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武冈凌云塔
  湖南省邵阳凌云塔位于武冈市城北东1.5公里迎春亭附近,濒临赧水西岸,俗称东塔。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30年)。塔高36.2米,七级,内有阴阳两径直达塔顶。因塔壮丽挺拔,“绝似青云一枝笔”,故称凌云塔。原塔西200米处还有名闻遐迩,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泗洲塔(又名花塔或斜塔)。塔3.5公里处另有南塔。三塔远近相映,雄伟壮观,使古城更增姿色。可惜东塔、南塔均于1970年毁坏。武冈原有两座突兀峥嵘的古塔,一座呈黛色,端然矗立于资水之畔,那是东塔;一座呈素色,微微斜立在云台岭上,这就是花塔。两塔相距约一华里,近可比肩,给都梁古城平添了许多姿色。武冈花塔可与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齐名。花塔…[详细]
武冈武穆宫
  武冈武穆宫座落在离武冈城33公里的司马冲镇长抄村汪家坪。“武穆”系岳飞谥号。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赵眘(shèn)为颂扬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按封建宗庙建制,立谥号为“武穆”。其后,各地相继修建“武穆宫”或“武穆祠”……武冈武穆宫扩建于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之前为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始建的一座兴隆庵,内藏岳飞、岳云父子和张宪的塑像。扩建后的武穆宫宫宇座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55米,仿古代宫殿式砖木结构。宫殿正面有三座门。中间的大门是方形条石拱门,左右两边的侧门是圆形拱门。大门上方写着“武穆宫”三个字,刚劲有力,光辉夺目。大门两边的石柱上刻的楹联是:“奉诏班师常使英…[详细]
双峰禅院
  双峰禅院。双峰山位于武冈市头堂乡,距城区8公里,因其山形酷似“双凤朝阳”而得名,双峰禅院洪觉寺处其环抱之中。洪觉寺始建于宋末,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云南渠山妙随禅师来武冈,选择双峰山“蓐草而坐,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重建双峰寺。据记载,康熙二年 (公元1 663年)知州吴从谦相助,扩建大雄宝殿、方丈室、诵经楼、钟楼、藏经阁等建筑,占地面积达300亩,僧众达200余人,终日香火如同诵经之声,袅绕不绝,与胜力寺并称佛教两大丛林。现禅院尚存一门两殿,门前楹联:“洪千古名山佛宇清净,觉十方众智哉同登福。”禅院左侧山坡留有渠山和尚塔,为须弥式石塔,由塔云峦石洞、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通高5.…[详细]
武冈木瓜桥
  木瓜桥又叫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15公里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资水,东西走向,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交通要道。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增建桥亭,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全长44米,面宽4.7米。四墩五拱,墩上叠木,拱间架木,逐层往上出跳,木以上石板加重压固,构成12排木架长廊。桥廊两端砌青砖牌楼,门额泥塑楷书“木瓜桥”三字。门联楷书“木叶落亭前,际资水秋深,夜雨横飞圃树;瓜田连岸畔,看平原草绿,朝烟遥接板云。”-声隆隆的1930年12月,李明瑞、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离开它的起义地广西百色后,由桂入湘来到武冈。听说有兵从广西而来,木瓜村的村民们如雷轰顶,自然…[详细]
洪桥
  洪桥作为宝庆东大门,历史悠久,建制逾千年。洪桥有着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洪桥桥长56米,宽7米,高8米,6拱,桥上建有风雨长亭,亭中有七圣殿;大东路上的洪桥铺仍保留众多旧时遗迹,古色古香,韵味悠长;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故居距洪桥约1.5公里,原红二十九军军长谢嵩将军的故居距洪桥不足2.5公里,此外,洪桥周边数公里的邵水流域内,还出过江南提督杨金龙、教育家李宝圭等不少历史名人,人文资源十分丰富。…[详细]
古卸甲坊
  邵阳古卸甲坊是为纪念张飞所建。相传三国时期,张飞驻守昭陵城时,一天张飞巡查街道行到沙井头,见人们纷纷逃奔。县令的大少爷打猎归来,挥着马鞭,见人就打。他见张飞胆敢当道阻拦,挥鞭朝张飞狠狠打来。张飞便大喝一声,挥臂夺过马鞭,顺势将少年拽下马来,打翻在地。县令闻讯领兵来救,张飞便将丈八蛇矛往路边石鼓眼里一插,又将衣甲挂在上面,赤手空拳往路中一站,向县令大声吼道:“你来,爷先赏你一刀!”这一声将县令镇住了。接着,张飞手起刀落,处决了这对作恶多端的县令父子,救民于水火之中。当地百姓便在他当时披挂铠甲的地方,为之塑身建坊,谓之“卸甲坊”,供后世瞻仰。…[详细]
