,赐额“表功祠”。祠堂于清康熙四十六年重修,1985年征为国有,并全面修复。戚继光祠为三进院落家庙式建筑。门房、正祠各三间,均为单檐砖石木结构,占地595.1平方米。门房座东面西,门外两侧各有石狮一尊。门扇上阴刻楹联“千秋隆典,百战著勋名”,横额“海上威风”。门房以东为过堂。过堂坐东面西,有前廊。前廊两侧陈列刀、-、剑、戟等古代兵器12件。过堂正中立屏风,上悬戚继光像。经过屏风,出过堂即为正祠,正祠座北朝南,门上方悬阴刻匾额“戚武毅公祠”。正殿中央暖宫塑戚继光座像。四面墙壁镶嵌介绍戚继光生平事迹的图版。祠内还悬挂郁达夫、欧阳中石等书法家…[详细]
武训墓及祠堂
  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训墓及祠堂是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训的墓葬及祠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病殁于临清御史巷义学内,遵从他的遗嘱安葬于他所创办的第一处义学“崇贤义塾”东侧,光绪二十九年(1903)堂邑、临清、馆陶三县乡绅在武训墓前为其修建祠堂,武训墓及祠堂的围墙周长890.12米,整体座北朝南呈中轴线排列,依次为大门、碑廊、雕像、祠堂、墓。碑廊的东西两侧有武训魂亭和高歌台等。武训墓及祠堂整体呈长方形,四周青砖围墙,墙外武河环绕,成为一独立大院。武训墓高2米,周长10米,墓前有徐运北先生所题“武训先生之墓”碑。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现…[详细]
赵执信墓
  赵执信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土门头庄的南北坡上,地名“天阶”,俗称“翰林坟”。墓前原有石供桌、石碑,墓顶封土上有山榆一株,1966年墓遭掘毁,骸骨被扬弃,石碑、供桌、山榆均已无存,仅封土尚可辨认。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7日,赵执信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左宝贵衣冠冢
  左宝贵衣冠冢位于平邑县地方镇西约一公里处。左宝贵(公元1837-1894年),字冠廷,回族,清朝时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幼时家贫,稍大从军,因作战勇敢,叠次提升,历任千总、游击、总兵、提督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卒军守平壤,与日军展开激战,身负重伤,仍坚持在城头指挥作战,直至壮烈牺牲。左宝贵牺牲后遗体留在朝鲜。左宝贵是清军在朝鲜阵亡的陆军高级将领,但是他没有在甲午海战阵亡的海军管带邓世昌出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甲午风云》对邓世昌的爱国行为进行了歌颂;而左宝贵只是在史学界被人熟知。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人们在他的故乡祖茔地掩埋了他生前穿过的一只靴子,并在上面筑起一座方形圆顶坟,…[详细]
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属古建筑类,包括太清宫、太平宫、上清宫、明霞洞、关帝庙、白云洞、明道观、蔚竹庵、华楼宫、太和观、沧海观等11处保存现状较好的道教建筑,其规模宏大,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是研究崂山文化乃至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史料。其中太清宫建筑布局渗透道家思想,其建筑形式堪称庙宇园林的典范。…[详细]
青岛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石门山西麓夏庄镇源头村东,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因纪念创建该寺的第一代方丈法海大师而得名。法海寺,创建时的规模及供佛殿堂已无可稽考。其大体格局是:“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既塑释迦如来,兼饰观音一堂,金碧灿然,功勋备矣。然后创建云堂、耳室、僧寮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后,建有八蜡殿祀三皇玉帝,娘娘殿祀0女,后殿祀释迦牟尼。现在的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重修时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并将该寺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建大雄宝殿5间,殿前两侧各有高大银杏一株,有碑亭两座,西为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碑,东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碑。大雄宝殿建在…[详细]
济南大明湖风景名胜区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隋唐时名历水陂、莲子湖,宋时又称西湖,金代又称大明湖。其水来源于珍珠、濯缨、芙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其一大优点,并具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现今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区内,公园面积86公顷,湖面46公顷,水深平均2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特色的写照。湖上鸢飞鱼跃,画舫穿行,岸边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湖畔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极阁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北极庙、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详细]
枣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抱犊崮景区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境内,位于枣庄市东北20公里处,属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6.8%,主峰为鲁南72崮之首。于2004年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十佳森林公园,2005山东十大魅力景点。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自西向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森林植被面积大,主要树种为侧伯、刺槐还有楸树等珍贵树种和多种杂木树种。群山之中有一峰突起,如擎天柱直插霄汉,这便是抱犊崮。崮西南麓有一条深涧大壑,泉水汇集于此,形成瀑布。深涧东侧有清华观和巢云观。半山处有洞数十个,名曰桃源洞、水帘洞等。洞内外石壁雕有千姿百态的佛像。自麓至巅,陡峭如壁…[详细]
