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翁文灏旧居
  翁文灏旧居位于五台山百步坡1号,系翁文灏任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于民国36年(1947)4月以翁泳霓之名购土地1884.9平方米。建西式两层楼一幢,平房三进7间,玻璃花房、汽车库、门卫室各一间,防空洞、地下室各一所。楼房座北朝南,庭院内竹篱花架、假山、树木、道路井然有序。总计房6幢20间,面积534.2平方米,造价11.5亿法郎。另,在百步坡1号之一还建有西式平房一进3间,面积46.7平方米。两处房屋地下室、平台用钢筋水泥浇灌,浴室贴白磁砖,地面贴马赛克,钢门钢窗,木地板。1984年翁文灏旧居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今由五台山体育场、体育馆使用。…[详细]
沅石沟“公馆”旧址
  沅石沟公馆旧址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惠民村了舍自然村沅石沟西侧,据老革命翁绍初回忆,始建于1945年。公馆地面建筑已不存,仅留下地面平台及部分墙体结构,整个公馆东西长11米,南北宽4.6米,地面平整,墙体由自然块石垒砌而成,较为紧密。现公馆所在地已成为竹林。1945年,新四军江南部分北撤,为避免受到国民党破孩,坚持地下斗争,部分三五支队战士被迫转入山区,在深山老林中建立营地,美称为“公馆”,沅石沟公馆即为当时所建立。该公馆的发现,为研究我区的革命史又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教育价值。 2010年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详细]
高丽使馆遗址
  明州与高丽的友好往来始于汉、三国时期。佛教东传,朝鲜半岛的新罗僧人来浙东拜佛求经。唐时,新罗海上贸易家张保皋来甬贸易时把浙东越窑窑工带回国,从此把制瓷技术传到了朝鲜半岛。到宋代,因北方受阻契丹,明州成了两国交往的主要口岸,彼此往来日趋频繁,为接待高丽使节和随同人员,报请宋朝廷批准,特建此馆。高丽使馆创建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毁于金后南下(1130)。后在遗址这块土地上建立过酒都务、南宋宰相史浩的花园和宝奎庙,历史沧桑,古庙犹存,人们就把它作为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古庙迁建修复后开辟为遗址史迹陈列室,使之成为明州与高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窗口。 …[详细]
马站玉黄楼
  马站玉黄楼,又称北楼,位于代县阳明堡镇马站村北。据楼内碑载,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50平方米。院落已毁,中轴线上建有前殿和玉皇楼,两侧为钟鼓楼。玉皇楼为二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钟鼓楼共用基座,石砌台基,基宽15.7米、深17.1米、高5.6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上层廊柱间设勾栏,下层东、西、北三壁皆辟有券拱窗,前檐明间横匾上 书“静乐岳垣”明成化二十年(1484)镌立。楼内现存明石灯塔1座,清重修碑1通。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详细]
西南街关帝庙
  西南街关帝庙,又称武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南街村老爷庙街。据清光绪《代州志》记载,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清代屡有修葺。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献殿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献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正殿砖砌台基,基宽21.7米、深14.3米、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后檐柱头科为五踩单翘单昂,前后檐平身科及两山为五踩重昂,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置直棂窗。庙内现存清重修碣1方,清重修碑1通,民国重修碑1通。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详细]
爵溪抗倭城墙
  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明洪武31年建爵溪千户所,千户王恭筑城,“高二丈八尺,址广三丈,延袤三里,辟东西南三门,楼如之,设吊桥于南门外,罗以月城。城上雉堞八百有三、警铺二十三、敌台十一、外为濠三百五十丈。”以后,永乐、成化、嘉靖以及清代乾隆、光绪年间曾为修整。城墙为明代抗倭军事设施,距今已五百八十多年。清末撤兵防,城墙严重毁坏,目前仅存东北段及南段部分长约一千余米。东段临海,长四百余米,高4.4米,厚9米,有一城门,宽1.5米。北段城墙依山而筑,长约600米,高10米,厚7米(最厚处14米)。因年久失修,高低不平,厚薄不均,顶部多坍塌,但气势如故。这对研究明代军事设施与抗倭斗争等,有一定历史价…[详细]
陈汉章墓
  陈汉章(1864—1938),名得闻,字伯弢,本县东陈村人。二十五岁中举,后拜著名学者俞樾为师,与章太炎同学。考职后,得广东后选直隶州州同,未到任。辛亥革命后,任国立北京大学国文、哲学、史学系教授,自编讲义,竭力“光大汉之先声”,人称“爱国怪人”。后出任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晚年回乡,家居“缀学堂”,致力史学研究。陈墓原为与妻妾合葬墓,四穴。四十年代末,墓室被挖掘,后又几遭破坏。现墓为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拨款重修,座南朝北,沿原丹石公路南侧山坡筑阶而上。墓室由条石围砌,长宽各4米,高1.3米。正中立一墓碑,上 书“陈汉章先生之墓”,为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题写。1990年建纪念亭。…[详细]
香泉井
  香泉井[浦口区汤泉街道办事处惠济寺公园内·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惠济寺公园内,古银杏树“撑天覆地”旁。惠济寺简介文字称其原名为“海泉井”,日常人们称之为惠济井,文物部门根据史料判断该井可能名为“鸡鸣井”。该井相传建于六朝以前,井栏为芦石。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改汤泉镇为香泉镇之后,该井遂易名为香泉井。井水至今清澈见底,常年不枯,即使干旱年份,也取之不竭,且甘甜爽口,沏茶无垢,饮之可治病除疾,当地百姓称之为“仙水”。2000年3月,江苏省地质工程勘探院实验室《关于香泉井水质分析检测报告》称:此井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舞阳城隍庙
  舞阳城隍庙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北侧。由达鲁花赤按摊不花创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祭祀城隍庙而建庙,故名。明、清屡经修葺扩建。现存建筑有拜殿、大殿、后殿、厢房、配殿、廊房。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殿堂建筑;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建筑。后殿内塑城隍及二夫人像,厢房内塑十二生肖,后院有小桥流水,荷花游鱼,别有洞天。 1927年-1937年舞阳县农民招待所、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舞阳县青年救国会设于此。范文澜、姚雪垠、吴祖贻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 1985年以来,城隍庙建筑不断进行维修,现为舞阳县博物馆所在地。198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张世杰墓
  张世杰墓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平章山下,赤坎村旁海边。墓坐西向东,背山面海,面积458平方米,块石灰沙结构。墓堆直径3.2米、高1.15米。墓碑为青石质,阴镌楷书,右为“清朝乾隆壬戌年修”,中为“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之墓”,左为“北平王之正立石”。墓碑两旁立有石柱,柱上筑有石雕屋脊及雕刻挽联。张世杰,河北范阳人(今河北涿县)。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卫王立为帝,拜世杰为太傅枢密副使,加封越国公。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崖山兵败,舟至南恩州(今阳江)海陵岛遇飓风覆舟而殁,部将建冢于此,明、清经多次重修。1986年阳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