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
玉井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玉井居委玉中路127号,建于明弘治年间,坐东南向西北,潮汕传统“四点金”局格,通面阔37米,通进深24.7米m。建筑面积913.9平方米。主体为二进一天口二伙巷,四个角各有厢房1间,祠后有后包。外观为广三路单门对称式,硬山顶,素胎瓦屋面,土形屋角,正门上方为宋体阳刻“林氏宗祠”石门匾1方,正厅使用梭形石柱,其正前中间上方有“明经”木质牌匾1方,屋内采用三载五瓜抬梁式结构,祠前有石狮一对。据族谱记载,玉井林氏于明代从福建莆田迁于此处,该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玉井林姓宗祠,因祠堂天井地势偏低,每逢降雨之后,天井排水较慢,故名浸水祠。该宗祠还成立林巽墓…
[详细] 胡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戊申年(1608),竣工于万历庚申年(1620),又粉饰3年至天启癸亥才告完成,共历时十六年。建造规模大,费时长,工程质量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清雍正辛亥年、清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五十三年和2000年的维修,至今保存完整。胡氏宗祠是我省不可多得的年代久远、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为研究明以后江南的建筑艺术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洽湾胡氏宗祠规模宏大,古朴秀丽,做工讲究,选材精细,用材硕大,装饰精美,最大的木柱柱径460mm,铺地的石板最长达5米,前堂明次间脊檩表面彩绘图案栩栩如生,为典型的明代江南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混合砖木结构建筑,具有江南建…
[详细] 任天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村中谢氏第十四代子孙谢任天而建,1996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45米,总进深14.9米,占地面积约142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墙裙、勒脚、门框、柱及柱础;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一对鳌鱼,绿琉璃瓦当及滴水。门前有三级红砂岩台阶,左侧立有4块进士麻石旗杆夹。大门上方红砂岩阳刻“任天公祠”4字,门两侧悬木对联。大门内有屏风,屏风上方悬3块进士、举人木匾。二进“敬思堂”,后部置神台,上供奉谢氏明十三世至民国廿四世祖先牌位。该祠对研…
[详细]
方氏宗祠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间五楼,用徽州的白麻石雕琢砌筑,通体遍饰高浮雕,上枋和额枋的图案全都镂空,最高的浮雕高出底板28CM。与众不同的是,牌坊顶处的“龙凤榜”,别的牌坊上供的是“圣旨”、“恩荣”、“御敕”一类,唯独这座牌坊“龙凤榜”处没有题字,只雕刻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右手拿着一支笔,左手握着一个“权”,翘起的脚后有一方形大斗,“鬼”、“斗”合起来是“魁”字。斗表示量才,笔点状元,掌握权力。“龙凤榜”供一个文魁星,反面雕刻了“月宫桂树图”;上枋雕刻了双大鹏展翅飞翔,下额枋雕刻了“双狮争球”;立牌坊者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人,多出名人,蟾宫折桂、入仕做官、鹏程万里、光宗…
[详细] 该祠堂系宋太常寺刘勉故居,父纯庵。子孙四世一门,是明代刘姓大族的宗祠。三开间梁架高大,进深九界用十檩。明间抬梁式,正贴为王架梁,上置西瓜柱,支三架梁,中间置脊瓜柱,蝴蝶木,瓜柱皆粗壮,三架梁与五架截西呈椭圆形,柱头上置圆斗,开十字科,正贴之前二界用双步梁方斗十字科及单步梁,后全柱与老檐柱间用双步梁,方斗小字科及单步梁,后金檐柱间额上皆有平故枋。边贴施中柱。梁下普遍施丁头拱,三架、五架梁下丁头拱特宽。两山墙之封檐墙上部还保留简朴而富有特色的曲线。还保留部分古式瓦当(上有数道水波纹,下为阴阳桃纹)。檩子粗壮,屋顶硬山式柱础呈珠形。柱础最大的腹径在中间。围墙底部皆用条石,东北山墙间有嘉靖年间石碑一块…
