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提出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予公布。
四脚墩土墩墓群
  四脚墩土墩墓群位于丹徒镇西南部高低起伏的丘陵岗地上,六座土墩墓,呈半弧形分布在隆起的高岗上。在土墩墓群的东部30多米处有一保存完好的台型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十分丰富,是一处湖熟文化遗址,遗址和土墩墓隔着开阔的洼地遥相呼应。四脚墩土墩墓群原有6个土墩墓构成,大型的高约6米,直径约50米左右;中型的高约5米,直径30米左右。1986年和1991年经历了两次发掘,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先后发掘了其中5个,目前还有1个,位于四脚墩遗址西约200米,西距张许通往丹徒镇的水泥路约50米。目前留存的土墩墓平面呈圆形,馒头状,底径约28米,高4米。四脚墩土墩墓群是西周时代吴国文化葬制的典型墓葬。两次…[详细]
狮子山土墩墓群
  狮子山土墩墓群位于丹阳司徒镇甸头村,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80米,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山体与四周分界明显,一看就像是人工的杰作。狮子山土墩墓群是个高规格的古代墓葬,狮子山这儿还能看到狮子的两个眼睛和绣球,狮子山的西北面不远处就是两个土墩墓——秦角墩土墩墓,这是狮子山的眼睛;再往前还有窑坟墩土墩墓,这是绣球。现存的秦角墩土墩墓墩体上长满松树,高出地表约6米。秦角墩土墩墓原本有两个墩,几年前修路破坏了一个墩,现在仍然能看到道路在靠近秦角墩土墩墓的地方有个明显隆起的弧度。当时修路的时候,看到这个地方的土与其他地方的泥土颜色不一样,是黑色的,考虑到可能有墓葬,就没有再往下挖。因此,非常可…[详细]
油库墩土墩墓
  油库墩土墩墓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江粮山,时代为西周—春秋。油库墩土墩墓位于谏壁油库东南,中盛粮油公司院内西南,北距临江西路50米、长江350米。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距墩脚东南15米处立有保护碑,该处地理坐标:东经119o35′51”,北纬32o10′48.5”。土墩位于山体上,馒头状,平面圆形,直径60,高8米。墩体杂树、草丛生,植被茂密。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子禠墓
  赵子禠墓,即赵氏佳城,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大港街道北山行政村车碾口村北烟墩山东麓仙墓山,是大港的赵氏始祖赵子禠及其家族墓地。是镇江为数不多的宋代贵族墓葬,对研究宋王朝皇室南迁和宋代墓葬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赵子禠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根据《大港镇志》记载:“赵子禠,字志南。靖康末年(1126年)为避金人之乱,携带部分皇族和侍从随南宋皇室南渡金陵,后又迁居京口(今镇江)。建炎三年(1129年)迁居大港,成为大港赵姓始祖。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见月和尚墓
  见月(1601-1679年),即见月律师,宝华律宗第二代祖师,俗姓许,楚雄县人,14岁父母双亡。少好游,曾到金沙江,甸尾等地,因羡慕赤松子,遂出家当道士,后舍道入佛。32岁从宝洪山亮如法师剃度,法名读体。明崇祯九年(1636)年到镇江海潮庵,第二年从三昧受具足戒,继而随三昧传戒诸方,开始阅读律藏,为各方所推重。38岁入金陵宝华山,被提拔监院,并为大众讲戒,“析义释文,口若悬河,座下千人,罔不叹服”(《中国佛教史》)清顺治二年(1645)三昧将圆寂,以衣钵戒本授读体,继承法席,主持宝华山30余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南大饥,见月募化赈粥50多日,救活饥民数以万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详细]
水阳江水牮
  在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有着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阳江水牮(jiàn)。始建于明代的砖墙镇水阳江的护堤水牮数量多,规模大,保存好,被誉为国内罕见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施。它们屹立在水中600多年,阻挡、分流洪水的侵袭,并于2011年升级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砖墙镇相国圩的水牮是在近年的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位于江苏高淳县与安徽宣城市接壤的水阳江东南大堤临水一侧,系为避免皖南山区洪水下泄直冲相国圩堤而构筑的护堤防洪水利设施。普查人员在上自水碧桥、下至大花滩约7公里的范围内发现9个用土石构筑的挡水之牮,它们均置河流的弯道处,各牮间距150米至200米不等,当地人故有“九…[详细]
玄津桥
  玄津桥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西安门西侧,是一座三拱石桥,始建于明初,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因明代皇城建造在南京城东,当时官员日常出入皇宫大多经由玄津桥对面的西安门,当年是使用频繁的交通要道。据史载,玄津桥桥栏原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子,如今仅余一只。尽管如此,在桥东南侧保留着的这一小截原始桥栏,还是珍贵异常。依照这一范本,2001年仿照明代风格用汉白玉修复了桥栏。粗壮的方形柱头,上面覆以莲瓣纹样。栏板处采用的则是传统的宝瓶装饰,意喻“出入平安”。玄津桥下沿河道有可供散步的约一米宽的小道,玄津桥的桥墩呈阶梯状,坚实牢固并且极具艺术美感,具有防幢击、减缓水流的作用。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详细]