三渡水节孝坊
  湖南省新宁县的三渡水牌坊 ,又称“李赵钱妻何氏坊”、“三渡水节孝坊”。牌坊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镇三渡水村 ,它处在当时新宁通往东安的主要驿道上。牌坊于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冬竣工。 三渡水牌坊是楼阁式样的建筑。全部由大块脊石嵌镶而成。高10米 ,宽7米许。自上至下 ,重叠三层 ,从左到右 ,并列三门 ,中门高3米 ,宽2.3米 ,侧门高2.7米 ,宽1.6米。四根0.4米见方、7米高的石正柱 ,挺立在四个巨大的石磉上 ,支撑着整个碑楼 ,结构严谨 ,气势端庄。…[详细]
西村坊古建筑群
  西村坊古民居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西村坊村,该建筑群由廪生李昌富在清嘉庆年间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6218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1985年和1993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3168平方米.西村坊距今当有300余年历史了。这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院落。住宅群坐东北朝西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为2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的梅花图案形的防滑路面作为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建筑群雄伟古朴,座座飞檐翘角,画卉雕花,每座庭院外为卵石白粉花墙,内…[详细]
吕霞观院子(含六里桥)
  吕霞观院子(含六里桥)地址:邵阳县五峰铺镇时代:清…[详细]
阳明山古井、古塔及石刻
  阳明山古井、古塔及石刻地址: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时代:宋~明…[详细]
吴家大院古建筑群
  吴家大院位于双牌县理家坪乡板桥村,始建于明朝,其主要建筑为年间所建。共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吴家大院整体建筑分为前院“拔萃轩”、“律萼齐辉”与后院(祖宅)三个部分。“拔萃轩”与“律萼齐辉”相连,分左右而建,构成一体。中有大厅3座,12个房间。大厅左右两侧均有一条1.8米左右整训的青石板路小巷。大厅左侧为“律萼齐辉”,有四个大厅、16个房间。大厅右侧为“拔萃轩”,有1个大厅,作为开办学堂和接待之用。“拔萃轩”后面(即后院)为祖宅,由吴景云(府台)祖辈修建,比“拔萃轩”早四十年左右,共4栋、32间。所有古建筑群均为砖木结构,青瓦作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古色古香。前院左侧古树参天…[详细]
访尧村古建筑群
  访尧古村民居群位于双牌县江村镇访尧村,建村于明嘉靖元年(1522)。经过两百之年的按规划有步骤的建设,到清嘉庆年间(1796-1819)新屋门周氏宗祠的竣工,已成为“聚族又数百户,村烟罗列,丁甲蕃昌,文明之盛,缙笏之荣,固为州里所争羡,而山川之灵秀,田土之饶肥,栋宇之华,风俗之美,尤为遐迩所共推”的庞大秀美的名村了。访尧古村包括新屋门、铁溪门、银花地三个自然村。铁溪门又分上、中、下三个部分。总占地面积约250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全村原有明清建筑的民居二百来座,宗祠三座,店铺十余间。有雄伟的铁溪门楼,有供作书院的见龙轩、凤哕轩,有别墅式的太白楼、课花楼、近月楼。在距村一里许的石家田村,…[详细]
桐口村古建筑群
  桐口村古建筑群位于江永县上江圩镇桐口村。唐代建村,至今已逾千年,村址不变,村名未改,村落古建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该村代表性建筑为卢氏门楼、鸣凤祠和鸣凤阁。卢氏门楼和鸣凤祠始建于宋代,明正德丁卯年(1507)重修,清嘉庆十八年(1813)再次重修。鸣凤阁建于清顺治年间(1659-1660),至今亦有350年历史。三处古建筑的构架型制凸现明清风格,保存完整,烘托出楚越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该村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仅明、清两朝,该村就有7名学子高中进士。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