[详细] 惠济祠惠济祠,是古淮阴一座著名祠院,位于码头镇北二里许,紧靠运河、二河、张福河交汇处。该祠原名“天妃庙”亦称“铁鼓祠”,俗称“奶奶庙”。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乾隆16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建行宫于祠左,圣命重修,仿内府坛庙修葺并改名“惠济祠”,该祠故有皇居之美。占地约58亩,由祠前三间日柱牌楼至行殿共8间。祠高居重岗之上,地势如脊,三面环河,漕河寺三日而行,旧时每届岁朝和农历四月初七供奉妈祖庙会,各地来祠烧香者以万计。此庙于“文革”间遭到破坏,仅留下御制重修惠济祠碑一座。祠虽无存,然南来北往船民和一些善男信女供奉祠神仍心切。该祠在海内外香客中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现虽祠之实体…
[详细] 梁大夫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莘村义学街2号、3号。建于清代后期。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左侧带二层砖石结构磐石书楼。总面阔19.5米,祠堂面阔13.4米,进深27.2米,面积364.5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龙船脊,素胎瓦当,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九架,前设三步廊。虾公梁上施狮子、斗栱隔架,梁下石雀替浮雕凤凰。后堂裕德堂进深三间十三架,前四架轩廊,后三步廊。祠堂墙楣“白鹅换经”等人物、花鸟壁画为清代壁画大师杨瑞石作品,形象生动。“磐石书楼”硬山顶,平脊,无封火山墙。整个祠堂建筑较端庄、典雅,头门、石脚等处大量运用红砂岩结构显得古朴大度,是顺德较引人注目、有一定知名度的祠堂。2…
[详细] 地点:福田沙头街道办事处石厦村年代:清--民国说明:石厦碉楼建于民国初年,位于在石厦村中心,面阔4.9米,进深4.6米,占地面积22平方米,座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周外墙用三合土板筑而成,高16.5米。楼高五层,每层有木楼相通,各层皆有在四周外墙设兼有通气和采光作用的设计孔洞,顶层有凸出墙面的防卫设施。该建筑是清代民初时期深圳地区社会面貌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潘氏宗祠,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的石厦村南,创建于清,为三开间两天进深一天井的建筑结构,面阔10.3米,通进深19.6米,建筑物包括院门、前堂、正堂和两廊。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保护级…
[详细] 坐落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岳山麓,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庙、全国历史上有名的“七大少林丛林”之一。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方圆500亩,依山而起,规模庞大,殿宇宏伟,香火旺盛,武风淳朴,寺因武显。南少林寺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因禅武合一而博大精深,历代高僧名师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千百年来,古寺历尽沧桑,虽历经几番兴衰荣辱,其恢宏气势犹存,宏伟的大雄宝殿前的石埕上,两株数百年的古榕参天,犹如立定的罗汉巍然不动;凭栏而立,心绪宁静,泉州城区尽眺眼帘。…
[详细] 尚书王公祠位于天河区车陂村祠堂大街20号。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光绪二十九年(1903)、2000年。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28.50米,总进深39.50米,占地面积1125平方米。硬山顶,博古脊上有彩色灰塑,人字形封火山墙。青砖石脚。头门面阔3间,进深两间,九架。地面铺红色大理石砖。前廊左右各有一石包台,台上各立两根方身石檐柱,柱头上挑出石雕麒麟。两根檐柱之间石虾公梁撒花那个有雕花石驼峰和十字斗拱。梁架上的木梁和驼峰、斗栱上有简单夫人雕花。彩色雕花封檐板纹饰也较简单。山墙墀头上有施砖雕文官出行图,非常精致。石门额阳刻“尚书王公祠”,上款“宋…