天隆寺塔林
  南京天隆寺塔林是佛教南山律宗中兴初祖古心和尚和古林寺、天隆寺历代祖师的安葬地。古心是中国佛教律宗南山正宗隋、唐以来的继承者,明、清乃至近代律学研究的开拓者。古心圆寂后,其全身塔即建在天隆寺后玉环山上。明万历皇帝亲笔题赞:“瞻其貌,知其人,人三昧,绝六尘,昔婆离,今古心。”古心和尚对佛教律宗的重兴功不可没。天隆寺始建于明初,原名极乐庵。明宣德年间,寺僧弘升奏请赐额“天隆极乐寺”。据清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二十六日寺庙册籍记载,计开江宁所属12寺,天隆寺名列第三。该寺原有金刚殿、天王殿、佛殿、毗卢阁等建筑,有基址1200平方米,田地山塘13000多平方米。天隆寺塔林的塔多为四面或六面石刻,分塔…[详细]
高淳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三和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祠堂建筑原有三进,清时毁于兵火,现存的周氏宗祠仅一轩及后进,建筑高大,用料讲究,木雕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为清咸丰年间周氏族人筹建。砖墙周氏,为三国大将周瑜后裔。据《民国高淳县志》和《砖墙周氏宗谱》载,周瑜曾居住砖墙相国圩。周瑜死后,吴主孙权将周瑜长子周循招为驸马。周循在此筑城建府定居并取名周城(即砖墙)南宋时期,周氏二十八代周省三官至翰林大学士,其子周察被南宋理宗大贤公主招为驸马。淳祐年间,宋理宗赵昀降旨,为周察夫妇建造驸马府。周氏宗祠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当年被列为江苏省十大文物…[详细]
宛山石塔
  宛山石塔,又称报亲塔、宝清塔,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宛山,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二十六年(1574年),当地人顾大栋建。石塔塔心为实心,仿楼阁式,六面六层,底层每面宽2.5米,向上逐层收窄,通高12米。塔心用铁褐色石块砌筑,并用石灰糯米汁拌砂,浇浆灌缝。外部是以青石条块包砌成。因年代久远,塔除正南青石贴条基本完好,其他均开始剥落。1983年,由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当地政府开始募资40万元重修石塔,并于2001年4月3日修复竣工。2011年12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位于江阴市。年代为明。南新桥位于青阳镇南街梢,原万源布厂旁,跨老锡澄运河,又名三元桥。南新桥、中新桥(青阳桥)、北新桥同在青阳镇,连同原来的天主堂,成为青阳镇一景,也是古青阳镇的标志性建筑。南新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同时建造的迎秀桥(北新桥)与南新桥同规格,同桥型。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11.0米,拱顶高程10.8米,桥顶面宽3.5米,底阶宽4.5米。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南新桥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名为三元桥。据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马子虬、陶禹贤捐修。”乾隆二十三…[详细]
徐义庄祠(阁老厅)
  徐义庄祠(阁老厅),在宜兴市宜城镇茶东新村内。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阁老厅为宜兴著名历史人物徐溥的宅第,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厅内所藏的明刻“楚颂碑”等刻石亦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宜兴溪隐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殿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授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其后历任户部、吏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为首辅。徐溥为官较久,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帝,有“四朝元老”之称。阁老厅建于明弘治年间,是徐溥告老回乡后建的宅第。…[详细]
陆氏宅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陆氏宅(陆定一祖居)位于无锡西漳陆巷,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出生的地方。老宅自2006年修复后开放至今,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老宅有待全面提升。据悉,陆氏宅修缮养护专家论证会于近日召开,老宅修缮养护正式启动。提起陆定一故居,无锡人多会想到位于西河头县前西街的那组清末民初建筑。在无锡西漳,也有一处陆定一故居,在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显示为“陆氏宅(陆定一祖居)”。1906年,陆定一在此出生并度过了幼年时代。陆氏宅位于惠山区堰桥街道天一社区老陆巷4号,坐北朝南,白墙黑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老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岁月更迭中有所损毁、改建。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详细]