  兰溪瑶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兰溪村,所在村落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第九批省保单位,本古建筑群现存较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类型有民居、祠堂、戏楼、守夜屋、门亭、风雨桥、石质寨墙。现存有湖南面积最大的祠堂壁画,另有古碑刻百余方。“兰溪洗泥节”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史料记载,蒋姓族人于唐元和年间(820)定居于此,欧阳姓族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迁徙于此,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瑶寨。…[详细]
高家村古建筑群
  高家村古建筑群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高家村,有高家、月亮潭、洞仔上三个自然村,共388户、1738人。源于何姓、杨姓、义姓(瑶族)。何姓于北宋绍圣元年(1098)迁居于此;杨姓于北宋重和元年(1118)迁入;义姓于元大德九年(1305)迁居于此。高家村古建筑群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古公共建筑群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有雄伟壮观的五通感应庙,保存完好的文昌阁,有古碑墙、古码头(遗址)、古戏台(遗址)、高霞观(遗址)、6座门楼和祠堂,儒教、佛教、道教成“一”字型并列,是宗教信仰的信中地与融合地。文昌阁位于村东方,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后焚毁。现存建筑为民国七年(1918)重修。文昌阁四面、四层、四…[详细]
清溪文峰塔
  清溪文峰塔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清溪村西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塔高约24米,底径10米。每层4门对开,余面作假券门。二层以上外置平座(原有围栏),叠涩出檐。塔身分内外两层,中设踏步,可登塔顶。民国年间因遭雷击,五层以上被损毁半边。…[详细]
首家大院
  源口瑶族乡上村的首家大院建筑以土木混砖结构造成,周围现存明清风格的四座大小院落,古民居20余栋、公共建筑1栋。门窗上雕刻的喜鹊、蝙蝠、蝴蝶、凤等图案生动逼真,一部分历经数百年而不毁,具有一定的历史考究价值。…[详细]
蒋家大院
  蒋家大院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梳子铺乡金花村,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6)。大院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砖木结构。整个大院由大门、三个天井、三个堂屋及左右一排横屋组成。该建筑从修建至今,由蒋氏家庭直传居住,历年来仅瓦面进行维修,饱经沧桑,始终保持湘南明代建筑的原汁原味,体现了河南明代建筑艺术。石凳、柱础、雀替、挑檐、斗拱等,大量使用高浮雕和圆雕艺术,雕刻精细,线条清晰,造型策动逼真,栩栩如生。尤其是莲花青石凳,尽管线条简洁,但富有动感,具有典型的明代雕刻艺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濂溪故里及月岩摩崖石刻位于清塘镇楼田村和月岩村西,始建于北宋,至今建村已有1200年历史,也是理学鼻祖周敦颐出生地。自宋以来,历朝历代对其精心营造、修葺,使濂溪故里建筑规模日趋壮观,古建筑达到38栋,形成了以道山、道岩、圣脉泉等为主的自然风光,以周敦颐故居、爱莲堂、濂溪祠、“兰挺桂秀”民居、文塔等为代表的古建筑以及周敦颐之父辅成公墓及周敦颐兄嫂墓及十余方宋、明石刻等。因有濂溪故里,先贤称道州为“文献之故国”。月岩为周敦颐少时读书悟道处,为奇特的地质天坑现象,其一洞三月,洞中含月、月中含洞、景随步移、蕴含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深刻哲理。月岩内现存宋、明、清历代摩崖石刻58方。濂溪…[详细]
何绍基故里
  何绍基故里位于道县县城东郊1公里处的东门乡东门村,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总人口1100多人。据何氏族谱记载,明清以来,全村出进士24人,曾有“十五代秀才世家”之称。其中代表性人物有何凌汉、何绍基父子。何绍基故里保存完好,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故里建筑布局合理,探花第、进士楼、东洲草堂、士民居等,构架精巧,精雕细琢,匠心独运,庄严肃穆,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进士楼与探花第是清代民间祠堂公共建筑的标本,是研究河南社会习俗的实物载体,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科学价值。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至四川学政。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