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礁王氏家庙
  白礁王氏家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简介:明永乐十年(1412)始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27.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2平方米,由前殿、大殿(世乡堂)及左右厢房组成。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外延伸10米。2009年,白礁王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湖宗祠
  中湖宗祠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平和县九峰镇大洋陂简介:又称曾氏始祖大宗,明弘治壬子年(1492)始建,明、清、民国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前有大埕和照壁,主体为前后两落硬山顶穿斗抬梁式建筑,两侧护厝,规模宏大。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490平方米。保护范围:祠前埕向外延伸10米,后至后花台外5米,左右至两侧护厝外檐滴水向外延伸10米。2009年,中湖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侯山宫
  侯山宫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平和县小溪镇西林村简介:前身为敦和宫,因明正德九年(1514)书法家凡允临题匾“侯山玉壁”,故改名侯山宫。现存建筑保持清代风格,由门楼、大殿和左侧碧云室组成,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侯山李氏第十三代孙李创早期渡台,清乾隆二十年(1755)回乡奉玄坛元帅到台设坛建庙,仍以“敦和宫”为名;而后以供奉玄坛元帅的宫庙在台湾逐渐扩散,现已达二十多座。保护范围:东至西林小学围墙和西林村委,西至大坂路,南至侯山宫门楼向外20米,北至侯山宫后滴水线向外20米。2009年,侯山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扶摇关帝庙
  扶摇关帝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简介: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始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光绪十年(1884)两次重修。依山而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主体建筑共两进,面阔五间;主殿前檐石柱,是清光绪十年扶摇村的台湾杨氏乡亲从台湾捐资定制的。附属文物主要有瑶山顶部明代寨堡镇安寨、山麓13座陶窑遗址等。保护范围:扶摇关帝庙: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镇安寨:寨墙外侧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2009年,扶摇关帝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建瓯通仙门
  建瓯通仙门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建瓯市建安街道仓长路简介:该古建筑为明清时代,地点在建瓯市建安街道仓长路,确定的保护范围为南至松溪河边,东、西、北三面各向外延伸20米。入选时公布的该古建筑简介为这样表述:“为建瓯现存的四座古代城门之一。城墙高8.5米,拱形门孔高4米,进深23.85米,正面门洞上方石匾上阴刻楷书‘通仙门’字样,为清乾隆壬子年(1792)重修时所题。保护范围:南至松溪河边,东、西、北三面各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建瓯通仙门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聚精堂
  聚精堂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简介:系庄氏祠堂,明代始建,主建筑为两进,前有照壁,背面有大片的护坡和风水林,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8根圆方金柱对联均以“聚、精”开首;梁架满绘彩画,出自清末著名国画家宋赞周之手。庄亨阳墓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聚精堂:四周向外延伸20米;庄亨阳墓: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聚精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由新新巷家祠群、林氏家庙、赖氏坦园公祠、刘氏家庙等组成。其中新新巷家祠群横跨新新巷及中心巷,由曾宅、郑氏家庙、罗氏家庙、傅氏家庙、赖氏宗祠等五座家祠家庙组成,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林氏家庙建于清代,整体建筑由前空坪、门楼、门厅、天井、正厅、横屋、后花台、后排房等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赖氏坦园公祠建于明代,多次修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刘氏家庙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崇仁裘氏民居
  崇仁裘氏民居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光泽县崇仁乡崇仁村简介:明末清初建。面积1512平方米,大门八字形,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五进五开间,进门小天井前照壁上额砖雕龙、凤及松、鹤、竹、瓶等图案,木构件雕饰题材丰富。附属文物裘氏宗祠,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面积340平方米。砖石构,四柱三间,八字形牌坊式门楼。三进厅,门厅设屏门,顶饰藻井。保护范围:裘氏家祠、裘氏老宅四周封火墙各向外延伸60米。2009年,崇仁裘氏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谷城宫
  谷城宫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山兜自然村,亦称谷城祖庙。谷城古庙,创建于北宋,原址在谷城山(俗称青山)松、竹、梅三隐岩的梅隐岩。明嘉靖间毁于倭乱,明崇祯间由里人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奉敕巡抚广西等地方督理军务加正品服俸林贽捐金舍地鼎建于今址(荷岭)。该宫座东朝西,主建筑三进,南北外廊边为廊屋。中轴线依次为驻马亭、山门、正殿、后殿组成。驻马亭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驻马亭与山门面宽同,进深前后相连,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两建筑为同一屋面,单檐歇山顶;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单檐歇山顶 ;后殿面宽五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单檐悬山顶。中轴线主建筑群南北墙外设…[详细]
福全所城
  福全所城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溜江村简介:福全所城为明洪武二十年(1387)江夏侯周德兴为防倭寇而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现存夯土城基遗址长约2000米、宽5米,南北水关各一个。城内的无尾塔,为三层四角实心石塔,残高8.6米,底边长3.4米。有明代摩崖石刻九处;留从效庙为宋代始建,民国重修,祀广泽尊王,庙内有宋代覆盆柱础、石门墩、方首石栏杆望柱、界石碑等。保护范围:福全城墙遗址:福全城城墙遗址两侧各10米;无尾塔:塔四周各50米;福全城石刻:崖刻四周各50米,城内马槽,碑记均纳入保护;留从效庙:四周向外延伸10米。…[详细]