李金镛宅
  李金镛宅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年代为清。李金镛故居虽然十分破旧,已无人居住,但大部分房基旧貌尚存,尚有平房三间,矮楼四间,原木结构卧室,雕花厅窗等旧貌尚存,小院内的古井、天竺石榴树尚存。李金镛故居位于洛社镇天授村戴李巷,是清代爱国名人清朝二品道员内阁学士,漠河金矿创办人,老百姓心中的“李青天”“李善人”李金镛1835年出身和生活20余年的地方。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宜兴瀛园
  瀛园原名行园,坐落在宜兴城内南大街城隍庙左侧。瀛园是一座小巧玲珑、具有江南特色、全城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园林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取西晋文学家潘岳《秋兴赋》中“体以行和”之义,故取名“行园”。 该园总面积达203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63平方米,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庭园虽小,但颇具江南园林特色。该园原是谢庭扬的私人住宅,部分是储振的“竹荫轩”旧址,后遭兵毁。邑人买谢、储两姓旧宅,辟为城隍庙花园,取“瀛洲仙境”之意,改名“瀛园”,疏池叠石,池仿西氿之形,含蓄有韵致。进大门是一条紫藤架走道,园正中是荷池,池北面有腊梅,香气馥郁,是一株少有的名贵花木。后为一座高墙月洞门,门后一天井,中间一座壮…[详细]
燕桥
  燕桥位于铜山三堡镇董山头村。燕桥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1年)。桥身呈扇形,青条石砌成,石缝系以铁汁浇灌。桥下3层水域,有石龙,石龟,石鸭。桥栏杆上花纹仍清晰可辩。桥两头原各有石狮一对,后被盗走。抗日战争时期,曾遭日军轰炸。但因桥体坚固未被炸毁。燕桥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桥身保护较完好。…[详细]
徐州乾隆行宫
  徐州乾隆行宫遗址景区在马陵山北麓大营顶.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司吾山(印1752、1756、1757年)。行宫是为乾隆皇帝驾幸驻跸而建,有五进院落,殿堂三十七间,内有宜园,行官毁于清末,现仅存宣园内刘墉书刻“读书煮春茶”横额石刻一块,为南圃、海田二先生发掘,我市博物馆收藏.殿堂屋基仍依稀可辨。该点为马陵山风景区飞地,但接近230省道,交通方便,可作行宫遗址对外开放。据史料记载:“南来行馆率简朴,非宫殿比。至此处则益令从约,内则数字,外列布帐为庐,仍如行营之制”。行宫遗址,今人皆称之为大营顶。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坊桥
  常州新坊桥在常州市区和平南路。跨市河为南北走向之单孔石拱桥,长35.2米,宽5.3米,高8.6米,桥墩宽6.8米,桥拱跨径9.5米,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元皇庆年间重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后因桥面损坏,1986年又重修。原有朱昱撰《重修新坊桥记》石碑,今佚。拱券为分节并列式砌法,以花岗岩条石起拱,桥墩亦由条石砌筑,桥面置花岗石云纹雕刻望柱及环纹栏板。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礼嘉王氏宗祠
  礼嘉桥王氏宗祠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鱼池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清雍正年间(1723—1735)增建后进,嘉庆十四年(1809)改建宗祠,在旧址上扩大祠堂规模,历时8年建成。礼嘉王氏宗祠,历史比较悠久。据《周陈王氏宗谱》记载,中沙礼嘉王氏是周陈王氏是随北宋南渡而来到武进礼嘉的。中沙周陈王氏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脉的后裔,而王旦的父亲王祜(王晋公)曾在北宋初年任兵部侍郎。当初他曾“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大文豪苏东坡收入《古文观止》的名篇“三槐堂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以后,王氏子孙不论迁徙何处,如建宗祠就都取名“三槐堂”。王氏宗祠原为五楹四进,中…[详细]
武进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江苏常州、无锡交界,横山桥镇,始建于南朝陈代。它座北朝南,亭台楼阁,山环水抱,气势非凡,候鸟云集,四季花香鸟语,真可谓人间之佳境。白龙庙位于紫霞峰南坡,与大林寺隔岭相望,始建于宋绍兴年间,相传有项女误食仙桃而孕,含羞自尽,胎化白龙,因此建庙奉祀,供奉白龙娘娘。清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玉皇大殿、东岳殿、十王殿、圣母殿、接官厅、欢楼等主要建筑,有屋百楹。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