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旅游

董子祠

[移动版] [查看地图]
董子祠
董子祠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董子祠位于扬州明清古城北柳巷小学内,是扬州人为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而建的祠堂。董子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清光绪七年重修。现存大殿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为典型明代风格,进深九檩,前有卷棚,楠木柁梁,体量宏大,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董子祠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因年久失修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董子祠严重损害。为保护这一珍贵文博资源,修缮董子祠被列为文博城建设项目,市区两级政府组织领导专家反复论证修缮方案,最终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建筑原有形制、特征和风貌,揭顶不落架,修旧如旧”的主体方案,于2008年10月10日按时、保质、安全无事故地完成了大殿主体的修缮工作。董子祠修缮工程得到了市、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扬州市委、区委主要领导先后亲临工地视察,对修缮工作和修缮后的董子祠的用途作了重要指示。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关心、区教育局的支持下,2012年9月份完成了北柳巷校园改造,统一了校祠风貌,现学校占地4006平方米,建筑面积2654平方米,绿化景观480平方米,再现了“青砖黛瓦董子祠”的明清风格的书院面貌。

董子祠的修缮工作完成后,经多次实地考察、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依托董子祠,恢复“正谊书院”。“正谊”即正谊明道,是董仲舒在汉代扬州担任江都相时提出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不要见利忘义,求功忘德,做事要以义和道为先,切不可违义背道而有损于德。恢复“正谊书院”的宗旨在于致力中华文化的弘扬,深度开发董仲舒“正谊明道”文化底蕴,传承儒家传统思想,形成扬州国学教育典范。

北柳巷小学现为扬州市汶河小学分校区。从学校传出的朗朗书声,常使行人驻足。由于学校的特殊性,目前只接待预约访客,4年内共接待国内外教育、文化和旅游者5000余人次,成为古城文化的一张名副其实的“名片”。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 西汉广川(德州)人。汉代思想家。他少年时攻读《春秋公羊传》,曾“三年不窥园”。后受齐鲁文化的熏陶而起于燕赵。他以自己的哲学论著不仅与赵人毛诗学开创者毛苌 、燕人韩诗学开创者韩英,在燕赵古地组成了西汉前期的一个地域文化圈,而且他还是当时的群儒之首,以文章道德冠名于世。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元年),23岁的董仲舒去京城…… 董仲舒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扬州市第一至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城隍庙