平海卫城隍庙
  平海卫城隍庙位于平海镇平海村西北530米,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清康熙间复界后重建,祀的城隍神像为清康熙年间塑的近年又依旧制重修,保持清初风格,坐北向南,通宽26米,通进深61.6米,总面积1601.6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依次有山门、天井、正殿、后殿组成,以两廊连为一体,大门前两旁有方形钟鼓楼,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为涉台文物之一,该建筑为研究莆田地方古建筑提供实物资料。平海卫城隍庙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通宫
  五通宫位于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五通村。明永乐元年(1403)始建,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康熙十八年(1679)扩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式。现台湾五十余处五通宫,皆以诏安五通宫为祖庙。五通宫于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及造像、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详细]
南山寺及南屏书院
  南山寺及南屏书院年代:明、清座落地点:云霄县莆美镇莆南村简介:南山寺又称莆美岩,面积约4500平方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始建,后多次重修;坐西南向东北,主体面阔五间,为悬山顶燕尾脊建筑。寺西侧的南屏书院,清光绪二十年(1894)为纪念林偕春父子所建。附属文物主要有清康熙元年祖师灵塔、光绪五年(1879)比丘墓、黄道周所书“白云古道”题刻等。保护范围:西至南山寺管理房西山墙滴水位起向外20米,东至南屏书院东山墙滴水位起向外50米,南至南山寺主殿山墙滴水位起向外20米,北至两座建筑庙埕北侧50米。2009年,南山寺及南屏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漳浦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年代:明、清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村简介:明嘉靖二年(1523)始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西南朝向,建筑面积540.96平方米,由门厅、正堂及两边耳房组成;堂前有大埕,埕下排列七星潭,祠后为小石山及状同日月的二口水潭。附属文物主要有门厅左侧墙中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祖庙碑记”,记述了蓝理重修种玉堂的事迹,以及民国丁卯年“勒缘石碑”等。种玉堂位于漳浦县赤岭乡(原苌坑)石椅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年,清康熙年间由福建陆路提督蓝理重建。种玉堂门联“由镇海而分支,木本水源思先德;卜苌溪以衍派,文经武纬振后昆”,表明“镇海”是明代镇海卫,为漳州海防重地,文臣武将从这里兴起。种玉堂是闽…[详细]
云霄阁
  中国式的比萨斜塔——上杭中都云霄阁始建于1522—1566年间(明嘉靖年间),属于外斜内正的建筑结构。-游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该楼,楼均向相反的方向倾斜,400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之奥秘。该楼位于福建中都镇田背村口一河道边,周边巨树相拥,碧水环绕,石桥虹卧,古宅比邻,环境清幽,是上杭县境内目前保存最好的、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列为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点云霄阁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重修,距今己有400多年历史,系土木结构,呈迭式塔形,共七层,高20多米。底层分前后两座:前堂为夫人宫,门前有联云:“黄鹤归来带得松花香丈室,白云飞去放开明月照禅心”。后堂为仙师殿,供奉…[详细]
浔浦顺济宫
  浔浦顺济宫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浔埔社区简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清、民国重修。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山门内东墙嵌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钦依泉郡水师都司刘公功德碑记》、民国元年《公禁碑记》等;石埕围墙上嵌有黄贻果题写的“湄云普荫”石碑两通。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浔浦顺济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湖祠
  太湖祠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井后村井埔自然村,明万历二十年(1592)“三一教”学者朱逢时(法号慧虚)于此传播“三一教”而建。坐北向南,通面阔15.2米,通进深15.2米,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顺中轴线,依次为前殿、正殿、后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前檐施挡板。保存较好。太湖祠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川胡氏家庙
  中川胡氏家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又名安定堂,明万历十二年(1584)建。占地面积484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结构。庙内壁画众多,木雕精美;庙外旗杆林立,气势恢宏。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涵江黄氏民居
  涵江黄氏民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分前后两座,前座在大宫前路25号,后座在游巷2号,前后间隔一条宽约5米的小巷(即游巷)。黄纪星(1875-1935),字怀唐,祖籍荔城区西天尾镇谓阳村,后迁居涵江霞徐街。聪颖好学,少年考取秀才。后目睹列强入侵和清政府腐败--,立志走教育与科学救国之路,以期振兴中华。1902年,与其侄儿黄绶、黄缃等人集资在霞徐自家住宅内创办莆田第一所新式中学——兴郡崇实中学堂,自任校长、教师,自学数理化,率先推行新学,提倡政治革新,向学生宣传科学、民主、革命的新思潮。1904年,掩护福州革命党人郑权、林斯琛、刘文栋、林心斋等在学堂避难。不久,崇学中学堂因宣传革命和掩…[详细]
蔡忠惠公祠
  蔡忠惠公祠年代:明、清座落地点:福州市仓山区下藤路位于仓山区下藤路199号,为明洪武年间,蔡襄第八代孙蔡伯起迁居福州下渡后集资兴建,清代重建。奉祀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蔡襄。蔡襄(公元1012—1067年),字君谟,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大学士,两度知福州,卒谥“忠惠”。2003年南迁60米,复建于今址。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从西向东,依次为门楼、正殿、拜亭、祭厅、议事厅。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单檐双坡顶。大门正面匾额楷书“蔡忠惠公祠”;后壁墙匾额“蔡氏宗祠”,结构严密,笔力遒劲。前回廊墙上嵌蔡襄楷、行、草体碑帖石刻20余方。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