枣庄普照寺
  普照寺是古峄县佛教名刹,也是山东省枣庄市至今尚存的为数不多的宗教古建筑之一。位于枣庄市区西北约20公里,属于西集镇。据《峄县志·祠祀》卷载:“(峄县)城西六十里有普照寺,旧名普照禅院。”寺庙位于山亭区西集镇西集村西,在古龙河(即今西集龙河)之阳,背负远山,左右为西集、姜庄村翼护,堪为形胜之地。普照寺建于隋代,金大定年间扩建重修,至明万历年间达到最大规模,占地百余亩。寺院坐北朝南,龙河绕寺而过。寺门建在南边近河沿处,门外龙河碧波荡漾,两岸芳草萋萋,风景颇美。普照寺当年有檐门三间,四大天王守护两侧,院内五间大殿雄浑壮观,檐廊下四根雕刻着盘龙的石柱非常精美。殿内观世音佛像泰然安坐,十八罗汉姿态各异。…[详细]
济南石佛堂
  济南石佛堂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年代为唐。 2006年12月7日,济南石佛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光善寺塔
  光善寺塔位于金乡县城区。光善寺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通高49米。此次修缮光善寺塔时出土的22件(套)银质文物属唐代,经故宫博物院与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初步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六角形四级佛塔1座、舍利棺1座(分四部分)、大唐贞观《大般涅盘经》册1函、藏经幢1件、荷叶盖三足莲形盐器1件、茶碾1套、方体箩子1套、覆莲托盏1件、凤首执壶1件、梅花形杯4个、梅形盘1个、带盖八棱罐2个、十曲莲形碗1个、九曲莲形碗1个、莲形杯2件、提梁盖罐1个。这些文物均为银质锤揲成型,器表有明显的錾刻的阳纹,主体纹饰、佛经经名以及扉页上的菩萨和尾页上的毗沙门天王像,舍…[详细]
郓城观音寺塔
  在鲁西南平原上,矗立着一座古城——郓城。鲁成公四年(公元前500年)筑城为郓,始得郓城之名。在这座古城中部,屹立着一座古塔,以其无数动人的传说成为古郓城的象征。郓城荒塔,又称观音寺塔,传说托塔李天王与哪吒父子之情日深,天王遂将制伏哪吒的佛赐宝塔断为三截,弃下天门,霎时狂风四起,直刮得天昏地暗,塔底降郓城,塔身落于巨野,顶端飘往金乡。故此三县之塔如出一辙。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现存四层,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回廊顶部,也由砖…[详细]
宁阳灵山寺
  宁阳灵山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境内,距县城45公里,孤峰独寺,海拔170米,东西两面与明山和九顶蟠龙山相望。山下树木葱郁,四季交翠,山上松柏蔽空,云蒸霞蔚。灵山寺,唐称妙峰寺,金改寿峰寺,创建年代不可考。由山阳沿盘路而上,近山顶时,山势险峻、石级两侧设置铁栏杆,山上“石佛洞”正对盘路,洞内镌刻石佛像一尊。整个寺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49米,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院内碑碣林立,现存有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石刻寿峰寺会记及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衍圣公孔敏圻撰写碑文。中部为一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由立体建筑大雄正殿、东西两庑、四角亭式钟楼、鼓楼和大门组成。后院为…[详细]
汶上文庙
  汶上文庙文庙亦称圣庙、孔庙,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占地面积30亩,唐长庆四年(824年),县令邢审容首葺。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孔子63代孙孔贞宁迁居汶上,且因曲阜长支64世衍圣公孔尚贤早殇无嗣,乃以汶上二支堂兄孔尚坦之长子胤植继袭65世衍圣公之爵,并加赐居汶各支世袭太常寺、五经博士和六品官等官爵,品级均高于县令。故明清二代不断仿曲阜文庙形式予以修葺、扩建,形成了以大成殿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今唯存大成殿、戟门、明伦堂、名宦乡贤祠、节孝祠和元代《重修圣庙记》碑一通。1991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拨专款13万元修葺大成殿,12月竣工。大…[详细]
滕州龙泉塔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详细]
巨野永丰塔
  永丰塔,又称“梵塔”、大佛寺塔。位于巨野县城人民路东段北侧,东邻麟州宾馆,西靠民房,北距文庙街约70米。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丰塔建于北宋嘉佑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其最早坐落于大佛寺内而得名,后人冠以“永丰”意谓年年岁岁五谷丰登之意。自建成时,历经宋、元、明、清多次维修,得以保存。据县志载,该塔“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续之”。1943年,民国县府进行维修。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先后于1961年、1991年对该塔进行加固修缮。1982年,巨野县文物普查时做过重点调查。永丰塔系等边八角四门楼阁式砖塔。据传原有七级,元末黄河…[详细]
重兴塔
  重兴塔,位于旧城北门内(今古塔住宅区内),为北宋初年始建的砖塔,塔前原有佛寺一所。康熙年间版《邹县志》载:“崇兴寺,原名法兴寺。元(后)至元间(1335至1340年)改名重兴寺”。明天启二年(1622年)残毁。“崇祯间知县黄应祥重修,复于寺之殿南建观音堂。有砖塔一座”。重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九层十檐,通高27.4米。最下层为木回廊,基座正北辟门,东、南、西三面置方形龛室。北门内有南北斜向砖阶,可登至2层南门外木廊,沿木廊外绕至西门入塔内,循旋砖阶逐级登至塔顶。每层檐下系砖雕斗拱,二层为重檐,挑檐斗拱为砖雕仿木结构,华拱出双抄。三至九层为单檐下砖雕仰莲承托。每层转角部位有砖砌半圆倚柱。四正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