[详细] 钱武肃王祠又称钱王祠,位于惠山横直街交汇处,南邻寄畅园、北傍惠山寺,原是吴越王钱谬(852-932年)迁锡裔孙为祭祀先祖钱武肃王所建的宗祠。祠堂为五开间三进,大天井内有东西两厢。在清咸丰年间,因遭到太平天国战争的破坏,钱氏后裔于清同治11年(1872年)重修,一块“重修新安乡钱武肃王祠堂碑记”还镶在墙上。观察整座古建筑,依旧是清式原样,石础、圆柱,最令人注目的是沿墙角一排整齐的金山石条勒脚,共分三层,每一层排列是两长夹一短,十分有规律。墙上还有原来的铁钉,用以巩固墙体。…
[详细] 柏享陈氏探花祠柏亨探花祠乃颖川陈氏之一脉。明嘉靖陈良公建祠,后于清乾隆四十四年重建,取名德馨堂,又名瑞峰祠。壬山丙向,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东西排连三厅两边回廊,左右边横厢各连厅12间。正厅中祀宋探花及第,授礼部侍郎祖陈俨公,妣陆氏夫人;五传开基敕赠尚书祖文选公,妣吴氏夫人,报功任太和县主簿祖讳良公,妣邝孺人;醇德奉奖孝友端方祖朝辅公,妣方孺人神位。陈俨公为当时归化县(即现明溪)古定全溪陈氏始祖。探花陈俨乃贡川陈氏九子十登科宋吏部尚书陈世卿之长子,登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王会榜探花,由海州通判升兵部员外郎,历官至礼部侍郎,赠尚书。陈俨后裔子孙繁衍,枝繁叶茂,迄今繁衍四十余世,其嗣孙已遍及明溪、清…
[详细] 李纲祠堂: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通泰街道五四社区居委会李纲路186号,原称“丞相太师忠定李公祠”。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始建,后几经迁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从建于今址。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五年(1835)及1929年、1938年重修。1984年,并辟为“李纲纪念馆”,李纲祠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祠堂由东、中、西三院组成。中院中轴线由南向北为门楼、大殿、廊房。门楼面阔2.8米,进深4米歇山顶;大殿面阔五间18.83米,进深三间11.2米,穿斗式木构架;东院东偏殿依正殿东山墙而建,面阔12.83米,进深8.28米,穿斗式结构,半硬山半歇山顶;庭院后期增建假山一组。…
[详细] 珠村潘氏宗祠位于珠吉街道珠村文华大街18号前面。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道光三十六年(1880)再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元年(1862)期间再重建头座和中座。2000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中路为三间三进,左右两路均为三进两天井,有两条青云巷。占地面积1189.2平方米。硬山顶,封火山墙,龙船脊,青砖墙,勒脚部分用红砂岩。檐下有壁画。梁架、檐档的雕花比较精美。该建筑历史上三度重建,建筑风格以清代为主。潘晟,字粤邦,号宗胪。曾任广西桂林府灵山县丞。明永乐十八年(1420),从番禺细墟迁居到珠村,成为珠村潘姓始祖。现为珠村、棠下、石牌、沐陂4村的潘氏祖祠。2012…
[详细] 地点: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新洲村年代:清说明:简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早期风格。座东北朝西南(南偏西20度),三间三进两天井布置,天井两侧为畅廊。总面阔12.65米,通进深32.05米,占地面积405.4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四周墙体用青砖砌筑,室内为抬梁式木结构梁架,部分梁枋上有精美的木雕构件,主要承重柱子和外檐枋用花岗石制作,部分石作构件有石雕。屋面为辘筒灰瓦,檐口用绿琉璃瓦镶边,船形屋脊,正脊上有灰塑动植物图案。简氏宗祠在建筑平面、空间处理,以及用材制度等营造做法上,有明代遗风,有构筑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构件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
[详细] 洪塘张经祠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为祭祀明代抗倭名将张经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总占地592平方米,由大厅、回廊、文昌阁、庭院等组成。大厅双坡顶,抬梁穿斗式减柱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四周游廊。左右厢房被改建为砖混结构,封火墙也已改造。该祠堂1949年后曾被占为粮食加工厂使用。“大跃进”等时期对建筑屡有改建,破坏严重。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1949年后,曾被占为粮食加工厂使用。“大跃进”等时期对建筑屡有改建,破坏严重。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公布…
[详细] 游定夫祠位于南平市区城东28公里的南山镇凤池村。祠背倚狮山,南临凤水,景物清佳。始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由游定夫九世孙游以仁建。明清时四次重修。现祠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平面呈“金”字形,由门楼、庭院、前堂、天井和大堂组成,四周围以墙垣。1988年游氏后裔集资维修,并在祠内设“游定夫纪念馆”。游酢,字定夫,生于建阳市麻沙镇长平富垅村,北宋理学家,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系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翁之一。其孙移居南平南山镇建祠祀之。祠占地1197平方米,建筑面积646平方米。其部分建筑木雕图案资料被收入《中国美术图集》。祠内六楹五匾,神龛旁竖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五块碑刻,记载游酢后裔迁…
[详细] 蒋村张氏宗祠位于衢江区云溪乡蒋村村南垅自然村,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据《张氏家谱》记载,该宗祠建于清代(1644-1911年)。建筑面积294平方米,坐东朝西,三进三天井,屋面为硬山造,小青瓦阴阳盖法,白灰砖墙。墙基为黄沙岩。前厅明间面阔三间,明间五梁架带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五柱用九檩,天井为花岗岩铺设。厢房面阔一间。正厅五梁架带前后双步(明间)次间中柱落地,五柱用九檩。中厅与后厅之间有木拼花板连接。南北两侧有小天井。后厅面阔三间,明间五梁架带前双步后单步,次间穿斗式,五柱拥八檩。该宗祠保存较好,用材粗大,结构规整,正厅大额雕有人物、龙、凤凰等图案,雕刻精美,充分…
[详细] 岐北洪氏祖祠三瑞堂址在灵山风景区左侧。唐工部尚书、朝请大夫洪大丁,任潮州刺史期间,常到州内各地视察,见潮阳灵山北侧坡下,一片平原,依山傍水,苍碧如画,山青水秀,连呼此乃人间仙景也。遂于唐贞元元年(785)举家迁徙铜盂创岐北村。贞元七年(791),大丁舍地1400亩,租谷3000多石建灵山寺,十三年(797)又捐山塘、水库1200亩作为灵山寺产。大颠祖师为了报答“洪氏”施主之恩德,因而在寺左侧建一洪氏祠堂。但因年代久远,祠堂几经兴废。1988年海内外洪氏宗亲孝诚祖德,发扬敦煌世家,戳力同心,共成盛举,献资复建洪氏祖祠。1998年3月15日,洪氏祖祠在幽雅的灵山风景区落成。“洪氏祖祠”、“敦煌世家…
[详细] 1934年,李炳辉烈士故乡平岗村群众在他的旧居旁边修建烈士祠,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地手书横匾“炳辉李烈士祠”,在该祠门楹上高高挂起。正门两旁楹联是“气贯浩然流芳百世,功成革命俎豆千秋”。祠内设龛橱,橱内悬挂李炳辉烈士遗像,两侧对联是“身殁名留蜚声千古,功成志遂含笑九原”,横额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1989年封开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按原貌修葺一新,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7月,肇庆市和封开县党政部门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李炳辉烈士祠和周边环境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拨款改造工程,包括李炳辉烈士祠、李炳辉故居、李炳辉纪念馆修复、“松柏山庄”等景观的美化,与百年老街、古泰新桥、生态村一起,…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敃鈧悿顔姐亜閹板墎鐣辩紒鐘靛█閻擃偊宕堕妸褉濮囬梺绋款儏椤︾敻寮诲☉銏╂晝闁挎繂妫涢ˇ銉х磽娴e搫鞋妞ゎ偄顦遍幑銏犫攽閸モ晝鐦堥梺绋挎湰缁嬫垵鈻嶉敐澶嬧拺缂佸顑欓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